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91章 现代化和请叫我王院长

第491章 现代化和请叫我王院长


广安门。

    家属楼这边。

    冉小梅把最后一道‘当家菜’放在饭桌上。

    然后手在腰间的围裙上擦了擦,然后坐在板凳上,一家人准备吃晚饭。

    自从王援朝哥俩结婚了之后,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这边生活了。

    也就是冉小梅时不时的过去那边一趟,看看两个儿子和儿媳妇过得怎么样,再顺便送一些物资过去。

    由于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妇都在上大学,她倒也没有催生。

    反正孙子孙女好几个,暂时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帮忙带。

    “孟德,听说你们单位最近要新建一大批的家属楼,而且还是十几层带电梯的楼房?”

    喝了一口虎骨酒,王浩又夹了一筷子‘当家菜’,接着便好奇的问道。

    他在其他医院里,都听到同事们在议论纷纷。

    说是广安门医院那边,又有了大动作。

    这一次为了职工们着想,居然要建造十几层的大楼。

    这些大楼建好之后,全都会平价卖给全体职工,而且如果钱不够,还可以分期付款。

    这种好事情,可是让他的同事们羡慕的不行。

    没办法。

    他们医院早前也集资盖过房。

    那时候,单位里的小金库根本不多,都是职工们交了一部分钱,才勉强把职工楼给盖起来。

    当时,医院领导也找到了他,问他要不要一套。

    不过被他给拒绝了。

    一来自家有好几个房子,根本不够申请的标准。

    虽然领导看在儿子的面子上,愿意让自己申请一套。

    可他也知道,这种便宜不能占。

    毕竟这点小便宜,和自家儿子的前程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二来也是单位建的房子,跟这时候大多数的楼房一样,都是三层或者六层,每一层有一二十户那种的筒子楼。

    作为住过广安门医院家属楼的人来说,他完全看不上这种逼仄的地方。

    所以,就给婉拒了。

    “爸,这事儿是真的,图纸都已经做好了,是国外和国内的设计师一起完成的。

    接下来就是开春的时候,建筑材料和设备进场了。”

    王孟德简单的解释了一句道。

    这事儿是他全程在负责,所以了解最新的进展。

    “带电梯的楼房呀,也不知道住起来感觉怎么样?”

    旁边,冉小梅一脸向往的说道。

    此时京城也有少量的带电梯的楼房。

    不过她没进去看过,所以也就无法想象得到,这种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妈,带电梯的楼房,其实跟咱们现在住的差不多,只不过是更高了一些,上下楼不用爬楼梯,直接坐电梯就行。

    其他的格局,跟这边差不多,改动的不是很大,每一户也都是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王孟德解释道。

    本来之前的广安门医院的家属楼,就是他借鉴后世的商品房格局,再加上一些时代的特点,建起来的。

    本身就属于超前了。

    所以。

    这一次的电梯房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没有啥大的变动。

    只有少部分改动,是因为有了电梯,要符合布局。

    “上下楼都使用电梯呀,这种房子住着肯定舒服。”

    冉小梅自动忽略了房屋格局没什么变化的话,而是一脸的憧憬。

    她这辈子,还没住过这种房子呢。

    没想到再过两年,就有希望了。

    “对了,孟德,到时候你是不是也能买一套,咱们家钱多着呢,根本不用分期付款。”

    “妈,您放心,到时候建好了,我直接申请买两套,给元第和元勋一人一套,让他们结婚使用。”

    王孟德笑着说道:

    “由于国外那些病患赞助了很多的建筑设备,能大大的提高效率。

    预计两三年就能建好一大半,两年后,我单位里的所有职工,都能每人申请一套或者两套。”

    现在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两千多名职工。

    通过前期的调研,所有的职工,都有意向购买一套职工楼。

    甚至不少人都想着买两套。

    实在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城市里,住房情况都特别的紧张。

    特别是京城地区,更是一房难求。

    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三代,挤在一间房屋里。

    如果能花钱买一套,不管是什么家庭,都愿意。

    况且单位还很人性化的推行了分期付款的优惠,让暂时手上没钱的职工没有了后顾之忧。

    最主要的是,这可是带电梯的楼房。

    比全国绝大部分的住房都要好。

    再一个。

    这次建房子,王副院长还让那些外边病患主动捐助了建筑材料和大量的设备。

    这就大大的减少了成本。

    以后每个人申请住房,出的钱可就非常的少。

    甚至跟其他单位集资建造的筒子楼的价格都差不多。

    这种福利,简直是让所有的职工都欣喜若狂。

    一个两个全都摩拳擦掌,准备攒钱,到时候最少也得买一套。

    能进入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的人,可都是聪明人。

    他们都知道,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那个店了。

    一旦现在不买,以后再想买,可不一定有机会了。

    “好呀好呀,本来我还有些发愁呢,眼看着元勋和元第两个人就要长大了。

    以后要是结婚,家里可没有房子了,现在你们单位能买房子,我也就放心了。”

    冉小梅看了一眼两个大孙子,高兴的说道。

    眼看着他们个头都已经长得比自己高出一头来,岁数也快要十八岁了,她这一年来,时常在心里盘算着。

    以后两个大孙子要是结婚了,该去哪里住。

    没想到,还没担忧太久,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还有一个事情,国家最近不是在推行现代化嘛。

    听说广安门医院的家属楼准备要建成十几层,便有了试点的想法。”

    “现代化的标志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其他的都有了,就是电话这一块,有些麻烦,主要是电话机不便宜,还需要排线。

    以及最重要的是,一旦家家户户都安装,接线员可能都忙不过来了。”

    王孟德又爆出来一个消息。

    电话机和电话线其实都好办。

    只要他假装跟国外病患们透露一下,对方自然就会很上道的捐赠一大批。

    让广安门医院的所有职工都能每人用上一部,还能剩余不少。

    但这个年代的电话,可不是直接就能接通,这需要接线员进行手动控制,一段段的插线连接。

    而且,现在很多人家,也不需要电话。

    可能一年的时间里,都不一定能用上几回。

    “孟德,家家户户都安装电话不现实,我看不如在一栋楼里安装一个,然后谁家需要用,就到那边打就行了。

    谁家来电话了,就让他们下去接听,这种就是跟以前在大街上打电话的模式一个样。”

    王浩毕竟见多识广,他很快就给出了建议。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浪费资源,又解决了问题。

    王孟德想一想,也觉得这个办法是最好的了。

    反正普通职工的家里,平时基本上不需要用到电话。

    至于领导的家里,这个倒是可以安装。

    比如他现在住的地方,就安装了电话,以备紧急情况下,能保证找得到他。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

    前些天,京城这边下了一场大雪,现在道路上还是一片泥泞。

    王援朝和赵雅丽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着。

    他们刚从南锣鼓巷那边过来,准备先到广安门医院家属楼一趟,然后歇一歇,再坐火车回鲁省。

    “雅丽,到了前面就好了,小区里都是水泥路。”

    眼看着自家媳妇的鞋子都是泥,又走的辛苦,王援朝便开口说道。

    “没事儿,我以前在老家,泥可比这多得多。”

    赵雅丽长舒了一口气,紧了紧棉衣,然后笑着说道。

    自从跟王援朝结婚了之后,她身上的穿着,可是有了大变样。

    之前穿了好几年,都有些短了的棉衣,也终于‘退休了’。

    取而代之的是婆婆给自己做的新棉衣。

    不仅布料是暂新的‘洋布’,里边还填充了新棉花。

    这一身棉衣和棉裤里,可是塞了好几斤的棉花。

    虽然穿在身上显得笨重,不过确实暖和,就算是下雪天在外边,都基本上感觉不到冷。

    除了棉衣以外,还有棉帽子、围脖和手套,全部都是暂新的。

    到了家里。

    冉小梅见儿子儿媳妇来了,忙不迭的张罗着。

    “雅丽,援朝,快喝杯热水暖一暖,我给你们的茶杯里都放了蜂蜜。”

    屋子里由于暖气烧的很旺,所以温度能达到二十三、四左右。

    “妈,我们自己来就行了,您坐着歇一歇。”

    看到婆婆忙前忙后的端茶倒水,还给自己拿零食和水果,赵雅丽忙开口劝说道。

    接着她拉着冉小梅的胳膊,让她坐下,自己熟练的接下了活计。

    “东西都给你们准备好了,火车是晚上八点多开,正好你们吃完晚饭,再去火车站,时间来得及。”

    冉小梅坐在沙发上,笑眯眯的说道。

    这一次,他让儿子儿媳妇过年前回一趟娘家,也是有盘算的。

    “妈,等下我做饭。”

    赵雅丽挨着婆婆坐下,嘴上脆生生的说道。

    她心里感激的很。

    明白婆婆让自己年前回去一趟的意思。

    主要是想着给农村老家送一趟物资,能过个好年。

    “行,今天的晚饭你做,我给你打下手。”

    冉小梅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她对三个儿媳妇都非常的满意,每一个都尊敬自己,也知道心疼自己。

    “对了,这是猪油糖,你尝尝味道,和普通的糖果味道不一样。

    甜而不厌,润滑爽口,柔软生香,是粤省那边的特产,这是粤省一个领导来找你大哥治病,送的土特产。”

    “猪油做的糖果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赵雅丽惊讶的说道。

    她接过一颗,剥了放在嘴里,果然如同婆婆说的那样,味道很特别。

    “味道不错,好吃。”

    “呵呵,味道确实不错,等下你们也带点回鲁省,让你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尝一尝。”

    冉小梅笑着说道。

    大儿子经常拿一些新奇的好东西回来。

    等王援朝和赵雅丽走了之后,她又开始给小儿子王卫国和儿媳妇准备起了礼物。

    这些礼物都试同样的,不多也不少。

    明天正好是周末,他们提前带着礼物回去,也让亲家过一个好年。

    当然。

    田各庄和草厂胡同那边,自然也是没落下。

    过完年。

    天气就渐渐的暖和了起来。

    鲁院长已经变成了一个甩手掌柜,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里的大小事情,现在都由王孟德做主。

    只有去上级那边开会等事情,才亲自去做。

    幸好王孟德精力旺盛,又有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等能力。

    院里的事情处理起来倒是没有压力。

    再加上他舍得放权,只把握大的方向,比如财政和人事大权,很多其他的工作都让副院长或者科室的负责人去负责处理。

    下边的人,都知道他的本事,也清楚上级对他的支持。

    所以,都兢兢业业的,不敢起其他的心思。

    每天虽然比以往更忙忙碌碌,倒也没有太大的不适应。

    阳春三月。

    这一天。

    王孟德的任命终于下来了。

    鲁院长高升到了上级部门,成为了一个领导。

    而他则是被正式任命为中医研究院的院长,兼任广安门医院的院长。

    本来广安门医院属于中医研究院的附属医院,地位没那么高。

    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病患来这边治病,才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晚上。

    王孟德七点多钟才回到了家里。

    今天是他上任的第一天,事情比平时要多得多。

    到了家里,冉小梅才开始张罗下饺子。

    “孟德,快去洗手,饭马上就好,今天早上,京茹特意坐车送来了一大包的荠菜,我包了猪肉荠菜的饺子。”

    “这个好,每年也就这段时间能吃上一口荠菜饺子。”

    王孟德在卫生间里高兴的说道。

    家里暂时没有冰箱,没办法存储荠菜。

    等后边,有了冰箱,就可以把荠菜焯水,然后冷冻起来,能吃好久。

    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

    一家人正准备开吃,王孟德突然吩咐道:

    “元第,把橱柜里的车轮茅台拿出来一瓶,今天高兴,喝点酒庆祝庆祝。”

    闻言,王浩愣了一下,然后惊喜的说道:

    “孟德,上级宣布你的新职位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6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