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十五年之期将满!长安城有大事!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对这件事表现得太过急切,不由得担心李逸对此产生怀疑,便笑着拍了拍李世民:
“你这么着急催问逸儿干什么?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是对这些朝堂之事如此感兴趣?”
“哈哈哈,我这不是好奇吗,当今陛下多英明一人啊,朝堂上居然有人能把他耍得团团转,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李世民反应过来,哈哈大笑道。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当今陛下又不是神,他会被人欺骗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李逸回李世民道。
他接受了李世民的解释,没觉得李世民的激烈反应有什么问题。
魏徵与程知节这两人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自家陛下与皇后联手欺哄二皇子的表演,不敢吱声。
同时,他们两人心中也很好奇,李逸口中说的人是谁?
他们快速想了一遍朝堂上的重臣,没有丝毫头绪。
“逸儿,此人是谁啊?快说说,姨娘也很好奇。”
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很关心这件事,便开口催李逸道。
偏偏李逸不想说出答案,而是想在魏徵与程知节这两位朝廷重臣面前卖下关子。
“这个人啊,可是一位国公,深得陛下信任,曾经官至宰相,程伯伯、魏相,你们可想到此人是谁?”
李逸说出了几条线索。
魏徵与程知节顺着这几条线索想了一会,还是猜不出此人是谁。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同样是如此。
“行了,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这个人是谁?”
李世民有点不耐烦了。
面对李世民的催促,李逸缓缓说出了一个名字:
“封德彝。”
“封德彝?怎么会是他?”
李世民大吃一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李逸口中那个把他耍得团团转的人,竟然会是曾经的密国公封德彝。
要知道,封德彝此人在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为他效力了,担任天策府司马。
在他与李建成的争斗中,封德彝出了不少力,向他进献了许多对付李建成、李元吉的狠招,他由此对其很信任,视其为心腹。
而等他登基之后,也把封德彝看作从龙之臣,加封其为尚书右仆射。
贞观元年,封德彝在尚书省突然发病,他不但亲自前去探视,还命人用御辇将其送回家中。
等封德彝病逝后,他还特意辍朝三日,并追赠封德彝为司空,赐谥为明。
这么一个在李世民看来,对他忠心耿耿,深受他信任的重臣,怎么会欺哄他呢?
虽然心中很清楚李逸之前说的话都得到了证实,但李世民还是不相信,或者说不愿意相信封德彝是一个欺骗他的佞臣。
如果封德彝真是这样的人,干出了这样的事,那他以前对封德彝的各种宠信,岂不是成了笑话?
不仅是李世民很震惊。
长孙皇后、魏徵、程知节三人同样很惊讶。
尤其是魏徵与程知节作为朝堂重臣,更是清楚自家陛下在封德彝生前十分宠信此人,对其多有重用。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李逸会说封德彝把陛下耍得团团转?
“李郎君,你此话怎讲?据我所知,封德彝可是有功之臣,对陛下很是忠心,怎么会有欺哄陛下之举呢?”
魏徵问出了李世民此时很想问,但又不方便直接问的问题。
对此,李世民向魏徵投去了夸奖的眼神。
虽然老魏头经常惹他生气,但关键时候,还是很上道的。
听到魏徵的疑问,李逸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反问魏徵道:
“魏相,不应该啊,你都听到封德彝这个名字了,怎么还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封德彝究竟对当今陛下忠心不忠心,你应该最清楚才对啊。”
“李郎君你可别瞎说,我跟封德彝可不熟!怎么会清楚这些事?”
魏徵慌得赶紧摆手否认道。
当着陛下的面,这不是故意给他上眼药吗?
“魏相,你真不知道啊,看来隐太子当初也不是很信任你啊。”
李逸调侃了魏徵一句。
闻言,李世民心思一动,想到了什么,于是开口问李逸道:
“听你这意思,是说封德彝曾经与隐太子有勾结?”
封德彝在贞观元年,他登基没多久就死了,所以要是有做欺哄他的事,定然发生在武德年间。
而李逸又突然提到了隐太子,那就很明显了,多半是在他与隐太子发生夺嫡之争的时候,封德彝暗中投靠了隐太子。
作为一代雄主,李世民很容易就推导出了这一点。
李逸看着李世民,讶然说道:
“秦叔,想不到你一个平头百姓,政治嗅觉还挺敏感,这都能猜得出来?厉害厉害!”
李逸是真心实意夸赞李世民。
当然,这也因为他不知道李世民的真实身份,真把李世民当做平民百姓秦天策。
“封德彝真的与隐太子有勾结?”
听见李逸证实了李世民的猜测之后,魏徵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他当初投靠李唐之后,最先是为隐太子李建成效力,担任太子洗马,算是李建成的重要幕僚,但他真没听李建成提过与封德彝有私下往来。
都说到这里了,李逸也不再绕关子了,直接把所有的事都说了出来。
“封德彝这家伙,就是三姓家奴,他当初是同时站在了太上皇、隐太子与当今陛下这三方。”
“此人一方面向当今陛下献上对付隐太子的狠辣计策,使当今陛下视他为心腹,但与此同时,他又劝太上皇警惕当今陛下的功高震主之势,如果不立当今陛下为太子,就要早早准备清除当今陛下的势力。”
“原话怎么说的来着,哦,对,是说‘秦王恃功,颉颃太子下,若不早立,则亟图之。’。”
“甚至,当初因为当今陛下功劳太大,深得民意,呼声太高,太上皇有意废隐太子而立当今陛下的时候,封德彝还极力劝阻。”
“这家伙更风骚的操作是,他还密劝隐太子不要顾及亲情,应该尽快除掉当今陛下,先下手为强,原话貌似是:为四海不顾其亲,乞羹者谓何?”
“他这一套操作下来,太上皇、隐太子与当今陛下都把他当做是自己人,不管谁是皇帝,他都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不过,有一说一,封德彝这家伙还是很厉害的,他在背后搞这么多事,太上皇、隐太子与当今陛下三人谁都没发现,等于是都被他耍得团团转。”
“尤其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后还视他为从龙功臣,对这么一个三姓家奴各种加官进爵,各种优待,是被封德彝骗得最狠的。”
“额,当然严格说起来,说他三姓家奴也不对,毕竟太上皇、隐太子与当今陛下也算是一家人。”
李逸最后纠正了一下自己的说法。
然而,此时没有人跟他计较这个小问题,李世民等人都被李逸爆出的这些事惊呆了。
尤其是李世民,他万万没想到,当初一副掏心掏肺的做派向他表忠心的封德彝,居然是这么一个反复无常的奸佞小人。
“好,好一个封德彝!朕真是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连朕都被你骗过去了!”
李世民心中暴怒,但因为此刻身在李逸家,他只能控制住自己心中的怒意,不在脸上显现出异样。
便在此时,魏徵疑惑地问道:
“李郎君,按照你的说法,封德彝做这些事非常隐秘,连当今陛下都没有察觉,你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今陛下当时乃是局中人,被蒙蔽并不奇怪。至于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就不方便说了。”
李逸笑着回道。
这个问题,他其实也回答不上来。
在原本历史时空中,封德彝的真面目被揭穿,要等到贞观十七年的时候。
那时,治书侍御史唐临不知从何处得到了线索,在朝堂上向李世民弹劾封德彝,并拿出了封德彝进奏唐高祖李渊的记录,以及封德彝劝李建成杀李世民的密信,公开曝光了封德彝两面三刀的行为。
然后,李世民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堂堂天可汗,被手下的臣子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他能忍?
自然忍不了!
于是,李世民不仅将封德彝的谥号由“明”字改为“缪”字,而且还黜其赠官,削所食实封,把先前对封德彝所有的赏赐一并收回。
虽然李逸作为穿越者,知道八年后的这段历史,但他真不知道唐临是怎么知道这事的,史书中也没有记载。
所以,他只能含糊回答魏徵的问题。
而魏徵以为李逸不想或者不方便透露消息的来源,便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岔开了话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郎君真是出口成章,果然是文采斐然!”
“魏相谬赞了。”
李逸客气了一句。
李世民在听完封德彝的反骨仔事迹之后,无心再继续留在李逸家了。
他要安排人彻查封德彝曾经的事。
本来,他最近还打算授予封德彝的儿子封言道承议郎一职,让其正式踏入朝堂以酬封德彝曾经的功劳。
但此时,李世民决定先搁置此事。
等查明封德彝是否有做过李逸说的这些事再说。
虽然他相信李逸不是会说谎的人,也没有说谎污蔑封德彝的必要,但凡事都要讲证据,尤其事关朝廷曾经认可的功臣。
如果没有证据就对封德彝秋后算账,那么是会引起朝堂非议的。
“等找到了证据,朕定不会轻饶了封德彝!”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接着,他站起身来,对李逸说道:
“我与你姨娘还有事,就先走了。”
他的话音落下,魏徵与程知节也跟着说要走。
李逸赶紧装了两袋子千层酥饼,将其中一袋先递给了长孙皇后:
“孙姨娘,带点酥饼回去吃。”
等长孙皇后接过这一袋后,李逸把另外一袋酥饼给了程知节:
“程伯伯,把这一袋酥饼给瑶妹妹吧。”
“好。”
程知节笑着接过了李逸手中的袋子,顺便挑衅地看了魏徵一眼。
那意思仿佛是:看,二皇子还是更喜欢我女儿。
魏徵暗暗鄙夷了一番程知节后,开口对李逸说道:
“李郎君,你这是厚此薄彼啊,玉儿可是天天忙着为你收集花瓣用作香水原料……”
“魏相言重了,我这不是没来得及吗,现在我就给魏姑娘装一袋。”
不等魏徵说完,李逸便明白了,他赶紧又装了一袋千层酥饼递给魏徵。
接过袋子,魏徵斜了程知节一眼,一切皆尽在不言中。
一旁的长孙皇后见状,心中颇为欣喜。
看来,无论是程知节的女儿,还是魏徵的女儿,李逸只要想娶,都没问题了。
随后,李世民等四人一起离开了李逸家。
走出李逸家所在的巷子后,李世民沉声对程知节与魏徵说道:
“今日之事,切记不要外泄!”
“明白。”
程知节与魏徵郑重无比地回道。
这时,长孙皇后又开口对两人说道:
“明日,让程瑶与魏淑玉进宫一趟,我想与她们聊聊。”
“好的。”
程知节与魏徵齐声回道。
然后,两人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斗志。
很显然,皇后娘娘这是要帮二皇子提前考察正妻人选了。
他们做出了一个共同决定,回去之后,一定要在不暴露李逸身份的情况下,好好跟自己的女儿说说,让她们明日进宫之后好好表现。
让程知节与魏徵各回各家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回到了皇宫。
然后,李世民把暗中调查封德彝的事交给了百骑大统领李君羡。
干这种事,百骑很拿手,他相信李君羡会很快找到封德彝当初两面三刀的证据。
……
翌日。
程瑶与魏淑玉来到皇宫。
长孙皇后考察完两人之后,觉得都挺好。
于是等到李逸回宫之后,让李逸自己做决定。
又过数日。
李君羡查明封德彝当初确实暗中背叛了李世民,并找到了封德彝当初劝阻李渊不要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密报,以及封德彝劝李建成杀李世民的密信。
收到李君羡的禀报,并看到这些密报与密信之后,李世民怒不可遏。
在第二日的朝会上,李世民将这些密报与密信公之于众,并痛斥封德彝的恶行。
经过李世民与群臣商议后,最终定下了对封德彝的惩罚。
李逸从程知节口中得知这些惩罚措施之后,发现与他知道的原本历史时空对封德彝的处罚差不多。
黜其赠官,削所食实封,把先前所有的赏赐全部收回。
就有一点有所区别,原本历史时空中,李世民将封德彝的谥号由美谥“明”字改为恶谥“缪”字,而这一次,李世民是把谥号由“明”字改为了“缪丑”。
嗯,多了一个“丑”字,也是古代知名恶谥,程度更胜单独的“缪”字。
至于封德彝为什么为被提前清算一事,李逸也询问了程知节。
而程知节为了替李世民隐瞒身份,很干脆地认了这事,说是他把李逸说的话转述给了当今陛下,然后陛下令人彻查的。
对此,李逸表示程知节干得漂亮,因为对于封德彝这种二五仔,李逸也挺反感的。
虽然其已经死了,但也很高兴看到其被提前清算。
……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
在距离李逸在民间十五年期满回宫的日子越来越近的时候,长安城又有一件大事发生。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4/234165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