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断亲后娶妻娄晓娥 > 第124章 继续考试

第124章 继续考试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轧钢厂附近的梧桐树也开始落下枯黄的树叶。何雨泽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工人们三三两两走进厂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紧张,今天是技术等级考试的日子。

"何科长!"梁建国小跑着过来,粗糙的大手不停搓着工作服下摆,"您说我能考上6级钳工吗?"

何雨泽拍了拍这位老钳工的肩膀:"梁师傅,这一个月你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只要把培训时学的都用上,六级绝对没问题,甚至可以考虑冲刺一下7级。"

过去一个月,何雨泽的技术培训课,可是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从最基础的齿轮咬合原理到复杂的设备故障排查,他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工人们。而今天,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刻。

"同志们注意了!"厂办刘主任拿着喇叭站在考场外,"今年的技术等级考试现在开始分组!钳工一组,锻工二组,车工三组..."

何雨泽看着名单,目光在几个熟悉的名字上停留,易中海报考了八级钳工,刘海中报考了七级锻工,而他自己,也报名参加了钳工考试。

"何科长,您怎么也来考试?"技术员王德旺凑过来,好奇地问。

"技术干部更要懂实际操作。"何雨泽笑了笑,"再说,我也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考场设在最大的第一车间,二十多台设备整齐排列,每台旁边都站着监考员。第一项是理论考试,何雨泽拿到试卷后快速浏览了一遍,都是一些基础题,对他来说毫无难度。

沙沙的写字声中,何雨泽余光瞥见前排的易中海正抓耳挠腮。这位曾经的"一大爷"虽然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一直是短板。而另一侧的梁建国则奋笔疾书,看来这月的培训确实见效了。

"时间到!"监考员收走试卷,"下面进行实操考核!"

实操考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何雨泽被分到钳工B组,同组的还有易中海和另外五名工人。他们的考题是制作一个复合角度的金属连接件,精度要求极高。

"开始!"

随着口令响起,何雨泽立刻进入状态。他先仔细研究了图纸,然后熟练地选择工具。锉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金属碎屑如金粉般簌簌落下。系统赋予的精密控制能力让他每个动作都精准无比。

"咦?"监考的是从别的单位借来的老工人,避免了又人走关系。突然停在了何雨泽的工作台前,眼睛瞪得溜圆,"这手法..."

何雨泽没有分心,继续专注地加工零件。半小时后,他第一个举起完成的手牌。老王拿起他制作的连接件,用千分尺仔细测量后,惊讶地发现每个尺寸都精确到丝米级。

"完美!"老王忍不住赞叹,"何科长,没想到您手上功夫这么厉害!"

另一边,易中海也完成了作品。虽然速度不如何雨泽,但老工人的扎实功底展露无遗。他做的连接件表面光洁度极高,倒角均匀漂亮。

"这位老同志的这手艺确实没得说。"老王检查后点点头,"就是理论差点,不然早该评八级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梁建国。这个曾经只会蛮干的老钳工,如今操作规范、手法精准,做出的零件完全达到六级标准。当他举起完成牌时,眼眶都有些发红。

"何科长,我...我做到了!"梁建国声音哽咽,"以前考了三次五级都没过,这次直接上六级!"

何雨泽欣慰地点头。这样的场景在各个考场不断上演,参加过培训的工人普遍比去年提升了1-2个等级。只有贾东旭所在的C组气氛有些怪异。

"贾东旭,三级钳工,通过!"监考员宣布成绩时,几个工人交换了疑惑的眼神。谁都看得出来,贾东旭制作的齿轮粗糙不堪,根本达不到三级标准。

"老易,你徒弟这水平..."老王欲言又止。

易中海脸色一沉:"东旭这段时间家里有事,没发挥好。但他底子在那,给个三级不过分吧?"

老王看了看易中海,又看了看不远处正和几个领导说话的杨厂长,最终叹了口气,在成绩单上盖了章。

下午四点,所有考试结束。成绩公布栏前挤满了人,欢呼声和叹息声此起彼伏。

"易中海,八级钳工!"

"刘海中,七级锻工!"

"何雨泽,八级钳工!"

最后一条引起轩然大波。工人们惊讶地转头看向何雨泽,一个坐办公室的技术科长,居然一举考取了最高级别的钳工证书!

"何科长,您藏得够深啊!"梁建国竖起大拇指,"八级钳工,全厂也没几个!"

易中海的脸色却很难看。他挤到成绩单前,盯着何雨泽的名字看了好久,突然大声说:"这不可能!他哪来这么扎实的手上功夫?肯定有问题!"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何雨泽,等待他的反应。

这时候技术科的人开始鸣不平了,:“这个易中海是不是有病啊,何科长可是五级工程师,一个小小的八级钳工,那还不是手到擒拿。”

“就让科长教训教训他,听说这家伙总喜欢藏私不说,还总是趾高气昂的。看着都前奏。”

何雨泽不慌不忙地走到一台车床前,拿起一块废料:"易师傅既然不信,不如现场比试一下?"

"比就比!"易中海梗着脖子,"就比最基础的手工锉平面,看谁做的更平!"

老王主动当裁判,拿来两块同样大小的铸铁毛坯和两把新锉刀。比赛规则很简单:半小时内,谁锉出的平面精度更高谁赢。

"开始!"

易中海立刻进入状态,老练的手法引得围观工人阵阵赞叹。他的锉刀节奏均匀,每一次推拉都带着几十年经验积累的韵律。

何雨泽却采用了完全不同方式——他先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然后在毛坯上划出细密的参考线。下锉时,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刀都精准地落在预定位置,金属被去除的轨迹如同经过精密计算。

"时间到!"

两块工件被放在检验平台上。老王先用平尺检查易中海的作品——透光均匀,只有极细微的缝隙,确实达到了八级水准。

但当平尺放在何雨泽的工件上时,竟然看不到一丝光线透过!老王不信邪地换了更精密的水平仪,结果依然显示完美平面。

"这...这已经超过八级标准了!"老王震惊地说,"何科长,您这水平完全可以去参加行业大赛!"

易中海的脸色由红转白,最后悻悻地扔下一句"运气好罢了",转身挤出了人群。

何雨泽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转向围观的工人们:"同志们,今天的考试证明了一点,技术没有捷径,但正确的方法能让我们事半功倍。接下来,我会向厂里提出申请,免费让技术科的同志为大家进行授课培训,希望明年考试时,能看到更多同志取得好成绩!"

掌声雷动。何雨泽看到梁建国等工人眼中的敬佩,也注意到角落处贾东旭躲闪的目光。更让他注意的是,杨厂长正站在办公室窗口,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一幕。

傍晚,何雨泽收拾办公室准备下班时,杨厂长推门走了进来。

"何雨泽同志,今天表现很出色啊。"杨厂长笑眯眯地说,"我有个想法,厂里准备成立一个技术革新小组,由你牵头,怎么样?"

何雨泽心头一跳,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发动机项目需要厂里的支持和资源,而技术革新小组正是最佳平台,这样自己就能找到更多的合适人员参与进来。

"感谢组织信任!"何雨泽郑重地说,"我一定不负重托。"

杨厂长满意地点点头,临走时又回头说:"对了,下周一有个交流会,到时候你安排一下,还是关于你那氧气顶吹技术的交流。"

门关上后,何雨泽长舒一口气。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60/233856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