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朕登基第一战,灭女真! > 第44章 激战

第44章 激战


吏部尚书张彩,在早朝前,口喷鲜血,昏倒在府中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噩耗,接踵而至。

户部尚书韩文的表弟,在杭州经营的丝绸生意,被当地卫所以“勾结倭寇”的名义,连窝端了,人货两空。

都察院御史赵林的老家,在福建的几处茶山,被从天而降的锦衣卫查封,说是他家强占民田,证据确凿。

……

凡是昨天晚上,在张彩府上参与密谋,叫嚣着要让皇帝好看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他们远在江南的家族产业,都在一夜之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手段,如出一辙。

快,准,狠。

没有给你任何反应的时间。

直接冲着你的钱袋子,你最心疼的地方,下死手。

而且,名义,都找得冠冕堂皇。

不是勾结倭寇,就是欺压百姓,或者是偷税漏税。每一桩,都让你有口难辩。

整个京城的官场,都失声了。

那些昨天还义愤填膺,准备跟皇帝死磕到底的文官们,此刻,全都蔫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皇帝那句“以理服人”,是什么意思。

他的“理”,就是锦衣卫的绣春刀,就是新军的燧发枪!

恐惧,像瘟疫一样,在他们心中蔓延。

他们怕了。

他们是真的怕了。

他们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权谋,自己盘根错节的势力,在皇帝这种不讲道理的绝对暴力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他根本不跟你玩官场上的那些虚与委蛇。

他直接掀桌子。

谁敢跟他作对,他就先抄了谁的家。

这还怎么玩?

奉天殿的早朝,气氛诡异到了极点。

朱厚照依旧坐在那张龙椅上,面带微笑,和煦得如同春风。

“众卿,今日,气色似乎都不太好啊。”他关切地问道,“可是没休息好?也是,为国分忧,劳心劳力,辛苦诸位了。”

下方,鸦雀无声。

张彩和韩文,都告了病假,没来上朝。

剩下的官员们,一个个脸色煞白,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辛苦?

他们哪里是辛苦,他们是心在滴血啊!

“对了,朕让众卿商议的开海之事,可有结果了?”朱厚照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

殿内,依旧一片死寂。

结果?

还有什么结果?

老家都被你抄了,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朱厚照等了片刻,见无人应答,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下去。

“怎么?没人说话?”

“看来,众卿,是没什么意见了?”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既然如此,那开海之事,就这么定了!”

“李首辅。”

“臣……臣在。”李东阳出列,声音,有些干涩。

他一夜未眠。

皇帝的铁腕手段,让他这个内阁首首,都感到心惊肉跳。

他知道,大势已去。

再反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朝廷,陷入更大的动荡。

“开海通商的具体章程,由内阁拟定。市舶司的选址,官员的任命,关税的税率,三日之内,朕要看到一份详细的条陈。”朱厚照下令道。

“……臣,遵旨。”李东阳艰难地,吐出了这三个字。

这三个字,也代表着,整个文官集团,在“开海”这件事上,彻底的,屈服了。

朱厚照满意地点了点头。

威逼,已经到位。

接下来,该是利诱了。

“朕知道,开海,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朱厚照的语气,缓和了下来,“但是,朕也可以向诸位保证。开海之后,所获得的收益,第一,将优先用于东南沿海卫所的整编和水师的建设。第二,多余的钱,将用来减免全国的田税。”

“朕要让天下的百姓,都享受到开海带来的好处。”

“至于诸位……”朱厚照看着他们,“只要你们,安分守己,一心为国。朕,既往不咎。你们的家族,若是想正正经经地做海上生意,市舶司,也会给你们行个方便。朕的钱,取之于四海,朕不屑于,与自己的臣子,争那点蝇头小利。”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

这套帝王心术,朱厚照玩得是炉火纯青。

下方的官员们,听了这番话,心里,五味杂陈。

既有恐惧,又有一丝……侥幸和期望。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只要你们听话,以前的事,我可以当没发生过。以后,大家还有钱一起赚。

要是不听话,张彩他们,就是下场。

这道选择题,该怎么做,已经不需要再思考了。

“陛下圣明!”

不知是谁,第一个跪了下来。

紧接着,稀稀拉拉的,所有官员,都跪倒在地。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看着下方,这群被他彻底打服了的臣子,心中,没有半点得意。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

下了早朝,朱厚照没有回乾清宫,而是径直,去了仁寿宫。

他知道,朝堂上的风波,瞒不过他的母亲,张太后。

与其等她来找自己,不如,自己主动过去。

果然,他刚一进门,就看到张太后,正沉着脸,坐在主位上。

旁边的云罗郡主,也是一脸担忧地看着他。

“母后。”朱厚照上前行礼。

“哼,你还知道,有我这个母后?”张太后冷着脸,看都不看他一眼。

“皇帝,你到底想做什么?”张太后开门见山地问道,“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传成什么样了?说你是个暴君,说你要把大明的江山,都给折腾完了!”

“母后,您听到的,都是那些文官的一面之词。”朱厚照不卑不亢地说道,“他们为何要这么说?因为儿臣的‘开海’之策,动了他们的钱袋子。他们这是在妖言惑众,混淆视听。”

“钱袋子?为了钱,你就要把朝廷的栋梁,都给抓起来,都给抄家吗?”张太后拍着桌子,“你知不知道,治国,靠的是这些读书人!你把他们都得罪光了,谁来帮你治理天下?”

“母后,您错了。”朱厚照摇了摇头,“治国,靠的,是心向着朝廷,心向着百姓的人。而不是那些,嘴上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勾结倭寇,鱼肉百姓的国贼!”

他将钱宁搜集来的,关于张彩等人家族走私的罪证,简略地说了一遍。

张太后听得是目瞪口呆。

她虽然身处后宫,但也知道,官场黑暗。

但她没想到,竟然黑暗到了这种地步。

“他们……他们真的敢这么做?”

“他们只会做得,比儿臣说的,更过分。”朱厚照叹了口气,“母后,儿臣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大明朝,现在就像一个外表光鲜,里面却已经生了蛀虫的房子。再不刮骨疗毒,这房子,就要塌了。”

“开海,就是儿臣下的第一剂猛药。有了海贸的税收,国库才能充盈。国库充盈了,儿臣才能整顿卫所,才能养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让边关的将士,吃饱穿暖,不用再受那些贪官的克扣。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减轻赋税,安居乐业。”

朱厚照的语气,诚恳而又坚定。

他知道,对付张太后这种妇人,不能只讲强硬的道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利。

“母后您想,等咱们有了钱,您想修哪座寺庙,想建哪座道观,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您想赏赐谁,想接济谁,内库里,有的是银子。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会称颂母后您的仁慈和贤德。”

张太后听着朱厚照描绘的蓝图,脸上的怒气,渐渐消了。

她是个女人,对什么国家大事,其实并不太懂。

她关心的,无非是儿子的皇位稳不稳,张家的富贵能不能延续,以及,自己的名声好不好。

朱厚照的这番话,正好说到了她的心坎里。

“你说的……都是真的?”

“君无戏言。”朱厚照郑重地点头。

张太后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

她叹了口气:“罢了,你是皇帝,国家大事,你自己做主。哀家,也管不了你。”

“但是,有件事,你必须听哀家的。”

“母后请讲。”

“你年纪也不小了,该为皇家,开枝散叶了。”张太后看着他,“哀家已经为你,物色了几位品貌端庄的秀女。过几日,就安排她们进宫,你见一见。若是喜欢,就早日完婚,给哀家,生个大胖孙子。”

来了。

朱厚照心里门儿清。

这是太后在跟他做交易呢。

我不管你前朝的事,但后宫,你得听我的。

选妃,安插外戚,这是历朝历代,外戚巩固权力的不二法门。

朱厚照当然不会让她轻易得逞。

但他也没有直接拒绝。

“母后说的是。”他笑着点头,“儿臣的婚事,是该提上日程了。一切,但凭母后做主。”

见他答应得如此爽快,张太后反倒有些意外。

“不过,”朱厚照话锋一转,“儿臣身为天子,皇后的人选,不仅要品貌端庄,更要德才兼备,能母仪天下。所以,儿臣有个小小的建议。”

“你说。”

“不如,就让这些秀女,先入宫,学习宫中礼仪,读一些经史子集。由母后您,亲自考察她们的品性。过个一年半载,谁最贤惠,谁最知书达理,谁最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再立为皇后,也不迟。”

“至于其他的,若是儿臣看着顺眼,就先封为嫔妃,在后宫,陪伴母后,侍奉儿臣。”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既给了太后面子,让她有“考察”的大权。

又把最终的决定权,和时间,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一年半载?

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先把人弄进宫,是嫔是后,还不是他这个皇帝一句话的事?

张太后哪里想得到,这里面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她只觉得,儿子这个提议,很周全,很有道理。

先考察一下,总比盲婚哑嫁,娶个不省心的回来强。

“嗯,你这个想法,不错。”张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一旁的云罗郡主,听着两人的对话,撇了撇嘴。

她总觉得,自己这个皇帝表哥,笑得有点像一只偷了腥的狐狸。

“好了,既然事情都说开了,哀家也乏了。”张太后摆了摆手。

“那儿臣告退。”

朱厚照躬身行礼,转身离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张太后脸上的笑容,才真正舒展开来。

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

不仅懂得治国,还懂得,孝顺她这个母后了。

她却不知道,她这个“长大”了的儿子,刚刚用一石二鸟之计,既稳住了后宫,又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20/226858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