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那还是扬名立万吧
林博武的狼狈离去,并未在红旗沟掀起太多波澜。对工人们而言,那不过是又一个被顾建业“教做人”的外来者。但对顾建业本人而言,却让他心里产生了一丝波动。
他并非没有好胜心。前世,他能在人才济济的设计院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那份不甘人后的锐气。只是,两世为人,经历过生死和荣辱的巨大起落,他早已将这份锐气深藏于内,转而追求更本质、更实在的东西。
但林博武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对实践的鄙夷和对理论的盲目崇拜,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那一整个脱离实际的“学院派”体系,触动了顾建业的某根神经。
他意识到,仅仅在红旗沟这个小小的天地里证明自己,是远远不够的。
思想的壁垒,才是最坚固的壁垒。
如果不从根源上,从理论和理念的制高点上,对当前国内建筑设计领域的某些错误思潮进行一次彻底的冲击,那么,就算他把红旗沟建成天上宫阙,在那些“专家”眼中,依旧不过是“奇技淫巧”。未来,还会有无数个“林博文”、“林博武”站出来,用他们那套所谓的“标准”和“规范”,来阻碍真正有价值的建设。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建设者,更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
而眼下这场全省范围的竞赛,无疑是发声的最好平台。
那个深夜,顾建业静静地坐在灯下,思考了一整夜。
第二天,当周灵和沈若雪看到他眼中的血丝,关切地询问时,他只是平静地将一份写好的报名表,递给了周灵。
“帮我把这个,寄到省城的竞赛组委会。”
周灵接过报名表,看到上面“参赛人:顾建业”几个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但眼睛里露出难以抑制的惊喜和兴奋!
“你……你决定参加了?”
“有些道理,需要换一个地方,跟一些特定的人,好好讲一讲。”顾建业的语气,听不出任何情绪,但感觉就像马上要喷发的火山一般。
“好!我马上去办!”周灵兴奋地拿着报名表跑了出去,仿佛比自己参赛还要激动。
……
顾建业报名参赛的消息,很快就在省城的设计圈里传开了。
但在林博文、李志凡这些早已声名在外的“天之骄子”看来,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乡下知青,不过是来当炮灰的,甚至连让他们正眼瞧一下的资格都没有。
林博武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他在红旗沟的“见闻”,将顾建业的实践,贬低为不入流的“土法蛮干”,更是引来了圈内不少人的嗤笑。
“一个泥腿子,也想搞设计?真是天大的笑话!”
“等着吧,初审方案都过不了!”
竞赛的第一轮,是方案初审。
参赛者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文本,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单体平立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由组委会的专家进行匿名筛选,从数百份方案中,选出三十个入围下一轮。
顾建业并没有急于求成。
他没有将自己在红旗沟那套已经成熟、甚至可以说领先时代的设计方案直接拿出去。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于超前的理念,在初审阶段,面对那些思想僵化的评委,反而可能因为“离经叛道”而被直接枪毙。
他需要一块“敲门砖”。
于是,他花了几天时间,不眠不休,绘制出了一套全新的、看似“平平无奇”的设计方案。
这套方案,从外表看,非常“保守”。它依旧采用了传统的坡屋顶、砖墙结构,布局也是中规中矩的院落式。完全符合这个时代评委们对“新农村住宅”的主流审美和认知。
然而,在这看似朴实无华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顾建业真正的“杀招”。
他在设计说明中,用极其详尽、严谨的数据和分析,阐述了这套方案在“成本控制”、“施工效率”和“模块化建造”上的巨大优势。
他没有提任何超前的概念,只是将最基础的建筑经济学原理,运用到了极致。
他精确计算了每一块砖、每一根木料的使用效率,通过优化结构和布局,将材料损耗率降到了一个惊人的低点。
他还提出了一套“标准化预制构件”的施工流程,可以将门窗、楼梯、甚至部分墙体构件提前在工场预制,现场直接吊装,大大缩短了工期。
这份方案,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绝顶高手,乍一看平平无奇,但细细品味,每一招每一式,都返璞归真,直指核心!
它的核心思想,不是“设计一栋漂亮的房子”,而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大规模地,为最广大的农民,建造最实用、最耐用的房子”!
这是一个真正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案,其立意和格局,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些只知道在图纸上炫技的“天才”们!
当这份匿名的方案,送到初审评委组手中时,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又是这种老掉牙的设计,没什么新意。”一个评委草草翻了两页,就准备扔到一边。
但旁边一位年长的、曾参与过早期国家大型项目建设的老工程师,却被方案后面那份厚厚的、全是数据和分析的“成本与工期控制报告”吸引了。
他拿起报告,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越看,手抖得越厉害。最后,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直接发出夺命n连问……
“嗯?有点意思的小家伙。”
“嗯?什么玩意?”
“嗯??还可以这样?这这这这?”
“这份方案!这份方案是谁做的?!这……tm简直是把算盘打到了骨子里!把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啊!”老工程师激动地喊道,“如果真能按这个方案来,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成本,至少能降低百分之二十!建设速度,能提高一倍以上!”
他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其他评委的重视。
他们纷纷拿起那份方案仔细研究,平时啥大场面没见过的专家教师们,这个时候竟然都爆起了粗口……
最终,这份代号为“117号”的方案,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毫无悬念地,入围了前三十名。
……
初审结果公布,顾建业的名字,出现在了入围名单之上。
这让省城设计圈里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人,都感到了几分意外。
“竟然让他混进去了?肯定是走了狗屎运!”林博武不屑地撇撇嘴。
林博文和李志凡等人,也只是略感惊讶,并未将他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顾建业不过是靠着一点小聪明侥幸过关,在接下来的复赛中,面对更专业的评审和更严苛的要求,他那点“乡下土法”必然会原形毕露。
他们不知道,顾建业抛出的,仅仅是一个最不起眼的“饵”。
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
复赛的题目,很快就公布了——“针对我省北方严寒地区的节能住宅设计”。
要求在初赛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重点解决建筑的保温、节能和新能源利用问题。
这个题目,对所有参赛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个时代的建筑节能技术,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然而,当顾建业看到这个题目时,他直接笑闷了。
节能?保温?新能源?
这……简直就是直接把最擅长的题目,送到了他的手上!
他脑海中,那些关于被动式太阳能房、外墙保温技术、空气循环系统、太阳能集热、沼气利用……等等领先了这个时代几十年的“黑科技”,如同沉睡的巨龙,终于可以被唤醒一二了。
他知道,从这一轮开始,才是他真正表演的时刻!
他要让那些自命不凡的“天才”们,亲眼见识一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降维打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34/111110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