第9章 斩首
乾清宫,暖阁。
朱厚照和王守仁,相对而坐。
面前的矮几上,摆着一副棋盘,黑白二子,犬牙交错,杀得正酣。
这是朱厚照特意安排的。
他想在王守仁离京之前,再好好地跟他聊一聊,也算是对他的一次最后考校。
王守仁,字伯安,后世称之为王阳明。
这个人,在朱厚照的心里,分量极重。
他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心学的开创者。更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军事奇才。
平宁王之乱,剿两广匪患,他的一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美诠释。
这样的人才,朱厚照既然遇到了,就绝不能让他再像历史上那样,被埋没,被排挤,被贬谪。
他要给他最高的信任,最大的舞台,让他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啪。”
朱厚照落下-一子,截断了王守仁的一条大龙。
“伯安,你这棋,杀气太重啊。”朱厚照笑着说道。
王守仁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棋力高深,臣若不全力以赴,早已片甲不留。”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既有臣子的恭敬,又有文人的风骨。
这让朱厚照很是欣赏。
“行了,不下了。”朱厚照将手中的棋子扔回棋盒,“朕今日叫你来,不是为了下棋的。”
“臣知道。”王守仁正襟危坐,“陛下是为了辽东之事。”
“没错。”朱厚照点点头,“明日你就要启程去登州了。对于这次海道奇袭,你心里,有几成把握?”
这是一个很直接的问题。
王守仁沉吟片刻,答道:“回陛下,兵者,诡道也,未有必胜之算。臣不敢妄言有十成把握。但若朝廷上下,三军用命,粮草器械,供给无虞,臣以为,此战,有七成胜算。”
“七成?”朱厚照眉毛一挑,“不少了。说来听听,你的信心,从何而来?”
王守仁站起身,走到旁边的堪舆图前。
“陛下请看。”他指着地图上的辽东半岛,“建州女真,倾巢而出,主力尽在辽阳城下。其老巢赫图阿拉,必然空虚。此乃其一,天时在我。”
“我军自登州出海,乘船而行,直抵鸭绿江口。女真人世代居于陆地,不习水战,更不会想到我大明水师,会从海上对其进行打击。此乃其二,地利在我。”
“陛下力排众议,简拔臣于微末,委以重任。又以雷霆手段,整肃朝纲,震慑宵小。三军将士,感陛下天威,必将用命死战。此乃其三,人和在我。”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臣若还不能取胜,便是臣无能,有负陛下所托,万死不辞!”
他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且充满了自信。
朱厚照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王阳明。
看问题,总是能看到本质。
“说得好。”朱厚照赞道,“不过,你只说了有利的一面。朕想听听,在你看来,此战最大的难点,在何处?”
这是在考验他的风险意识。
一个合格的将领,不仅要看到胜利的希望,更要预见到所有可能的困难。
王守仁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回陛下,臣以为,此战有三大难点。”
“其一,是登陆。鸭绿江口,水文复杂,滩涂众多。我军数万将士,携带大量辎重,若不能找到合适的登陆地点,迅速上岸,建立稳固的阵地,一旦被女真人的游骑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是粮草。大军深入敌境,粮草补给线全在海上。海上风浪莫测,一旦补给中断,我军便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朝鲜。”
王守仁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朝鲜的位置。
“我军若想直捣赫图阿拉,从朝鲜境内借道,是最近,也是最稳妥的路线。若能得到朝鲜军队的配合,东西夹击,则此战必胜。但若朝鲜阳奉阴违,甚至暗中与女真人勾结,给我军制造麻烦。那我军,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朱厚照的眼睛亮了。
王守仁所分析的这三点,与他之前的判断,几乎完全一致。
特别是对朝鲜这个变量的判断,更是说到了点子上。
这足以证明,王守仁绝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他有着极其敏锐的战略眼光。
“你说的这三点,朕都想到了。”朱厚照微微一笑,“而且,朕已经为你铺好了路。”
“哦?”王守仁有些惊讶。
朱厚照走到他身边,指着地图说道:“关于登陆地点,朕已经命人,将鸭绿江口最详细的海图,送往登州。那是一位曾在高丽为官的使臣,耗费十年心血绘制而成,上面详细标注了每一处港湾、每一片浅滩的水深和流速。你按图索骥,便可找到最安全的登陆点。”
“关于粮草,朕已经下令,从南直隶、山东、辽东三地,征调三千艘漕船,组成一支庞大的补给船队。由朕的亲信宦官,亲自押运。确保你前线的粮草,只多不少。”
王守仁的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
海图,补给。
这两样,都是关乎大军性命的头等大事。
没想到,皇帝竟然在他开口之前,就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这份深谋远虑,这份体贴入微,让他心中充满了感激。
“至于你最担心的朝鲜……”
朱厚照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朕已经派了朕最信任的人,去了一趟朝鲜。”
“朕可以向你保证,等你大军抵达之时,朝鲜国王,一定会比你还要积极。他会打开国门,奉上粮草,甚至会派出他最精锐的部队,来配合你的行动。”
王守仁彻底震惊了。
他呆呆地看着皇帝,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他无法想象,皇帝到底派了什么样的人,用了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让一向对大明阳奉阴违的朝鲜李氏王朝,做出如此巨大的转变。
他只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其心智之深沉,手段之莫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伯安。”朱厚-照拍了拍他的肩膀,“朕把大明最精锐的京营,都交给了你。朕把国运,都压在了你的身上。”
“朕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朕在京城,等你的捷报。”
王守仁看着皇帝那双充满了信任和期许的眼睛,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他猛地单膝跪地,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陛下知遇之恩,臣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此去辽东,若不能荡平建州,提努尔哈赤之头来见。臣,誓不回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20/226858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