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嫡明 > 第426章 “逆臣!逆子!安敢欺朕!安敢欺朕

第426章 “逆臣!逆子!安敢欺朕!安敢欺朕


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初二,岁德合日,宜祭祀、典礼。

    距信王孝陵即位已经过去了三日,南京举行新帝登基大典。很多登基大典的器物,朱寅在起事前就替朱常洛准备好了,根本不用临时赶制。什么车马舆服、仪仗礼乐,都是面面俱到。

    就是充任宫人的仕女,宁采薇都提前买来培训好了,整整三百人,打包般的塞进南京故宫。

    登基大典当然是需要银子的。这种钱不能省,要是办的太寒酸,就有损南京朝廷的合法性。为此,宁采薇一口气又拨了三十万两银子,专门用于大典。

    简直就是从始至终的一条龙包办。银子、器物、宫人等一概不需朝廷操心,朝廷只需要按照礼仪组织大典。

    可见朱寅和宁采薇为了造反,到底有多么尽心。

    天还没亮,宁采薇派来的宫人们就伺候朱常洛沐浴更衣。

    虽然南京故宫年久失修,很多宫殿都已经破败,可是奉天殿、乾清宫等少数主要宫殿,还是维护的不错。

    朱常洛在这个宫殿住了三天,就感受到了主人的滋味。在南京皇宫,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乾清宫、三大殿、文渊阁、御花园…他可以随便去。相比在北京时被软禁在景阳宫一处,实在是一个天一个地。

    而且,他还可以出宫。可以在城中转悠,只是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出城。这比起北京当囚徒时,更是无异于天壤之别了。

    朱寅是真对这个唯一的弟子上心。他派人严密保护朱常洛的安全,但是不限制他的自由,不出城即可。饮食供给方面,都是皇帝的规格。

    可以说,朱常洛从来没有享受这么好的日子。

    显然,朱寅对朱常洛的教导很是成功,没有白培养朱常洛一场。这两日,新帝虽然有微服出城闲逛,兴致勃勃的体验南京百态,可他一回到宫里就会读书,研究天文地理和数学。

    并不沉迷于享乐享受。

    宫人、宦官、侍卫虽然都是朱寅选派的人,可是他们都很恭敬知礼,绝不限制、干涉新帝。让朱常洛真心实意的感受到,他在宫里可以无拘无束的当个真正的主人。

    但他对于政事却是真的不感兴趣。朱寅送给他的大量书籍,如《商君书》、《贞观政要》、《帝范》、《反经》等帝王治国权谋之术,以及《资治通鉴》《三朝北盟会编》等政治类书籍,他几乎不看。

    相反,对于天文地理、数学格物方面的书籍,却格外用心。甚至对于建筑木工、昆虫草木的兴趣,都远超政事。

    这是一个很有天分但其实不适合当皇帝的人,天生不是那种权力欲强的政治生物。就算朱寅没有教导他,他也不是短寿,历史上也很难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与其说他不是那块料,不如说他对政治不感兴趣。

    但在朱寅看来,朱常洛对皇帝不仅仅是不感兴趣,甚至有点厌恶。这是心理上典型的应激反应,是童年心理创伤的后遗症。

    他心中憎厌无情无义的父皇,就恨屋及乌,也憎厌皇帝这个身份。这种童年心理创伤带来的逆反心理,需要其他领域的精神力量来治愈。

    比如眼下,他在宫人们的侍奉下穿起天子的冠冕,立刻又想起了父皇,想起了那个整天藏在深宫中、既可恨又可怜的万历爷。

    顿时,他就对皇帝生涯心生不适了。

    好在,先生答应他,几年后他可以不用做皇帝。他相信先生的话。等到将来不用做皇帝,他就去游历天下,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先生说过的那些奇观。

    “陛下。更衣已毕,请陛下起驾。”宗钦的声音打断了朱常洛的思绪。

    冠冕堂皇的少年天子,转头看着身穿蟒服、一脸恭敬的宗钦,忽然有点不解的问道:

    “宗公,我听说你是太上皇的心腹内臣,很得太上皇信重。为何会帮我和先生呢?”

    “回陛下话。”宗钦弯腰禀奏,“奴婢在太上皇身边七年,对太上皇很是了解。可越是了解太上皇,奴婢就越担心江山社稷。”

    “奴婢虽是阉人,却出自内书堂,算是熟读圣贤书,也是半个孔圣门徒,懂些兴亡治乱的道理。对太上皇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失望万分。以奴婢愚见,太上皇这么下去,大明江山危矣。”

    “唯陛下和稚虎先生,才能改变太上皇的乱政,让我大明否极泰来啊。”

    新帝点点头,“我知道了,宗公也是一片公心,天下难得的贤宦,之前在北京时,倒是多有误解。”

    他本来以为,宗钦只是投机者,被迫之下才拥护自己和先生,所以有点担心宗钦会变卦反水。现在看来,宗钦真不是太上皇的人。

    宗钦小心谨慎的说道:“即将响钟了,卤簿大驾已经备好,奴婢恭请陛下起驾。先去天坛,再去太庙,告天祭祖。”

    “太傅传话说,今日大典比较辛苦,还请陛下担待一二。”

    朱常洛笑道:“这点辛苦算的了什么?在我看来,没有比失去自由更加辛苦。”

    宗钦赔笑道:“陛下所言极是。”

    又提醒道:“陛下是天子,今日大典之上、百官面前,最好自称朕。”

    随即,宫人内侍们扶新帝出宫,登上早就备好的玉辂。轸辂由八匹玄骊马牵引,伞盖垂十二流苏璎珞。

    “铛—铛—铛——”南京城中的钟楼敲响,第一缕晨光刺破南京的薄雾。

    朱常洛身著十二章纹玄衣纁裳,肩绣日、月、龙纹,后背星辰山峦,两袖华虫火焰,头戴十二旒五色珠冕冠,看上去堂皇肃穆。

    新帝登上玉辂,礼官唱喝道:“皇帝起驾——”

    啪的静鞭一响,大驾卤簿就在三百六十名太常寺乐工奏响的《飞龙在天乐》中起驾出宫。

    从乾清宫到奉天殿、到午门,一路红毯铺就,两边仪仗如林。

    朱寅作为摄政太傅,早就率领百官,在奉天殿外恭迎。

    等到皇帝大驾出宫,朱寅领衔山呼万岁,然后按班就位的排列,跟随着大驾出了午门,前往紫金山南麓的圜丘(大祀坛),祭告上天。

    队伍和仪仗十分宏大,连白象仪仗队都有九对,都是靖海军带来的。

    辰初时分,皇帝和百官在圜丘祭告了太昊。

    巳正,大驾又去太庙祭祀祖宗。

    太祝官引燃松柏檀木垛,燔柴迎神,奏《元和之曲》,奠玉献牲,将青圭沉入长江,又用太牢三牲‘牛黝、羊赤、豕玄’,陈于铜俎之中祭祖。

    每个程序绝不含糊。

    朱寅作为摄政太傅,当仁不让的担任大礼官和陪祭,伴驾御前。

    这位新鲜出炉的摄政太傅,身穿四章纹玄衣纁裳,七旒冠冕,金銙玉带,看上去十分拉风。

    朱常洛在礼官指导下亲诵祝文曰:“嗣天子臣常洛敢奏列祖列宗:奉昊天之玄谟,祖宗之幽命,臣为社稷之安,国本之固,顺天应命以御大宝…惟祈风调雨顺,祚我大明!”

    祀天祭祖之后,天子大驾回宫,前往奉天殿登基受贺。

    天子升阶奉天殿,御门而坐。朱寅象征性的奉上天子六玺,镇国玄圭,这便是“以青圭礼东方”。

    接着就是百官朝贺,勋贵穿戴金貂冠立丹墀东,文官梁冠居西,武将则是身穿兜鍪,肃列阶下。

    丹陛乐《天命有德》、《庆皇都》。当真是钟鼓和鸣,笙竽合奏,堂而皇之。

    然后鸿胪寺鸣鞭三响,千余文武官员一起跪拜舞蹈,山呼“万岁”,声震皇城。

    朝拜天子之后,翰林学士册宝宣诏皇帝身登大宝。登基大诏没有太重要的实质内容,最重要的是宣布年号。

    年号,就是正式宣告,新君已践天子之位。

    新帝的年号,当然是朱寅早就定好了的,直接让礼部走个流程筛选出来。

    但听登基大诏宣布道:“……既胤帝统,祈愿否极泰来,国泰民安,盛世永昌。泰者,天地交感,国运昌盛。是以定年号曰‘泰昌’,即日改元,万历二十四年,即为泰昌元年…”

    泰昌!这就是新朝年号了。

    而且朱寅做的很绝,不是次年改元,而是立即改元,一点也不给万历面子。

    眼下是趁着万历大失民心,争夺正统的关键时刻,当然应该立刻改元。

    所谓次年改元,那是先帝已死,新君继位,可以从容等到第二年。可是眼下,是父子二人一南一北,天下有两个皇帝,大明等于是分裂了。改元怎能拖到明年?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让天下人看到南京朝廷的决心!否则,天下人今年怎么称呼南京天子?改元了,就能称呼泰昌皇帝,名号上才能和北京的万历皇帝分庭抗礼。

    朱寅拒绝次年改元,很多大臣都是反对的。可是支持的人也不少,最后当然是摄政太傅一锤定音的决定了。

    至此,登基大典的主要仪式已经礼成,泰昌皇帝就正式登基了。

    但这还没完,接下来还要京营阅武,也就是皇帝象征性的检阅禁军,表示统御三军。

    于是,皇帝在武英殿的戎装阁换了“天子大铠”,配天子剑,然后在百官的扈从下,骑上御马出宫,来到午门五凤楼,观看受阅兵马。

    整整一万靖海军将士,早就甲胄鲜明、旗帜森严的列队而待。但见大军如龙似虎,气势如虹,皇帝看了连声赞叹,百官却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兵马端的厉害,谁都能看出是天下精兵,远非寻常官军可比。太傅哪里搞来这么强悍的一支兵马?

    喜的是,南京有这么一支精兵,新朝就更加安稳了。北朝奈何不了新朝,新朝将来才有机会推动两京合流,以南统北。

    但听城外江畔的大炮鸣放九响,燕子矶回音三荡,金陵城二十一炮台次第响应,全城鼎沸。

    午门的一万大军全部下拜,山呼万岁,惊天动地。

    已经被繁琐的大典折磨的有些疲惫的朱常洛,听到将士们的山呼,这才赶紧恢复了精神,感到十分提气。

    到此,其实就结束了。

    朱寅知道,明朝皇帝阅兵其实就是走个形式。除了极少数几人,绝大多数明帝都是象征性的穿一下大铠,在城头冒个头,或者骑马被人牵着走一圈。

    此时,已经夕阳西下,宫里和城中处处华灯初上。奉天门悬九联鲛纱龙灯,各处官衙悬挂七宝琉璃官灯。

    焰火也开始燃放,就是城外的萤火虫,也繁星般的片片亮起。

    皇宫大宴的时间终于到了。百官散朝出宫更衣。皇帝回銮乾清宫,换了常服,然后再次驾临奉天殿,参加等级最高的宫宴:奉天宴大宴。

    朱寅已经率领千余官员,等候在奉天殿,静候天子驾临。

    他果然与众不同,真就是乘坐六驾青缦金辂来的。金辂到了午门,又乘步辇入宫,百官道遇太傅,皆道左行礼,尽现摄政太傅的超然。

    宴会当然早就筹办好了。有银子什么事不好办?

    不管水陆八珍,还是海外佳肴,都是应有尽有。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外交使团的使臣参加。

    等到换了常服的泰昌帝驾临宴会,百官再次下拜行礼,唯有朱寅这个摄政太傅不跪。因为新帝早就有旨,不许太傅跪拜,君前行揖礼即可。

    就是朱寅的坐席,也是天子之侧。

    等到众人坐定,礼乐奏响,歌舞上场,内侍依《膳夫录》进膳,天子举箸尝了“江山一统羹”之后,百官方得动匙动筷。

    朱寅虽然是摄政太傅,南京新朝的实际当家人,可他在对新君的礼仪待遇上,却是不肯马虎半分。

    朱常洛虽然当了皇帝,却没有多少兴头。眼前的山珍海味,很多都是他没有吃过的,可他想起北京的母妃,不禁心中愀然,胃口索然。

    大殿上的歌舞,也引不起他的兴趣。

    朱寅知道弟子心事,靠近说道:“陛下,最多再过半个月,陛下就能和太后母子团圆了。”

    “先生…”朱常洛手一抖,满面喜色,“我能见到母妃了?”

    朱寅笑着点点头,“我刚收到快马来报,五日前北京皇宫雷击失火,我派的人趁机将太后救出北京,到天津走海路…”

    朱常洛激动无比,他重重的点点头,小声说道:“先生,孩儿就不谢了。”

    朱寅小声道:“我们师徒如父子,何须相谢。你今天累了,好好放松放松,多吃点多喝点。”

    “是。”朱常洛露出笑容,顿时胃口大开。

    朱寅看弟子欢颜也放心了。不然的话,他真担心朱常洛忧思之下病倒。

    经过今日的大典和大宴,南京朝廷在法理上算是立住了。接下来,就看硬实力了。

    ……

    宫宴结束,朱寅回到宁国公府,康熙已经在书房外等候了。

    “主公,西域急报。”

    朱寅接过蜡丸一看,“杨镐大败!”

    原来六月初十,杨镐出塞的十万大军,在哈密被围,粮道被故意诱敌深入的朱帅锌切断,四万多人投降西明,杨镐率领五万人逃回嘉峪关。

    “败的太容易了。”朱寅冷哼一声,“杨镐真是废物。北朝加征千万两,才养了这支西征大军,被他三个月就送了一半。”

    造反这种事,朱寅怎会只靠南京一步棋?毕竟大明精锐九成都在北方。朝廷账面有两百万大军,虽然缺额极其严重,可驻扎北方的战略重兵集团,加起来仍有四十多万披甲战兵。

    南方的明军除了土司兵,基本上都是弱鸡。不算土司兵,披甲战兵不到五万人,还未必都会臣服南京朝廷。

    靖海军虽然很精锐,可毕竟兵少,军事上暂时难以改变北强南弱的态势。那么,西明的牵制就很有意义了。

    这几年,万历为了剿灭西明,加征赋税补充军饷,名为剿饷,搞得怨声载道。虽然名声更坏,可也聚敛了千万两饷银,招募善战的西北健儿,编练了十万人的西征大军,算是一支新的精锐兵马。

    西征大军一组建,万历就让杨镐和孙暹挂帅,誓要剿灭西明。

    万历其实选了一个好时候。因为此时的西明,正在和布哈拉汗国的波斯雇佣兵激战。

    万历此时出兵西域,等于是和布哈拉汗国东西夹击朱帅锌。

    按说,西明必败啊。

    然而万历好死不死,居然点了他信任的杨镐为经略,以号称知兵、久在九边监军的权阉孙暹为监军。

    这两人联手,还是去西域打仗,远离本土,岂能不败?

    拜金帝接到此败,估计会气的吐血吧。

    徐渭道:“我们的消息更快,北京可能还没有收到。万历收到西域兵败的消息,南京靖难的消息估计也到了。连续两大坏消息,他怕是扛不住啊。”

    朱寅当即给虎牙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帮助朱帅锌挡住布哈拉汗国的波斯雇佣军。

    …

    七月初五,朱寅等了好几天的消息终于开始到了。

    浙江巡抚常居敬,巡按御史彭应参,携布政使刘元霖、按察使陈子贞等人,宣布拥护南京,效忠泰昌帝。

    江西巡抚夏良心、巡按御史吴宝秀,携江西布政使戴士琳、提刑按察使林道楠,宣布拥护南京,效忠泰昌帝。

    朱寅收到情报不禁大笑道:“数日之内,就两省归附!好兆头啊!”

    徐渭也是一脸喜色,“福建和湖广的消息十日内必到,广东消息也不会太久。”

    朱寅当即将虎牙传递的消息公布,同时入宫禀报。

    整个南京朝廷,顿时喜气洋洋。

    江西、浙江二省已经拥戴南京了!

    接下来,虎牙急递而来的好消息,连接而来。

    七月十三,福建宣布拥护南朝!

    七月十四,湖广宣布拥护南朝!

    七月十五,广东宣布拥护南朝!

    至此,除了长江之南的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湖广、广东五省,都已经宣布归附南京朝廷!

    整个南京,都是欢天喜地!

    ……

    七月十五,鬼节。

    紫禁城,乾清宫。

    虽然今日是鬼节,宫中又因为之前失火在大作法事,但不影响万历爷继续在深宫抽鸦片、打马吊牌。

    “爷爷。”高淮蹑手蹑脚的进来,神色有点担忧,“快二十天了,恭妃还是没有找到,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奴婢觉得,是不是她逃往南方,去找信王了?”

    万历一脸冷厉的抬头,“不是说之前宫中失火,她被烧死了么?怎么又逃往南方去了?”

    高淮苦笑道:“本来是这么想。可景阳宫并没有被大火波及,找了这么多天,也没有找到她被烧死的痕迹。”

    “继续查!”万历脸色铁青,“一个大活人,怎么能出宫?简直匪夷所思!她有这么大的本事?”

    正说话间,忽然张鲸神色凝重的进来,禀报道:“爷爷,沈阁老请假半个月了,一直没有到内阁入值,首辅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奴婢派人去他的宅子,居然得知…”

    “什么?”万历冷声问道,神色很不耐烦,他讨厌打马吊时被人打扰。

    张鲸道:“沈一贯早在半月前就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混账!”万历怒了,“锦衣卫怎么搞的!宫中王氏失踪,宫外阁臣失踪!你们居然查不出眉目!”

    张鲸正要说话,忽然看到高寀站在殿角,一个劲儿的对他使眼色。

    似乎,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张鲸走过去,刚要问怎么回事,高寀就说:“张公公,俺刚才在外朝听到一个坏消息,还没有报到宫里,说是西域败了!惨败!”

    “杨镐的十万大军,葬送了一半啊,只带了五万人回到肃州…”

    “什么!?”张鲸脸色惨变,“真的?”

    高寀苦笑一声,“兵部刚到的塘报,只怕很快就报进宫里了。俺不敢告诉爷爷…”

    张鲸眼皮里直跳!

    这三年,为了剿灭西域的伪朝,皇上不惜加征剿饷,前后多收了一千万两银子,好不容易在陕西新编练了一支十万人的西军,准备一举荡平朱帅锌,结果等来的是大败的消息?

    唉,要是皇上之前听自己的建议,启用朱寅或戚继光,那就不同了啊。

    张鲸深吸一口,赶紧往前朝而去。

    很快,他就拿到了塘报。

    大败!

    内阁之内,首辅王锡爵和张位,都是脸色苍白。

    杨镐啊杨镐,你坏了大事!

    正在这时,忽然兵部尚书石星神色惊惶的进入文渊阁,颤声道:“南边又出了大事!”

    说完将一份重庆转来的急报递给王锡爵,“四川税监邱乘云报,朱寅反了!在南京拥戴信王称帝…”

    “什么?!”王锡爵等人一脸惊骇,紧接着集体失声!

    好一会儿,王锡爵才颤巍巍的站起来,身子忍不住一晃。

    张鲸腿肚子直哆嗦。

    张位也是神色剧变。

    直到此时,他们兀自难以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咱们…一起入宫!”张鲸声音颤抖的说道,“这两件坏事,尤其是南京之事,一刻也不能隐瞒。”

    王锡爵脸色灰败,忽然惨笑一声,“朱稚虎!朱稚虎!王世贞没有看错你啊!咳咳咳…”

    张位深吸一口,“事关重大,快禀报皇上吧,躲不过去!”

    几人当下一起入宫,来到乾清宫,下跪拜见。

    正在打马吊的万历皇帝,见到几人居然一起入宫,而且个个脸色阴沉,心中不禁咯噔一声。

    朕不召见,他们为何和张鲸一起入宫?难道…

    万历扔掉手中的骨牌,没好气的问道:“谁让你们擅自入宫觐见?又出了何事?”

    张鲸和王锡爵,只能硬着头皮,将两份塘报呈上。

    万历先是接到西北的败报,一看之下,顿时勃然大怒。

    “杨镐!”皇帝忍不住咆哮起来,“你误朕误国!你混账!”

    他的脸上突然变得通红,呼吸顿时急促起来,一双手都在哆嗦,“朕准备了三年!三年!你都给朕败了!朱帅锌那是伪朝!你败给了他,他就要上天!”

    “朱帅锌是不是打到长安来了!嗯?!朕花了那么银子,你们让朕看这个!混账!”

    皇帝怒不可遏,狠狠摔掉手中的塘报,眼睛血红的说道:“传旨!杨镐、孙暹锁拿入京!凌迟处死!”

    “可恶!可恶!”

    皇帝只觉得眼前发黑,气的快要窒息了,就像一条搁浅的鱼。

    张鲸赶紧给高寀使了个眼色,请贵妃娘娘!

    “爷爷息怒…”张鲸看到皇帝的样子,生怕皇帝气的背过去了。

    王锡爵等人也是心惊肉跳。

    皇帝气的快要炸了,他狠狠的抓起另一份塘报,狞笑道:“一起来!朕倒要看看,还有什么坏消息……呃?!”

    皇帝忽然惊呼一声,不敢相信的看着这份塘报,狠狠眨眨眼。

    他居然没有愤怒,而是神色出奇的冷静,语气甚至变得温柔起来,“王锡爵,这塘报可是真的?”

    王锡爵眼皮子直跳,叩首道:“回陛下,长江已经被逆贼朱寅封锁,这是重庆邱乘云转来的奏报,应该错不了。这么大的事,邱某…”

    皇帝呆呆看着王锡爵的嘴,一张脸忽然变得紫红,半张脸剧烈的颤抖起来,仿佛失去了控制。

    “逆臣!逆子!安敢欺朕!安敢欺朕!”

    万历忽然厉喝一声,猛地站起来,目眦欲裂的怒吼:“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

    突然身子一晃,猛的往后摔倒!

    “皇上!”

    “爷爷!”

    …

    PS:蟹蟹老盟主红法官大人的打赏,但是老盟主真的不要打赏了,我很心疼。蟹蟹大家的支持,求月票,书评!今天有点晚了,抱歉!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0/111106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