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无所获
专案组的会议室里烟味呛得人睁不开眼,李明把第七份报告摔在桌上,纸杯里的凉茶晃出大半,在桌面上洇出深色的水痕。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三点,阳光透过百叶窗切成细条,照得他眼底的红血丝格外显眼。
“还没消息?”他抬头看向门口,技术员小张抱着个证物箱跑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掉,砸在箱盖上“啪嗒”响。
“李队,枪支鉴定结果出来了。”小张把报告递过来,纸页边缘卷得像波浪,“从焦尸指骨里抠出来的弹头,口径七点六二毫米,没有膛线痕迹,确定是自制土枪发射的。”
李明抓起报告,手指在“自制土枪”四个字上用力戳了戳。这结果和他猜的一样,凶手用的根本不是制式武器。“枪身零件呢?有没有找到匹配的?”
“只捡到几块碎铁,像是水管和弹簧改的。”小张打开证物箱,里面摆着几个透明袋,装着些锈迹斑斑的金属片,“技术科拼了三天,啥也拼不出来,零件来源完全没法查。”
李明捏着金属片对着光看,边缘被磨得发亮,显然是反复打磨过的。“查全市的五金店和废品站,最近有没有人大量买水管和弹簧。”他把证物袋扔回箱子,“特别是能切割钢管的地方。”
小张面露难色:“李队,这玩意儿太常见了。装修队、修自行车的都用得上,怎么查啊?”
“挨家挨户查!”李明的声音陡然拔高,指节捏得发白,“重点问有没有可疑人员,比如不说话只比划的,或者专挑关门前几分钟来买的。”
小张刚要走,负责炸弹残留物的老周推门进来,手里举着个装着白色粉末的玻璃瓶:“李队,硝酸钾成分分析出来了,纯度特别高,不像是市面上能随便买到的。”
“你的意思是?”李明心里咯噔一下。
“正常化肥里的硝酸钾杂质多,这玩意儿纯得邪乎。”老周用镊子夹起一点粉末,在阳光下晃了晃,“具体从哪来的不好说,可能是工业级的,也可能是……自己提纯的,但没找到提炼痕迹。”
这话像根针扎进李明脑子里。他想起仓库里找到的那些玻璃渣和铁钉,凶手不仅懂配火药,还能弄到高纯度原料——这绝不是普通的亡命徒。“查农资市场,最近三个月有没有人买大量硝酸钾化肥,特别是高纯度的那种。”他抓起外套往门外走,“我去趟北郊化肥厂旧址,看看能不能找到点残留物。”
北郊化肥厂的废墟还围着警戒线,焦黑的墙根下积着厚厚的灰烬。李明踩着碎砖往里走,鞋底碾过烧变形的铁丝,发出“咯吱”的轻响。他蹲在仓库遗址旁,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黑色的粉末顺着指缝往下掉,混着些亮晶晶的细渣。
“李队,这土有啥好看的?”跟来的小张不解地问,“消防都搜三遍了,啥都没有。”
“碰碰运气呗。”李明把土装进证物袋,“万一混着点没烧干净的火药呢。”他突然想起什么,“去问问附近村民,最近有没有人在这附近鬼鬼祟祟的。”
村民的回答大同小异。有人说见过拾荒的在这儿捡废铁,有人说夜里听见有摩托车动静,但谁也没见过可疑的人。一个看果园的老头蹲在路边抽旱烟,嘬着牙花子说:“前阵子倒见过个穿蓝布衫的,背着个大铁锅往山里走,以为是打野味的,没在意。”
“长啥样?”李明赶紧追问。
“黑瘦,话少,看着像个老实人。”老头磕了磕烟袋锅,“骑辆红摩托,车座破了个洞,看着挺旧。”
这描述跟查不到身份的拾荒者对上了,可光凭这点线索,连张画像都画不出来。李明看着灰蒙蒙的山坳,突然觉得这凶手就像地里的蚯蚓,钻得深,还不露头。
另一边,追查白酒的小组也碰了壁。
负责走访的小王在电话里哭丧着脸:“李队,全市卖散装白酒的散户都问遍了,就三家卖过五十多度的。买主不是老头就是老太太,都说泡药材,查了他们的通话记录和行踪,案发当晚都在家看电视,没一个去过北郊。”
“再查!”李明对着听筒吼,“查他们的亲戚朋友,有没有代买的!”
“查了,真没有。”小王的声音透着无奈,“有个张老太说上个月给孙子泡杨梅酒,买了十斤,我们去她家看了,酒坛子还在院里泡着呢。”
挂了电话,李明对着化肥厂的断墙猛踹一脚,鞋尖踢在砖头上生疼。三个方向,三条死路——自制枪支的零件来源不明,硝酸钾的来路找不到,白酒的买主全有不在场证明。
傍晚回到专案组,会议室里更热闹了。技术员们围着黑板争论,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线索:
- 自制土枪:水管+不明金属零件+弹簧(来源:未知)
- 爆炸物:硝酸钾(纯度90%+)+硫磺+白糖(来源:未知)
- 助燃剂:50度白酒(来源:未知)
- 受害者:六男一童(身份:未知)
“李队,要不换个思路?”小张递过来杯热咖啡,“从受害者身份查起?法医说DNA比对结果快出来了,说不定能对上失踪人口。”
李明没接咖啡,盯着黑板上的“未知”出神。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可心里像堵着块石头——凶手把能查的线索全掐断了,这绝不是巧合。
(旁白:专案组翻来覆去查了三天,枪支零件没找到源头,硝酸钾的来路摸不着边,连那几户买散装白酒的人家都清清白白,愣是没找出一点破绽。)
夜里十点,各小组陆续收队,带回的消息大同小异:
- 五金店老板们都说卖过水管弹簧,但买主太多,记不清长相。
- 农资市场的化肥销量正常,没有大额购买记录。
- 白酒散户的社会关系简单,没发现异常。
李明把报告摞成一沓,厚度能挡着脸。窗外的路灯亮了,昏黄的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报告上投下模糊的影子。他突然想起苏河临走前说的话:“这凶手是个行家,专挑难查的路子走。”
“明天接着查。”李明把报告塞进抽屉,钥匙转了两圈锁死,“查钢材市场,有没有人买过无缝钢管;查农村酿酒户,有没有人往外卖高度酒;查化工相关的厂子,有没有硝酸钾失窃。”
没人应声,会议室里只剩呼吸声。大家都知道这是大海捞针,可除了这样,又能怎么办?
李明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空荡荡的街道。风卷着落叶滚过路面,像在嘲笑这场徒劳的追查。他摸出烟盒,发现只剩最后一根,点着抽了两口,呛得咳嗽起来。
线索像是被人生生掐断了,查来查去还是在原地打转。凶手就像躲在雾里,看得见影子,摸不着真身。
烟头烫到手指时,李明才回过神。他把烟蒂摁在窗台上,火星溅起又熄灭,像极了这场毫无进展的调查。
“散了吧。”他转身往门口走,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明早八点,接着来。”
走出督察局大楼,夜风灌进领口,冻得人一哆嗦。李明抬头看了看天,月亮被云遮了大半,星星稀稀拉拉的,连老天都像是在帮凶手藏着秘密。
他不知道,此刻刘向阳正在深山的地道里,慢悠悠地搅拌着新配的火药,铁桶里的白酒泛着琥珀色,酒香混着硝烟味,在黑暗里弥漫开来。
专案组的调查还在继续,只是所有人都隐隐觉得,这场仗,怕是难赢了。那些看似该有迹可循的地方,偏偏干净得像被水洗过,真正的突破口,不知道藏在哪个看不见的角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155/228296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