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把主观的东西客观化,才能更好地面
【合理情绪疗法】,又叫【合理信念疗法】,是认知行为流派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该疗法的理论基础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某一特定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而之所以又叫做【ABC理论】,是因为改疗法涉及到的三要素: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信念(Belief)、情绪与行为后果(Consequence)。
【合理情绪疗法】就是以上述的A、B、C三要素来剖析一个人从事件发生到情绪、行为后果产生的全过程,进而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信念矫正。
南祝仁看着眼前的来访者依次在纸上写下【A】、【B】、【C】之后,缓缓道:
“刚刚在你的叙述中,有两个引发了你负面情绪的事件,刚好我们可以把一个拿来做教学练习,一个拿来给你实践。”
“首先是第一个:你觉得你的认知跟不上你身边的朋友,或者说你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能力不如他们。”
南祝仁开始正式地引导:“这个过程中,直接造成你产生情绪的【事件】是什么?”
庄俊哲回答地很快:“我知道他们在大厂实习,我就觉得……”
南祝仁打断:“先把‘觉得’的部分放一放,只要单纯的【事件】。”
庄俊哲顿了顿:“那就是‘知道很多人在大厂实习过’。”
南祝仁点了点纸:“写下来,写在【A】的下面。”
沙沙沙——
笔尖滑动的声音很快响起又停止。
按要求写完的来访者抬起头,再看向咨询师。
南祝仁再接再厉:“然后,让我们回忆一下,你针对【事件】产生的【情绪】是什么?”
庄俊哲抿了抿嘴唇,这一回花了较长的时间思考。
南祝仁观察着他的表情。
“我觉得……很困扰。”
【视线移开,不再对视。】
【隐瞒了什么。】
南祝仁第一时间展开【对峙】:“‘困扰’可不是一种【情绪】,‘困扰’是一种【状态】。”
在日常口语的交流中,一些词语经常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引申意义。比如,“傻X”本来是一个名词,一般造句都造成“你是傻X”;但到了后来,“傻X”用做形容词来造句“这东西真傻X”的时候,大家也能够理解意思。
“困扰”也是类似,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准确的情绪,只是大家现在说“我很困扰”的时候,能够大概让人理解说话者的状态而已。
这不是一种对情绪的准确的形容,相反,这是一种模糊的、语焉不详的情绪形容,一种带着【防御】性质的形容。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缓缓引导道:“在我们心理学中,把情绪分为【基础情绪】和【复杂情绪】。基础情绪有: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和厌恶。”
“【复杂情绪】是两种以上【基础情绪】的复合而成,种类更多,比如:嫉妒、羞愧、内疚、自豪等等。”
“而你刚刚说的‘困扰’,是可以指代很多很多种情绪的,它不是一种准确的形容。”
南祝仁看着庄俊哲,还是希望对方可以主动地多自我探索一下:“根据我刚刚跟你举例的那些标准,你觉得你当时体验到的情绪是什么?”
庄俊哲微微屏住呼吸。
在刚刚说出“困扰”的时候,他就很迟疑;此刻这个答案被南祝仁否决,他更是直接进入了【沉默】的状态。
南祝仁希望这是思考性质的积极【沉默】,而不是对抗性质的、不想交流的消极【沉默】。
考虑到来访者擅长思考、积极求助的咨询态度,南祝仁没有第一时间去打破现在的沉默。
好在,大约十几秒过后,来访者终于长叹一口气。
这口气很长,好像要把刚刚屏气积攒的废料全部吐出去一般。
“是【愤怒】,我对此感到【愤怒】……”这句话才说出口,庄俊哲又摇了摇头,主动又一次修正了自己的答案。
“还有【自卑】……这算是情绪吗?”
南祝仁松了一口气,点头:“算,写下来,写在【C】的下面。”
他没有对来访者现在的情况进行回应或者安抚,而是全速推进第一次【合理情绪疗法】的进程。
至此,纸面上就分为了三个区域。
左边是【A:知道很多人在大厂实习过】。
中间代表【认知】的【B】还是空白。
右边是【C:愤怒、自卑】。
眼下就变成了一个类似填空题的模式。
这就是最后一步,南祝仁问道:“那么,最后,我们填进去你的【信念】——你当时对于这个【事件】是怎么进行认知的?”
庄俊哲想了想:“我觉得他们能进大厂实习,能力比我强。”
南祝仁道:“写下来。这就是【B】。”
听着怪怪的。
但庄俊哲此刻的注意力都在咨询上了,第一时间动笔,片刻结束
那么,此刻纸张上面的文字就变成了“我知道很多人在大厂实习过→→我觉得他们能进大厂实习,能力比我强→→产生愤怒和自卑”这样的一条单向传导性直线。
一个A+B=C的公式,就这么出来了。
庄俊哲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南祝仁第一时间察觉到,故意问:“怎么了?”
“就是,我的这个【信念】,感觉站不住脚啊。”
庄俊哲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南祝仁笑了笑:“因为你以前只是在脑子里面思考,而没有写到纸面上。”
庄俊哲眨了眨眼睛:“就这么简单?”
他满脸的不信。
南祝仁点头:“当这些东西只存在脑子里面的时候,它们只是‘主观’的,而主观的东西,是会被思绪、情绪引导的。很多时候你可能脑子里面确实有【ABC】,但想着想着,脑子里面就没有了【A】、甚至没有了【B】,仅仅沉浸在【C】这么一个负面情绪中了。”
咨询师伸出手指,点了点纸上的文字。
“而现在把它们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它们某种意义上就‘客观化’了。甚至现在你想要去无视它们都难,因而能够让你更加理性、理智地去思考。”
南祝仁笑道:“这也是为什么我刚刚跟你反复强调——‘写下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01/111109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