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萧辰的实验开始
就在他内心天人交战之际,赵小五抛出了让他无法拒绝的诱饵。
“事成之后,”
“那支商队携带的十万两银子,你们可以拿走一半。
算是殿下赏你们解决‘麻烦’的‘肉骨头’。”
“一半”的银子!
这已经是一笔足以让整个部落疯狂的财富!
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赵小五接下来的话,就如同冰水般浇了下来。
“但是,”
“那支队伍里有几十个手艺精湛的工匠,还有几车我们凉州急需的货物。
你们必须完好无损地给我‘请’回来。”
“少一个工匠,扣你们一成金银;
少一车货物,同样扣一成。
如果工匠和货物有任何大的损伤……”赵小五冷冷一笑,
“那你们不仅一分钱都拿不到,还得用你们部落的人口来抵!”
这番话,瞬间让且末从贪婪的狂热中清醒过来。
他明白了,这哪里是赏赐?
这分明是一场带着枷锁的喂食!
金银是诱饵,工匠和货物,才是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
“至于那些护卫……”赵小五的眼中闪过冰冷的杀意,
“他们若是反抗,你们就地格杀,用他们的血,来洗刷你们背叛的罪过。
也让北狄人看看,我凉州的狗,咬起人来有多狠。”
最后,为了彻底断绝且末的所有退路,赵小五又补充了一句:
“我还会让武威的巡逻队,在事发后的第二天,‘恰好’巡逻到鹰愁峡。
如果你们办得干净利落,巡逻队只会看到一片被马贼洗劫过的废墟。
但如果你们留下了任何不该留下的‘活口’,或者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你应该知道,我凉州军的斥候,比草原上的狼还要多。”
他看着且末那张阴晴不定的脸,知道对方已经彻底被自己拿捏住了。
他且末接下了这个在他看来是“天降横财”的美差。
他根本不知道这支商队的真实身份,只以为是凉州王想借他的刀,去处理掉某个不听话的商队。
他兴高采烈地回去集结人马,准备去干一票大的,完全没有意识到:
自己已经变成了赵小五计划中,那把用来抹除“后患”的最肮脏的刀。
……
夜,已深。
张掖城,凉王府。
与武威郡守府那压抑紧张的氛围不同,这里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
书房内,烛火通明。
萧辰正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阿一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为他按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他一日的疲惫。
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日常。
一名负责整理情报的文书,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将一叠刚刚由各地汇总而来的例行情报简报,放在了萧辰手边的矮几上。
这是凉州每日的惯例,无论军政大小事务,最终都会以最精炼的形式,汇总到这里。
萧辰没有立刻睁眼,只是对文书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他拿起最上面那份来自武威郡的简报,随意地翻阅着。
“嗯……春耕物资调配顺畅,民心稳定……”
“昆仑商会新开辟的商路利润比上月又涨了一成,不错……”
他的目光一行行地扫过,脸上带着一丝满意的微笑。
然而,当他的手指,即将翻过这一页时,却猛地停住了。
他并不是发现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恰恰相反,他发现了一件“小事”的缺失。
他的目光,定格在了简报上关于“黑山铁矿”的条目上。
上面只写着:“产量稳定,无异常。”
萧辰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起来。
他记得,根据矿区工程司的日程表,前日,三号矿道应该有一次例行的爆破作业。
按照他亲手制定的《凉州安全生产及事故报备条例》,任何爆破,无论大小,无论有无伤亡,都必须在十二个时辰内,
由矿区负责人与当值的亲卫队长共同签字,形成专项报告,直送王府。
可是,今天的简报里,依旧没有这份报告。
一个负责安全的亲卫队长,一个负责生产的矿区管事,两个人,同时“忘记”了我亲自定下的铁律?
这不可能!
除非,他们遇到了比“违背殿下铁律”更重要的事!
并且……这件事,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我隐瞒。
紧接着,他的目光又落在了简报的末尾,那份由“草原联络司”呈报的、关于各部落动向的条目上。
上面写着:“各部安稳。唯黑沙部落,于昨日集结三百精锐骑兵,借口‘春季围猎’,脱离常规牧场,向东南方向移动,去向不明。”
黑山铁矿的报告“迟到”了。
黑沙部落的骑兵“失踪”了。
萧辰放下简报,端起阿一为他泡的茶,吹了吹热气,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他的大脑,却在以恐怖的速度运转,将这两个小小的“信息断裂点”,与他脑海中的所有情报串联了起来。
他的思绪,首先回到了二十天前,赵小五亲自送来的那份关于“成功抓获京城密探”的报告。
报告上说,李隼等人已被送往黑山铁矿进行“劳动改造”,由石大壮亲自看管。
“李隼……”萧辰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
他知道,像李隼这种皇城司的精英,骨头极硬,但脑子也极活。
在黑山那种地方,他唯一的活路,就是用他脑子里的情报,去换取生存的筹码。
“所以,不是石大壮出了事。”萧辰的眼神变得冰冷,
“是石大壮……从李隼的嘴里,撬出了什么东西。”
他开始推演。
如果李隼招供的是关于京城党争、或是某个官员的贪腐证据,
赵小五和石大壮只会欣喜若狂地第一时间上报,作为攻击敌人的武器,绝无隐瞒的道理。
如果李隼招供的是关于北狄的军情,
他们更会作为天大的功劳火速上报参谋司,这关系到整个凉州的安危。
“那么,能让赵小五这个最重规矩的人,宁可冒着欺君之罪也要‘替我解决’的‘麻烦’
一定是一个让他觉得:
一旦我知道了,就会对我本人,或者对我建立的这套‘规矩’,造成巨大冲击的麻烦。”
萧辰的思维越来越清晰。
“能冲击我本人的,在他看来只有‘亲情’。”
“能冲击凉州‘规矩’的,只有来自京城的‘特权’。”
能同时具备“亲情”和“特权”这两个属性,又值得皇城司精英监视和护送的……还能有谁?
而黑沙部落的异动,则完美地印证了他的推论!
“三百精锐,去向东南……”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快速移动,最终定格在了武威郡东南方向,那个最适合设伏的险要隘口。
“鹰愁峡。”
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清晰无比的答案。
萧辰的目光,穿透了书房的墙壁,望向了遥远的东方——京城。
“……京城里,有‘贵人’要来了。”
他缓缓放下茶杯。
他不确定来的是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目的。
但他知道,赵小五一定已经自作主张地,开始了他的“应对”。
而赵小五的应对方式,无非就是他最擅长的——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鹰愁峡……”
萧辰心中冷笑。
“妇人之仁。”
他不是在骂赵小五心软,而是在骂他……格局小了。
“他还是没学会,‘规矩’本身,才是我们最锋利的刀。
任何试图绕开规矩的‘捷径’,最终都会割伤自己。”
他以为杀了来人就能一了百了吗?
幼稚!
萧辰不允许任何脱离他掌控的“意外”。
他也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的规矩。
但他决定不直接拆穿赵小五的计谋。
至于赵小五和石大壮的处罚也不必着急。
此刻,他还不确定那位“贵人”的具体身份。
但是,他不在乎。
他决定将计就计,做个实验。
他看着窗外的月色,平静地对屋外值守的亲卫吩咐道:
“传我的命令,命侯三都尉,即刻起,率新兵1000人,调任武威城一线,进行为期半月的‘山地适应性拉练’。”
“就说……春耕在即,让他带新兵去那边熟悉熟悉地形,防止有流窜马贼袭扰春耕队伍。”
这个命令,下得极其自然,理由也无懈可击。
任何人都不会觉得这是针对某件事的特殊安排,只会认为是殿下一次常规的军队轮岗。
亲卫领命而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
萧辰重新拿起那份武威郡的简报,在那句“产量稳定,无异常”的下面,用朱笔,轻轻地画了一个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49/237473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