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92章 王孟德的野望和最相信的人

第492章 王孟德的野望和最相信的人


王孟德当了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的院长之后。

    便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改革。

    也就是俗称三把火。

    之前毕竟是鲁院长当家,他很多的想法,都只能暂时搁浅。

    而现在,他当家做主,自然要开始把想法变成现实。

    首先就是中医研究院增加研究所的事情了。

    从一开始成立,中医研究院的研究所就不是很多,后来中间增加过两个研究所。

    但相对于西医来说,依旧不够。

    所以,他准备在两年内,筹备建立五个新的研究所,在五到十年内,新增十二个研究所。

    让中医研究院的研究所数量,多出来一大半。

    而相对应的是,广安门医院那边,也需要增加一些科室和医护人员。

    不过那边本身的科室数量就很多,倒是变动没那么多。

    除了增加研究所和科室以外,他还准备增加一些附属的科研机构。

    原历史上,中医研究院这边在二十一世纪,下设18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3家分院和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

    现在中医的发展,可是壮大多了。

    在他的带领下,以后中医研究院肯定要建立比那些要多得多的下属机构和单位。

    其实他目前处在一个特别好的时代。

    中医虽然在解放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

    但在解放后,国家大力的发展,以及因为他的存在,中医获得了超越时代的高速发展。

    不说别的,就是在校的十数万的大学生,以后就是中医的中坚力量。

    这些学生,经过系统、全面的培养,统一学习同一套的教材。

    一旦出了校门,再锻炼一二十年,不敢想象到时候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这可是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高速增长之中。

    不仅如此,还有高端的人才,也在培养之中。

    特别是研究生学历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经过深造之后,成为了各个医院的顶梁柱。

    王孟德还打算,再过一两年,中医研究院要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并且是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让那些中医天才,能持续的进行学习。

    厚积薄发之下,等博士后出来后,只要实践也跟上,说不定未来中医名家的数量,要比现在多好几倍了。

    王孟德希望在二三十年之后。

    华国能拥有数百万经过正规培养的中医大夫。

    以及数百名中医名家。

    甚至是出现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就是他的野望。

    当然,这是他的长远打算。

    近期的目标,还是要把现在的一亩三分地给打理好。

    首先就是扩张了。

    除了新增研究所和科室以外,他还打算多建立几所附属的医院,以及科研机构。

    同时,单位的医护人员,也需要跨越式的增长。

    他打算在五年之内,人员最少要翻一番,达到五千多名。

    反正有他这个金字招牌在,各个中医大学的毕业生,都愿意来这边工作。

    再加上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扶持,只要他把扩张计划递交上去,肯定会有大批高质量的学生,被分配过来。

    很快。

    就在王孟德上任院长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他和其他副院长,以及研究所和科室的负责人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份计划。

    当上级领导看到这份计划之后,也被他的大手笔惊呆了。

    不过上级部门的领导们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便决定全力的支持。

    如果是其他人或者其他单位,领导肯定不会允许这种浮夸的计划。

    但王孟德可不一样。

    他之前的很多计划和想法,都能完美的实现。

    且中医研究院也和其他单位不同。

    作为中医界最高的单位,里边几十位中医名家,以及大量医术精湛的专家和大夫。

    再加上单位小金库里还有几个亿人民币。

    当然,也还要算上数百位外国病患的捐赠。

    一批批康复的患者出了院,也代表着会新来一批病患。

    这些病患没有赶上捐赠建职工大楼,那就勉为其难的捐赠扩建科研机构和医院。

    不管是钱财上,还是科研设备、医疗设备上,这些有权有势有钱的外国病患们,都能帮得上忙。

    九月中旬。

    虽然中午还是很热,不过早晚的天气已经凉爽了许多。

    院长办公室里。

    李响等几个师弟师妹,都坐在椅子上。

    “师兄,我们三个想好了,想要申请去分院工作。”

    李响一脸严肃的说道。

    单位要建分院的消息,早些天就传遍了。

    一些有想法的医护人员,都提前开始跟各自的领导商量。

    去了分院,说不定机会更多。

    毕竟广安门医院这边的大拿太多了,竞争也非常的激烈。

    每年升职加薪的人数都是固定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轮到自己。

    而去了分院就不一样了。

    分院那边的医护力量相对薄弱,也更容易出成绩,往上升的希望也更大。

    所以,不少人就开始早早的活动起来。

    不过李响等人是王孟德的师弟师妹,他们本来就是医术高明,比同龄人高出一筹来。

    再加上跟在王孟德的身后,发表了好几篇的论文。

    而且还都是二作。

    有了这些,他们在单位里都是稳步上升。

    没想到今天,他们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居然说要去分院。

    “李响师弟,张巧玉师妹,你们想好了么?

    分院那边的条件,可没这边的好,况且,那边的医护人员的水平,也不如这边。

    你们过去了之后,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我建议还是好好的考虑一下,跟老师也商议一下。”

    王孟德沉吟了一下,然后劝说道。

    这几个师弟师妹都是广安门医院的中坚力量。

    按理说,他们愿意去分院,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事情。

    不仅对分院那边能更好地掌控,也能增加力量,让分院尽快的步入正轨。

    可谁让他们是跟自己同一个老师身边学习的呢。

    蒲老为了他,本身就已经去了新院区,这要是再把他的学生们给调去分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薄情寡义呢。

    “师兄,我们就是刚从老师那边过来。

    这个事情也跟老师说了,他非常的赞同我们的想法,所以,师兄,我们也是真的想去分院尽一份力。”

    张巧玉在旁边笑着说道。

    其实分出三个人去分院,是他们七个人提前聚在一起商量好的。

    自家师兄成了院长,他们自然要鼎力相助。

    分院的建立,肯定要从广安门医院这边分一些人员过去。

    他们作为王孟德的师弟师妹,必须要起到带头的作用。

    这样才不会有人在背后说师兄徇私枉法。

    这些年,跟在师兄的身后,每个人不仅学到了精湛的医术,也获得了大量的帮助。

    不说别的,在困难的那些年里,光大家日常的生活物资,很多都是师兄给的。

    才让所有人度过了那个艰难的日子。

    后来,不管是论文上加名字,还是升职加薪,他们全都享受着比其他人要好得多的福利。

    现在,也算是回报师兄一点了。

    “行,既然你们考虑好了,那就去吧。

    等以后有机会,再调回来,而且分院离这边也不远,经常常回来看看。”

    见他们态度坚决,王孟德便答应了下来。

    反正目前在建的分院,离这边也不远。

    现在几个人过去,说不定还算是好事呢。

    因为再过几年,新建的分院,可能就要出了京城。

    那时候背井离乡,才是不容易。

    又跟几个人聊了一会儿,王孟德突然开口问道:

    “对了,马上就要选房了,你们都打算买一套还是两套?

    我建议是每个人都买两套,因为以后的房子,肯定是紧着后来的职工,下次可能就没机会了。

    谁要是资金上有困难,别客气,尽管跟我说,多了没有,千儿八百的还是能拿得出来。”

    虽然新建的电梯职工楼才刚建了一小部分,但并不影响让所有职工先选房子。

    反正图纸都在,每个人直接对着图纸选就行了。

    这一次,王孟德跟单位的其他领导一起商议了之后。

    决定让所有的职工,都可以选一套或者两套房子。

    当然,按照入职的时间和职级,有的能选一居室,有的能选两居室,只有极少数的中医名家们,才可以选三居室。

    对于这种分配方式,全体职工都没有异议。

    说实话,能有房子可以让大家低价购买,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况且,这个房子的质量,可是全国独一份。

    “师兄,您放心,我们都商议好了,全都选两套购买。

    每一家人口都不少,这一次的机会必须把握住,以后就不用为房子发愁了。

    至于钱,就算是不够,也可以分期付款,还没有利益,单位这个政策,所有人都称赞不已。”

    李响乐呵呵的说道。

    想到自己以后也能住上电梯房,他们就忍不住高兴。

    “嗯,那就行,需要了就直接跟我说。

    还有就是,等你们入住新家了,到时候每个人,我都送一些礼物。”

    经过几天的选房,这一场热闹,终于过去了。

    每一个人都拥有了新的一套或者两套房子,工作的热情更加的高涨。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新院长王孟德带给大家的福利。

    对于身边的亲朋好友的状况,就能明白,自家单位的福利是多么的好。

    这一天。

    上级领导的电话直接打到了王孟德的办公室里,请他过去一趟。

    到了地方。

    就见好几个部门的领导,都端坐在会议室里,就等着他一个人了。

    “王孟德同志到了,那今天的会议咱们就开始吧。”

    上级部门的一个领导见人来齐了,便说道。

    通过几个部门的领导你一言我一语,王孟德才了解了事情的由来。

    原来,问题是出在三井家族的身上。

    也不知道三井族长发什么疯,抓住一个小错误,就想拿家族里的一个小年轻开刀。

    恰好这个小年轻就是来华国的其中一个。

    他知道三井家族和华国的交易情况。

    于是,便带着这个秘密,跑到了倭国另外的一个大家族里,申请庇护。

    而且还把这个秘密给透露了出去。

    “幸好的是,这个家族的族长,也对‘回春丹’垂涎三尺,并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美利坚爸爸。

    而是偷偷的跟我们联系了,想着也用一些禁运的设备和技术,换‘回春丹’。”

    外交口的领导皱着眉头说道。

    他们就怕出现这种泄密的事情。

    毕竟跟三井财团合作,给华国带来了六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不能让西方那些国家知道。

    不然以后开展外交工作,恐怕就要难上加难了。

    “我倒是觉得这是好事儿,那个家族的实力,跟三井家族的也差不多,很多技术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的。

    那些设备和技术如果运到华国来,肯定能让咱们国家的工业水平提升一大截。”

    旁边,工业口的领导倒是有不同的意见。

    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华国的工业水平提高。

    上一次跟三井家族交换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就让他们单位的很多人兴奋不已。

    虽然华国的工程师们,才刚刚掌握如何安装和调试,还没开始生产精密的设备。

    但也已经够让那些专家憧憬的了。

    如果多来几次,相信华国的工业水平,绝对能提高不少。

    “我就担心一个事情,知道的人多了,泄密的风险也就成倍的增加。

    一旦被美利坚国的人知道,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外交口的领导担忧的说道。

    “嗨,咱们可不怕美利坚国的人,反正不管他们知不知道,都在封锁我们。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多捞点好处回来,正好倭国的这个大家族送上门来,就让他多出点血。”

    另一个部门的领导毫不在意的说道。

    在这个年代。

    不管是美利坚国,还是西方其他国家,都不被华国人放在眼里。

    毕竟二十多年前,1VS17,这些年,在南越那边,也让法兰西和美利坚国碰了个头破血流。

    “行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

    外交口的领导想了想,也改变了主意。

    看到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卫计部门的领导才冲着王孟德笑着说道:

    “王孟德同志,今天叫你过来,主要是倭国那个家族的人,点名要跟你进行谈判,他们最相信的就是你。”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6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