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我要改变大唐开局 > 第135章定计

第135章定计


孙晟等人随后也步入了作战室内。在那里,李煜正拖着下巴,一动不动的盯着眼前那个周长约为十步的巨大沙盘。

孙晟站在李煜身侧,瞪大双眼,仔细的看着沙盘上一条条河流、一座座山峰、一面面代表双方军队的小旗子。孙晟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沙盘,可每一次见到它的时候,都会给孙晟一种莫名的震撼。

孙晟想起沙盘的制作者,也就是护国军士兵管他们叫参谋的年轻军官告诉自己,这个大别山地区的地形沙盘是他们在吴王的领导下,制作的第一次沙盘。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吴王不仅亲自领着他们制作了沙盘,而且还教会他们图上作业的方法,等高线的用法,新的测算山岭高度、河流宽度的方法。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开始独立制作淮南地区的新沙盘了,并且让孙晟等人看了他们的半成品。这些年轻人对待这件事,认真负责而又不失热情的态度,给孙晟及使节团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孙晟陷入深思的时候,他身旁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父亲,王爷说我们大唐要割地求和,这是真的吗?”孙晟不用回头就知道发出这个声音的,正是自己的小儿子孙天嗣。孙晟并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承认了孙天嗣的发问。

孙天嗣见父亲点头,心中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他急声说道:“父亲,皇上被奸人蒙蔽,难道您也老糊涂了吗?那周人都是些虎狼之辈,根本就是想灭我大唐。我们现在送这么多金银给周人,已经是在壮大周人的实力了,朝廷居然还要割让国土,去处国号。那我们大唐算什么?亡国了吗?”

‘啪’的一声,孙晟回手给了孙天嗣一巴掌,厉声喝道:“放肆,谁允许你枉论国事的。”

孙晟望着倔强的孙天嗣,心中泛起了一种苦涩的笑意。他老怀安慰的想到,天嗣刚才的表现,这活脱脱不就是一个年轻的自己吗?

孙晟对自己这个小儿子,实在是太了解了。天嗣虽然平日里看上去邋漓邋塌,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对朝野上下流行的诗词歌赋也无所表现,但孙晟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的才智,决非常人,他只是不屑与这种文弱的风气罢了。对国政,天嗣平日里也装做一副莫不关心的态度,而事实上,他和自己一样,期盼着大唐能够重振声威。

这边的响动,拉回了李煜的思绪,他饶有兴趣的注视着身前这对父子,在他的记忆中,孙晟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入司马光编写的‘忠臣录’,但他的正直与忠贞是出了名的,李煜也很敬重他,现在他的儿子又勾起了李煜兴趣。

(注:孙晟年轻时,曾是后唐的官员,后唐灭亡后,投奔了南唐,所以用古人忠臣不侍二主的理论,司马光没有将他编入忠臣录。虽然他后期的所作所为,比一些入编忠臣还要出色。而这一时期的史书对他的评价也比较对立,像旧五代史对孙晟的评价就不高,不过修旧五代之时,五代十国刚刚结束,修书的人不少都是北方政权的遗臣,不能否认有诋毁敌对势力重臣的嫌疑。)

孙晟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李煜已经看过来了,他赶忙拱手说道:“王爷,请您原谅犬子的无理言词,他并不是有心的。”

李煜看了看孙晟,又望了望孙天嗣,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老大人多心了,我也认同天嗣的说法。”听了李煜这话,孙天嗣的眼睛就是一亮,看李煜的眼神也有了些许的变化,而孙晟只是摇了摇头,低头叹息了一声。

看着孙晟的表现,李煜顿时就明白,这位老大人心里什么都知道,同时他也为南唐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现在就连他自己,也马上就要走上一条不归路了。想到这些,李煜的鼻腔内微微有一些酸楚,他沉声说道:“老大人您正直、忠贞,不会为自己的身家性命于周人妥协、变通,我以为您这次出使周朝恐怕于己不利。不如……”

还没等李煜说完,孙晟就出言打断了他的话,“王爷,您不必多说了,孙晟自出使那一天起,就知道此行的结果了。”

“父亲。”“老大人,那你还……”李煜和孙天嗣几乎同时说道。

孙晟又一摆手,打断了二人的插言,接着说道:“我孙晟,身为大唐右仆射、司空,一品宰相之职,朝廷已经发下旨意,我不去,又怎么做百官的榜样呢!何况,我孙晟受先帝知遇之恩,决不能有负与先帝。”

孙天嗣双掌互击,咬着牙,怒声骂道:“明明应该是负责礼部的冯延巳出使和谈,却变成了父亲您,都是宋齐丘那伙奸臣搞的鬼,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天嗣,不得枉言!”孙晟说道。

孙晟接着又对李煜说道:“这几日,老臣在此观察护国军多时,发现护国军军纪严明,士气高昂,战力也不错,唯一的弱点就是钱粮、兵器紧缺。大别山虽易守难攻,可做王爷编练新军之所在,但因其条件所限,想要扩大实力的话,就必须走出山去,不知王爷您有何打算?”

李煜回首望向身后的沙盘,冷静的说道:“老大人所言既是,我也正有这么打算呢!据我推测,这两三个月间,淮南地区就会有一场很大的动乱,我原本打算到时候趁乱出兵,打击周军的。不过由于老大人您的到来,我刚刚改变了想法,我决定马上出兵,首先就要打破刘信对我护国军的封锁。”

说罢,李煜用竹竿挑飞了沙盘上代表刘信的三面旗帜。提前出兵的风险很大,有可能李煜和护国军将要面对数路周军的围攻,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嘛!不过李煜还是决定提前出兵,他希望这样的做法,能够吸引周军的注意力,削弱周军对其他地区的控制力,让各地义军有机会起兵抗敌,从而改变南唐在整个淮南地区的不利局面。

为什么自己的到来,就能改变李煜的决定呢?李煜的话,让孙晟不免有一些疑惑,但孙晟并没有追问。同样,李煜也不可能把历史发生偏差,而造成自己提前出兵的原由告诉孙晟。

于是乎两个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在沙盘前站了半天,直到一旁的孙天嗣说道:“父亲,既然您已经猜到咱们出使不会成功,那咱们何必将这么多的金银送与周人,壮大他们的实力呢?而且护国军不是却少钱粮吗?咱们不如把金银留与王爷,也算咱们父子为大唐出了最后一份力。您看如何?”

孙晟捋着胡须沉没了片刻,接着一点头,说道:“王爷,天嗣说的不错,老臣也正有此意。这次老臣出使周国,共带有金一千两,银十万两,罗绮两千匹,相信这些东西能对王爷您及护国军有所帮助。”

李煜摆着手,应道:“这怎么行?你们什么都不带,去了周人那里,更是凶多吉少!”

“王爷您也说了,柴荣想要谋夺的,是我们大唐的锦绣河山。与之相比,区区十万两金银,在柴荣眼里又算的了什么?如果柴荣有诚意,就算老臣说,我们使节团的财物都在半路上被山贼洗劫了,议和后再予补齐,他也不会介意的。如果柴荣没有和谈的诚意,就算是老臣带着金山银海去,也一样毫无作用,徒然为周人增加实力罢了。”孙晟苦笑道。

顿了一下,孙晟躬身向李煜拜,接着说道:“王爷,老臣自知此行可谓是九死一生。所以有三件事想请王爷允诺。”

李煜连忙扶起孙晟,拍着胸口说道:“老大人请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答应。”

孙晟站直了身子,冲李煜笑了笑,接着回身慈祥的看着孙天嗣,摸着他的发首,说道:“天嗣是老臣的幼子,原本不应该带他出使周国的。但老臣知道,天嗣和他的兄长不同,他太像年轻时的老臣了,他留在金陵,一定会想办法对付宋齐丘等人,为老臣报仇,可凭他现在的能力与实力,根本就不是宋齐丘那老狐狸的对手。这样以来,不仅天嗣有危险,而且还会连累到他的兄长和我们孙家一门上下。现在,老臣打算将天嗣托付与王爷。天嗣虽然愚笨,但好在年轻,还有把子力气,不管王爷让他当马前小卒,还是打杂跑腿的,都好过陪着老臣一起,毫无作为的死在周人手中。”

“父亲,您……”孙天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孙晟打断了。孙晟指着身后一名年轻的南唐将领,冲李煜说道:“这位是郑华,郑都头。是老臣至交好友郑潘的孙子,郑潘也是你岳父周宗的朋友。既然老臣已经没有礼物送与周人了,那就没必要再让郑华随我一起去周国了。而且郑华在军中屡受排挤,也回不了金陵了,老臣想把郑华和他手下的军士也都托付给王爷您。不知王爷您的意思是?”

听了孙晟托孤式的要求,李煜不免有一些伤感。孙晟话音刚落,李煜立刻应道:“老大人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照顾他们!”

这边李煜刚刚说完,那边的孙天嗣与郑华早就跪在地上哭成一团了,嘴里还不听的叫嚷着:“父亲……宰相大人……!”一时间,使得整个作战室里,无论是李煜这边的姚凤、张雄等人,还是孙晟使节团那边的其他几个随员,都眼睛红红的,一副伤感的表情,而感情丰富一些的张大山、张云义等人更是陪着孙天嗣与郑华哭的一塌糊涂,就连在护国军中,一向以冷俊著称的‘冷血动物’白傲天,也下意识的握紧了腰间的长剑。

李煜虽然伤感,但并没有哭,几个月的时间,让他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再也不是现代社会中,那个平凡的青年了。作为两千多士兵的统帅,三万多民众的领袖,现在的李煜,虽然还有着种种的缺点,但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表情了。他正如夜空中刚刚诞生的新星一般,开始绽放耀人光芒,虽然这光芒与其他成熟的繁星相比,还显的微弱。

“哭什么哭?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看看你们现在这个熊样,还怎么辅佐王爷,重振我大唐声威呀!”孙晟冲一屋子的人怒道。

众人孙晟听了喝骂,浅浅收住了哭声。

孙晟见状,满意的笑道:“好!这样才是我大唐的好男儿!王爷,老臣身受先皇知遇之恩,虽不敢说清廉如水,但几十年来为了大唐江山,也算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了。可惜,以后老臣再也不能为我大唐河山出力了。今日老臣就在此为我大唐献上这最后一计。”

说罢,孙晟走到沙盘正面,拣起地上的竹竿,示意几个小参谋重新插好旗帜,指着代表刘信的三面旗帜,说道:“王爷不是想要出兵打破刘信对护国军得围困吗?眼下就有一计。按现在的形式来说,刘信应该不清楚护国军的具体实力,否则他不会如此分兵。以老臣的观察,护国军现在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将刘信的三部兵马一一击破,但这样做法,短时间内恐怕很难结束战斗,容易造成一些其他的变数,而且死伤也难免过多。老臣的计划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到时候可以把刘信三部一起全歼。”

说实话,孙晟的计划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李煜也并非没想过,但这么做的同时,就等于把孙晟望刀口上送,让他离死亡更近了一步。

李煜望着孙晟一脸坚毅的表情,知道他是下定决心,无法更改了。至此,李煜只好无言的点了点头,同意了孙晟的计划。如果说在此之前李煜对孙晟的敬重,来自与他所熟知的历史,那么在此之后,就完全是孙晟个人魅力了。

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李煜明白,他永远无法向孙晟这么从容。俗话说“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慷慨就义是一个人无法选择时的义举,而从容赴死,却是一个人在可以选择生死的情况下,为了他心中某中价值观,以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为代价,选择了死亡。

能进这个屋子的人,不管是护国军的,还是使节团的,都是有一定军事常识的人,孙晟的计策一出口,众人就明白了他的意图,一时间,屋内又一次陷入了死寂当中。

打破寂静的,还是孙晟,他冲李煜说道:“老臣有要事,需要单独向王爷请奏,其他人都出去。”

李煜见状,挥退了屋内众人之后,就听孙晟说道:“王爷好手段呀!年纪轻轻就知道韬光养晦的道理,这应该是周宗为您出的主意吧!老臣想,要不是这次周人进攻淮南,动摇了我大唐立国之本,王爷大概还要装下去吧!”

对于孙晟这样的提问,李煜只能无言的笑了笑。

孙晟大概也没想让李煜回答,他接道:“不过,老臣还是很佩服王爷您的所作所为,在您的身上老臣能看到先帝的影子,也许您和您的部下才是大唐真正的希望所在。”

接着孙晟纳头拜道:“王爷,老臣知道您胸怀天下,但请您为了我大唐江山社稷着想,不到万不得已或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要轻启对江南的战端,这就是老臣的第三个请求。”

李煜上前扶起了孙晟,严肃的说道:“我答应老大人您的要求。不过,我想请老大人您能协助我……”

孙晟摇头打断了李煜的话,笑着说道:“王爷,老臣的想法您已经知道了。再说,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我这把老骨头已经没用了。老臣只希望,自己在九泉之下,不会无颜以对先帝就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54/111109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