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流放边疆?谢邀,三年之期已到! > 第134章 温度和规矩

第134章 温度和规矩


经历了仓库盘点的震撼后。

萧茗月开始认真观察这个庞大“系统”的每一个细节。

她每天记录工分,计算产出,试图找出这台精密机器的运行逻辑和她坚信必然存在的致命缺陷。

几天后,她终于等到了“致命缺陷”。

第七生产小组里,孙寡妇因为她三岁的孩子突发高烧照顾孩子,连续两天工分垫底,面临被扣光所有口粮的惩罚。

医官营的郎中留下一包草药,严肃地告诉王大婶:

“孩子是风寒入肺,再不退烧就危险了。

这药,必须用一碗浓米汤做药引,连喝三天才能见效。”

“浓米汤”这三个字,在小组内激起了激烈的讨论。

这意味着必须有其他人自愿捐出自己口粮中最精华的部分。

清晨的“小组互助会”上,王大婶将难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帐篷前一片死寂,没有人开口,每个人都下意识地护住了自己的饭碗。

萧茗月认为,这是她彻底揭穿这个体系虚伪面纱的绝佳机会。

她想起了在东宫时,那些底层太监宫女之间最常见的“对食”和“结干亲”。

所谓“对食”和“结干亲”就是:

无儿无女的太监与宫女会结为名义上的夫妻,搭伙过日子,这被称作‘对食’;

或是无依无靠的下人们拜个有权势的管事为干爹干娘,结成利益共同体,这叫‘结干亲’。

表面上是互相取暖,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在资源匮乏时,能有一个可以借贷、可以依靠的对象罢了。

而那些还不起“人情债”的,最终往往会沦为更强势一方的奴仆。

这套法则,放之四海皆准。

萧茗月站了出来,提议道:

“既然无人愿意,不如按规矩办。

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借贷’法子。

孙氏可以向我们所有人‘借’米,写下欠条,日后用双倍的工分偿还。

还不起,就用她之后的劳役来抵。

这样既救了人,也维护了规矩的公平。”

她的提议,本质上是将“互助”变成了冰冷的“高利贷”。

她要用这份契约,来证明这个体系的根基,依旧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出乎她意料的是,第一个响应的,竟是当事人自己。

孙寡妇跌跌撞撞地走到萧茗月面前,“噗通”一声跪下,眼中含泪:

“这位姐姐说得对!我借!我签!

姐姐是读书人,懂规矩,您说的这个法子最好!

有借有还,天经地义!

双倍工分,不,三倍!

我以后不睡觉也给你们还上!

求求你们,先……借我半碗米行吗?就半碗!”

小组内立刻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几个精明的妇人开始交头接耳,眼神在孙寡妇和萧茗月之间来回移动,已经在盘算这个“买卖”是否划算。

萧茗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终于看到了这个体系的裂痕。

看,这就是人性。

在生存面前,所谓的集体温情不堪一击。

她甚至已经准备好,拿出炭笔,亲自为孙寡妇草拟这份“旧世界规则胜利”的契约。

王大婶看着这一切,眉头紧锁。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粮袋,又看了一眼那个烧得小脸通红的孩子。

她的眼神闪过一丝犹豫和不忍,但很快又被对饥饿的恐惧所取代。

她甚至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人说:“写欠条……也行,是该按规矩办。”

她的目光却不敢再看那个孩子,只是死死地盯着自己脚下那双满是补丁的旧布鞋,仿佛那上面有比人命更重要的道理。”

就在这时,帐篷里孩子的咳嗽声突然变得剧烈而急促。

“娃——!”孙寡妇以为孩子不行了,疯了一样去探孩子的鼻息。

就是这声呻吟和死寂,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王大婶的心上。

她想起了自己当年在逃荒路上同样病死的孙子,也是这样,咳着咳着就没了声。

她身体猛地一颤,那张刻薄的脸上,露出了恐惧和痛苦。

她没有再说话,也没有嘶吼,而是拿出自己的粮袋,走到孙寡妇面前,哗啦一声,将里面所有的米都倒进了孙寡妇的空碗里。

她做完这一切,才红着眼,对着那几个还在盘算“利息”的妇人,说:

“……还算计什么?人都快没了……还算计个屁!”

王大婶的行动,激起了涟漪。

那个平日里最爱占小便宜的妇人,看着碗里的米,又看看王大婶,犹豫了半天,最终也骂骂咧咧地走上前,从自己粮袋里不情不愿地抓了一小把米,扔进了碗里,嘴里还嘟囔着:

“算我倒霉!”

接着,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人,默默地献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口粮。

萧茗月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那只破陶碗里汇集起来的米粒。

她引以为傲的“阳谋”,她精心设计的“契约”陷阱,在这最朴素的善意面前,被碾得粉碎。

她看到孙寡妇因为激动,手抖得厉害。

她的指尖下意识地触碰了那陶碗,感受到那份由无数人的善意汇集而成的重量时,

她的身体猛地一僵。

她想缩回手,却发现自己竟下意识地更用力了,将那只摇晃的碗稳稳地扶住了。

这个动作是如此的自然,仿佛不是大脑下的命令,而是身体的本能。

她被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多管闲事’的举动惊呆了。

不多时,管事闻讯赶来。

他没有处罚这种“私相授受”的行为,反而直接走到帐篷门口一块不起眼的木牌前。

他指着木牌上早就刻好的《凉州劳作互助条例》第三条,高声念道:

“凡小组内遇成员或家属重病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完成工分者,经小组内部半数以上成员同意,可启动‘集体互助’。

由小组共同分摊其基础口粮,并可向‘军民互助所’申请无息‘紧急工分贷款’,由全组成员共同担保,未来用集体荣誉工分偿还!”

念完后,管事看着目瞪口呆的萧茗月,继续道:

“殿下说了,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他定的规矩,不是为了让大家伙儿互相算计,是为了让咱们在最难的时候,能拉彼此一把。”

随即,他宣布奖励第七组“集体荣誉工分”和一面绣着金色麦穗的红旗。

萧茗月以为她找到了体系的漏洞,却不知,这正是体系最强大的地方。

萧辰预判了人性的自私,所以他用规则来保护善良;

他也预判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他用奖励来鼓励互助。

这是一个连“善良”都被设计进程序里的新世界。

当晚,萧茗月躺在冰冷的草席上,彻夜未眠。

她看着那碗被众人“众筹”出来的浓米汤,在孙寡妇床头的小火炉上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那股米香,混杂着柴火的烟火气,钻进她的鼻腔。

她想起了在宫里,生病时御膳房送来的永远是按规矩来的药膳。

她从未闻过这样……温暖的味道。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49/237473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