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开荒种地
正月十六的太阳刚爬过山头,刘向阳就揣着那五百块钱往镇上走。元宵节的鞭炮碎屑还在路边堆着,像铺了层红地毯,空气里还飘着点没散尽的火药味。
镇上比年前冷清了不少,毕竟不少人已经外出打工了,摆摊的大多还没出摊,只有几家卖农资的店敞开着门,门口堆着成袋的化肥,白花花的像小山。刘向阳先拐进一家杂货铺,玻璃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农具,锄头把磨得发亮,镰刀的刃口闪着寒光。
“要点啥?”老板趴在柜台上算账,抬头瞥了他一眼。
“来把锄头,一把镰刀,再要个挑筐。”刘向阳指着墙角的家伙什,“要结实点的。”
老板起身从墙上摘下锄头,木柄上还带着新鲜的木纹:“这是刚到的,锰钢头,保准能用三年。”他又从货架上拿了把镰刀,用手指弹了弹刀身,“刃都开好了,割草跟切菜似的。”
刘向阳接过锄头试了试,沉甸甸的压手,倒是趁劲。“再拿袋洗衣粉,两块肥皂,还有个搪瓷缸子。”他看着货架上的日用品,这些都是过日子的必须品,监狱里用惯了公用的,出来了总想买点自己的。
“一共一百二。”老板把东西往塑料袋里装,“看你这打扮,是要种地?”
“嗯,家里有点空地。”刘向阳掏出钱数了一百二十块钱,递过去时指尖有点抖——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挣的钱买东西,踏实。
出了杂货铺,他又往种子站走。玻璃橱窗里贴着彩色的种子包装袋,玉米种金灿灿的,水稻种白莹莹的,旁边还画着饱满的果实,看着就喜人。一个戴眼镜的老头正在给一个老农称麦种,见刘向阳进来,推了推眼镜:“要啥种子?”
“玉米和水稻。”刘向阳看着墙上的介绍,“要早熟的,好打理的。”
“那就这个。”老头从货架上拿下两袋种子,“玉米选‘金太阳’,八十天就能收;水稻要‘早珍珠’,抗病性强,适合咱们这儿的土。”他又抓了把油菜籽塞进袋里,“这个送你,撒在地边当绿肥,还能榨油。”
种子花了六十五,刘向阳把袋子往挑筐里一放,沉甸甸的压得挑绳弯了腰。他刚要走,就听见那老农跟老板闲聊:“青山镇那边是不是在修铁路?听说招散工呢。”
“是啊,”老板称着种子,“夏铁的工程队,就缺扛钢轨、挖土方的,一天一百八,管盒饭。就是活重,还不长久,说是顶多干俩月。”
刘向阳的脚像钉在地上似的,耳朵竖得老高。一百八一天,比厨班还多八十,虽然干不长,却能快速攒钱。他等老农走了,赶紧问:“大爷,您知道那铁路工地具体在哪儿不?”
“就在青山镇东头,过了老石桥就是。”老头指了指方向,“你要去?那活可累,都是壮劳力才干。
“我能干。”刘向阳谢过老头,挑着担子往外走。筐里的农具和种子晃悠着,他却觉得轻快,心里像揣了个暖炉——钱有着落了,地也有着落了,日子总算有了点奔头。
往回走的路上,他在包子铺买了两个菜包,边走边啃。白菜馅的,带着点醋香,比监狱里的窝窝头好吃百倍。路过镇口的废品站时,他看见一个瘸腿的老头正在拆旧自行车,心里一动,走过去问:“大爷,您这儿有旧工具不?”
“啥都收,啥都有。”老头吐了口唾沫在手上,使劲拧着螺丝,“你要啥?”
“我想找个旧铁锅,还有破桶。”刘向阳看着堆在角落里的废品,“种地用。”
老头指了指旁边的杂物堆:“自己挑,铁锅五块,桶三块。”
刘向阳在堆里翻了半天,找出个没破的铁锅,就是锅底有点坑;又找了个塑料桶,就是盖子没了。付了八块钱,他把东西往筐里一塞,这下家当就齐了。
回到刘家村时,日头已经过了晌午。他把东西往院里一放,顾不上歇着,就拿起锄头往屋后的空地走。那片地有半亩多,,现在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还夹杂着不少碎石子,看着就头疼。
他先拿起镰刀割草。刀刃确实快,“唰唰”几下就割倒一片,草根带着泥土翻上来,散发出股腥甜的味。割了没一会儿,手心就被磨出了泡,疼得钻心。他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接着干——在监狱里十年都没叫过苦,这点疼算啥。
割完草,他又拿起锄头翻地。他先把土块敲碎,再把碎石子捡出来,堆在田埂上。虽说现在是冬天,但中午的太阳还是很大,干着活,倒是出了不少在身上黏糊糊的,可他越干越有劲,好像要把这十年的憋屈全发泄在地里。
刘向阳直起腰,腰眼疼得像要断了,他给自己倒了一碗水,凉水顺着喉咙流下去,舒坦得直打哆嗦。
附近的刘奶奶路过和刘向阳摆了两句“向阳,听说你要在附件找活干?”
“嗯,那边修铁路招散工。”刘向阳用袖子擦了擦汗,“等把地整利索了就去。”
“那活危险,你可得当心。”刘奶奶叹了口气,“听说前几天砸伤了人,包工头给了点钱就打发了。”
刘向阳心里一暖:“知道了,我会小心的。”
刘奶奶走后,他接着翻地。日头偏西时,总算翻完了半分地,土块散落在地上,像铺了层黑绒布。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嘴角难得露出点笑意——这地就像他的日子,虽然现在乱七八糟,可只要肯下力气,总能理顺了。
回到家,他把那口旧铁锅刷出来,在灶上烧了锅热水,又从床底下摸出老王头给的剩肉,切成小块扔进锅里,再添把米,煮了锅肉粥。粥煮得黏糊糊的,肉香混着米香飘满了屋子,他盛了一大碗,坐在门槛上慢慢喝,喝着喝着,眼眶就热了——这是他出狱后,第一次像个正常人一样,吃自己做的热乎饭。
第二天鸡叫头遍,刘向阳就起来接着开荒。他比昨天更有经验了,先把泥土用锄头刨松,再一块块敲碎,进度快了不少。中午吃饭时,他就啃个干馒头,就着点咸菜,对付一口又接着干。
一连干了五天,那半亩地总算翻完了。田埂修得整整齐齐,地里的碎石子捡得干干净净,就等着开春下种了。刘向阳站在地头,看着这片黑油油的土地,心里盘算着:种玉米,,地边再撒上油菜籽,油菜现在是晚了,不过可以吃菜薹,玉米和水稻秋天就能有收成了,旁边低一点的那块地就种水稻吧,到时候从渠沟引水就可以了,
收拾完农具,他把剩下的钱揣进怀里,又检查了一遍藏在床板下的一千块钱,用布仔细包好。他找出件最结实的衣服换上,把镰刀别在腰上。一切准备妥当,他锁好院门,最后看了一眼那片刚翻好的地,转身往青山镇走去。
刘向阳走着走着,突然觉得心里敞亮了——不管是种地还是修铁路,不管是为了糊口还是为了复仇,他总算有了自己的方向,不再像刚出狱时那样,像个没头的苍蝇。
走到青山镇老石桥时,已经能听见远处传来的机器轰鸣声,叮叮当当的,像在演奏一曲杂乱的歌。刘向阳知道,新的生活要开始了,苦也好,累也好,他都得接着——因为他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像个人样,要让那些害了他的人看看,他刘向阳,没那么容易被打垮。
他紧了紧怀里的钱,加快了脚步,身影很快融进了通往工地的尘土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155/228296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