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迎信王南京立新朝,祭太祖孝陵登大
“不许退!顶住!”诚意伯刘世延身披多年没有穿过的盔甲,率领数百精锐的伯爵府家丁督战。
“信使已经飞报宗公公、魏国公!五万精兵一个时辰就能回援!半日之内就有十万大军来援!江面上还有临淮侯的水师!顶住!后退者杀无赦!”
可是瓮城上的溃兵被敌军那威力惊人的大炮吓到了,还是潮水般的往下撤。他们本就没有打过仗,平时治安剿贼还行,真没有上过战阵啊。
一个把总喊道:“伯爷!不行了!敌人的大炮太过犀利!仅仅几炮下来,咱们的炮台就塌了几座!”
“找死!”刘世延抬手一剑,刺入把总的咽喉,“朝廷养你何用!”
那把总哼都不哼,就被当场斩杀。
家丁们也纷纷击杀逃在最前面的逃兵,刀砍矛捅、火铳轰击。
“噗嗤—噗嗤!”
“砰砰!”
城头溃逃的巡防兵,顿时被杀死数十人。
逃兵们顿时被震慑住了。
家丁统领厉声喝道:“伯爷有令!再敢溃逃者,立刻就地正法!还要追究家人!”
刘世延一脸狰狞的举着血淋淋的佩剑厉喝:“给本爵上!死守仪凤门!南京城易守难攻,只要有三分抵抗,敌人就进不了南京城!”
“守住了城门,本爵保你们人人重赏!报效皇上就在今日!杀!”
数百家丁身披铁甲,凶神恶煞的逼上,大队溃兵又只能发一声喊,转身冲上城墙。
与此同时,南京城中的勋贵家族,怀远侯常胤绪、灵璧侯汤之诰、忻城伯赵世新、南和伯方时化、南宁伯毛邦器,也纷纷顶盔掼甲,亲率府中家丁前来弹压督战。
距离开国二百余年,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终于诈尸一般,再次发挥起护卫朝廷的天然使命。
此时的勋贵阶层还没有彻底堕落,对大明仍然忠心,还不是崇祯时期“手无缚鸡之力的虎皮羊”。
各家勋贵的家丁加起来,足有两千人。这些家丁可不是寻常官兵,而是平时美酒细羊、厚饷重赏喂养的壮士。加上甲械精良,人人善战,名为家丁,其实是明军真正的精锐。
一时间,在两千强悍家丁的弹压督战下,两万官军乱糟糟的挤在南京城西北,仪凤门、狮子山、阅江楼一带的城墙。
五城兵马司的巡捕,也参与了守城。
守军的炮台开始发炮轰击占据龙江船场的靖海军舰队。
“轰隆隆—”数百门城防大炮一起发射,一团团黑烟弥漫,惊天动地的声音响彻整个南京城,搞得动静山大,乍看威势惊人。
可惜守军的火炮性能远不如靖海军,炮弹只能打在长江中流,徒劳的溅起一片片水花,却伤不到一艘敌舰。
…
占领龙江船厂的靖海军没有再开炮轰击南京城墙。
这就是朱寅的仁慈了。他之前特意下令,不能轻易开炮轰击南京,尽量少死人,要注意政治影响。
城中守军虽然懦弱,却都是本地人。死一个人,就是一家哭。都是大明子民,能少杀一人就少杀一人。这是政变,又不是外战。
不炮轰怎么攻城?当然是等候内应发动了。朱寅准备了这么久,筹划到每步细节,南京还是虎牙的大本营,倘若攻城还需要硬攻,那也太失败了。
但是,靖海军并非没有战斗,江防舰队还是要干脆利落的干掉。宁采薇派出一些小型战舰,轰击临淮侯李庭竹的江防舰队。
李庭竹的江防舰队只有三千兵马,一百多条中小型舰船,哪里是靖海军的对手?不到半个时辰,好几艘最大的战船就被大炮击中。
就连临淮侯李庭竹的座舰,也被击沉。南京城中最嚣张的勋贵李庭竹,殒命!
李庭竹是必杀之人。因为他是郑贵妃的侄女婿,其妻就是郑国泰长女,地地道道的郑氏党羽,是郑氏在南京的一颗钉子。
李庭竹一死,江防舰队顿时四散而逃,再也无法干涉靖海军攻打南京。
会稽号甲板上,一身红甲的宁采薇和身穿道袍的徐文长,各自举着岱山产的望远镜,看着南京城。
两人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浑然不把眼前江山环绕、固若金汤的南京城防放在眼里。
南京城的所有情报和地形,早就被虎牙研究的透彻。
宁采薇放下单筒望远镜,对徐文长道:“城中内应要发动了。以先生所见,我军何时能控制南京全城?”
徐渭的道袍在江风中衣袂飞扬,看上去仙风道骨,卖相十分潇洒。
他抚须笑道:“以老朽所见,我军最多申时三刻,就可控制南京。最迟明天正午,主公就能奉信王回到南京,在孝陵继位了。”
“所以,咱们进城之后,首先要准备明日的祭陵事宜。”
他遥望北方笑道:“想必此时,朱帅锌的西明已经打败杨镐的出关大军了,杨镐只能退守嘉峪关。呵呵,万历收到败报不知会如何暴怒。若是再听到南京的消息,可别一气之下龙驭宾天了。”
宁采薇也笑了,“北京朝廷到时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天下民心只会更加向着南京。”
“想必此时的南京城,民心也倾向我们了。”
……
城中百余万市民,听到敌军打来,本来都是心惊胆战、人心惶惶。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消息迅速在城中蔓延,风一般传遍了全城:
“来的不是敌人,是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的兵马,也是大明官军。从今以后,南京会再次成为京师!百姓不用害怕,因为拥戴信王来南京的,就是天下闻名的稚虎先生和清尘圣母!”
消息传的神乎其神,有人说稚虎先生和清尘圣母下凡,就是为了大明江山太平盛世。有人说稚虎先生星君下凡,是为了匡扶社稷,拨乱反正。
又有消息说,万历爷内帑的银子多的用不完,却还让太监四处搜刮民财,还天天不理朝政,日日在深宫沉湎美酒女色、醉生梦死,荒淫无道,连海青天都被害死了,是桀纣之君,终于触怒了上天。
还有更大胆的消息,说当今皇上万历爷九年不上朝、九年不祭祖,废长立幼、重用奸臣、残害忠良、宠信妖妃,成为大大的昏君,因而被太祖爷在天之灵厌弃。
所以太祖之灵请稚虎先生下凡,收拾天下人心,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再开大明盛世。
还有精通星象的术士,说天子失德,天象本该出现荧惑守心、岁星暗淡、四星连珠等凶兆。
但这些凶兆还来不及成象,又被景星照天、日月合璧的吉象化解冲抵,加上观音山‘天酿仙露、七彩齐备’,于是天象归位,复而大吉。
而景星照天、日月合壁,肯定就应在稚虎先生和信王身上。天酿仙露、七彩齐备,可能是应在清尘圣母身上。因为观音山下,有清尘圣母的生祠神庙。
无论什么消息,有一点都说的很笃定:来的大军不是敌军!
这些消息不到半日就满城风雨,妇孺皆知。流言四起之中,南京百姓不但不再畏惧,反而期待起来!
因为这些年,皇帝的所作所为,实在寒了士民的心!不知道多少人对皇帝敢怒不敢言。皇帝昏聩之名日甚一日,天下都是民心思变。
而且朱寅的声望名重天下,接棒海瑞成为大明清流之首,生祠遍布神州。他被贬谪的悲情,不但没削弱他的影响力,反而让士民更加敬仰、信重。他的官职从侍郎变为知县,人格却因此更加完美。以至于稚虎先生的所作所为,被赋予了一定的合法性。
若是稚虎先生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那就是大好事啊。稚虎先生是星君下凡,还有清尘圣母相助,所作所为当然是为了社稷和百姓。
更何况,信王是皇长子,身份尊贵,本就应该是太子。信王登基也算天经地义,大明还是大明嘛。
于是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靖海军兵临城下,城中百姓居然开始兴奋起来。
宣社成员们,更是精神振奋,如逢喜事!
宣社成员是朱寅又一个舆论武器,此时开始发挥了虎牙特务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朱寅和信王辩经,从理论上为此举寻找法理依据,掌控思想舆论!
与此同时,虎牙的行动也从舆论造势转向军事暴动!
国子监附近的鸡鸣寺中,几个虎牙高层正在商议。
为首的人,竟然是之前被朱寅撤了外勤局长、调回南京当监察使的罗言、范忆安,还有谍报司的司长唐央央等人。
罗言一身士子的青衿,神色满是阴冷。
“老师调我回南京,坐了几年冷板凳,为的就是今日!城中潜伏了三千武装商团,还是师娘亲自从全国挑选派来的精锐。我们若是不能一举拿下仪凤门,那就只能谢罪自刎了。”
“唐师妹,官军的甲胄都齐备了吧?你可亲自查验过了?包括旗帜,腰牌,都不能出错!”
唐央央点头,“罗师兄放心,全部是正儿八经的官军行头,当面都看不出问题。东西已经送到各处,只等未时三刻一到,就一起更衣集结,然后以回城援军的名义,支援仪凤门。”
范忆安道:“用官军的甲胄旗号,以回城援军的名义,冒充魏国公麾下的兵马,肯定能骗过刘世延那个老东西。只是…”
“光骗过他还没用,说到底还是要厮杀一场才能夺下仪凤门。可是仪凤门起码有一千多家丁,他们都是豪门私兵,十分悍勇。一旦被他们缠住,损失肯定不小。”
罗言冷笑道:“那就让团丁们事先故意靠近家丁,看到信号火箭,一起都是袭击身边的家丁,尽量一击必杀!”
……
仪凤门上的敌台之上,刘世延、常胤绪、汤之诰、赵世新等人正在观察敌情,人人神色惊惶。
“临淮侯已殉国矣!”众勋贵眼见李庭竹的旗舰沉入大将,不禁捶胸顿足。
江面上的敌军舰队,气势实在惊人。听传言说,这居然是朱寅用来拥护信王的兵马!?
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一战还要继续打下去么?
赵世延也是郑氏一党,他见到众人神色不定,立刻心中有数,警告着说道:
“诸位兄台!不管传言真假,敌军到底什么路数,可你们不要忘了,咱们是陛下的臣子!君父在上,我们唯有死守此门,等候援军回城!”
“任何不臣之念,都可能让家族万劫不复!”
众人顿时心中悚然,不敢再三心二意。
“诚意伯!”忻城伯赵世新说道,“援军何时能到?眼见敌舰就要攻城了!”
赵世延道:“快了!宗太监和魏国公,离城不过十八里,我的信使应该已经到了。”
忽然汤之浩指着敌舰说道:“你们看清了敌舰上的大旗么?写的什么?是不是…奉天靖难?”
奉天靖难?众人仔细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似乎真的是奉天靖难!
顿时,众人心中都升起一股诡异至极的感觉。
遥想当年,是成祖奉天靖难啊。这次又来?
正在这时,忽然南边传来一阵喧哗,接着就是甲衣铿锵声。随即就出现一面京营的大旗。
“是魏国公的兵!”刘延世大喜,“是魏国公回来了!”
很快,就有亲兵回报道:“伯爷!是魏国公派来的第一批精锐,宗公公和魏国公的大军还在后面!”
刘延世大手一挥,“让他们听本爵号令!全部驻守仪凤门,和家丁一起坚守!”
“得令!”
很快,三千汇集起来之后,穿戴明军盔甲的武装商,就在特务们的带领下,光明正大的防守仪凤门。
这些团丁故意靠近家丁们,彼此掺杂在一起,等候动手的信号。
商团刚混到仪凤门一带,江面上的靖海军战舰,就开始逼过来!
“敌舰要攻城了!准备开炮!”刘世延喝道,一边打出准备开炮的令旗。
然而他话刚落音,一支靖海军特有的信号火箭,就“啾”的尖叫一声直冲云霄,再“砰”的一声爆炸,五彩缤纷!
紧接着,团丁们突然暴起!
有的袭击身边的勋贵家丁,有的开始打开城门!
“噗嗤!噗嗤!”剽悍善战的家丁们,都没有机会和靖海军厮杀,就大群大群的被团丁袭杀!
一时间,超过一半的家丁,猝不及防之下,被身边的团丁杀死。软弱的巡防兵们,眼见变故陡生,也再次溃逃。
几乎同时,团丁们也直扑刘世延等勋贵!
“是奸细!是内应!”刘世延神色剧变,然而一切都迟了。
三千强悍的武装商团,完全占据了仪凤门,已经无法夺回了。
就是一群勋贵,也被团丁们擒获,无一人漏网。
他们依赖的核心武力就是家丁,眼下家丁被袭之下损失惨重,巡防兵一哄而散,他们还有什么指望?
仪凤门已经落入敌手!
江面上,靖海军的将士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喝彩。
宁采薇下令道:“城中内应已经打开城门!除了四千海军留守战船,其余一万六千人全部登陆上岸,按计划入城!”
紧接着,旗舰上就打出旗语,传达宁采薇的命令。
“呜呜呜——”靖海军的号角出现,一万土著苦力拼命划船,舰队靠近南岸。
一刻钟之后,第一艘战船上的靖海军将士就上岸了。
越来越多的靖海军整队上岸,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进入南京城!
紧接着,“奉天靖难”的大旗,就高高的飘扬在南京城头。南京士民见到“奉天靖难”的大旗,都感到既诡异又激动。
宁采薇在丁红缨等人的簇拥下来到仪凤门下,仰望着高大的城门,自言自语般说道:
“南京城,我又来了。”
直到此时,她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学生拜见师娘!”罗言、范忆安、唐央央等一群大特务,一起前来迎接拜见。
“免礼!起来!”宁采薇笑容璀璨无比,“这一次兵不血刃拿下南京,你们全部记大功一次!”
等到一万多靖海军进入南京城,宁采薇和徐渭立刻入城主持大局,首先贴出早就准备好的檄文和安民告示,派兵维护秩序,占领城中要害,很快就控制了全城。
简直是秋毫无犯!
死伤最大的只有勋贵们的家丁。巡防兵只死了几十个,还是逃跑时被家丁行军法斩杀的。至于百姓,一个都没死。
宁采薇一进城,除了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之外,还立刻准备迎接朱寅和信王入城。
信王的龙袍等天子御用之物,都准备好了,一一运下战船。
…
直到此时,魏国公徐小白才收到南京被占领的消息。
“什么?!”正在进行操练会演的徐小白,闻报大惊失色。
哪里来的敌军?洋夷还是倭寇?
他立刻找到同样主持操演的宗钦,“宗公公!大事不妙!南京被敌军占领!请公公下令立刻回京剿贼!”
宗钦却是微微一笑,风轻云淡的说道:“原来,魏国公只知道南京失守,却还没有听到传闻?抱歉,俺不能下这个军令。俺希望,你也不要下令。”
“什么传闻?”徐小白心中咯噔一声,眯眼觑着宗钦的表情,“宗公公这是何意?”
他突然退后一步,手按剑柄。
宗钦从袖子里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国公挚友,稚虎先生给国公的亲笔信。稚虎先生的笔迹,国公应该再熟悉不过。”
徐小白接过信,打开一看,顿时神色剧变。
“奉天靖难?拥戴信王在南京另立朝廷,让我起兵响应?!这…这不是造反么?你们…”
徐小白简直不敢相信,忽然厉声喝道:“来呀!”
呼啦啦一声,一大群家丁围上前来,一个个杀气腾腾。
“保护公公!”与此同时,一大群宗钦的亲兵,也上前护住宗钦。
双方立刻剑拔弩张的对峙,一触即发。
“咯咯!”宗钦翘足而坐的笑道,“怎么?魏国公是稚虎先生至交好友,难道都不愿拥戴信王,支持稚虎先生奉天靖难的义举?”
徐小白脸色铁青,“信王的确应该是太子,陛下的确不公。可是陛下毕竟是天子,是君父,而信王是子,朱寅是臣!我魏国府乃开国勋贵之首,岂能如此行事?”
宗钦冷笑一声,“国公不要忘了,国公已经和稚虎先生结为姻亲,都定亲了。稚虎先生可是国公的大舅哥啊。国公想一想,是率领你的两万多精兵讨伐信王和稚虎先生呢?还是一起靖难?”
“眼下这五万兵马,你最多只能掌握一半。另一半,可在俺的手里。孝陵卫的精兵,也不会听从你的号令。”
“你这两万多兵马虽然战力不差,却是夺不回南京了。”
“以信王的号召力,稚虎先生的威望,你觉得没有把握?以俺看,起码也是一个划江而治!”
徐小白神色幻化莫测,手抚剑柄来回踱步,心中天人交战。
这个事情,实在太大了,也太突然了。稚虎啊稚虎,你胆子太大了,你这是让我进退两难!
起兵响应,等于是拿两百多年的魏国公府去赌!
问题是,魏国公府本来就是公爵,位极人臣,封无可封。他就算响应支持,成功了也还是公爵,总不能封王吧。
可若是失败了,整个魏国公府就万劫不复!
利益太小,风险太大!
但,他能掌控的只有这两万多战兵。宗钦这个镇守太监居然是朱寅的人,他又如何能夺回南京?
自己丢失了南京,去了北京也要下狱治罪!
到底怎么办?
徐小白霎时间一身冷汗,剑柄都是湿漉漉的,委实难以决断。
忽然一个女子声音道:“事已至此,你还在等什么!”
徐小白转头一看,只见宗钦的亲兵队伍中,昂然走出一个穿甲的女子。
这女子柳眉杏目,容貌和朱寅有三分相似,正是吴忧。
“你是…”徐小白见这个陌生女子,立刻心中有数。
“我就是吴忧。”吴忧上前一步,“我是个忍者,有宗公公的帮忙,我要混入你身边暗杀你,易如反掌。可是我没有这么做。你可知为何?”
“一是阿兄不愿。第二是我不忍。毕竟,你是阿兄挚友,也是俺未来的夫君。”
“阿兄说了,没有张屠夫,他也不吃带毛猪。你愿意响应就响应,不愿意响应就率兵渡江离开。怎么选择,全在你自己。”
徐小白看着吴忧,忍不住露出苦笑,长叹一声道:“稚虎啊稚虎,你藏得太深了,你骗的我好苦啊。”
“罢罢罢!我徐某就陪你疯一次吧。但愿,你能赢!”
说完对宗钦和吴忧说道:“我愿意拥戴信王,跟随稚虎先生,奉天靖难!”
吴忧飒然笑道:“夫君好气魄!这才是阿兄看中的男子汉大丈夫!”
宗钦纵声大笑道:“好!好!果然是一家人!来呀,传俺军令,全军打旗,奉天靖难!拥戴信王!”
徐小白咬牙道:“反抗者,斩!”
“起兵!”
万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南京镇守太监和魏国公,率领五万南京主力大军,起兵响应,奉天靖难!
紧接着,孝陵卫也宣布奉天靖难!
……
六月二十八,夜。
采石矶,白云寺。
就在信王下榻白云寺,数百前来配祭的官员也来到附近的码头驿站之时,提前一天到达的朱寅,终于动手了。
三百全副武装的私兵和光明营战士在康熙的率领下,突袭码头驿站,将水陆通道封锁的严严实实。
南京来的三百多个文官,加上北京追来的一百多个文官,近五百人,全部被堵在驿站无法出来,被一网打尽了。
几乎同时,朱寅亲率一千人,突袭白云寺!
监视押送信王就藩的队伍,猝不及防之下,土鸡瓦狗一般被斩杀,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早就准备就绪的信王,在事发第一时间,就在内应郑定的带领下脱离对方掌控,处于光明营的保护之下。
至此,计划已经圆满完成了。
白云山上,孙承宗、高攀龙、冯梦龙等三人看着杀入白云寺对护军大砍大杀的私兵,都是一脸惊骇。
这是怎么回事?主公的私兵,为何要攻杀信王的就藩队伍?这是要救出信王,造反?
三人面面相觑,都是脸色惨变。
他们知道主公心怀大志、非同寻常,却万万没想到,主公敢这么干。
“主公这是谋逆之举啊。”孙承宗颤声说道,“信王毕竟是子,主公毕竟是臣。”
高攀龙干巴巴的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在下虽然敬仰主公,却想到,没想到…”
冯梦龙却是默然不语。
忽然一个声音道:“你们都是读书士子,难道不知道春秋大义么!”
“娘子!”冯梦龙没想到,娘子突然发声。
庄姝牵着冯药离,从大树后面转出,眼眸亮晶晶的,“我知道你们心怀忠君之执念,可是事已至此,难道还能退缩么?就算你们和稚虎脱离关系,立刻离开此地,在朝廷眼中也是逆党!”
“倒不如…趁着如今昏君无道,人心思变,跟着稚虎赌一次!也有机会施展胸中抱负!”
“你们以为,以稚虎之为人,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么?”
庄姝一脸自信,“最了解他的不是你们这些幕僚,是我!稚虎做事,向来就是谋定而后动,绝不冒无谓之险,绝不意气用事,每每举重若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他既然敢干,那就是有很大的把握!”
“哈哈哈!”孙承宗忽然纵声大笑,“我等居然着相了!不错,信王本就该是太子,为何拥立不得!大明还是大明!”
“夫人之言,真是震耳发聩,当头棒喝!我等读了太多圣贤书,君君臣臣牢记心头,竟然画地为牢了。”
冯梦龙咬牙道:“娘子说的对!那就…一起干!”
高攀龙道:“走!去见主公!”
冯药离有点懵懂的看着庄姝,奶声奶气的问道:
“娘亲,义父要做什么?”
庄姝笑道:“义父要做天大的事,说不定…”
她忽然低下头,在孩子耳边喃喃说道:“说不定将来,你会当郡主呢…”
…
直到朱寅摧枯拉朽般解决了郑氏押送信王的护军,这才来看望激动万分的朱常洛。
“先生!”朱常洛看见久别重逢的熟悉身影,顿时热泪盈眶,忍不住下跪行礼。
“不要跪我!”朱寅赶紧扶起朱常洛,也是喜不自胜,“高了,壮了,像个男子汉了。”
“常洛啊,为师看见你平安无恙,总算放心了。”
朱常洛喜极而泣,“今日见到先生,真如梦中相会,孩儿情难自禁。”
朱寅拍拍他的肩膀,神色欣慰无比,“我也常常担忧你,生怕你被郑氏暗害,总是担心受怕。今日救你出来,才算了结一桩心事。”
“洛儿,你敢学习沉香,华山救母,蔑视天条,足以说明你真是长大了,能替你娘遮风挡雨了。”
“你放心。数日前宫中必然雷电引发大火,我已经密令,趁宫中大火救出你娘。不出意外的话,你娘亲应该被营救出海了,可能十日之内,就能母子相逢了。”
朱常洛闻言,心中之感激、欢喜,实在不知道如何描述。
“先生,孩儿…”
朱寅道:“感谢的话就不要说了,我不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明社稷。你父皇这么闹下去,太祖的江山会断送在他手里,我们必须阻止他。”
朱常洛的神色又变得有点苦涩,“先生,我知道他是无道昏君,不适合当皇帝。可是孩儿也不愿当皇帝,孩儿真想当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游览五湖四海、三山五岳,穷极天地之奥妙…”
朱寅叹息一声,“洛儿,我知道你的志趣所在。也不想勉强你。可是身为皇子,你也有你的责任啊。这个皇帝,你眼下一定要做。不过为师可以答应你,到时你可以不做,可以出宫…”
“真的?”朱常洛顿时露出喜色,“孩儿何时能出宫?”
朱寅神色有点尴尬,咳嗽一声道:“这个…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你就可以不做皇帝了。到时只要是太祖的子孙,谁做都是一样的。”
朱常洛顿时喜形于色,“孩儿谢先生成全!孩儿不会做皇帝,这国家大事,只能辛苦先生啦。”
朱寅叹息一声,“这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大明和百姓,为师没法躲这个清闲。也不知道何时,为师才能闲下来,好好读读书,看看风景啊。”
朱常洛泪目道:“先生大不易,真是辛苦了。”
朱寅拉着朱常洛的手,“走,咱们连夜启程,回南京!”
朱寅一声令下,众人就簇拥着信王,押着近五百文臣,乘船往南京而去。
他没有先见百官。因为此时劝说百官,不是最好的时机和场合。
等他们到了孝陵,看到拥护信王的好几万大军,看到南京城已经在自己掌控之中,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立刻会臣服!
半夜时分,朱寅的船队遇见了前来迎接的靖海军舰队。
第二天大早,朱寅终于到了南京。
被押解回来的百官,看到江面上巨大舰队,以及奉天靖难的大旗,都是风中凌乱,心中悚然。
城中早就造足了声势,准备在城门口迎接了。朱寅携信王一到南京城,整个城池都轰动了。
信王坐在无顶的软轿上,供南京士民瞻仰。朱寅骑着一匹白马,走在信王的软轿边。
而年仅十岁的清尘圣母,则是很神秘的骑着一头被精心驯化的鹿,跟着朱寅的白马。
提前准备好的虎牙特务,以及宣社成员,混在人山人海之中,高喊道:
“信王万岁!稚虎先生景星照天!”
“信王万岁!稚虎先生景星照天!”
还有人高呼:“清尘圣母!大慈大悲!”
整个人群都沸腾了,呐喊声惊天动地。
一起被押回来的文官们,见状都是相顾失色。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原来南京城昨日就落入了朱寅之手!
南京都被信王和朱寅掌控,那么这所谓的奉天靖难,或许真能成功?
朱寅和信王在全城百姓的欢呼声中,并没有在城中停留,而是宣布首先奉信王去祭祀孝陵,百官一起陪同祭祀。
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簇拥着信王和朱寅,穿过巨大的南京城,从太平门出城,经过玄武湖,才来到紫金山下的孝陵。
到了熟悉的孝陵,百官们忽然发现,孝陵山下的广场上,居然整整齐齐的站着好几万兵马,气势雄浑,铺天盖地一般。
前面为首的,居然就是南京镇守太监宗钦,魏国公徐小白!
百官正惊疑间,只见好几万大军一起风吹麦浪般跪下,山呼海啸般喊道:
“信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面面相觑,顿时全部明白,信王和朱寅不仅拿下了南京城,还拥有了好几万大军,一支舰队。
那么,这奉天靖难,其实已经成功了大半!
当今天子无道,那就这样吧。
可以拥立信王!信王本来就应该是太子!
再说,这南京本来就是大明京师。靖难成功,南京重新为京师,他们就不再是坐冷板凳的养鸟尚书、莳花御史了。
看北京那群朝臣,还如何轻视南京六部!
直到此时,朱寅才走到百官面前,肃然说道:
“天子昏庸无道,失德于民,获罪于天!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明百姓,本官愿奉信王在孝陵登基继位,另立朝廷,遥尊当今陛下为太上皇!”
“赞同者站左!反对者,站右!”
“即便是反对者,本官也不追究。诸位,为了江山社稷,还请拥护新朝!”
百官之中,朱党成员不但率先站出来,还攘臂高呼道:“拥戴信王!另立新朝!”
一时间,百官纷纷站在左边,只有极少数站在右边,比例只有一成。
但是这些少数派,也没有出言辱骂,只是脸色阴沉的沉默不语,敢怒不敢言。
“好!”朱寅大声喝道,“今日我们奉信王祭祀太祖,就在孝陵拥立信王即皇帝位!”
说完转身面对信王,下跪道:“孝陵在上,虔祷太祖在天之灵!臣朱寅,恭请信王殿下即皇帝位!”
选择拥护信王的百官一起跪下,跟着朱寅喊道:
“恭请信王殿下即皇帝位!”
靖海军和宗钦、徐小白的兵马也一起跪下,声震长天的呐喊道:“恭请信王殿下即皇帝位!”
信王两腿发软,可还是咬牙根据先生之前的教导,努力平静下来,字正腔圆的说道:
“既然百官陈请,将士拥戴,我为了祖宗社稷,不敢推辞。”
“眼下国事蜩螗,时不我待,太祖孝陵在上,我不敢效法古礼三辞三让,只能事急从权,陵前即位。”
这也是朱寅的主意,眼下夜长梦多,必须第一时间即位,不能拖延。什么三辞三让,也只能免了。
百官听到信王语气从容,见到信王落落大方,不禁更是心生好感。当即一起欢呼道:“事急从权!请殿下即刻登基!”
他们也都知道,眼前这个局势,最好就是立即称帝,不能拖!
至于登基大典、定新年号等礼仪之事,倒是可以推迟几日。
紧接着,朱寅就站起来,亲自从随从手中拿起一件龙袍,披在信王身上。
与此同时,宗钦和徐小白就亲手抬来一张刷了金漆的木椅,扶着信王坐下。
几乎同时,香炉等物也摆好了。
然后朱寅再次高呼道:“天子已正位!山呼!”
百官和将士们一起山呼叩拜。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此,君臣名分初定。朱常洛算是称帝了。
朱寅行礼毕,再次说道:“奉天子祭祀孝陵!三日之后七月初二,再在南京故宫举行大典!”
当下,群臣一起礼毕,奉新帝朱常洛,正式祭祀孝陵!
…
万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江宁侯、太子太保、彭水知县朱寅,在南京孝陵奉信王朱常洛即皇帝位。
消息传出,震惊天下!
…
PS:一万字的超级大章节献上,比盟主加更的多啊。就是有点晚。求月票,书评!蟹蟹!今天主要就是更新,好累啊,眼睛都花了,快挂了。晚安!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0/111106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