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49昭雪日梅香伴忠魂

49昭雪日梅香伴忠魂


禁军甲胄碰撞的脆响在侯府庭院里回荡,二皇子被侍卫按在雪地里,锦袍染了泥污,往日里的矜贵荡然无存。他瞪着风染霜,声音嘶哑:“你早就设好圈套等着我?皇后娘娘,你好狠的心!”

风染霜掸了掸素裙上的雪,眼底没半分波澜:“二皇子此言差矣。我不过是拿回本该属于风家的东西,替兄长讨回公道。倒是你,勾结郁家、私吞军粮、谋害忠良,桩桩件件,哪一件不该治罪?”

左御史上前一步,展开手中账本,声音朗朗:“陛下已查验过账本与书信,郁家与户部私吞军粮达三百万石,半数流入二皇子私库,用于招揽私兵。证据确凿,二皇子还有何话可说?”

二皇子脸色惨白如纸,瘫坐在雪地里,再没了往日气焰。禁军押着他往外走时,他忽然回头,死死盯着风染霜:“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郁昭仪还在宫里,她定会救我!”

风染霜望着他狼狈的背影,轻声道:“郁家今日怕是自身难保。”话音刚落,就见远处马蹄声急促,几名禁军骑马赶来,翻身跪地:“左大人,皇后娘娘,陛下已下旨,查封郁府,捉拿郁家满门,押入大理寺候审!”

左御史点头,转向风染霜:“娘娘,陛下请您即刻入宫,商议风将军重葬之事。”

风染霜心中一暖,兄长的冤屈终是昭雪了。她回头望了眼侯府书房的方向,那密室里的证据,是兄长用性命护住的忠魂印记,如今终于能告慰他的在天之灵。“青禾呢?”她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青禾姑娘已随禁军去大理寺作证,稍后会去宫里与您汇合。”左御史答道。

风染霜颔首,随左御史上了马车。车轮碾过积雪,往皇宫方向驶去。车厢内暖意融融,她却没心思歇着,指尖反复摩挲着袖中那枚兄长的印章——铜质温润,刻着“风凛”二字,是他十八岁从军时,父亲亲手为他刻的。

“左大人,五年前兄长被斩后,风家旧部可有消息?”风染霜忽然问道。风凛当年镇守北疆,麾下有不少忠心将士,若能寻回他们,不仅能为兄长正名增添助力,也能为朝廷保留几分战力。

左御史叹了口气:“风将军出事後,郁家与二皇子怕旧部生事,将他们大多流放岭南,或是贬为庶民,分散各地。不过陛下已下旨,让兵部核查旧部名单,一一召回,恢复官职。”

风染霜心中稍安,兄长毕生心血都在军中,若旧部能重归建制,也算是了却他一桩心愿。

马车到皇宫外时,午门侍卫早已等候。入宫后,宫道两旁的宫灯还挂着,积雪压在朱红宫墙上,像覆了层白霜。引路太监脚步轻快,引着他们往养心殿走去。

“皇后娘娘,陛下已在殿内等候,您先进去,老奴去通传左大人。”太监恭敬地说。

风染霜点头,推开养心殿的门。殿内暖炉烧得正旺,香气缭绕,陛下身着明黄龙袍,坐在龙椅上,见她进来,起身道:“染霜,一路辛苦。风将军的案子,多亏了你,才得以昭雪。”

风染霜跪地行礼:“陛下言重了。臣妾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能还兄长清白,全赖陛下英明,明察秋毫。”

“起来吧。”陛下扶起她,目光落在她身上,满是感慨,“五年前风家变故,朕心中一直存有疑虑,只是当时郁家与二皇子势力庞大,朕需隐忍。如今真相大白,风将军的冤屈,朕定会给风家一个交代。”

他转身走到案前,拿起一份奏折:“朕已命人拟定旨意,追封风凛为镇国公,谥号‘忠勇’,以国公礼重葬,入皇陵陪葬。风家财产尽数归还,恢复爵位,由你承袭风家侯位。”

风染霜心中激动,再次跪地谢恩:“谢陛下!臣妾代兄长,代风家上下,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陛下扶起她,又道,“郁家与二皇子的案子,朕会让大理寺从严审理,绝不姑息。只是京城经此变故,人心浮动,你刚回京城,需多留意自身安全。”

“臣妾明白。”风染霜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陛下,张护卫乃为兄长案子牺牲,他妻儿至今下落不明,还望陛下能下旨协助寻找,让他们团聚。”

陛下颔首:“此事朕记着了,会让内务府与顺天府一同寻找,定要给张护卫家人一个交代。”

正说着,太监进来禀报:“陛下,青禾姑娘与静尘师父求见。”

“宣。”陛下道。

青禾与静尘师父走进殿内,静尘师父身着灰色僧袍,手持佛珠,合十行礼:“贫僧参见陛下。”

青禾也跪地行礼:“奴婢青禾,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陛下让他们起身,目光落在静尘师父身上:“静尘师父,这些年多亏你暗中相助风家,朕还没谢过你。”

静尘师父合十道:“陛下客气了。风将军忠勇,皇后娘娘坚韧,贫僧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如今风将军冤屈昭雪,也是苍天有眼。”

风染霜看着静尘师父,心中满是感激。五年前她处境艰难,是静尘师父暗中派人送衣送食,传递消息;兄长灵柩被弃乱葬岗,也是他让人悄悄看管,才得以保全。“师父,大恩不言谢,风家定会铭记。”

静尘师父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皇后娘娘,张护卫妻儿的下落,贫僧查到了。他们在江南苏州府,被一户善良人家收留,如今生活安稳。这是他们的地址,您可派人去接他们回京。”

风染霜接过信,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多谢师父!”

陛下看着殿内众人,笑道:“今日是喜事,朕设宴款待你们,也为风将军昭雪庆贺。”

宴席设在御花园的暖阁内,窗外红梅映雪,阁内暖意融融。席间,陛下与左御史商议风凛重葬之事,静尘师父则与风染霜说起江南的风土人情,青禾在旁听着,脸上满是笑意——五年的苦难终于过去,往后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宴席散后,风染霜与青禾、静尘师父一同离开皇宫。马车行在夜色中,青禾忽然道:“娘娘,侯府如今已解封,咱们要不要搬回去住?”

风染霜望着窗外的街景,灯火阑珊,心中却有了别的打算:“侯府虽好,但满是回忆,住着难免伤心。咱们先在客栈住些时日,等兄长重葬后,再做打算。”

静尘师父点头:“娘娘说得是。眼下京城刚经历变故,侯府虽解封,却也需派人仔细打扫修缮,方能入住。”

马车到客栈时,已是深夜。店小二早已等候在门口,殷勤地引着他们上楼。风染霜回到房间,刚坐下,就见青禾捧着个木盒进来:“娘娘,这是从侯府密室里带出来的账本和书信,您要不要再看看?”

风染霜接过木盒,打开一看,账本上的字迹工整,每一笔都记录着郁家与户部勾结的证据。她轻轻抚摸着纸张,仿佛能看到兄长当年灯下记录的身影——他明知此举危险,却仍坚持记录,只为有朝一日能揭露真相,还军中将士一个公道。

“青禾,把这些证据交给大理寺,让他们从严审理。”风染霜将木盒递给青禾,“郁家与二皇子作恶多端,绝不能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

“奴婢明白。”青禾接过木盒,转身出去了。

风染霜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寒风夹杂着雪粒子吹进来,却让她精神一振。远处的钟楼传来三更的钟声,落在雪地里,格外清晰。她望着天空中的明月,轻声道:“兄长,你看到了吗?害你的人,很快就会受到惩罚;风家的清白,我也会牢牢守住。往后,我会替你好好活着,守护风家,守护这大靖的山河。”

次日清晨,风染霜早早起身,带着青禾去护国寺。偏殿内,风凛的灵柩前,她亲手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兄长,今日我就去接张护卫的妻儿回京,等他们到了,咱们再一起为你举办重葬仪式。”

正说着,小和尚进来禀报:“皇后娘娘,左御史大人来了。”

风染霜起身,迎了出去。左御史走进庭院,拱手道:“娘娘,陛下已下旨,风将军重葬仪式定在三日后,皇陵那边已开始准备。另外,风家旧部已召回不少,他们听闻风将军昭雪,都想来京参加重葬仪式。”

风染霜心中一暖,兄长在军中威望极高,旧部们的心意,他定能感知到。“多谢左大人告知。旧部们远道而来,辛苦他们了,我会让人安排好他们的住宿与饮食。”

左御史点头,又道:“大理寺那边传来消息,郁家与二皇子对罪行供认不讳,陛下已下旨,判二皇子终身监禁,郁家满门流放岭南,家产充公,用于补偿北疆受灾百姓。”

风染霜心中大石落地,兄长的冤屈终于彻底昭雪,害他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太好了!左大人,这都是您与陛下的功劳。”

“娘娘客气了。”左御史笑道,“这都是风将军忠勇所感,也是娘娘坚持的结果。”

两人在庭院里又说了些重葬仪式的细节,左御史才离开。风染霜回到偏殿,继续守在兄长灵柩旁。青禾端来茶水,轻声道:“娘娘,张护卫的妻儿明日就能到京,奴婢已派人去接了。”

风染霜点头,接过茶水,望着棺木,心中满是平静。这些年的苦难,终于在今日有了圆满的结局。她知道,兄长的在天之灵,定能安息了。

三日后,风凛的重葬仪式如期举行。皇陵外,禁军列阵,旌旗飘扬,风家旧部身着戎装,整齐地站在道路两旁,神情肃穆。风染霜身着素色丧服,手持灵位,走在队伍最前方。青禾与张护卫的妻儿跟在她身后,张护卫的妻子抱着孩子,眼中满是感激——若不是风染霜,她们母子或许永远都见不到丈夫(父亲)的最后一面。

皇陵内,陛下亲自前来祭奠,文武百官随行。风凛的灵柩被缓缓放入地宫,与风家先祖葬在一起。地宫石门关闭的那一刻,风染霜跪地行礼,眼泪终是落了:“兄长,你终于回家了。风家有我,你放心吧。”

陛下扶起她,轻声道:“染霜,节哀。风将军虽逝,但他的忠勇,会永远留在大靖百姓心中。”

风染霜点头,望着地宫石门,心中满是坚定。往后的日子,她会继承兄长的遗志,守护大靖的山河,守护风家的荣耀,让兄长的忠魂,永远安息。

离开皇陵时,雪已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雪地上,暖得像兄长当年的笑。风染霜回头望了眼皇陵,心中默念:“兄长,再见了。”

青禾走上前,轻声道:“娘娘,咱们回宫吧。”

风染霜点头,与青禾、张护卫的妻儿一同转身,往皇宫方向走去。道路两旁的红梅开得正艳,像一团团燃着的火,映着她们的身影,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回到皇宫后,风染霜着手处理风家的产业。侯府经过修缮,焕然一新,她却没有搬回去,而是将侯府改为“忠勇祠”,供奉风凛与风家历代忠烈,供百姓瞻仰。她自己则居于坤宁宫,带着青禾、张护卫的妻儿一同生活,日子过得平静而安稳。

闲暇时,她会去忠勇祠看看,为兄长擦拭牌位,讲述京城的变化;也会去江南游历,考察民生,将风家的财产用于救济百姓,修建学堂与桥梁。百姓们感念她的善举,都称她为“贤后”。

风染霜知道,这是兄长希望看到的——他一生为国为民,如今,她会替他继续走下去,守护这大靖的山河,守护这世间的安宁。

春日里,风染霜带着青禾去北疆游历。当年兄长镇守的边关,如今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百姓们安居乐业,将士们斗志昂扬。她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草原,仿佛看到兄长当年策马奔腾的身影。

“娘娘,您看,那是风将军当年种下的白杨树,如今已长得这么高了。”青禾指着城墙下的一排白杨树,笑着说。

风染霜望去,白杨树挺拔而立,像一个个守护边疆的战士。她轻声道:“兄长,你看,这就是你用生命守护的山河,如今国泰民安,你可以放心了。”

风拂过脸颊,带着草原的气息,仿佛是兄长的回应。风染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满是坚定。她知道,往后的日子,她会带着兄长的期望,继续走下去,守护这大靖的每一寸土地,守护这世间的每一份安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01/504125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