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模拟实战与招揽军事人才
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十二月一十三日,大同工业区,护卫队营地。
寒风虽然凛冽,但护卫队军营内却时不时传出喊杀声音,士兵中气十足,声音洪亮,让整个营地也显得有生气。
张献忠领着一群来自榆林卫的军户,艰难地在寒风中朝着军营走来。
这些军户此前认为大同社不过是乱民裹挟拼凑起来的军事组织,就是一群毫无章法的乌合之众,只不过运气好才打下了河鱼堡。然而,当他们远远望见眼前这个营地时,心中的轻视瞬间消散了几分。
只见营地外围的壕沟又深又宽,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护栏整齐结实,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明探暗哨分布合理,箭塔高耸林立,处处彰显着严谨的军事布局。
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整个营地出奇的干净。那迎风飘扬的旗帜,没有一丝破裂与肮脏的痕迹,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与众不同;护栏和壕沟也被清理得一尘不染,每一处角落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连哨兵的衣服,样式虽然怪异,却极其华丽,崭新得让人觉得这个营地是刚刚搭建起来的。
营地肮脏不一定战斗力差,但如此干净整洁的营地则代表了军队的组织力强,而组织力强的军队战斗力必然也是强的,这让这些准备投靠大同社的军户增强了几分信心。
张献忠大步走到哨兵面前,恭敬地抱拳说道:“兄弟,俺是河鱼堡的张献忠,奉社长的命令,寻觅到一些军事人才,特来此地报道。”
哨兵上下打量了一下众人,目光沉稳而警惕,说道:“你们在这里稍等,某这就去通报。”说罢,转身快步走进了营地。
没过多久,哨兵带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匆匆赶来。壮汉声音洪亮地说道:“俺叫高小四,社长吩咐俺带你们进营地。”
一行人跟着高小四缓缓走进营地。当路过校场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校场上,几百匹套着布甲的战马嘶鸣着,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挥舞着明晃晃的战刀,气势汹汹地朝着一支火器军队冲去。
这支火器军队大约有五百人,他们紧密地聚拢在一起,手中握着造型奇特的火枪。让这些军户们感到奇怪的是,这火枪的枪管上竟然还挂着一只匕首,整体怪异的模样看上去就像一支短枪。
骑兵的攻势如狂风骤雨,奔腾的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他们气势如龙,一往无前地冲向那支火枪部队。
“砰砰砰!”十几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校场的紧张气氛,但对面的骑兵却丝毫没有退缩的迹象,依旧勇往直前。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从五十步到三十步,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而在这个过程中,火枪兵们手中的火枪不断发出响声,尤其是靠近三十步的时候,枪声愈发密集,大部分火枪都是在那个距离上射出去的。
骑兵越过30步之后,眼看着两支军队就要猛烈地撞在一起,火枪兵们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一部分人终于心理防线崩溃,开始逃离军阵。
然而,就在骑兵即将与火枪兵正面冲撞的千钧一发之际,骑兵队伍突然一分为二,如同灵动的游龙,巧妙地越过了火枪兵的阵型。那些逃跑的士兵瞬间被骑兵追上,骑兵手中的战刀落下,每人背上都挨了一刀,惨叫着被打翻在地。
高天磊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地说道:“这是什么训练方法?火枪不进行三段射击,反而要等到靠近三十步才射击,哪有这样打仗?这不是白白把士兵往死路上送吗?”
张献忠微微皱起眉头,苦笑着解释道:“小舅子,这战术可是社长自创的,威力十分巨大啊。某可是亲眼见到赵保国的家丁,就是在三十步这个范围,被社长的火枪队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的。当时那场面,真是让俺老张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张献忠是实实在在被打服了,所以他非常认可这套战术,什么三段击,三段击,都比不上这一轮射击。
高天磊还是难以接受,他一边摇头一边说道:“这简直是拿战士的性命在开玩笑啊!要是大同社的士兵心理素质不够过硬,承受不住这种压力,提前崩溃了,那迎接他们的不就是骑兵无情的追杀吗?这风险也太大了,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张献忠拍了拍高天磊的肩膀,说道:“现在这不就是在训练他们,你认为在30步距离,挨了那么多次火枪,那些骑兵还会有战斗力。看看这火枪上面的匕首,这就是一柄长枪,即便没有一击击溃敌人,他们也可以组成一个长枪方阵,让敌人无可奈何。”
在训练场上,孙磊满脸怒容,双眼圆睁,气急败坏地对着几个逃跑的士兵大声骂道:“都说了多少次了,耳朵都长到哪里去了?不要脱离军阵,不要脱离军阵,脱离了那就是在找死,你们还想逃命,就凭你们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赢人家四条腿的骑兵?
即便真到了要撤退的时候,那也得得到命令之后,整齐有序地撤。像你们这样毫无章法地逃跑,那就是去做炮灰的命,懂不懂!”越说越气的孙磊,情绪彻底失控,忍不住狠狠地踢了这几个逃跑的士兵几脚。
那几个士兵满脸惶恐,其中一个哆哆嗦嗦地带着哭腔说道:“队长,那场面太吓人了,俺……俺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啊。您没瞧见,那些骑兵冲过来的时候,尘土飞扬,马蹄声震得地都在抖,俺感觉再不跑,下一秒就要被那些骑兵踏成肉泥了。”
孙磊眉头紧皱,一脸恨铁不成钢地吼道:“这也就是在训练场,要是在真正的战场,你们早就死透了!我都反复强调多少遍了,面对敌人,把火枪对准他们,凭借咱们的火力,死的就是敌人。
可你们倒好,居然用背对着敌人,那不是摆明了准备等死吗?平时都说了多少遍了,一上战场就给我全忘了,都白教你们了。”
就在这时,贺老六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三营民兵退场,四营民兵准备登场,骑兵营整队!”
骑兵营长孙可旺立刻挺直身子,大声回应道:“是!”声音洪亮有力,透着军人的干练。
随着孙可旺的一声令下,“全军整队!”500名骑兵在他的指挥下,迅速而整齐地排列起来。他们身姿挺拔,战马昂首嘶鸣,整个骑兵队伍如同一道钢铁长城,缓缓地前进到他们初始的位置。
孙磊失望的带着自己的队伍退场。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民兵的模拟实战。大同社对民兵的训练可是一步一个脚印。
第一个月,主要对民兵进行队列操练。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训练,这些原本散漫的民兵,如今已经能做到简单的令行禁止,初具军队的模样。
到了第二个月,就给这些民兵发放火枪,开始进行火器训练。然而,训练成绩却惨不忍睹。在 100步的靶子前,不要说打出什么9环、10环之类的好成绩,能打到人形靶的民兵,那都堪称神射手了。
毕竟在滑膛枪时代,想要做到精准射击实在太难。而那种性能较好、有膛线的燧发枪,不仅价格高昂,制造难度极大,产能根本跟不上需求,到现在也只是勉强制造出了 100支。
除了射击训练,后面就是关键的战术配合了。为了提升射击的精度,徐晨对民兵训练采用龙虾兵的 30步射击法的战术。
这种战术好处十分明显,到了 30步这个距离,哪怕是滑膛枪,命中率也能超过五成,挨上一枪敌人基本上都会崩溃。
但它的缺陷也不容忽视,对己方士兵的组织力要求极高。要求己方先承受敌人的猛烈攻击,没有强大的组织力和高昂的士气,很容易出现还没开火,己方队伍就崩溃的局面。
最开始进行这种训练的时候,状况频发。上百骑兵的冲击力跟 500骑兵的冲击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大部分民兵第一次接触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根本承受不住压力,直接崩溃,撒腿就跑。
好在经过反复的训练和磨合,如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民兵们在面对骑兵冲击时,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慌乱。
高天磊站在一旁,看着训练场上的骑兵,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忍不住对身旁的人说道:“这支骑兵的战斗力可不一般啊,这是社长的家丁吗?”
姜超满脸羡慕地附和道:“肯定是了,你瞧瞧他们的武器装备,再看看他们那壮实的身形,不是家丁的话,哪能把身体养得这么好,武器装备又能这么精良,就刚才他们的三眼統都没有拿出来。。”
像他们这些军户,平日里生活艰苦,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能成为家丁的人,因为一旦成为家丁,就可以跟着那些守备、千户吃香的喝辣的,生活条件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张献忠在一旁听到他们的话道:“大同社可不搞家丁制度。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像这样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大同社有三支,而且还在快速扩张当中。现在要是投靠大同社,只要你有本事,马上就有出头的机会。”这番话,让周围的人都不禁心动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护卫队会议室
冬日的寒风呼啸着,可议事厅内却暖意融融。张献忠带着一群人走进厅中,卫兵立刻给众人每人端上一杯热茶。
那茶杯,质地细腻,白如羊脂,正是景德镇的上乘瓷器;凑近一闻,茶香袅袅,绝非普通碎末茶叶可比。
这细致的招待,让高天磊他们这些来自底层的人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暖流。高天磊出身军户,在底层挣扎求生,生活困苦,尊严对他们而言,几乎是仅有的珍贵之物。徐晨的这一举动,无疑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大同社好感的种子。
“军务繁忙,让各位久等了。”徐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双手拱手,快步走进厅来。
张献忠连忙起身,笑着回应:“社长客气了,我等本就无事,坐在这里,这热茶一喝,身子暖和得很呐。”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质朴与豪爽。
徐晨微微点头,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说道:“想来张献忠已经和你们说清楚了,我护卫队这段时间扩张迅猛,急需各种军事人才,不知各位有何本事?”
护卫队扩张太快了,如今把河鱼堡上千军户算上,护卫队已有4000名民兵,领俸禄的常备军更是从500人扩充到了1500人,其中还有500骑兵。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军事人才极度匮乏。从上层的指挥军官到下层的基层军官,都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好在米脂靠近榆林卫,这里本身并不缺乏各种军事人才,于是徐晨给张献忠下达一个命令,让他招募榆林卫的各种军事人才,才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张献忠赶忙站起来,拍着胸脯保证道:“社长放心,俺给您带来的可都是好手!”说着,他一把拉起身旁的高天磊,满脸自豪,“他叫高天磊,家传的射箭本事,百步开杨那都跟玩儿似的,在咱那一片儿,那可是一等一的神射手!”
高天磊有些腼腆地挠挠头,张献忠的介绍让他有点不好意思了。
徐晨道:“火枪打的怎么样?”
高天磊道:“用过,不好用,打不准不说,还容易炸膛。”
徐晨笑道:“我大同社的火枪不会炸膛,火枪是未来战场的主流趋势,你以后要多用火枪,成为一个神枪手。”
高天磊点点头,算是答应徐晨了。
徐晨也看得出来他还有顾忌,但并没有说什么,大明王朝的军火质量,他看的小说都写烂了,炸膛是正常,不炸膛才是奇迹,弄得明军士兵都不敢用这些火器。
张献忠又指着旁边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这个叫姜超,他家三代都是骑士,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一身骑射的功夫,就是草原上的蒙古人见了,也得竖起大拇指!”
姜超微微抱拳,不过却有点不好意思,他家的马早就被卖掉了。
张献忠接着又介绍其他人,“余下的这些兄弟,也都是从小在军营里摸爬滚打长大的。不管是安营扎寨这种精细活儿,还是探马侦查这种危险事儿,那都是一把好手!”
徐晨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各位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过,我护卫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各位先到我军官速成班训练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好好了解我护卫队的规矩和行事方法,之后再下放到各个营队当中,各位看如何?”
姜超几人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交流着想法。片刻后,姜超上前一步,抱拳问道:“先生,那这俸禄又该如何算呢?毕竟大家出来做事,都得考虑生计。又或者,先生您这边会不会给我们分配土地?”他的话语直白,但却问到了众人的心坎上。
护卫队虽然看上去很正规,但毕竟是贼寇,他们这也算是投贼了,要是待遇都不好的话,那他们就亏大了。
徐晨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解释道:“现在我们大同社实行的是民兵加常备军结合的制度。民兵可以分到50亩土地,每年秋收之后,需要参加军事训练,为保卫家园出份力。
而常备军则发俸禄,普通士兵每月最低也有一两银子,军官则按等级增加俸禄,各位现在是学员兵,前三个月的俸禄是一两银子。等下到营队之后,根据职务的不同,俸禄大概在二三两之间。当然,只要各位努力,以后还有晋升空间,俸禄也会相应增加。”
“加入护卫队之后,先给你们三个月的俸禄作为安家费,你们的家人也可以接到工业区居住,由我们大同社安排好你们家人的差事,保证不会让他们生活贫苦。”
常备军没有田地,为了解决这些士兵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训练战斗。他们的家人都可以在大同工业区得到一份差事。
众人听了,这待遇和朝廷可谓是天差地别,根本没有什么好思虑的,几人几乎同时说道:“我等愿意加入护卫队!”
徐晨笑道:“好!小四,带他们去领军装和日常用品,然后安排到军官速城营地去。让他们好好安顿下来。”
“是!”高小四应了一声,身姿矫健地走上前,对着众人说道:“各位请跟某来。”
高小四带着众人离开后,会议室里只留下张献忠和徐晨两人。
徐晨看着张献忠,神色认真地说:“这段时间你把这些军户的家人接过来,你作为河鱼堡的代表,参加我们大同社的全体大会。”
张献忠激动抱拳说道:“俺谢社长栽培。”
这是社长认为他是自己人,努力了这么久,终于得到了社长的认可。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10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