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被改变的历史!穿越者李逸麻了!
“秦叔、孙姨娘,你们来了啊。”
“今天你们来得正好,我做点你们没吃过的好东西给你们吃。”
李逸对着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打招呼。
他本来打算把包好的饺子煮着吃,但看到他秦叔与孙姨娘来了,就改变了主意,决定换一种对大唐来说很新鲜的吃法。
要是换了别的时候,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听到有新的美食吃,肯定会瞬间被吸引。
但此时,两人却仿佛没有听见李逸的话,丝毫不问新美食是什么,反而是快步来到李逸身边。
“这些琉璃你从哪里买来的?花了多少钱啊?”
长孙皇后指着李逸家的窗户,好奇无比地问道。
如此大、如此晶莹剔透的琉璃,李世民与她,身为皇帝与皇后,都未能拥有一块,而李逸现在还是一个民间少年,居然能弄到这么多,这太不正常了。
不等李逸回答长孙皇后的问题,李世民便严肃着脸,批评了李逸一句:
“这么好的琉璃,你居然用来封窗户,这不是暴殄天物嘛!”
“再说,如此行径也太奢靡了!照你这么个花钱法,再多的钱也不够你用!”
李世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信奉节俭的皇帝,有必要纠正李逸这种奢侈的行为。
嗯,绝对不是因为李世民心理不平衡,羡慕嫉妒李逸能拥有这么多的好琉璃,而他只能拿一个小琉璃盏当至宝的原因。
“全大唐,就没有人像你这么奢侈,连皇帝都不会拿琉璃这种宝物封窗户。”
李世民又酸溜溜地补充了一句。
李逸没有马上说出这些玻璃,哦不,琉璃,都是他自己的琉璃工坊生产的,也没有告诉两人,这些两人眼中无比昂贵的琉璃,其实是用沙子(含石英的沙子)弄出来,成本低廉无比。
“秦叔,抛开奢侈不奢侈的问题不谈,你就说,用这琉璃封窗户,是不是要比油纸好很多?你有没有觉得,这窗户,天生就应该用透明琉璃来封?”
李逸笑嘻嘻地问李世民道。
“这……确实是比油纸好很多。”
李世民看着明亮无比的琉璃窗,很诚实地回道。
对比用油纸封窗户,李逸这种用透明琉璃封窗户确实好太多了,他就算看不惯如此奢侈的做法,也没法给出一个违心的答案。
但是,谁告诉李逸窗户天生就该用琉璃来封的?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琉璃这么贵的宝物,谁会拿来封窗?
莫非,是卖琉璃给李逸的商家,看见这小子年幼,所以用这样的说法骗他?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这奸商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哄骗自己的儿子,简直不知死活!
一旁的长孙皇后此时也与李世民有着同样想法,她柳眉一竖,沉声对李逸说道:
“逸儿,快告诉姨娘,这些琉璃是谁卖给你的?花了多少钱?是不是卖琉璃的人让你用琉璃封窗户的?”
她这三个问题之中,有两个问题是刚才问过但李逸没有回答的。
不过,此时她再度问出同样的问题,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次问的时候,她就是纯好奇,没有多余的心思。
而现在问,她是带着算账的心思,想要找到那个胆敢欺哄的奸商。
李逸一看两人的样子,就知道两人想多了,于是赶紧解释道:
“这些琉璃,不是花钱找别人买的,都是我自己的琉璃工坊烧制出来的。”
“什么?你开了一个琉璃工坊?能制造出这么好的琉璃?”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两人大吃一惊,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现如今的大唐,高质量的琉璃器都是来自外邦,主要是由大食商人从波斯、大食等地带来的。
大唐本土工匠只会烧制绿色琉璃瓦件等建筑装饰材料,不会烧制精美的琉璃器,更不会烧制透明琉璃。
而李逸用来封窗的琉璃(玻璃),光洁明亮、晶莹剔透,在两人眼中绝对是高档琉璃。
因此,两人此刻听说这样的高档琉璃,居然是李逸自己的琉璃工坊烧制的,怎能不震惊?
震惊之后,长孙皇后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快,好好给姨娘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事啊,其实没啥的,就是实在受不了油纸封的窗户了,透光太差,让整个屋子都变得昏暗,而且还不隔音,不耐用,所以我就琢磨了一下,用透明的琉璃封窗户最合适,然后就捣鼓了一个琉璃工坊。”
李逸云淡风轻地回道。
直接实话实说为了赚大钱而发明琉璃烧制技术,开琉璃工坊,这多俗气。
相比这样的真实原因,李逸眼下这种说法无疑更具有传奇性与故事性。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他所卖琉璃的品牌故事。
他穿越前在后世见过许多类似的品牌故事,各行各业都有,套路大同小异,某某某因为某某痛点,所以创办了某某品牌。
究竟是真的假的,没人知道,反正是被媒体、普通大众等喜闻乐道。
比如此刻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两人,在听到李逸这一番话之后,直接惊呆了。
就因为嫌弃用油纸封窗户不好,就发明出了烧制琉璃的技术,还开了一个琉璃工坊?
这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事?
哦,自己家的这个儿子,确实也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眼光见识非凡的人。
嫌现有的糖不好吃,就发明了珍珠糖。
嫌胡凳不好坐,就发明了摇摇椅。
嫌现有的酒不好喝,就发明了五粮液。
嫌油纸封窗不好,就发明了烧制透明琉璃的技术。
这叫什么?
这就叫做有才任性!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看向李逸的目光之中,满是自豪!
如此才华横溢的人,是自家麒麟子啊!
便在两人为李逸感到骄傲的时候,就听见李逸开口对两人说道:
“秦叔、孙姨娘,要不把你们屋子的窗户,都改用琉璃封窗吧,你们回去量下尺寸然后告诉我,我让琉璃工坊的人烧制你们要用的封窗琉璃。”
“放心,这些琉璃不要钱,我免费送给你们。”
李逸怕两人担心琉璃贵用不起,又补充了一句。
就凭秦天策照顾了原身十几年,他送点琉璃也应该,反正对他而言,烧制几块琉璃,也没多大成本。
李世民一听,当即就心动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在看到李逸家中用透明琉璃封的窗户之后,再想起宫中用油纸封的窗户,就觉得不顺眼了。
“行啊……”
李世民刚脱口而出这两个字,就被长孙皇后打断了:
“行什么行?”
“琉璃这么贵,哪能让逸儿白送给我们封窗户。”
“那么多琉璃,烧制起来也得费不少功夫。”
说话间,长孙皇后给了李世民一个眼神示意。
李世民瞬间懂了,皇宫那么大,怎么可能所有的窗户都用琉璃封窗?
而如果光把他与观音婢的寝宫窗户用李逸提供的琉璃封上,又容易引起非议。
比如指责他与观音婢奢侈无度之类的。
李世民丝毫不怀疑,如果他真的做了这事,魏徵这个老家伙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指责他。
然后就是群臣的纷纷进谏。
用琉璃封窗这件事,现在身为民间百姓的李逸干得,但他身为皇帝,干不得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顿时泄气了,他是无缘享受琉璃封窗的生活了。
“你孙姨娘说得对,虽说琉璃工坊是你自己的,但肯定烧制不易,就不用考虑给我们琉璃用来封窗的事了。”
李世民忍痛拒绝了李逸的提议。
听见两人拒绝,李逸又劝了一番,但最后发现两人的态度异常坚决,只好作罢。
关键他也不能透露自己的琉璃工坊烧制琉璃的主要原材料是沙子,成本其实很低这件事。
这属于核心机密,他绝不会随便告诉别人。
琉璃工坊里面知道这一点的人,都是单独关在院子中负责核心步骤,不能外出的奴仆。
谈完琉璃封窗的事之后,李逸站起来对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说道:
“秦叔、孙姨娘,你们先坐,我去做饭。”
“我跟你一起去,看看你今天要请我们吃什么新美食?”
长孙皇后跟着李逸一块走向厨房。
见状,李世民觉得自己一个人待着也没什么意思,便也跟了上去。
“咦,这不就是偃月馄饨吗?你要给我们做的新美食就是这个?”
厨房之中,长孙皇后有点小失望。
偃月馄饨算什么新美食?
李逸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有点懵。
不是,他包的是饺子,偃月馄饨是什么玩意?
快速调出脑海中的AI一问,李逸这才弄明白,饺子在唐朝的名字,就叫做偃月馄饨。
不问不知道,一问长见识。
要不是今天查了AI,李逸还真不知道,饺子在华夏古代那么多名字。
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钝”,南北朝时期称为“馄钝”,唐代叫做“偃月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明末称为“粉角”,到了清朝,才有了“饺子”这个名字。
算了,偃月馄饨就偃月馄饨吧,李逸也不纠结这个名字。
“孙姨娘,同样的食物,使用不同的做法,就是新美食了。”
李逸回了长孙皇后一句之后,就开始操作起来。
他先在锅底刷了一层猪油,然后把饺子排列铺好,接着烧火。
在心中估算着有3分钟后,李逸往锅中加了点水。
等到锅里发出哧哧的响声之时,李逸盖上锅盖。
李逸觉得应该过了2分钟之后,就打开锅盖看了看,发现水少了许多,就再加了点水。
然后又过了大约三分钟之后,李逸打开锅盖一看,发现水分已经全部蒸发干,便把锅里的饺子都盛了出来,分别放入两个盘中。
“秦叔、孙姨娘,来尝尝我做的锅贴。”
李逸把两个盘子分别递给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然后,他开始制作新一轮的锅贴。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看着盘中金黄色的锅贴,很是震惊。
偃月馄饨原来还有这种吃法?
这么做之后,偃月馄饨就叫锅贴了?
两人回想了一下这锅贴是怎么做出来的,顿时觉得锅贴这名字还真贴切。
“看样子,应该很好吃吧。”
长孙皇后夹起一个锅贴咬了一口。
她先是感受到外皮的酥脆,发出“咔嚓”一声轻响。
紧接着,鲜嫩多汁的馅料在她口中散开。
酥脆外皮与鲜美馅料的完美融合,让长孙皇后双目发亮:
“好吃!真好吃!”
就见接下来的时间,长孙皇后一言不发,专注无比地吃着盘中的锅贴。
“有这么好吃?”
李世民见状,也将一个锅贴放入口中。
然后,他心中顿时就一个念头:确实好吃!
接着,他也如同长孙皇后一样,眼中只剩下了吃锅贴这一件事。
等两人吃完的时候,李逸又做好了两盘。
李逸自己吃一盘,另外一盘,则是分给了还没吃够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哎,可惜没辣椒啊!”
李逸吃着吃着,突然叹息了一声。
作为一个山城人,他吃锅贴的习惯是要沾红油辣椒水。
闻言,李世民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
“会有的。”
关于出海寻找美洲一事,朝廷已经基本安排好了,就等选一个黄道吉日让船队出发了。
“对,秦叔说得对,会有的。”
李逸附和了一句。
不过,他话中的意思,与李世民有点不同。
他想的是,等日后他有足够能力了,可以安排人去寻找美洲,把土豆红薯玉米辣椒橡胶什么的都带回来。
三人吃完锅贴之后,长孙皇后由衷地感叹了一句:
“真是没想到,偃月馄饨居然还有这么好吃的吃法!”
闻言,李逸笑了笑。
别看就是把饺子换一种做法,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在原本历史时空中,直到宋朝才有人想到。
吃饱饭之后,李世民终于想起了这一次前来找李逸要办的正事。
“最近长安城在传,我大唐在外面遭遇了一场惨败,你知道吗?”
李世民一开口就给了李逸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让李逸有点懵。
“这个时间点,大唐在对外战争中遭遇了惨败?”
“这不对吧,贞观九年这个时间点,我记得大唐最主要的战事,就是与吐谷浑打了一仗,然后击败吐谷浑,收服其为大唐属国。”
“别的,应该没有了吧?”
带着疑问,李逸打开脑中AI询问了一番。
得到的结果,与他记忆中的信息并无不同。
这一时期,大唐对外最主要的战争,就是与吐谷浑的一战。
所以,秦天策口中的惨败从何而来?
李逸这有点懵逼了,难道是他穿越过来后发生的蝴蝶效应?
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么想,其实倒也没错,大唐的这一次失败还真跟他有关系。
看着满脸疑惑的李逸,李世民不觉得意外。
大唐惨败在吐蕃手中这事,他这个皇帝都才刚收到消息,李逸肯定不知道。
他所谓长安城都在传这一消息的说法,是他编造的,只是为了方便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挑起这个话题而已。
“秦叔,发生了何事?我大唐惨败在了哪一个国家手中?”
李逸好奇地问道。
“吐蕃。”
李世民口中缓缓说出了这两个字。
李逸瞬间惊了:
“啥?吐蕃??”
得到这个答案之后,他更加懵逼了。
大唐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与吐蕃发生战争?
这不对啊!
不应该到了贞观十二年,大唐与吐蕃才爆发松洲之战吗?
怎么两国之间的战争突然提前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逸迫不及待地问李世民道。
作为穿越者,他倒是希望这种重大历史改变与他有关。
否则要是历史自主莫名改变的话,那他身为穿越者的先知优势岂不是没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4/234166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