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逸曝光隐秘:有人把李世民耍得团团转!
“特殊身份?”
“他就是个平民而已,没什么特殊身份。”
郑元璹摇头回道。
话音刚落下,他又改口道:
“说此人没有特殊的地方,也不对。”
“此人虽然只是平民,但却是简在帝心,对朝廷有大功劳的人。”
说完,郑元璹苦笑一声,为自己之前的误判懊恼不已。
如果早知道陛下对李逸如此看重,他绝不会同意自己大儿子郑世明让人去绑架李逸逼问烈酒酿造方法与香水配方的做法。
可惜,他现在知道得太晚了,大错已经造成,他们荥阳郑氏也付出了代价。
听完郑元璹的话,郑世明讶然出声:
“简在帝心?就因为李逸向朝廷献上了曲辕犁?陛下就如此看重曲辕犁吗?”
“没错,陛下亲口对我说,李逸发明曲辕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并且,李逸立下的功劳,不止于此。”
说到这里,郑元璹再度苦笑一声,接着说道:
“在发明曲辕犁之前,李逸还向朝廷献上了‘吐蕃威胁论’之策,据陛下所言,正是得到‘吐蕃威胁论’的提醒,我大唐才得以及时发现吐蕃暗中吞并吐谷浑的举动,并将吐蕃赶出了吐谷浑。”
“李逸身在长安,怎么对数千里之外的吐蕃如此了解?”
郑世明更加惊讶了。
他还没有进入朝堂为官,这还是第一次听郑元璹说起这些事。
郑元璹摇头回道:
“不知道,或许是此人真是眼光见识独到吧。”
“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招李逸入朝为官了?”
郑世明很不能理解。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他也不会轻视李逸,更不会贸然让人去绑架李逸。
“不知道,天心难测,陛下的心思,谁又能真正猜得到呢?”
郑元璹叹息一声。
闻言,郑世明沉默片刻,略过关于李逸的话题,开口问道:
“那阿耶您真要自请致仕?咱们荥阳郑氏如今在朝堂本就实力不够雄厚,您若致仕了,就更薄弱了。”
“不致仕不行啊!”
郑元璹长叹一声。
他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形势所逼,他别无选择。
“这一次,我们确实被陛下抓住了把柄,虽然下面的人会扛下罪责,但管教不严的责任,我是躲不过的。”
这一点,其实只是郑元璹的托词,更真实的原因,是他在朝堂上犯的过错被皇帝抓住了。
停顿了一下,郑元璹继续说道:
“再者,一直以来,陛下本就对我门阀世家多有不满,这一次,未必没有借题发挥,趁机打压我们荥阳郑氏的意思。”
“陛下让我自请致仕,已是留了体面,我若不识趣,那面临的,就是陛下的雷霆之怒了。”
郑元璹看得很清楚。
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不想致仕都不行。
“还是大意了!”
郑元璹心中懊恼无比地叹息一声。
上一次栽赃陷害李逸未果后不久,他就丢掉了左武候大将军一职。
他当时要是能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就肯定不会轻视李逸了。
听郑元璹这么说,郑世明的脸上满是颓然之色。
这一次,他们荥阳郑氏丢掉了两个重要财源,失去了在朝堂上的顶梁柱,真是损失太大了!
见郑世明一副很受打击的模样,郑元璹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说道:
“目光放长远一点,一时的挫折算不得什么!”
“咱们荥阳郑氏绵延数百年,底蕴深厚,岂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今日暂退一步,未来等时机成熟,卷土重来便是!”
“孩儿受教!”
郑世明躬身应道,语气里再无半分之前的颓废。
郑元璹点点头,没再说话,而是转头看向窗外院中正在落叶的老槐树,目光中带着几分萧瑟。
虽然安慰郑世明的时候,话说得轻松,但他们荥阳郑氏这一次终究是损失惨重啊!
“这笔账,日后再算!”
郑元璹的眼神变得冷厉。
他不敢记恨陛下,只能将这笔账算在李逸身上了。
不过,现在李逸正受陛下重视,他也不敢再有任何动作,必须要静待时机。
翌日。
郑元璹在朝会之上以抱病在身,需要回老家静养为由,自请致仕。
此事一出,朝堂震惊。
谁都没想到这位两朝元老会突然请辞,毕竟他虽已年过花甲,却仍精神矍铄,没有听说过他患病的消息。
对此,李世民先做了表面功夫对郑元璹进行了挽留。
然后,在郑元璹始终坚持要致仕的情况下,“无奈”同意了郑元璹的请求。
散朝之后,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等其余五姓七望的朝堂领军之人,很快私下找到郑元璹,与其进行了沟通,但却并未从其口中获得他自请致仕的真正原因。
毕竟,对于郑元璹以及荥阳郑氏来说,这是一件很屈辱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
五姓七望虽然号称同气连枝,但也不是说真的铁板一块,而是各有各的实际家族利益,各有各的具体谋算。
没有从郑元璹口中获知真相,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等并没有放弃,而是令人私下暗中调查此事。
因为郑元璹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太反常了。
有同样疑惑的,还有程知节与魏徵。
郑元璹的突然自请致仕,以及荥阳郑氏属下万和商会与梅香馆的突然被查封,让他们联想到了李逸的身上。
因为他们知道,万和商会之前与李逸的五粮酒肆发生过冲突。
另外,李逸最近开业的凝香阁,还对梅香馆的生意造成了冲击。
“难道,荥阳郑氏因为眼红香水生意,然后又暗中对二皇子出手了,所以遭到了陛下惩罚?”
不得不说,作为朝廷重臣,程知节与魏徵脑子转得都比较快,很快就猜到了真相。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他们两人知道李逸的真实身份,才能很快联想到这些。
两人共同想到这一点之后,又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
那就是等忙完手中的事之后,去李逸家找李逸探探口风。
另一边。
李世民在散朝之后,找到长孙皇后,与其一同离开皇宫,前往李逸的家看望李逸。
……
东市。
李逸视察完凝香阁,满意地离开了。
开业这么多天了,凝香阁的生意依然一如既往地好,每天摆上货架的香水还是能在短时间内售罄。
“果然,不论是现代女子,还是古代女子,都拒绝不了香水的诱惑!”
走在东市大街上,李逸美滋滋地想道。
这时,他突然闻到了新榨胡麻油的香气。
于是他停下脚步循着香气望去,原来是街边油坊的油坊师傅正将金黄的油装入陶罐。
看着这一幕,他突然想起了一种曾经最爱吃的“油炸点心”:千层酥饼。
来到贞观年间的大唐之后,他也吃过不少大唐的点心。
有油煎饼、胡麻饼,却没有层次分明、酥松香甜的“酥饼”。
为此,他特意用AI查了一下,“酥饼”确实是大唐发明的,不过是在唐高宗中后期,所以贞观朝是没有的。
“今日闲来无事,不如回去做点千层酥饼吃吃。”
拿定主意后,李逸走进油坊,买了一些新榨的胡麻油。
然后,又去买了一些刚磨的精面粉。
将所有东西买齐之后,李逸离开东市,返回家中。
他刚刚把制作千层酥饼的原料放入厨房,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就来了。
“秦叔、孙姨娘,好久不见。”
“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好要做一种新点心。”
李逸一边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迎进门,一边开口说道。
长孙皇后一听,来了兴趣。
“什么新点心?我帮你一起做。”
她虽然对厨艺不怎么擅长,但对制作糕点,却是很有兴趣,比如她曾经就宫中御厨学习马蹄酥的制作工艺。
这时听到李逸发明了一种新糕点,她很想参与一下。
“好啊。”
李逸带着长孙皇后进入了厨房之中。
而李世民则是自己躺在院中的摇椅上放松精神。
他刚躺下没多久。
咚咚咚!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秦叔,帮忙开下门!”
李逸从厨房中探出头,对着李世民喊了一句。
“这时候谁会来这里?”
李世民嘴里嘟囔了一句,极其不爽从摇椅上爬起来,走过去把大门打开。
然后,就看见了魏徵与程知节。
这两人看见开门的是自家陛下,不禁大吃一惊,本能地就要行礼参拜。
“臣……”
两人的话刚出口,就被李世民挥手打断了。
“记住我的身份不能暴露,还有,皇后也在里面,记得她现在姓孙。”
李世民快速向两人说完注意事项后,带着两人进入了院中。
听见院中传来几个人的脚步声,李逸知道是他秦叔把人带进来了,于是又从厨房中探出头看了看。
“程伯伯、魏相,你们怎么来了?”
李逸走到院中跟两人打招呼。
他有点吃惊,尤其是魏徵的到来。
因为他跟程知节可以说关系比较紧密,而与魏徵就只见了寥寥几面而已。
“我闲来无事,过来看看你。”
程知节随口回道。
在他之后,魏徵也现编了一个理由:“我也是闲来无事,想跟你聊聊诗词。”
“魏相,程伯伯说他闲来无事,我相信,你可是咱们大唐勤政的典范,你会闲来无事?”
李逸狐疑地对魏徵说道。
他这话一出,魏徵还没回话,程知节先不干了。
“你这话,怎么说得我每天都在偷懒一样。”
嚷嚷完这么一句,程知节在心中还嘀咕了一句:
“这不是在陛下面前揭我的老底吗?”
“程伯伯你可别冤枉我,我可没这意思,别想多了。”
李逸为自己辩解了一句。
“行了行了,别贫嘴了,赶紧忙你的。”
李世民催着李逸回去干活,不然活都让长孙皇后干了,那长孙皇后多辛苦。
作为爱妻达人,他肯定选择苦一苦李逸。
“知道了,程伯伯、魏相你们先随便坐,我跟孙姨娘做点点心,一会你们尝尝。”
李逸回了一句之后,便返回了厨房。
听完李逸这句话,魏徵与程知节心中很是惶恐。
皇后与二皇子在厨房做点心,他们当臣子的,坐在院中等着吃,这说得过去吗?
他们何德何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两人心中顿时有了告退的心思。
并且,在这里看到自家陛下之后,他们觉得自己心中的疑惑也得到了解答。
荥阳郑氏肯定是因为暗中企图对二皇子下黑手,所以才倒霉的。
李世民看着坐立不安的两人,淡淡地开口道:
“坐吧,不用在意那么多繁文缛礼,李逸让你们留下尝尝点心,你们就留下尝尝。”
听自家陛下这么一说,魏徵与程知节就打消了走人的念头。
随后,在注意不暴露李世民身份的前提下,三人在院外交流起政事起来。
另一边。
厨房之中。
李逸一边揉面,一边对正在调枣泥馅的长孙皇后道:
“孙姨娘,今天咱们要做的是点心名为千层酥饼,用面裹着油,叠几层再炸,保准酥得掉渣,特别好吃。”
闻言,长孙皇后满脸疑惑:
“面里裹油?炸出来不就成油疙瘩了?哪有这么做点心的?”
“嘿嘿,你放心,这法子讲究‘水油面裹干油酥’,层次越多越酥,不会成油疙瘩的,你看着我做就行。”
说完,李逸笑着挽起袖子,先取一半面粉,用温水和胡麻油揉成柔软的“水油面”,当作外皮。
然后,再取另一半面粉,直接用温热的胡麻油拌匀,揉成光滑的“干油酥”,当作夹层的起酥料。
接着,李逸将水油面擀成大薄片,把干油酥均匀铺在上面,像叠被子似的折起三层,再擀开,如此反复三次,直到面皮上隐隐透出层层纹路。
最后将面皮切成巴掌大的方块,在中间抹上一勺调好的枣泥馅,捏成半月形,边缘捏出花边,放入温油中慢慢炸。
油锅里很快泛起细密的泡泡,原本平整的饼坯渐渐鼓起。
金黄的外皮裂开层层酥纹,枣泥的甜香混着胡麻油的焦香瞬间飘满整间厨房。
长孙皇后闻着香味,看着锅中,忍不住惊叹:
“这面真能起层?看着就酥松,比油旋子还好看!”
李逸捞出炸好的酥饼,放在筛子上沥去多余的油。
刚控油片刻,饼身就“簌簌”掉下来细碎的酥渣,
李逸将其轻轻掰开,里面是一层叠一层的酥皮,枣泥馅顺着缝隙微微流淌,甜香扑鼻。
“孙姨娘,快尝尝!”
李逸递了一块给长孙皇后。
接过之后,长孙皇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酥皮瞬间在嘴里化开,带着胡麻油的醇厚和枣泥的清甜,一点不腻口。
她眼睛一亮:
“酥而不油,甜而不腻,香脆可口,味道别具一格,真好吃!”
尝过千层酥饼的美味后,长孙皇后对制作这一点心产生了很大兴趣。
在李逸的指导下,她很快学会了千层酥饼的制作方法。
两人一起动手,很快做出了一批千层酥饼。
“拿出去给你秦叔他们吃吧。”
长孙皇后吩咐道。
李逸点点头,与长孙皇后一起把做好的千层酥饼拿了出去。
李世民等三人在尝过一口之后,全都赞不绝口。
随后,四人一边吃着千层酥饼,一边交谈起来。
聊着聊着,李逸想起一件事,便试探着问程知节与魏徵道:
“程伯伯、魏相,你们可知万和商会与梅香馆为何会被查封?”
“这……”
程知节与魏徵看了看自家陛下,没敢贸然回答。
见状,李世民开口道:
“被朝廷查封,那肯定是因为违反了朝廷律法,还能是什么原因。”
“对对对,就是这样。”
程知节附和道。
“我还听说,因为被万和商会与梅香馆的事牵连,沛国公郑元璹也被朝廷罢官,准备告老还乡了。”
“魏相,可有此事?”
李世民又假模假样地问魏徵道。
他想要通过魏徵之口,把这个信息告知李逸,让李逸不用再担心荥阳郑氏的威胁。
魏徵很配合地回道:
“确有此事。”
得知这件事,李逸欣喜无比,荥阳郑氏终于倒霉了!
“陛下圣明,目光如炬,一下就发现了沛国公郑元璹这样的奸臣!”
喜悦之下,李逸不吝于大拍李世民的马屁,虽然他不知道李世民就在他面前。
闻言,程知节跟着拍李世民的马屁道:
“那可不,陛下英明神武,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人可以瞒过陛下!”
听到这话,李逸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随口抬杠道:
“额,那可不一定!有个家伙,堪称三姓家奴,就把当今陛下耍得团团转!”
“这人是谁?”
李世民脸色一变,迫不及待的问道。
他的语气不仅急促,而且还带着一丝恼怒。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4/234165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