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白衣卿相,黑甲修罗 > 第112章 以工代赈,疏通运河

第112章 以工代赈,疏通运河


紫宸殿内的那场议事,最终在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中,落下了帷幕。

吏部尚书王端,是被人搀扶着走出的殿门。

他失魂落魄,面如死灰,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所有人都知道,王氏一族,这位在朝堂上屹立了近百年的江南第一门阀,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顾长歌那看似随意点出的“锦绣园”,像一柄无形的利剑,不仅斩断了王端所有的辩驳之词,更斩断了其他所有蠢蠢欲动之人的侥幸心理。

“盐铁归堂”的摄政令,自此,再无一人敢在明面上提出异议。

然而,顾长歌很清楚,这只是开始。

强权,可以压服一时,却无法真正收服人心。

想要让这项新政稳固推行下去,绝非易事。

毕竟,那些被触动了利益的门阀世家可不是好惹的,他们必定会想尽办法来阻挠新政的实施。

所以他深知,仅仅依靠强硬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张更为关键的牌。

这张牌,不仅能够让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所有的反对者都无话可说,甚至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主动配合。

而这张牌,就是——民心。

当天下午,工部尚书宋濂突然接到了一纸手令,要求他单独前往摄政王府。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忐忑不安,但宋濂的心中却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他隐隐感觉到,这位行事不拘一格的摄政王,召见自己,恐怕又有什么惊人之举。

走进书房,他看到顾长歌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

那是一幅详细的、囊括了大夏王朝南北所有水系的《天下堪舆图》。

“宋大人,不必多礼。”

顾长歌没有回头,只是指着地图上,那条贯穿南北的、用朱砂标记出来的粗重线条。

“你来看这里。”

宋濂连忙上前,定睛看去,那正是大夏的经济命脉——京杭大运河。

“臣在。”

顾长歌的手指,顺着运河的流向,缓缓划动。

“我查过工部的卷宗,大运河自前朝开凿,至今已有四百余年。”

“其中不少河段,近百年来,疏于维护,河道淤积,水流不畅。”

“尤其是通州到淮阴这一段,每逢雨季,时常泛滥;而到了旱季,又常因水位过浅,导致漕运的万石大船,无法满载通行。”

“本王说的,可对?”

宋濂的心,猛地一跳。

他没想到,摄政王对工部的事务,竟了解得如此精细。

他连忙躬身答道:“王爷明鉴,确有此事。”

“臣……臣上任之后,也曾想过要疏通河道,只是……只是此事工程浩大,所需钱粮人力,不计其数,国库空虚,实在……实在是有心无力。”

这番话,半是实情,半是推诿。

顾长歌转过身看着他,眼神平静,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钱粮的事,你不必担心。本王只问你,若钱粮充足,人力足够,工部,能否在一年之内,完成通州至淮阴段的清淤、拓宽、加固河堤等一应工程?”

宋濂闻言,心中一震。

他看着顾长歌那不似玩笑的神情,脑中飞速地计算起来。

半晌,他咬了咬牙答道:“回禀王爷!若钱粮、人力皆能到位,臣……臣愿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必定让大运河重现昔日万船竞发之盛景!”

“很好。”

顾长歌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他走到书案前,从一沓文件中抽出另一份文书,递给了宋濂。

“你再看看这个。”

宋濂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只看了几行,他那双本就浑浊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

这竟是一份……关于京城流民的统计!

“……太子之乱,四皇子之乱,前后波及军民三万余众。其中,家破人亡,沦为流民,无以为继者,多达七千余户,近两万人……”

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触目惊心。

宋濂这才意识到,在之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权力更迭之下,隐藏着多少普通人的血泪与悲剧。

“这些人,如今都聚集在城外的贫民窟里。没有田地,没有营生,饥寒交迫。”

顾长歌的声音缓缓响起,

“他们是新朝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不稳定的隐患。”

“一座大坝,往往不是毁于滔天洪水,而是毁于其内部一个小小的蚁穴。”

他看着因震惊而说不出话的宋濂,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第二道政令。

“本王决定,即刻起,启动‘以工代赈’之策。”

“由官府出面,招募城外所有流民,参与运河疏通工程。”

“凡应募者,官府不仅提供一日三餐,管饱。”

“工程结束之后,还按人头,分发安家之银两,助其重归故里,或在京城安家落户。”

“这项工程,所耗费的钱粮,将由本王,从盐铁专营司的未来税收中,先行垫付。”

宋濂手握着那份流民统计,听着顾长歌这番话,整个人都呆立当场。

他终于明白了。

这位年轻的摄政王,究竟想做什么。

他要将一件耗费巨大的“负累之事”(疏通运河),和一件同样棘手的“负累之事”(安置流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件一举数得的、名垂青史的“不世之功”!

以工代赈!

此举,既能让数万流民有饭吃,有活干,避免了他们铤而走险,滋生祸乱,从而安定了民心。

又能兵不血刃地,完成一项足以利国利民百年的浩大工程。

更能让他和新皇,在登基伊始,便收获无数百姓的交口称赞与感恩戴德,为新政的推行,立下最稳固的声望基石!

这是何等高明的阳谋!何等宏大的手笔!

想通了这一切的宋濂,只觉得一股热血,从心底直冲头顶。

他之前对于“盐铁归堂”的最后一丝疑虑,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知道,眼前这位摄政王,与他见过的任何一位权臣都不同。

他的眼中,不仅仅有权力。

更有……天下苍生。

“臣……领命!”

宋濂再次对着顾长歌,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

“臣,愿为王爷,为天下万民,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3/233002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