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72章 分厂(第二更!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

第72章 分厂(第二更!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


陈秉文眉头微挑,笑道:“林老板,慢慢说,具体什么情况?”

    “十万瓶!

    第二批十万瓶货!

    不到一周时间就卖光了,一瓶不剩!

    催货的电话.都快把我办公室电话打爆了!

    陈生!新加坡人爱死你们的糖水了!”

    七天十万瓶!

    新加坡人口不过两百多万,这个销售速度意味着极高的渗透率和复购率!

    “市场反馈如何?具体哪些产品卖得最好?”陈秉文追问,看到有这么好的销售业绩,他也非常高兴。

    “好!非常好!”林文雄激动的说着,“杨枝甘露是绝对的明星!

    程龙广告里喝的就是它,热带水果风味,清爽解腻,卖得最疯!

    其次是椰汁西米露,白领和学生特别喜欢!

    陈皮红豆沙也有固定客群,但销量稍逊。

    关键是口碑。

    陈生,口碑炸了,电台节目都在讨论,报纸美食版也有专栏推荐,说这是来自香港的甜蜜风暴!”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势头太猛了,我们仓库都空了。

    分销商堵在门口催货,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试销点也传回消息,反应超乎想象的好!”

    “哦?那边情况如何?”陈秉文精神一振。

    新马印三国市场联动,是他布局东南亚的关键。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几家超市试销点,三天就卖断了我们配给的一千瓶试销品。

    主要是华人顾客,但也有一些马来裔和印度裔尝试后表示喜欢。

    反馈说甜度适中,风味独特,尤其是椰汁西米露,很对当地口味!”

    林文雄语速飞快:“印尼雅加达那边更夸张,我们设在几家外资超市的试饮点,排起了长队。

    当地人特别喜欢甜度更高的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说口感浓郁,果肉丰富,是高级的享受。

    试销的两千瓶,两天就没了,经销商追着我们要正式铺货。”

    好消息接踵而至!

    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初步反馈,不仅验证了产品的普适性,更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尤其是印尼,人口基数庞大,消费潜力一旦被激发,将是难以想象的蓝海!

    “林老板,干得漂亮!”陈秉文由衷赞道,“新加坡首战告捷,马来西亚和印尼销开门红,你的团队功不可没!”

    “陈生过奖,是您的产品硬,策略对路。”林文雄谦虚了一句,立刻切入正题,恳求道:

    “陈生,新加坡市场嗷嗷待哺,马来西亚、印尼的经销商也眼巴巴等着,

    十万瓶.不,二十万瓶!

    半个月内,能再给我二十万瓶吗?

    新加坡至少要十五万!马来西亚和印尼试销转正式铺货,各要两万五千瓶!”

    二十万瓶!

    陈秉文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观塘厂目前日产极限在六万五千瓶左右,二十万瓶意味着需要全力生产三天以上。

    不过,如果延长到半个月内,问题倒是不大。

    “林老板,”陈秉文沉吟片刻,果断回应,“二十万瓶,没问题!半个月后发货。

    后续订单,根据市场反馈和我们的产能爬坡情况再定。如何?”

    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依旧坚持分批、稳健的策略。

    既要满足市场饥渴,也要确保供应稳定和品质如一。

    “好!好!太感谢了。”

    林文雄连连感谢。

    “广告投放你全权把握,费用按比例分摊。”陈秉文补充道,语气转为严肃,“林老板,记住,品质是生命线,越是热销,越要盯紧品质和物流。

    成功来之不易,绝不能因为供不应求就放松标准!

    新马印三国市场刚刚打开,口碑比销量更重要!”

    “明白,陈生放心,我亲自盯死品控和配送。”林文雄拍着胸脯保证,“绝不让一瓶有问题的糖水流入市场!”

    挂断电话,陈秉文脸上并未露出太多轻松。

    新加坡市场的火爆和新马印三国需求的井喷,像一股汹涌的浪潮,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能压力。

    二十万瓶订单,半个月交付,观塘厂咬咬牙还能应付。

    但林文雄电话里那近乎狂热的语气,马来西亚、印尼试销点传来的爆炸性反馈,都清晰地传递着一个信号:东南亚市场的潜力远超预期,这二十万瓶很可能只是开始!

    他踱步到窗前,目光落在观塘厂区里轰鸣运转的生产线。

    现有的产能,就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橡皮筋,随时可能绷断。

    新增加一条生产线固然是根本解决之道,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港岛紧急扩产,场地、设备、工人.每一项都需要时间。

    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在新加坡设立分厂!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冲动。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门户,政治稳定,法制健全,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优越。

    更重要的是,靠近市场,能极大缩短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响应速度。

    未来辐射马来西亚、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都更为便捷。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拨通凌佩仪的号码。

    “凌总监,请来我办公室一趟。”

    片刻后,凌佩仪敲门进来:“陈生,您找我?”

    “凌总监,坐。”陈秉文示意她坐下,将林文雄汇报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市场情况,以及二十万瓶订单的安排,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

    凌佩仪听得也是高兴不已:“七天十万瓶!

    新加坡市场彻底引爆了,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反响也如此热烈!

    这.这比我们最乐观的预测还要好。”

    “是啊,机遇巨大,但压力也空前。”陈秉文点点头,话锋一转,“凌总监,我刚才一直在想产能的问题。

    观塘厂已经满负荷运转,即便现在增加生产线最快也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才能投产。

    这期间,东南亚的需求只会越来越旺。

    我们现有的产能扩张方案,无论是加线还是代工,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成本高、风险大。”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凌佩仪:“我在想,我们是否应该.在新加坡设立分厂?”

    “在新加坡设厂?”凌佩仪微微一怔,显然这个提议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但作为经验丰富的运营总监,她迅速理解了陈秉文的战略意图,“陈生,您是想贴近市场,缩短供应链,更快响应东南亚需求?”

    “没错!”陈秉文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手指点在新加坡的位置,“你看,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南亚的枢纽。

    在这里设厂,产品可以快速覆盖新马印,甚至未来延伸到泰国、菲律宾。

    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市场响应速度提升数倍。

    更重要的是,能避开部分贸易壁垒和关税,提升产品竞争力.”

    凌佩仪认真听着,大脑飞速运转,评估着这个大胆计划的可行性。

    她没有被陈秉文的激情完全带动,而是习惯性地从风险和挑战角度思考:

    “陈生,这个战略方向非常有前瞻性,潜力巨大。但是,落地实施,挑战也不小”

    “新加坡设厂,战略意义毋庸置疑,是布局东南亚的长远之策。

    但短期内,它无法解决我们迫在眉睫的产能压力,反而会分散我们大量的精力、人力和财力。

    我认为,在现阶段,它更适合作为一个中长期战略目标来规划和筹备。”

    她建议道:“眼下,我们最紧迫的还是解决未来半年到一年的产能缺口。

    我建议双管齐下:

    在观塘厂增加一条生产线,这是根基,必须全力以赴,争取提前投产。

    启动新加坡设厂可行性研究,我们可以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对新加坡设厂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成本分析、政策法规梳理和风险评估,形成可行性报告。

    同时,可以开始物色潜在的合作方或当地人才,为未来铺路。”

    陈秉文听完凌佩仪条理清晰、利弊分明的分析,心中因为新加坡热销带来的的冲动渐渐平复,代之以更深的思考。

    他不得不承认,凌佩仪的分析切中要害。

    新加坡设厂是战略级的布局,不是应急之策。

    现在仓促上马,风险极高,可能拖垮整个公司。

    “凌总监,你说得对。”陈秉文缓缓点头,大脑恢复了惯有的冷静,“是我有些心急了。

    新加坡设厂,是未来制胜东南亚的关键棋子,但现在落子,时机还不成熟。

    饭要一口一口吃。”

    “就按你说的办,我们双管齐下。

    凌总监,你牵头评估在观塘厂现有场地内,是否还能挤出空间加装一条萨克米热灌装线。

    如果不行,就在附近再租厂房。

    场地、设备、人员,所有资源优先保障。

    争取在三个月内,新生产线投产,日产突破十万瓶。

    新加坡订单的利润和现金流优先投入这里!

    另外,立刻联系德信方会计师和专业的国际商业咨询公司,启动新加坡设厂详细可行性研究!

    三个月内,我要看到一份详实、客观、有深度的可行性报告!

    报告要能回答:在新加坡设厂是否可行?何时启动最优?初期规模多大?投资回报预期如何?

    在港岛新产能释放前,东南亚市场供应策略不变。

    优先保障新加坡核心市场,马来西亚和印尼稳步推进,控制节奏,确保品质和口碑。

    为未来新加坡分厂打下坚实的品牌基础,林文雄那边,我会亲自沟通,稳住军心。”

    “明白!陈生!”凌佩仪郑重点头,对陈秉文能迅速从战略构想回归务实决策感到钦佩。

    这位年轻的老板,既有开疆拓土的雄心,也有脚踏实地的冷静。

    等凌佩仪离开,陈秉文揉了揉眉心,刚想喝口水,高美玲敲门走了进来。

    “文哥,思远影业的吴先生派人送来一份请柬,邀请你今晚八点,在九龙塘的星光影院参加《醉拳》的内部试映会。”

    《醉拳》!

    内部试映!

    陈秉文精神一振。

    这部电影承载着他品牌植入和版权布局的双重期望,试映会他肯定要去亲自看看。

    万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趁着还没公映,还有机会调整。

    “回复吴先生,我一定准时到。”

    傍晚,九龙塘星光影院一间小型放映厅内。

    陈秉文在吴思远的亲自引领下落座前排。

    “陈生,感谢赏光!”吴思远笑容满面,压低声音,“片子刚做完最后调色和混音,效果绝对一流!

    程龙这次的表现,堪称脱胎换骨!”

    “期待已久。”陈秉文微笑回应,目光扫过放映厅。

    他看到了坐在不远处的程龙,对方也正看过来,两人目光交汇,程龙笑着点头致意。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片头过后,《醉拳》的片名以遒劲的书法跃然幕上。

    影片节奏明快,打斗设计诙谐精彩,将传统武术与喜剧元素结合得恰到好处。

    程龙饰演的少年黄飞鸿,莽撞中带着机灵,憨厚里透着倔强,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陈秉文看得全神贯注,不仅关注剧情,更留意着每一个可能出现“陈记”元素的场景。

    终于,在一场激烈的巷战打斗后,少年黄飞鸿额头冒汗,气喘吁吁地靠在一面斑驳的砖墙上。

    镜头随着他的视线移动,街角处,一块红底金字的“陳記糖水”招牌清晰入镜!招牌下,一个简陋但干净的茶寮冒着热气。

    黄飞鸿眼睛一亮,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指着招牌,用带着点调皮又理直气壮的语气大声道:“打完架,口干舌燥,去陈记饮碗糖水润润喉先!”

    说完,他还夸张地咽了口口水,动作表情生动自然。

    紧接着下一幕,黄飞鸿已经坐在茶寮里,面前摆着一碗陈皮红豆沙。

    他端起碗,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满足地哈了口气,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哇!打完架饮碗糖水,正啊!”

    镜头还特意给了碗里的红豆沙一个特写,红豆饱满,汤汁浓稠,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植入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

    台词更是点睛之笔,将陈记糖水与解渴、恢复体力、战斗后的享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放映厅里响起一阵轻微的笑声和议论声。

    “咦?陈记糖水?是维园年宵那个?”

    “看程龙喝的有滋有味,我也有些馋了,明天我要去买几瓶陈记糖水好好喝个够!”

    “打完架喝糖水?哈哈,有意思!”

    “程龙这眼神,看着真馋了!”

    陈秉文嘴角勾起满意的弧度。

    植入做得非常到位,效果非常不错。

    影片继续,在后续的剧情中,“陈记糖水”的招牌又作为背景出现了几次。

    虽然没有再给特写或台词,但红底金字的醒目标识,足以在观众心中留下印象。

    当片尾字幕升起,放映厅灯光亮起,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好!打得精彩,笑得开心!”

    “程龙这次真是打出来了!风格独树一帜!”

    “喜剧功夫片的新标杆!”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吴思远满面红光,被兴奋的人群簇拥着,程龙也被几位相熟的记者围住,微笑着耐心回答着问题。

    陈秉文没有立刻上前,他站在稍远处,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的一切,仿佛在欣赏一件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艺术品在绽放光彩。

    毋庸置疑,《醉拳》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程龙的表演更是脱胎换骨。

    那种融合了诙谐与硬朗的独特风格,充满活力的肢体语言和极具亲和力的银幕形象,已经初具未来巨星的雏形,甚至比陈秉文记忆中的那个形象更加锐气逼人。

    《醉拳》的质量和程龙充满魅力的表演,让他内心确信,这部电影必将遵循前世的辉煌轨迹,从港岛这个弹丸之地开始,燃爆东南亚和日本市场,最终名扬全球。

    而他手中的《醉拳》日本及东南亚独家、永久、全权版权,其价值将伴随着这部电影的火爆而水涨船高!

    这不仅仅是票房分成,更是一张价值难以估量的“文化通行证”。

    陈记糖水借助这股东风,将从一家港岛本地食品品牌,跃升为在东南亚华人圈乃至东亚流行文化圈内拥有初步认知度和独特文化印记的跨区域品牌。

    这为陈记瓶装糖水正在试销的东南亚市场,以及未来可能的日本市场,奠定了难以替代的文化亲和力与品牌认知基础。

    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输出,价值远非单纯的商品广告所能衡量。

    就在这时,吴思远从围着他的人群中脱身,快步走到陈秉文面前,兴奋地问:“陈生,怎么样?

    对陈记亮相,效果还满意吧?”

    “非常满意!”陈秉文由衷赞道,“我相信电影上映后,‘打完架,饮碗陈记糖水’这句话,一定会成为流行语!”

    “哈哈,那就借陈生吉言!”吴思远大笑道,“等正式上映,我包场请陈记全体员工看!”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71/111110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