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两只厚实的柞木轮子,结实超过了旁边晃晃悠悠的牛车,引来车上人们的瞩目。
一位大娘看到驾车的小伙子,仰头唤他一声:
“盛子啊,镇上去呐?”
刘盛从车前探出身,“是啊婶子,俺和俺爹上镇子去!”
马车走的速度的确快很多,没一会儿就甩了一车人起码一里远,大家便来了兴致,唧唧咕咕地说起猎户家的事儿。
“那几个外地来的人还真大方,大马车都肯借给刘盛家用。”
卫辰珏一行人来时的那日,人们都见过他们高头大马的装备。
“你说他们住下,给不给银子的?”
“那能不给吗,俺看那些人可大方了,要是等会儿在镇上见着刘盛,看看他买了啥不就知道了。”
“啧。”有人羡慕地砸吧着嘴,“要能来的是俺家多好。”
“得了吧,老猎户以前盖的屋子多,刘盛他爹一直没拆才住得下人,去你家有地方住嘛。还有马,啊,马车,往哪放?把你家鸡窝挪了?”
倒也是,有的事不是家家都羡慕得来。一般人家的屋子,自己家十几口人都住不过来,更别说院里还要圈栅栏养猪、养鸡。
他们可不像猎户家里没几根苗子,招待一人也罢,这么多的,恐怕除了猎户家那些空荡荡的屋子,也就村长这样的人家能受得住了。
农家人有的一早出门,高粱和苞谷都得碾出来,还要回地里拾掇土壤,给菜地翻土打虫,留在家里的也忙着晾晒花生,还得把已经晒好的装麻袋。
春妮一路走,一路给他们介绍乡间农民的作息,每路过一处人家都会挥手打招呼。
卫澜汋便问她自己家中可有种些什么。
“俺家没买过地,以前俺爹打猎的时候也没法种,后来俺哥去打猎了,俺爹就去方老爷家种地了。”
“是当了佃农吗?”卫辰珏问道。
“不是,”春妮说,“俺爹觉得佃地太麻烦了,刚巧方老爷不出佃地,只招工。”
“那去的人多吗?”
“还成,俺们这片儿村子的地都够人种,谁家有多的功夫,要么佃地,要么就去老爷家做工了。”
蒋云朝又问:“方家给的工钱如何?”
“俺爹说挺好,如果收成特别好,每多一斤就多给两文。”
“如果收成不好呢?”
“不一定。如果有灾,大家都不好,就发原本的工钱,但如果别家都能收成好,只有他的地不好,就扣工钱。”
这就算是方家的庄子了,蒋云朝暗暗点头。
他以前也见过一些富人家的庄子,有些人家是把地佃出去,方家这种是攥在自己手上的,但又不签卖身契,说明这一带人口充足又生活平稳,才能不愁没有工人。
而这主顾,能分情况做奖励和惩罚,听上去还是通情达理的。
“凌霁,你们过去的庄子是如何安置的?”他来了兴致,转头去问卫辰珏。
但卫澜汋先一步应答,“他家没置庄子,我母亲倒是有一个,但具体怎么打理的我就不清楚了。”
没有?蒋云朝有些惊讶,卫家可是京城勋贵,精武大将军及其夫人,怎么着手里也该有一两个庄子吧。
“母亲当年是远嫁,向家并不了解两地的情形,大部分嫁妆都兑的银子,后来母亲就学父亲一起,在冀北置了地。”卫辰珏回想着。
“但不是用来做庄子或者佃出去,是让…在平稳的时候,他们中每年会分出一批人种地,以保证必要时候的供给。”
当着春妮的面,他收回的话,是指冀北军的士兵。
士兵大多是民间招募,其中又多是农民和工匠出身,他们本身会种地也不奇怪。
加上冀北军的头些年里,朝廷的供应相当不足,卫将军才想到这种办法,将自己的积蓄、所有的赏赐和一部分军队的银两,用来在冀北一带开发田地,种粮食、蔬菜,养牲畜都有。
士兵在战备期间,每年会有一批分出去,一边训练一边打理农田。而到了战时,这些田地会由冀北的百姓打理。
这种独到的方式,也只在冀北这种军民齐心御敌的地方,方能行得通。
蒋云朝本就出身冀北,一听他所说便能明白。只令他没想到的是,那居然是卫将军用私产开始运作的办法,过去他还以为,至少这个是朝廷的主意。
但他突然想到,“那如今这些田地…”他含蓄的问道,卫将军和少将军都没了,冀北那些田又该谁管理呢。
而卫辰珏只是摇了摇头,说:“不用担心,父亲早有过安排。”
将士身死沙场不过常事,任何与他们有关的事物都有预先安排,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突发情况而失了条理。
……“这是肩负责任的将领,必须做到的。”
大哥…
他微微低头,带着颤颤的气息从鼻尖呼出。
“卫辰珏。”
回过神,少女正从他肩膀上拿下什么东西,一面看向他,问:“为什么,叹气?”
他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想起了大哥,很多事,都是他教导我的。”
蒋云朝又回过头道,“所谓长兄如父吧,少…大公子对你,定是颇为上心的。”
“那倒是,大伯父平日里忙碌,最多也就练练阿珏的武艺了,很多东西都是大哥告诉我们的。”
不过,卫澜汋神色复杂地看了眼卫辰珏。她知道的,大哥一心投身于冀北,所以卫辰珏的责任,是要为长房延续后代。
但关于冀北军田地的事,她丝毫不知,说明是后来卫辰钰告诉卫辰珏的。
难道大哥,更早之前就有预感会出事,因此才说了很多,为的是让阿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18/111109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