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终于找到了!揪出摇光的契机!
陆阳元见他们已经远离人群,可刘树义仍旧继续向前走去,不由道:“员外郎,他们已经听不到我们的话了。”
刘树义这才停下马匹,他抬起头眺望苍穹,只见太阳已经跑到西侧,不知不觉,时间已近黄昏。
“此番来此,确实有些收获。”
刘树义说道:“魏济的特殊行为,算是彻底让本官确认了他就是当晚马府厨子的推断,但也就仅仅如此,距离找到摇光,还差一个最关键的线索,本官没有得到。”
陆阳元连忙询问:“什么最关键的线索?”
“教给魏济厨艺之人的身份。”
刘树义大拇指肚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缰绳,道:“这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技艺传授,特别是这种只有少数人才掌握的特殊厨艺,更不会轻易传授。”
“而魏济说到底,就是一个无权无势,且品德还有明显瑕疵的小人物,他凭什么让掌握这般厨艺的人,将压箱底的本事传给他?”
“所以,魏济有此机遇,大概率是摇光所为。”
“若是我们能找到此人,也许就能通过他,找到摇光!”
陆阳元了然的点头,他叹息道:“只可惜魏济学艺之事十分隐蔽谨慎,他的邻居都跟踪他了,结果也只是看到他坐马车离去,无法知道他究竟去的何处,否则也许现在,我们就能破案了。”
他看向刘树义,忍不住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如何去找这个传授厨艺之人?”
刘树义眼中闪过思索之色,他刚要开口,忽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自前方传来。
刘树义与陆阳元下意识抬眸看去,便见前方的路口处,正有几骑转过弯来,向他们策马疾驰而来。
“好像是杜寺丞?”陆阳元开口道。
刘树义眸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轻轻勾起:“也许,我们的难题,不再是难题了……
话音刚落,杜构等人就到了眼前。
“吁——”
杜构等人稳稳地停了下来。
刘树义笑着拱手:“杜寺丞来的速度,比我料想的快得多。”
杜构见刘树义与陆阳元单独在这里,而顾闻等人则隔得很远向这里好奇张望,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说道:“我在路上遇到的阿耶,阿耶正好要去宫里,我便将你的吩咐告知了阿耶。”
“阿耶听后,只是略微沉吟,便说他会去调查,让我在宫门等候。”
“我也原以为会等很久,但没想到,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宦官从宫里出来,并且将此物给了我。”
说着,杜构从怀里取出了两本书簿,递给了刘树义。
刘树义接过书簿,好奇打开了其中一本。
然后他目光便微微一闪。
只见这书簿,乃是皇宫御膳房人员的名册,内容包括他们的姓名、年龄、擅长的厨艺、以及何时进入的御膳房等信息。
想了想,刘树义又迅速翻开另一本。
“果然……”
在看到这本书簿的内容后,他眼中闪过一抹果然如此的神情。
只见这本书簿,乃是御膳房人员的进出宫记录,详细记载着他们进出宫的时间与原因。
这两本书簿,内容之详尽,字数之多,绝对不是在半个时辰的时间内,能够写出来的。
也就是说……杜如晦压根没有去对御膳房的人员进行调查与问询,而是直接将皇宫的记录给取了出来。
这种记录,虽然算不得多么机密之物,可毕竟是皇宫里的东西,十分敏感,哪怕杜如晦地位很高,也不可能说取走就取走。
所以……
“这是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在看到了我的奏疏后,知道我要还他清白,因此一听我的需要,便全力支持?”
“怪不得是宦官出来送书簿,也怪不得速度如此之快……”
而这也代表着,局势的发展,正向自己料想的方向行进。
李世民已经重视起这个案子,且很想洗刷背了两年的黑锅。
一旦自己侦破此案,帮李世民脱掉黑锅,李世民大喜之下,绝不会吝惜奖赏。
只此一案,自己或许就能一骑绝尘,提前奠定胜局!
他深吸一口气,按捺住波动的心神,无论局势如何大好,一切的前提,都是要破案!
案子破不了,好事也要变成坏事!
他迅速恢复冷静,重新翻开御膳房的人员名册。
因名册上,详细记录着每个人员擅长的东西,所以刘树义很快就找到了会做金齑玉鲙这些菜肴的御厨。
“一共有四人会做此菜……”
“张汾,四十岁,并州人士,原李府厨子,武德元年太上皇登基,跟随进入御膳房。”
“赵旭,三十五岁,祖籍江南,武德三年,经裴寂推举,进入御膳房。”
“秦希光,四十六岁,长安人士,某酒楼厨子,武德三年太上皇吃过其掌勺菜肴,赞不绝口,进入御膳房。”
“李分析,三十四岁,洛阳人士,武德四年由秦王推荐,进入御膳房。”
看着这四个会做金齑玉鲙的人员信息,刘树义眉毛不由挑了一下。
原李府的厨子,裴寂举荐的厨子,李世民推荐的厨子,还有李渊从民间选择的厨子……四个厨子,四个出身!
真不愧是皇宫啊,哪怕只是一个厨子,其背后所代表的东西,都值得深思。
不过这与刘树义没什么关系,他不用去考虑这些人背后的东西,他只需要判断出,这四人里,究竟有没有人是魏济的授业恩师,如果有,会是谁便可。
刘树义又仔细看了一遍这四人的信息,然后便将这本书簿合拢,翻开了另一本书簿。
名册信息只能助他简单了解这四人,但谁有问题,只靠名册根本没法判断,好在,他还有别的线索。
将记录书簿翻开,按照名字寻找,很快刘树义就找到了这四人的进出宫记录。
因这些人在宫里当差多年,每个人的进出宫记录都很多,不过刘树义不需要去看全部的进出宫记录,他只需要确定武德九年一月,这些人是否频繁进出宫便可。
“找到了……”
“张汾,武德九年元月初三,采买香料,巳时出发,未时回宫。”
张汾一月的进出宫记录,只有这一条。
而且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两个时辰。
这与魏济的行踪,完全对不上,可以直接排除。
刘树义又看向另一人的记录。
“赵旭,武德九年元月十四,采买元宵菜品,辰时出发,未时回宫。”
“武德九年元月二十一,家里有人生病,告假一日,次日辰时回宫。”
赵旭的进出宫记录有两条,而且第二次还直接在外面待了一天。
可是与魏济的行踪,还是对不上。
按照妇人所言,魏济新年时就已经天天早出晚归了。
想了想,他又看了眼赵旭武德八年十二月的进出宫记录,结果赵旭十二月,乃至十一月都未曾出过宫。
身为御厨,平时无事,一个月不出一次宫很正常,魏济也是快要新年,以及整个一月才有的不同以往的行为,赵旭不可能是十月甚至九月就开始教授魏济。
所以,赵旭也可以暂时排除。
只剩两人了。
这一刻,刘树义心里都有些紧张。
如果酒楼掌柜听错了,或者魏济真的是在马清风面前吹嘘,魏济不是在御厨手下学的厨艺,那再想找到魏济的授业恩师,就真的极难了。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继续查看第三人的记录。
第三人是秦希光。
而秦希光在武德九年的元月,没有任何一个进出宫记录。
刘树义皱了下眉,这个秦希光连分析都不用了。
没有耽搁,他迅速找到最后一人。
目光向书簿上看去……
“李分析,武德九年元月初四,奉皇帝之令,赴秦王府做事,辰时离去,次日辰时回宫。”
赴秦王府做事?
李分析是李世民推荐去的御膳房,所以过年了,李渊让这个人去秦王府给李世民做点好吃的,倒也没什么问题……才怪!
李世民身为秦王,府里还缺一个厨子?
很明显,李渊的命令,有着深意。
而这深意是什么……结合武德九年,李世民被打压的情况来看,刘树义多少也能猜出一些来。
不过,李分析是去的秦王府,且还有李渊盯着,这一天他应该不可能有机会去做什么教授厨艺的事。
他继续向下看去。
“李分析,武德九年元月十四,采买元宵菜品,辰时出发,未时回宫。”
也是去采买的元宵节菜品,时间和赵旭一样,看来两人很可能是一起去做的采买之事。
这种情况下,李分析想单独离开,恐怕也不容易。
而李分析在武德九年的元月,同样只有这两条进出宫记录,武德八年十二月,虽然也有一次进出宫记录,但那是十二月的初一,且出去也只有两个时辰。
不说两个时辰的时间根本不够,十二月初一,魏济还没有开始不同以往的行为……
所以……李分析也能排除。
刘树义心里一沉,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四个御厨,全都排除了。
这代表,魏济在马清风面前,果然是胡编乱造!
这种情况下,想在偌大的长安城内,找出魏济的授业恩师,无异于海底捞针。
“这下真的麻烦了。”
“有什么办法,能最快速度找出所有会做金齑玉鲙的厨子,且确定其就是魏济的授业恩师呢?”
“难道真的要动用李世民的权柄,让所有官员豪绅自己说出自家的厨子会做什么?不说这传出去会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儿戏,万一有人怕惹麻烦,故意隐瞒呢?”
刘树义眼中神色闪烁,只觉得原本已经渐渐散去的迷雾,又一次开始于自己眼前汇聚。
且这一次,大有一种将自己也要包裹进去的趋势。
“不对!”
忽然间,刘树义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将书簿向前翻去。
刚刚在翻找这四人的记录时,因执着于武德八年十二月和武德九年元月的数据,他忽略了一个人的情况。
书页刷刷翻过,很快,停在了某一页上。
刘树义看着这一页上的人员名字——秦希光。
刚刚在翻阅秦希光的记录时,他没有发现秦希光有武德八年十二月和武德九年元月的进出记录,所以直接就将其光速排除了。
可是,他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其他三人,除了这两个月份的记录外,后面还有一些记录,最少的也有五六个记录。
这代表从武德九年到现在,他们最少的一个人,出了五六次宫。
但秦希光呢?
秦希光不仅没有武德八年十二与与武德九年元月的进出记录,后面也是空空如也!
这说明什么?
他足足两三年没有出过一次宫!
与其他人相比,着实是有些奇怪。
秦希光只是太官署常厨,不是御前当值御厨,他是允许出宫采买食材与香料的,可这么多年一步也没有踏出过皇宫,为什么?
刘树义沿着时间向上推移,去寻找秦希光最后一次进出宫记录,他想知道秦希光最后一次是何时进出的皇宫。
然后……
“嗯?”
“我弄错了……”
看着书簿上的记载,他脸上难道浮现一丝愕然神情。
陆阳元一直安静观察着刘树义,此刻见刘树义这完全不同于之前的蹙眉神情,不由道:“员外郎,怎么了?你发现什么了吗?”
杜构也紧紧盯着刘树义。
然后,他们就见刘树义举起手中的书簿,抬起手,指着其中一页的内容,道:“我弄错了。”
“错了?”陆阳元一怔。
刘树义道:“我因为没有找到他后续的进出宫记录,就认为他这些年一直待在宫里,未曾踏出一步,从而感到疑惑。”
“可现在我才知道,他根本就不是没有踏出皇宫一步,而是没有踏进皇宫一步!”
“他这些年,一直在宫外!”
陆阳元不由瞪大眼睛,意外道:“一直在宫外?怎么可能?普通御厨即便能出宫,也有时间限制吧?他怎么可能一直在宫外?”
杜构也不解。
刘树义道:“因为他在守孝。”
“守孝!?”
陆阳元和杜构皆有些愕然。
刘树义收回书簿,看着书簿上的内容,道:“秦希光,武德八年七月十三,因母病逝,准守孝三年再归……”
守孝三年!
也就意味着,他在武德八年的七月之后,到今年的七月之间,有大把的时间去做任何事。
其中,自然也包括,教授一个学生厨艺!
所以……魏济没有说谎,他对马清风所说的话,不是大话。
他真的有一个御厨师傅。
而现在,自己,找到这个御厨了!
揪出摇光的契机,终于被自己找到了!
今天字数不多,大家见谅。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9/111110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