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众目睽睽(日万第一更!大佬们!求月
吴思远的示好陈秉文坦然接受:“吴生有心了!陈记上下一定捧场。”
“好!一言为定!”吴思远笑容满面答应着,随即靠近陈秉文,声音压低说道:,“陈生,别看今天到场的发行公司和媒体记者一片好评,把《醉拳》夸上了天!
等真正坐下来谈发行的时候,这些发行公司必定会.”
吴思远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
“他们现在捧得越高,到时候砍价的手就越狠。”吴思远无奈道,“试映场和媒体报道只能造势,但真金白银掏钱的时候,他们心里的算盘才清楚!
尤其是海外发行商,对港产片,向来是又爱又恨。
爱它的低成本高回报,压它的议价空间。
陈生,你手里那份日本和东南亚的独家版权,在他们眼里,恐怕会被压到地板价。”
陈秉文看着吴思远脸上并非是作伪的担忧,心中了然。
这位在影坛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此刻流露出的,是对市场残酷规则的深刻认知,以及对《醉拳》未来票房前景的深度不自信。
试映的热闹,媒体的赞誉,都是假的。
吴思远心里那杆秤,始终是偏向现实的。
他见过太多叫好不叫座的例子,港产功夫喜剧虽然卖座,但竞争激烈,观众口味也变化得快。
程龙虽然表现出色,但能否真正扛起票房大旗,他心里一直在打鼓。
“吴生,”陈秉文语气平静,脸上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仿佛早已洞悉吴思远心中所想,“市场的反应,最终还是要观众用脚投票。
发行商压价是常态,这是他们的生意经。不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放映厅里尚未散尽的人群,以及远处被记者包围的程龙,声音沉稳而笃定:“我对《醉拳》有信心,对程龙更有信心。
这部电影,有股不一样的东西。
它不仅仅是打斗,更带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市井的烟火气,这是能打动人的。”
他转向吴思远:“至于版权价格,吴生不必过于忧虑。
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自然有我的考量。
发行商压价,无非是觉得风险在他们那边。
但有时候,风险越大,回报也可能越高。
况且……”
陈秉文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版权在我手里,主动权就在我手里。
卖不卖,什么时候卖,卖给谁,甚至.怎么卖,都不急于一时。
等电影真正上映,等市场给出最真实的反馈,再谈也不迟。
我相信,到时候,地板价未必就是最终价。”
区区二十万港币,哪怕日本、东南亚版权烂手里,陈秉文也亏的起。
这笔钱,对现在的陈记糖水来说,虽然不算小数目,但绝非伤筋动骨。
更何况陈记糖水在《醉拳》的广告植入,其价值早已远超这二十万港币!
当《醉拳》在港岛乃掀起观影热潮时,“陈记糖水”作为程龙片中唯一具象化的慰藉品,将自然而然地分享这份人气和好感。
观众会记住,那个打得精彩、笑得开怀的“醉拳小子”,打完架最爱喝的是陈记糖水!
这种文化符号的植入,其带来的品牌认知度提升、好感度积累,是任何硬广告都无法比拟的。
它润物细无声,却深入人心。
当观众在街头巷尾看到陈记糖水的招牌,或者在便利店冰柜里看到瓶装产品时,脑海中很可能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程龙畅饮的画面和那句台词。
这种联想,就是品牌最宝贵的资产。
至于那日本和东南亚的版权?
那是锦上添花,是意外之喜,是陈秉文顺手布下的一步闲棋。
成了,是巨大的额外收益;不成,也无伤大雅。
吴思远听着陈秉文这番话,看着他脸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自信,心中多了几分复杂情感。
他一方面觉得陈秉文有些过于乐观,甚至带着点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对电影市场的残酷和发行商的精明认识不足。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陈秉文这份沉得住气的姿态,以及那句“主动权在我手里”,透露出雄厚的底气和定力。
他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拍了拍陈秉文的肩膀:“陈生,你这份气度,我是佩服的。
但愿真如你所言吧!《醉拳》能一飞冲天,我们大家都能跟着沾光。
发行的事,我会尽力周旋,争取个好价钱。
至于你那边的版权你自己把握,只希望到时候,别亏得太狠就好。”
吴思远的语气里,既有对陈秉文勇气的欣赏,也带着一丝过来人对后辈的提醒和隐隐的不看好。
陈秉文笑了笑,没有再过多解释。
这时,人群外围一阵骚动,带着标志性阳光笑容的程龙从记者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出来,陈秉文这边走来。
“陈生!吴生!”程龙声音洪亮地打着招呼。
吴思远看到程龙,脸上立刻堆起笑容:“阿龙!好样的!今天表现一流!
我看好你,这部电影一定成!”
他又拍了拍程龙的肩膀,对陈秉文点点头,“陈生,你们年轻人聊,我去招呼下几位老朋友。”
说完便知趣地走开了。
“陈老板,刚才人多,都没能好好跟您道谢!”程龙在陈秉文面前显得很恭敬,语气真诚,“《醉拳》能这么快拍出来,还这么顺利试映,多亏您支持!”
他从旁边的服务生托盘里拿了两瓶冰镇的陈记椰汁西米露,递了一瓶给陈秉文。
陈秉文笑着接过,拧开瓶盖,象征性地喝了一口:“是你自己演得好,袁导导得好。
谢我做什么?”
“没有您那二十万资金支持,这部电影根本不可能这么快成型。
还有”程龙挠了挠头,感谢道,“这次拍片受伤,您还特意让我好好休息养伤,耽误了拍摄进度也没催,吴生都说您是真仁义。
更别说如如果不是您的建议。”
说着,程龙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眼睛附近,虽然那里还有一点淡淡的、新愈合的痕迹,但整个人的精气神已完全不同了。
“举手之劳,身体最重要。”陈秉文摆摆手,语气随意地问道:“《醉拳》这边忙得差不多了,后期有吴生、袁导盯着。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准备趁热打铁再接新戏?”
程龙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淡淡的苦笑。
他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陈老板,您知道的.我合约在罗维先生那里。”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些许郁闷和自嘲:“《醉拳》这边一拍完我估计,又得回罗老板那边报到了。
至于拍什么.唉,罗老板安排什么就拍什么呗。反正.”
程龙拿起手里的陈记糖水瓶,无意识地摩挲着瓶身,神情略显黯淡,带着点认命的味道:
“我就是一个工具人嘛。
罗老板把我租给吴生拍《醉拳》,现在《醉拳》快成了,我这工具也用完了,自然是要还回去,等着下次再被租给别人用咯。”
租字程龙说得格外重,陈秉文明显能感受到他心里的不甘和对现状的不满。
陈秉文静静地听着,没有表现出惊讶或同情,只是直视着程龙的眼睛,“工具?”
陈秉文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阿龙,你是不是工具,从来不是别人说了算的。”
程龙微微一怔,看向陈秉文。
陈秉文举起手中印着“陳記”标志的糖水瓶,“一部好电影,就像一杯好糖水。
光有好的原料,好的厨师,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那份能直接抓住人心、让人回味无穷的味道。
而这味道,靠的是厨师,也靠的是.那几样画龙点睛、独一无二的核心材料。”
他的目光再次定在程龙脸上:“罗老板看重的,或许是你这身功夫底子,这身好力气,觉得只要动作打得漂亮就行。
但吴生和我,在这部《醉拳》里看到的,是你那扑面而来的生命力,那种把小人物演活的烟火气,那种让观众跟着你一起笑一起痛的真情实感。
这些东西,才是让你和别人完全不同的核心材料!”
“工具可以被替代,但核心材料不行,是独一无二的!”
陈秉文语气加重,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程龙心上,“你现在觉得是被租来租去,是因为你这份独一无二的价值,还没有被真正发现和充分释放出来。
但《醉拳》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陈秉文笃定地指了指已经散场、门口依旧热闹的方向,“等这部电影正式上映,所有的灯光、焦点、赞誉,最终都会汇聚到一个人身上。
那就是你,程龙!观众会记住你演活的那个黄飞鸿!
到那个时候,你就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演员,你将是一个能扛票房、有巨大观众缘的真正明星!”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陈秉文看着程龙,鼓励道,“《醉拳》只是开始。
你现在需要的,只是多一点耐心,再熬过一阵子风雨。
只要记住你这份独一无二的价值,守住它,用好它,真正属于你的舞台,没人能夺走。
罗老板也不行。”
陈秉文的话瞬间驱散程龙心中的阴霾,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个能主宰自己命运、释放全部潜能、光芒万丈的未来。
他握着糖水瓶的手不自觉地用力,重重地点头道,“陈生,我.明白了!
您的话,我都记住了!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会拼尽全力!决不让您失望!也不会让看好我的人失望!”
就在这时,有记者认出了他们俩,举着相机兴奋地跑过来:“陈老板!阿龙!能一起合个影吗?聊聊《醉拳》.”
陈秉文微微一笑,拍了拍程龙的肩膀,示意他该去面对聚光灯了。
程龙立刻调整好状态,脸上重新扬起那极具感染力的笑容,“好啊!多谢捧场!”
“咔嚓!咔嚓!”
镁光灯闪烁,映照着陈秉文平静的微笑和程龙标志性的阳光笑容。
两人并肩而立,手中各自握着一瓶印有醒目“陳記”Logo的瓶装糖水程龙是杨枝甘露,陈秉文则是椰汁西米露。
“陈老板,阿龙,看这边!笑一笑!”
“两位对《醉拳》票房有信心吗?”
“陈老板,以后会加大电影投资吗?”
记者们七嘴八舌,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陈秉文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简单回应了几句场面话:“《醉拳》是部好电影,袁导和程龙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我相信观众会喜欢。
陈记很高兴能参与其中,为港产电影尽一份力。”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电影本身,并未过多谈及商业合作细节。
程龙则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拍摄趣事和动作设计,不时举起手中的杨枝甘露:“打完架饮碗陈记糖水,真系好正!又解渴又回神!大家记得去试下!”
他自然的动作和话语,引得记者们又是一阵快门狂按。
合影结束,陈秉文与吴思远、程龙等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开。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71/111110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