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摄政第一策——盐铁归堂
新皇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会,以册封摄政王这桩震古烁今的大事,落下了帷幕。
这个结果,既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然而,当百官们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太和殿时,却又接到了新的旨意——内阁首辅及六部主官,即刻移步紫宸殿,摄政王有要事相商。
刚刚放下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一提,瞬间又提到了嗓子眼。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的“新政”,现在才要正式拉开帷幕。
紫宸殿内,原本就显得有些压抑的气氛,此刻更是凝重到了极点。
与刚才的太和殿相比,这里没有了那些繁文缛节的仪仗和众多的百官,只剩下大夏王朝权力核心的十几个人。
这十几个人,每一个都是跺一跺脚,便能让一方震动的大人物。
他们或位高权重,或手握重兵,或智谋过人,无一不是大夏王朝的中流砥柱。
然而,此时此刻,这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大人物们,却都如同初入官场的学子一般,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缓了许多。
因为在主位之上,正坐着一个人——顾长歌。
他没有穿那身象征着无上荣耀的摄政王紫金袍,依旧是一身素黑的常服,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镇纸,神情平静,看不出喜怒。
可越是这样,越是让下方的臣工们,感到心头发颤。
“诸位,”
顾长歌终于开口,他将手中的镇纸,轻轻地放在了御案之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本王今日请诸位来,只为一事。”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如同实质般的压力,让所有与他对视的人,都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国库,还有多少钱?”
这个问题问得如此直白,如此不加掩饰,让户部尚书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躲不过去了。
颤颤巍巍地出列,一脸苦涩地奏报道:
“回……回禀王爷,如今国库之中,所余银两,尚不足三百万。若再有大的开销,恐怕……连京中禁军的饷银,都难以足额发放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顾长歌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早有预料。
“节流已无用,唯有开源。”
他淡淡地说道,
“本王查阅过往卷宗,我大夏盐、铁二物,乃国之命脉。然,天下盐井、铁矿,多为地方豪族所掌控,上缴朝廷的税银,不及其实际所得之一成。此举,与挖国家之墙角,吸百姓之骨髓,何异?”
这番话,让在场的吏部尚书王端脸色微微一变。
顾长歌完全无视了他的话语,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紫宸殿内回荡,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本王决定,自今日起,凡我大夏疆域之内,所有盐井、铁矿,尽数收归国有!”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接着,他宣布了设立“盐铁专营司”的决定,这个机构将由朝廷统一管理盐铁的开采和贩卖。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这些重要的资源将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不再受门阀世家的控制。
“凡私自开采、贩售者,以谋逆通敌论处,抄没家产,主犯斩立决!”
顾长歌的语气越发严厉,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响。
最后,他为这一政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盐铁归堂”。
话音落下,整个紫宸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道命令的狠绝与霸道所震撼,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这道命令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它不仅仅是对盐铁产业的一次重大改革,更是直接触动了天下所有门阀世家的利益。这无疑是要与他们为敌啊!
“王爷!此举……此举万万不可啊!”终于,有人忍不住喊出了声,打破了这片死寂。
吏部尚书王端,再也坐不住了,他第一个站了出来,脸色涨红,
“盐铁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强行收回,恐将激起民变,动摇国本啊!”
“是啊,王爷!”另一位官员也急忙附和,“此事,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顾长歌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讽,“是让本王与你们背后那些脑满肠肥的家主们,从长计议吗?”
他缓缓地站起身,一步一步走下台阶。
他每走一步,王端等人便感觉那股无形的压力,又重了一分。
最终,顾长歌停在了王端的面前,他没有发怒,甚至连声音都没有提高,只是用一种近乎闲聊的语气,轻声问道:
“王大人,本王记得,令弟王坤,在江南把持着三座最大的盐井。去年岁末,他还斥资二十万两白银,在苏州修建了一座极尽奢华的园林,名为‘锦绣园’。而江南盐道上缴朝廷的全年税款,也不过才十万两。”
他顿了顿,微微偏过头,看着王端,眼神平静,却又锐利如刀。
“本王,是不是记错了?”
王端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
他只觉得一股寒意如汹涌的波涛般从脚底直冲向头顶,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瞬间被冻结。
那股寒意迅速蔓延,穿透了他的每一根骨头,每一条肌肉,让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顾长歌,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困惑。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件事发生在千里之外,而且是家族内部的机密,顾长歌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的呢?
更让人震惊的是,连园林的名字,顾长歌都能说得丝毫不差!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权势所能解释的范围,这简直就是……鬼神莫测!
他不禁开始怀疑,顾长歌是否拥有某种超凡的能力或者神秘的情报来源。
然而,顾长歌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惊愕和恐惧,他只是缓缓地转过身,迈着优雅而从容的步伐,走回了主位。
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整个房间都被他的气场笼罩。
他没有再多说一句威胁的话,也没有再看任何一位大臣。
他只是重新拿起了那枚白玉镇纸,继续在手中把玩着,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整个紫宸殿,鸦雀无声。
但所有人都明白。
一场无声的战争,已经打响。
而这位年轻的摄政王,早已将所有人的底牌,都握在了手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3/233002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