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顾闻懵了!你还真能问出关键的线索
两刻钟后。
刘树义等人,策马抵达了大业坊。
大业坊位于长安城偏南方位,魏济与胡河冰的住宅,皆在此坊。
万年县尉顾闻指着前方的路口,道:“前面路口向左第二家,就是胡街使的宅院,胡街使意外身亡后,其夫人将宅子变卖,带着幼子回了江南老家,现在那座宅子,已经换了主人。”
他看向刘树义,询问道:“我们还要去那里调查吗?”
刘树义摇了摇头,宅子早已换了主人,就算里面原本还留有什么线索,也早就被破坏了,时间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衡量岁月的尺度,可对刘树义这种刑侦人员来说,却是这世上最残酷的刀锋。
只要时间足够长,它就可以摧毁掉所有的证据与线索。
正因此,在得知马府一直无人进入,仍旧维持当年案发时的样子时,刘树义才会感到那般惊喜。
不过好在自己本就没打算从胡河冰下手,所以胡河冰宅子的变化,对他来说,影响并不大。
而魏济……他的计划是问询魏济的邻里,故此只要魏济的邻里记忆消退的没有那般迅速,时间这把刀锋,对他也没有太大影响。
他缓缓道:“直接去魏济住宅。”
顾闻见刘树义这般淡定,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心里不由撇了下嘴。
“你就装吧!胡河冰的宅子没有线索,魏济的住处只会更糟,我看你到时候毫无所获后,还能不能仍这般淡然。”
顾闻心里腹诽,表面上则十分热情,反正无论刘树义能否坐实李世民的罪名,最后都不会牵连到自己,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好!魏济的宅子要向右转,员外郎随下官来……”
一边说着,他一边赶动马匹,主动在前面带路。
刘树义看着顾闻的背影,眸光闪了闪。
这世上能在他面前藏住心思的人,很少,并且不包括顾闻。
所以顾闻心里什么想法,刘树义十分清楚。
不过他并不在意,只要顾闻不是故意拖延时间,不是在案子上隐瞒和耍滑,他可以容忍顾闻心里的小算盘,反正最后案子结束时,顾闻会明白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心思各异的几人,穿过巷子,转了三个弯后,终于停了下来。
“刘员外郎,这就是魏济的住处。”
听着顾闻的话,刘树义转头看去。
便见他们停在了一座看起来很是老旧的宅院前。
这座宅院不大,院墙有一部分坍塌,被人用篱笆简单补了一下。
院门朱漆脱落,露出了木头的底色。
能看得出来,魏济的住宅,有多破败。
但此时院门紧闭,门外并没有锁头,且门后有孩子的吵闹声十分清晰的传出……刘树义心思微动,道:“魏济的宅子,有人居住?”
若他没记错的话,顾闻在万年县衙介绍魏济时,说过魏济无父无母,无妻无儿,光杆一个,这种情况下,他死后,谁还能继承他的宅子?
顾闻早就知道是这种情况,他故意没有提前告诉刘树义,就想瞧瞧刘树义见到眼前这一幕,会有多懊恼。
不过出乎他意料,刘树义虽有些意外,神情却并无气急败坏,反而仍能心平气和的问询。
他下意识皱了皱眉头,但又不敢耽搁,怕被刘树义挑毛病打压,道:“魏济因没有亲人,所以他死后,房子便处于无人居住,也无人继承的状态。”
“但后来,他的左右邻居说,魏济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他们给魏济一口吃的,把魏济养活的,因此他们算魏济的半个养父母,魏济死后,他的宅邸,理应归他们。”
“可魏济只有一座宅邸,左右邻居又都说自己功劳最大,谁也不愿相让。”
“最后……”
他看着眼前破败的宅院,道:“他们把魏济的宅院大门锁上,然后在院子中心处,垒起了一道高墙,两家人一家一半,就这样把魏济的宅子给分了。”
“所以想要进入魏济的宅子,得从左右邻居家的门才能进入。”
陆阳元听得目瞪口呆。
都说自己是魏济最大的恩人,那就绝对至少有一个人在说谎。
而且他们还说自己是魏济的半个养父母,如果真的这样认为,那魏济在并州大牢死后,他们怎么不去把魏济的尸首带回来埋葬?
就算他们一开始不知道魏济跑到哪去了,万年县衙结案后,也该清楚魏济在并州已经去世。
口口声声说是魏济的养父母,结果孩子死在外地,理都不理,只强占人家宅子,这算什么养父母?
魏济确实算不得什么好人,但他的邻居……陆阳元觉得,也不算什么好鸟。
如果他们恪守规矩,不去动魏济的宅子,那现在魏济的宅子,应该还与两年前一样,也许里面仍会留有什么重要的线索。
可是,他们都垒起高墙,直接把魏济宅子给平分了……
恐怕这宅子被破坏的程度,比胡河冰那座被卖掉的宅子,还要厉害!
想到这里,陆阳元不由担忧的看向刘树义,他深知刘树义来此的目的,更清楚这是目前他们最接近摇光的一条路。
若是因为这两个贪婪的邻居,导致刘员外郎毫无收获,他都忍不住想要骂娘,刘员外郎恐怕比他会更气恼吧?
不过让陆阳元惊喜的是,刘树义哪怕已经知晓此事,神色也没有丝毫变化,就仿佛一切仍旧在掌握之中。
见陆阳元看向自己,刘树义直平静道:“陆副尉,去敲邻居的门吧。”
刘树义就仿佛定海神针,他仍旧从容不迫,陆阳元心里便顿时又有了底气。
“是!”
他没有任何迟疑,迅速翻身下马,来到右边邻居的宅院前,旋即握着拳头,便砰砰敲了起来。
因对这两户邻居感到不满,所以陆阳元的力度有些大。
随着他那砂锅大的拳头落下,大门被敲得剧烈颤动,灰尘簌簌地往下落,乃至门框都有些晃动,给众人的感觉,就好像下一刻,这院门就会被陆阳元拍碎一般。
“谁啊?别敲了!把我家大门敲坏,你赔得起吗?”
一道听起来有些刻薄的声音从门后传出。
没多久,紧闭的院门被打开。
一个看起来较胖,眼角布满皱纹,嘴唇剥削,面相确实有几分刻薄的中年女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她原本还一边开门,一边刻薄的喊着让敲门的人赔钱,可当她将门完全打开,看到门外骑在骏马之上的刘树义等人后,那些刻薄之言,戛然而止。
她脸色微变,原本的大骂顿时变成了噤若寒蝉的畏惧,连忙低头道:“不知是官爷驾到,民妇口无遮拦,冲撞了官爷,还望官爷饶恕。”
看着妇人前倨后恭的样子,陆阳元撇了撇嘴,十分不屑。
刘树义没有如往常般,温和的让妇人起身,他坐在骏马之上,居高临下的看着神情紧张的妇人,淡淡道:“你很了解魏济?”
妇人没想到眼前的官爷竟是询问起魏济来,她顿时更加紧张起来,生怕刘树义要抢走魏济的宅院,她紧张回答道:“是……”
然后又连忙道:“魏济爹娘死的早,民妇心善,将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养,我们有一口吃的,魏济就有一口吃的,若无民妇一家,魏济早就饿死了。”
“魏济其实打心眼里,将我们当成再生父母,只是我们没有对外公开罢了,所以这宅子……”
刘树义瞥了妇人一眼,连顾闻藏得极深的心思,他都能看出来,妇人那几乎写在脸上的想法,如何能瞒得过他。
不过他没有解释自己此来的目的,反而淡淡道:“没有公开,那本官就无法确认你所言之真假。”
“所以,本官有权利,将无主的房子收进朝廷手中。”
妇人瞳孔一缩,脸色顿时大变。
眼前的官爷,果然是来和她抢宅子的!
可她只是普通人,欺负其他人还好,如何能抢得过眼前这个一看就气势不凡的官爷?
妇人脸色惨白,心里都在滴血。
“不过……”
谁知这时,刘树义的声音又继续响起:“本官接下来有几个问题要问你,若你的回答让本官满意,或许本官一高兴,就忘记了魏济宅子没有继承人的事。”
妇人先是一愣,继而眼眸陡然亮起。
只觉得原本寂灭的世界,突然有了光亮。
她下意识抬起头看向刘树义,原本觉得眼前这个官爷欺人太甚,可现在,只觉得刘树义光芒万丈。
她连忙道:“官爷请说,只要是民妇知道的,一定完完整整告知官爷。”
刘树义见已经拿捏到了眼前妇人的软肋,料想对方不敢隐瞒欺骗,不再耽搁,道:“魏济的厨艺如何?”
“厨艺?”
妇人愣了愣,毫不迟疑道:“他懂个屁的厨艺!”
话刚说出,妇人就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太粗鲁了,可能会引起官爷的不满。
她紧张兮兮的偷看了一眼刘树义,见刘树义并无不悦之色,这才松了口气,道:“不瞒官爷,民妇从未见过魏济做饭。”
“自他爹娘死后,他家的后厨,就没有出现过炊烟。”
“民妇也曾向他说过,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和民妇一样好心,会经常给他饭吃,他若不自己做饭,迟早要饿死。”
“可他却说什么君子不下庖厨,做饭那是低贱之人才会做的事,他才不做。”
“官爷你瞧瞧,他这说的什么混账话?他都要饿死了,还说什么低贱不低贱的,真是不可理喻!”
妇人说这些话时,眉头紧锁,语调不自觉升高,能看得出来,她确实对魏济很不满。
除了她说自己好心,会经常给魏济饭吃这句话有出入外,其他的话刘树义倒是没发现什么问题。
“魏济不懂厨艺……”
“后来却能做出金齑玉鲙这些独特的菜肴,要么他对厨艺有惊人的天赋,要么花费了不少时间去练习……”
“妇人又说,魏济宅子里的炊烟没有出现过,那么他练习之处,便不是自己的住处,是他学艺之地?”
妇人不知道她这几句话,究竟让刘树义分析出了多少信息。
她偷偷抬起头,想知道自己的回答,官爷是否满意。
然后她就对上了一双她从未见过的,仿佛蕴着星辰一般深邃的眼眸,妇人怔了怔,继而意识到了什么,连忙低下头。
不等她多想,刘树义的声音便再度响起:“魏济有没有对你们说过,他遇到了奇遇,会改变自己一生?”
妇人摇头:“没有,魏济天天不干正事,偷鸡摸狗,无所事事,民妇都不愿搭理他,平时遇到民妇,他都得低着头,恨不得把脑袋着地走,根本不敢在民妇面前吹这种牛。”
没有说过……摇光让其保密?
刘树义指尖摩挲着缰绳,继续道:“魏济出事之前,有没有一段时间行为奇怪,与平常的他,有所不同?”
“行为奇怪?指的是?”
刘树义想了想,道:“比如说,他原本天天日上三竿才起,可有一段时间,天天早出晚归,再比如说,他天天都会去偷鸡摸狗,想办法找吃的,但有段时间,他不再偷鸡摸狗,也不像饿着肚子的样子。”
“这种奇怪啊……”
妇人这次仔细思索了一会儿,才说道:“好像还真有过那么一段时间。”
刘树义眸光一闪,道:“说说。”
妇人忙道:“民妇记得,那时应该是武德九年的新年。”
“按照魏济以前的习惯,新年他会登上我们这些邻居的家门,来索要一些吃食。”
“我们也不算富裕,平时都舍不得吃肉,只有在新年时,才会舍得买些肉,做些平常不会吃的东西。”
“而魏济孤家寡人一个,又不会做饭,所以每次新年都会登门,舔着脸皮向我们要吃的,如果我们不给,他还会撒泼打滚。”
“故此,我们每个新年,都会没办法,给他一小份,这都快成为我们的习惯了。”
“结果武德九年的新年,他竟没有上门索要吃食,民妇感觉很是奇怪,怀疑他是转性了,还是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了足够的吃食。”
“所以民妇那几天,就格外关注他……”
果然,八卦是很多行为的动力啊!
刘树义道:“然后呢?”
妇人道:“然后民妇就发现,魏济好像真的变了性子。”
“以前不到午时,他根本不会起床。”
“可那段时间,宵禁刚结束,他就起来了,甚至比我们起的都要早,若不是民妇有几次正巧去茅房,瞧见了他出门,根本不会知道,他竟然会起的这样早。”
“并且他回来的也很迟,几乎都是在宵禁快开始时,才回来。”
“而一回来,他就去睡觉,仿佛忘记了往年要向我们索要吃食的习惯。”
早出晚归,与以往行为完全不同!
是去学习厨艺么?
武德九年的新年,也就是一月份……
魏济是二月在酒楼里,凭借厨艺与马清风相识,三月动手灭门。
若是按照这个时间线,一月份学习厨艺,确实符合摇光的计划。
而且魏济不必学的多全面多厉害,他只要学会那么几道菜的制作,便足够吸引马清风。
一个多月的时间,天天这样练习,应该也有机会学会那几道菜的制作。
刘树义眸光闪烁,嘴角微微勾起,来到魏济住处,亲自询问邻居的行动,果然还是值得的。
如若不然,只看卷宗,不可能知晓这些信息。
他收拢思绪,继续询问:“你可知魏济那段时间去了何处?”
妇人摇头:“民妇都没机会与他说上话,如何会知道?不过……”
她犹豫了一下,又道:“民妇实在是好奇,想知道平常偷懒耍滑的魏济,怎么忽然变了一个人一样,所以民妇有一天早上,偷偷跟了他一段路。”
“哦?”
刘树义快速道:“他去了哪?”
妇人道:“民妇跟着他一路出了北坊门,然后发现北坊门外,有一辆马车停在那里,魏济出了坊门后,就很熟练的进入了马车里,之后马车就向西走了。”
“民妇不可能快过马车,也就没有继续去追,所以他具体去了哪,民妇就不清楚了。”
北坊门往西……这范围太大了。
不过马车……
刘树义说道:“那马车是寻常能见到的马车,还是很豪华,是富贵人家才有的那种马车?”
妇人回忆了一下,道:“不是普通的马车,那马车看起来很宽敞,马车上的车帘一看布料就很好,应该是扬州郑家的上好绢布,民妇一直想买一块郑家的绢布,但那布太贵了,民妇根本买不起,官爷你说,魏济究竟是走了什么好运,竟然能有机会坐上用绢布当成车帘的马车……”
妇人对那郑家的绢布似乎有某种执念,不断向刘树义讲述这绢布有多好,然后又不断说魏济的好运,言语里充满了羡慕嫉妒的情绪,听得刘树义实在头疼。
“停!”
他直接叫住了妇人的碎碎念。
妇人对刘树义十分畏惧,此刻一听,哪怕心里还有无数的感慨想说,也连忙闭住了嘴,不敢再说一个字,生怕刘树义一个不满意,就抢走魏济的宅子。
耳边终于清净下来,刘树义也能认真思索妇人刚刚的话。
在大唐,普通人出行,一般用的都是驴车或者牛车。
马车算是富人和官员贵族的专属座驾。
而马车也分两种,一种是车行可以租赁的普通马车,这类马车一般都是制式的,坐起来不会太舒服,但速度要比驴车牛车快,也能彰显一些身份。
另一种,便是豪门贵族或者官员富商自己府里的马车,这类马车就不会完全相同了,不同的人家,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让马车有一些特征。
所以,若是能知晓马车的特征,便有机会找到马车背后代表的人。
刘树义道:“除了那块布外,你对那辆马车,可还有什么其他印象?”
“其他印象……”
妇人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道:“民妇就记得拉车的马是一匹黑马,那马看起来很漂亮,很高大……”
“然后马车……对了!”
妇人忽然抬起头,道:“民妇还记得,马车的车帘上,绣着一个图案,好像是……金色的祥云。”
金色祥云?
刘树义看向陆阳元与顾闻,道:“你们可知谁府里的马车上,有金色祥云的图案?”
顾闻直接摇头:“下官没有见过谁的马车上有祥云图案。”
陆阳元仔细回忆了一会儿,也跟着摇头。
刘树义皱了皱眉。
顾闻与陆阳元不知道,可能是他们真的没见过这辆马车,也可能是那块绣有祥云图案的车帘已经被换下去了。
对大户人家来说,马车也是他们的门面。
马车天天奔波,车帘很容易会脏。
所以,他们很可能一段时间,就会将车帘换下清洗,甚至直接扔掉换新的。
故此,两年前马车上的车帘,恐怕早已被换掉。
不过,这并不影响马车作为一个关键性的线索……车帘只要存在过,就一定有人会记得。
若有怀疑的目标,这驾马车,或许就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重新看向妇人,道:“若是让你再见到这辆马车,你能认出来吗?”
妇人毫不迟疑道:“当然!民妇永远忘不了使用郑家绢布充当车帘的马车。”
虽然还是执着于郑家绢布,但至少,对马车有极深的印象,从这方面来看,那绢布反而还算立功了。
刘树义摇了摇头,想了想,又道:“魏济出事后,是否有陌生人,来过魏济家里?或者在附近转悠过?”
妇人不明白刘树义的意思,一个当贼的不学无术之辈,家里穷得叮当响,谁还会在死后关心他?
不过她还是恭敬道:“没有,至少民妇没有发现。”
刘树义微微颔首:“行了,本官暂时就这些问题,你且回去休息吧。”
妇人眼眸一亮,连忙道:“那魏济的宅子?”
刘树义深深看了她一眼,淡淡道:“本官对其没兴趣。”
说完,他就带人直接去了另一户邻居门前。
又是陆阳元敲门,又是刘树义以魏济宅子为震慑,向这个邻居也询问了同样的问题。
但这个邻居比起之前的妇人,少了一份八卦的心,给出的信息明显不如妇人。
好在他能回答的问题,与妇人刚刚给出的回答一致,也能让刘树义间接确认妇人的回答。
待两户人家都问过后,陆阳元忍不住道:“员外郎,怎么样?”
顾闻闻言,也下意识支起耳朵,偷偷去听。
原本他以为刘树义来到这里,是白来一场,毕竟自己对魏济的调查,已经足够详细,所有信息都写在了卷宗里,刘树义不可能问出自己不知道的信息来。
可谁知……
妇人刚刚所说的话,自己竟然一个都不知道。
这让他都有些怀疑起自己来,自己两年前究竟有没有认真干活?
刘树义没有立即回答陆阳元的问题,而是看向偷听的顾闻,平静道:“顾县尉,魏济死后,没有人继承他的宅院,按照律例,这处宅子该由朝廷处置……你身为万年县县尉,眼见辖区内有人违反律例,强占朝廷的宅子,却什么都不做,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顾闻先是一愣,继而冷汗顿时刷的一下从脑门流下。
他怎么都没想到,刘树义在询问了口供后,会第一时间对自己发难。
特别是想起自己明知魏济宅子的情况,却故意向刘树义隐瞒后,他顿时更加心虚,连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而且刘树义刚刚不是还答应妇人,说不会抢魏济的宅子吗?
怎么一转身就翻脸不认人?
顾闻一边擦着冷汗,一边不知该如何回答。
刘树义似乎看出了顾闻心中所想,淡淡道:“本官只是说我对魏济的宅子没兴趣,可没有说,朝廷没兴趣。”
“这是朝廷要按照律例取走魏济宅子,与本官有什么关系?”
顾闻顿时明白刘树义的意思,连忙点头:“是!员外郎说的没错,按照律例,这宅子就该归朝廷所有。”
“下官平时太忙了,以至于忽视了这里的情况,现在知道了,一定会处理。”
看着顾闻点头如捣蒜一般,刘树义这才点了点头。
然后他看向陆阳元,道:“走,我们去前面聊聊这次的收获……”
说着,他便与陆阳元策马离去,只留下想要偷听,却只能看着两人越来越远的顾闻,愣在原地干瞪眼。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9/1111100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