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我要改变大唐开局 > 第116章大贤虚白(上)

第116章大贤虚白(上)


李煜淡淡道:“此人名叫史虚白,常自比孔明、李泌,韩熙载倍许之。事实上,我此来庐山,最想见的就是他,若能邀他出山固然最好,即令不能,也可问计于他,料来此行必有助益。”

孙菁心中恍然,道:“原来是他。”

史虚白的名头,她可是曾听父亲孙晟提起过,据说当年烈祖辅吴之时,以宋齐丘为股肱,每从宋齐丘之言。史虚白乃诵言曰:“吾可代彼。”

宋齐丘愤懑不平,欲穷其技能,令史虚白羞愧自退。于是召与宴饮,设倡乐博戏,数巡猛酒过后,遂令史虚白制书檄、诗赋、碑颂。

时史虚白方半醒半醉,命数人执纸,口占,笔不停缀,俄而众篇悉就,词采磊落,坐客惊服,宋齐丘自愧弗如,每次见到史虚白,也是礼让三分。

史虚白曾多次与烈祖进言,曰:“中原方横流,独江淮阜,兵食俱足,当长驱以定大业,毋失事机,为他日悔。”

然当是时,烈祖以休养生息、德披毗邻为国策,不能从之,史虚白乃谢病去,南游至九江落星湾,往来庐山,绝意世事。

保大初,韩熙载为史馆修撰,向圣上推荐史虚白可用,元宗召见,访以国事。只是召而不能起用之,元宗遂赐史虚白田五顷,放还庐山。

孙菁心中不禁充满期待,当年元宗不能起用史虚白,如今六殿下亲来,究竟能否邀这样的一个人出山呢?

孙菁忽然道:“只是我们虽知史虚白身在庐山,但要找到他,一时间,恐怕也是不易呀。”

申屠令坚亦同意道:“主公,我们已在庐山耽搁了一阵子,若在拖延下去,恐怕事情有变。”

李煜失笑道:“你们不用顾虑太多,我去找史虚白,用不了多少工夫。”

孙菁讶道:“这么说,主公是知道史虚白的去处了?”

李煜点头道:“你们可还记得,前几天我在庐山国学讲《三国演义》的时候,时常有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总是挤到前排来听我说书吗?”

申屠令坚不解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主公讲得这般引人入胜,老少妇孺都是这般喜欢听嘛。”

李煜道:“那孩子来听故事倒不奇怪,奇怪的是以他这么小的年纪,不但能听懂,而且还头头是道,对于三国的历史也很是熟悉,若非有高人指点,又岂得如此造化?我曾私下留意这个孩子,并问他书中的这个诸葛亮如何,你倒他是如何回答的?”

申屠令坚、孙菁等人听李煜这么一说,也觉奇怪,催问道:“那孩子到底是怎么说的呢?”

李煜淡然道:“他说,孔明智则智矣,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诚然迂也,就此观之,其不如我祖父之十一。”

孙菁为之一振,道:“主公的意思是”

李煜点头道:“没错,此子名叫史温,即是史虚白的之孙,按照我和他的约定,算算时辰,这个时候,他也该来这里见我们了。”

李煜这句话说完还没一盏茶的工夫,就果真见山路尽头,有个机灵、活泼的垂髫少年往他们这里蹦跳着来了。

滁州。

赵匡胤自拿下清流关,又在此驻扎了几日。

这一日,忽然从汴京传来消息说,圣上要他回开封议事。赵匡胤一时猜不透柴荣的心意,于是找来赵普,说与此事。

只听赵匡胤求教道:“圣上在这个时候忽然要召我回京,先生以为,这是所为何事?”

赵普眉头一皱,道:“当今圣上乃是一代雄主,年轻有为,他这么急着召你回京,等闲人确实难以猜透。不过不管怎么说,圣上不召回太祖皇帝的亲外甥李重进,却反而单单要将军回去,依我看,这该是好事才对。”

赵匡胤低声道:“先生是说圣上不相信李重进他们?”

赵普微笑道:“如今李重进与圣上的姐夫张永德二人明争暗斗,搞得不亦乐乎,正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却正是将军一展宏图的机会来了。如果我所料不差,圣上极有可能是想北伐契丹,只是不放心朝中张永德、李重进等人,故而调你回开封,协助宰相范质,以震京畿。”

赵匡胤吃惊道:“北伐契丹?这怎么可能呢?时下太仓被焚,粮草紧缺,就是单单支持淮南一线,朝廷怕也弗支,如何还能再辟北方战局?”

“这些却不是将军应该当心的了,如此小事,想来也难不倒圣上,更何况,圣上北伐契丹,也是项庄舞剑,其目的该不过是想要声东击西,使楚州、寿州的唐人心生懈怠罢了。”赵普轻描淡写的道,“将军倒还是得多多留心江南的李煜才是,你以为他这些时日躲在江州庐山,真是因为和李璟怄气吗?”

赵匡胤哂道:“这种敷衍人的借口,大概却只有李璟才会相信,如果我所料不差,李煜该是对吴越的蠢蠢欲动有所察觉,故而准备东向对抗钱弘俶(音:触)。”

赵普摇头道:“李煜此人野心勃勃,图谋不小,依我之见,此事恐怕不这么简单。”

赵匡胤沉吟半晌,忽地心中一动,骇然道:“他总该不是想要攻取南汉吧?李煜手下无兵无将,就连他辛苦建立的龙翔军,如今也已拱手让人,他凭什么对付刘晟?”

赵普淡淡道:“李煜最大的武器,就是他善于收买人心,对付刘晟,他根本不需要凭借多少人马,因为他凭借的是民心。试想想,若是江南诸将连连失却城池,而李煜却能另开疆域,扭转乾坤,届时天下归心,就难保他李煜不成为大唐的另一个秦王了。”

赵匡胤倒抽一口凉气,道:“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赵普胸有成竹的道:“我们还是需要从唐朝内部入手。须知李璟虽立李景遂为皇太弟,却又一直心有不甘,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储。故而储位不定,是唐朝君臣最大的心病,如今钱弘俶的人即将突袭常州,我们何不卖个人情给润州的李弘冀,让他击退吴越军,收复常州,得以立上一大军功,届时李弘冀与李煜之间,就必然有得一争。还有,我听说李璟派了钟谟来我朝请降,钟谟就快抵达下蔡了。此人向来与李从善沆瀣一气,精于阴谋算计,将军也不妨好好的利用他。总而言之,南方对我们来说,是越乱越好。”

赵匡胤缓缓的点了点头,道:“多谢先生指点,如此匡胤马上派人送封匿名信给润州李弘冀,提醒他留意常州。”

就在赵匡胤写好书信的时候,手下却忽然来报,说吴越军已经进犯唐朝,攻克常州了。

赵匡胤好笑道:“这个钱弘俶趁火打劫,手脚倒是利索,竟然这么快就攻下了常州。看来这一封信,我们也没有必要寄出去了。”

赵普笑道:“就是寄出去又何妨?也好叫李弘冀疑神疑鬼,难得睡几天好觉。”

赵匡胤讶道:“先生就不怕李弘冀未能收复常州吗?”

“李弘冀身边也是有些班底,加之此人颇为能耐,更何况还有姚凤开往常州路途的近万可以应策,想来区区常州应不在话下。”接着赵普顿了一顿,又长长一叹,道:“若是李弘冀这样也拿不回常州,那他也就没有资格和李煜一争长短了。”

赵匡胤正要起身回返开封,赵普又忽然想起一事,道:“将军手下可有能干的武士?”

赵匡胤点头道:“先生是想留个人在身边当护卫吧,此事好办,我即刻”

赵普笑着打断赵匡胤说话,道:“我是想要一个刺客,你可知道,我们现在最需要杀的人是谁?”

“李煜?”

“李煜固然非死不可,只是他的身边必然少不了高手保护,要刺杀他,恐怕是不易。”赵普淡淡道,“老夫想到的却是李煜身边的一个人。”

赵匡胤一震,道:“我想到哩!先生说的该是卢梓舟无疑。据说此人足智多谋,当年曾助晋帝石崇贵对抗契丹,还几使耶律德光败亡,李煜身边有此一人,的确是如虎添翼。”

赵普点头道:“现在李煜身在江州,却犹能知天下事,遥控大局,其在卢梓舟一人也。若是此人一死,李煜阵脚必乱。”

赵匡胤欣然道:“既然如此,我就请金银刺客田英往江宁一趟,如何?”

江州。

李煜一行人在史温的带领下,终于来到史虚白的隐居之所。

李煜此时心情异常激动,就仿佛自己是当年三顾茅庐的刘玄德,恨不能再演当年“隆中对”的谶言,故而对于这山青水明、世外桃源般的风景,也是无心欣赏。

茅屋外,一个青年庄稼汉见到史温带着一群人回来,敲着史温的脑袋,佯怒道:“你这小东西,叫你乱跑,看我不给你午饭吃。”

史温却是有恃无恐的道:“爹爹要是这样,我就去告诉你爹爹去,看你还敢不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54/111110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