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明特产“猪队友”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十日。
山西行省,闻喜县,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战争阴云之下。罗汝才在占据曲沃县后,野心勃勃地开始四处攻城略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后拿下了绛县和绛州,两州县几乎是望风而降。
而后亲率三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闻喜县,目标直指一路南下的运城。
运城拥有整个山西最大的盐池,几千年来一直是富裕之地,罗汝才将其视为自己争霸天下的重要资本。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罗汝才在绛县和绛州未能有效约束部下,农民军在两县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这一系列暴行不仅耽搁了他的行军速度,也引起了解州地主士绅的极度惊恐。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平日里吝啬的他们终于大方起来,一方面,他们自掏腰包,替朝廷给断了两年军饷的太原镇士兵补发军饷,另一方面,在整个解州大量招募青壮,加强城池的防守力量。
明军向来如此,有钱就有战斗力,没钱就士气低落。靠着解州士绅的慷慨解囊,再加上罗汝才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农民军连续进攻闻喜县十余天,却始终未能将其攻克。
与此同时,贺函率领 5000秀子营士兵和一万民夫,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行军,越过潼关,一路途经蒲州、解州、安邑,终于来到了涑水河边。
解州知州王世文,闻喜县的李梦辰等人得知有援军到来,顿时大喜过望,当即派遣使者前来求援。
当使者看到 5000秀子营士兵在河边排成整齐的方阵队列时,那雄伟的气势,仿佛能气吞山河,让他们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使者领着手下,急匆匆地奔了过来。
双方见面后,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使者言辞恳切,请求秀子营北上击溃叛军,救闻喜县于水火当中。
然而,贺函却皱着眉头面露难色地说道:“我军远道而来,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而且粮草也供应不济,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才能继续北上。”
使者一听,急得差点哭出来,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将军啊,歇不得啊!闻喜城马上就要被攻破了,再耽搁下去就来不及了。”
一旁的萧涛冷哼一声,满脸怒气地说道:“你们山西人好无礼啊!求人帮忙也没有个求人的态度。我军为了救援你们,一路疾驰,每日行军超过了三十里,就连你们山西自己的将军曹文诏都没有我们赶路的速度快。
可结果呢,这一路上,不管是在蒲州、解州,还是运城、安邑等州县,当地的地方官防我们就像防贼一样。城池紧闭也就算了,连粮草都不给我们准备,营地也不安排,我们一路走了三百多里,居然得不到任何补给,现在还打算让我们饿着肚子帮你们打仗,你们这些山西人真是抠门到骨子里了。”
秀子营的军官们听了萧涛的话,也都纷纷点头,纷纷表示没有粮草打不了仗。
他们也憋了一肚子的火气。他们在关中的时候,好歹还能获得一些补给,可一过了潼关进入山西行省的地界,情况就完全变了。
当地的官员把他们当做贼寇一样,什么补给都不给,就让他们离开。当地百姓一听说大军过境,一个个都逃到山里面去了,只留下空荡荡的村落,他们想买粮草都买不到。
要不是贺函他们还带了一万民夫来运输粮草,这一路的补给和安营扎寨都要成为大问题。
即便如此,秀子营的粮草也已经所剩不多了。毕竟他们是来打仗的,不是专门运输粮草的,出发时也就带了半个多月的粮草而已。
使者听到这番话,并没有关心秀子营的待遇问题,而是着急道:“还请将军说明要求,某定会上报知州。现在军情紧急,想来知州是不会拒绝的。”
贺函冷淡地说道:“准备好十万石粮食,我军连同民夫共 1.5万人,每人准备 10两赏银。”
使者一听,苦着脸说道:“将军,能不能少点啊?这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一时间恐怕难以筹集。”
贺函却满不在意地说道:“东西送到营地,某才会出兵。你们可以拖着不办,某也可以在这里迎击叛逆。”
经历了重民社初期缺钱的危机和陕西士绅各种奇葩的动作,贺函知道粮草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山西行省的官员拙劣的表现,也让贺函对他们一点都不信任。
如果这些官员不把粮食和赏银送过来,自己的军队将陷入绝境。他可不会把自己的命脉交给这些不靠谱的“猪队友”。闻喜县官员不把钱粮提前准备好,他情愿带军队回关中也不会再留在山西。
使者见贺函态度坚决,马上改口道:“某这就去上报,还望将军稍作等待。”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贺函望着使者离去的背影,满脸失望,朝廷官员的能力越来越低下,以前是卸磨杀驴,现在是事情都没做就想杀驴了。
使者匆忙赶回闻喜县,将贺函的要求如实上报给了解州知州王世文和闻喜县令李梦辰。两人知道军情紧急,秀子营的到来是解闻喜之围的关键。
于是他们分工合作,王世文继续留在闻喜县抵抗叛军。
李梦辰只想办法向当地的大户。筹集十万石粮食和十五万两赏银虽。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四处奔走,想尽办法东挪西借。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刻,筹集如此大量的粮草谈何容易。
李梦辰几乎跑遍了闻喜县的每个大户家族,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带着银子和部分粮草来到了秀子营的营地。
李梦辰见到贺函后,先是满脸敬佩地赞扬道:“久闻秀子营乃是读书人的榜样,诸位将军心怀家国,不远千里前来救援,实乃我山西百县之福,闻喜百姓之福。”
接着,他面露歉意地说道:“粮草因为数量太大,在如今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筹集齐全。某这次只带来了 1万石粮食,但 15万两银子某还是带来了,余下的粮食还请将军给某一点时间,某定会竭尽全力尽快筹集。”
说完,他一挥手,身后的士兵们便抬着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走进了帐篷。
贺函看着李梦辰诚恳的样子,心中的不满也消散了几分。他知道现在想要筹集10万石粮草的确有点难,而且李梦辰是崇祯元年的进士,谈吐文雅,言谈当中将他们视为自己人。而不是将门丘八,这点他也非常受用。
贺函解释道:“不是某要挟县尊,而是粮草乃是军中大事。某进入山西三百里,当地官员却没有一地为我们准备营帐和粮草。某实在不习惯在缺乏粮食的时候打仗,还望县尊理解。”
李梦辰连忙拱手赔罪:“这是我等之错,未能妥善安排将军一行,还望将军恕罪。”
贺函见李梦辰态度诚恳,便下令道:“全军拔营,向闻喜县进攻。”
“遵命!”众将士齐声回应,迅速开始收拾营帐,准备出征。
与此同时,闻喜县罗汝才的营地大帐内。
罗汝才趴在案几上,借着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仔细地看着一张破旧的羊皮地图。他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说道:“高迎祥那个伪君子已经打下了沁水县了,看样子他是想要占据整个宁山卫了。张三也打下了汾州,看他的样子,他是想推一下太原,我们这位盟主的野心很大呀,连太原都敢想。
而后他又着急道:“我们的动作要快了,要不然地盘和实力就比不上其他义军了。”
罗汝才不仅时刻关注着自己的敌人,对自己的盟友也充满了妒忌和猜忌。尤其是得知张三打下汾州的消息后,他心里别提多难受了,真巴不得张三打一场败仗。在他看来,敌人的强大固然让他担忧,但盟友的成功更让他心生妒忌。
下山虎在一旁无奈地摇了摇头,劝说道:“大哥,我们还是先关心眼前的局势吧。陕西的秀子营已经渡过了涑水河,距离我们不到五十里了。要是他们和闻喜城内的守军来个内外夹击,我们可就麻烦了。”
下山虎心里暗自嘀咕,都这个时候了,大哥还在妒忌盟主的势力发展快,也不想想办法先把闻喜城打下来。他这个大哥什么都好,就是妒忌心太重,连自己的盟友都不放过。
罗汝才却不以为然地笑道:“真当大哥是那种轻重不分的人吗?某早就派人打探了秀子营的情况。说是有上万人,但其实就只有 5000士兵,余下的都是民夫。”
“秀子营,哈哈哈,他们还真以为自己会打仗了,居然从关中一路跑到山西来,真不知死活。”罗汝才满脸不屑,在他看来,一群秀才组建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他觉得这不过是陕西行省士绅为自家子弟弄军功的地方,没想到这些秀才还真把自己当成回事了,居然跑到山西来送死。
下山虎见大哥如此轻视秀子营,不禁担忧地说道:“大哥,可不能小看这些秀才公。大同社的徐当家不也是读书人吗?
据说秀子营的贺函也是米脂来的。这两年,莽金刚、钻天鼠、一丈天等人都是死在他们手中,不占泥他们也被打得不敢靠近西安府。他们还是有点本事的,你哪怕不相信秀才能打仗,但他们手中 5000支火枪可是真家伙,那是真能打死人的。”
罗汝才自信地笑道:“像徐当家那样的读书人,上千年才能出一个。某不相信米脂还能出一个徐当家那样的人。而且我们有三万人,对付他们 5000人,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火枪虽然厉害,但也要看在谁手中用。在秀才手中,那还不如一根烧火棍。只要我们靠近了他们,秀子营的火枪也就没有用了。”
“消灭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缺时间,我们拖不起。我们一定要在下雪之前攻占整个解州、蒲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速壮大。等下一次会盟的时候,谁当盟主还不一定呢。”罗汝才一边说着,一边握紧了拳头。
想了想,罗汝才又说道:“我们先去消灭这支秀子营,让闻喜城的守军知道援军没了,到时候他们就会不战而降了。”
双方都怀着交战的想法,各自调兵遣将。秀子营在贺函的带领下,士气高昂地朝着闻喜县进发,罗汝才的农民军也在做好准备,打算给秀子营一个迎头痛击。
两支军队行军了半日,在闻喜县二十里的郊外不期而遇。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大战一触即发。
闻喜县郊外,湛蓝的天空如同被水洗过一般,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洁白如雪的浮云三三两两地飘浮在空中,悠然自得,仿佛世间的一切纷争都与它们无关。
几天前一场意外的寒风刮过,本来夏日炎炎的气候瞬间寒冷下来,连太阳懒洋洋地俯瞰着这片陆地。此时的温度不高不低,对于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来说,这样的天气恰到好处。
义军队列,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打破了平原上的宁静。义军的斥候们从七八个不同的方向,如离弦之箭般狂奔而来,他们带来了秀子营的最新动向。
罗汝才得知秀子营也在朝着自己靠近时,脸上顿时露出了大喜之色,他狂妄地大笑道:“这些秀才公真是自寻死路!来人,摆开阵型,让我来教教这些秀才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打仗!”
刹那间,猛烈而激昂的战鼓声冲天而起,那声音如同滚滚春雷,响彻了空旷的平原,在空荡荡的天地之间久久回荡。
罗汝才的三万大军迅速行动起来,简单地分成了左、中、右三部,而三部其中又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几股人马,罗汝才的大军就是大大小小的义军的联合体,想要摆出太严谨的军阵还是有点强人所难
士兵们略显慌乱,但在将领的呵斥下,还是努力地调整着阵型,勉强有个阵型的样子。
与此同时,贺函也通过自己的侦察兵探查到罗汝才部正朝着他们冲来。
他冷静地下达命令:“秀子营由行军的纵列变成横列!”
得到命令秀子营从行军的纵列,快速的变成了战斗的横列。他们平日里训练有素,变换阵型的速度极快。
当罗汝才的军队还在混乱地变阵时,秀子营却已经整齐有序地展开了进攻的阵型。火炮队快速而稳健地向前推进,后方四个千户队组成了一字长蛇阵,贺函本部千户队和 300人的骑兵队则作为预备力量,待在后方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贺函目光坚定,大声命令道:“擂鼓,前进!”
激烈的战鼓再次响起,声音激昂而悠长,仿佛在激励着每一位士兵的斗志。秀子营以四个千户队,排成横行队列,向着义军稳步前进。
他们踏着整齐的步伐,不急不慢,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自信。不管他们走了多远,整个阵型始终保持着整齐划一,远远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堵巨大而坚固的高山在缓缓移动,那磅礴的气势,雄浑的力量,仿佛可以碾碎路上的一切阻碍。
跟在队伍后方的李梦辰看着这一幕,惊喜交加,不禁赞叹道:“不愧是名震关中的秀子营,果然精锐异常!”
李梦晨留在秀子营,也是为了监督他们和叛军战斗,却没想到秀子营意外的强大。即便还没有正式战斗,仅仅看着他们这种“其徐如林”的前进方式,就知道这支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非凡。对一支军队来说,组织力也是战斗力的一部分。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脚下的地面已经开始随着士兵们的脚步剧烈地抖动起来。
义军士兵们虽然心中有些紧张,但依然临危不惧。当双方接近到 300步的位置时,义军首领方林高高举起长刀,指向秀子营的方向,大吼道:“杀!”
5000名义军士兵齐声呐喊,维持着一个还算整齐的阵型,如潮水般朝着秀子营冲杀过去。
方林牢记罗汝才的话,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靠近秀子营,不让他们的火枪发挥出威力。
贺函看着眼前这一群看似勇猛却毫无章法的乌合之众,冷笑一声,果断下令:“命令虎尊队开炮!”
秀子营的编制是学习大同军的,也配备了炮兵。不过,他们没有徐晨所拥有的那种几千斤重的大将军炮,而是装备了上百斤的虎尊炮和 200 - 300斤的明军小炮。这次出征,贺函带来了 4门虎尊炮和 2门小炮。
当义军冲到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后,“轰轰轰!”六声巨响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
虎尊炮和小炮共同射出了几百枚铅子,密集的铅子如同乌云一般,带着凄厉的啸叫声,呼啸着射入义军队伍当中。几十名士兵被铅子射中,瞬间鲜血飞溅,他们痛苦地倒地不起,发出阵阵哀嚎。还有一些士兵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直直地倒在了地面上。
义军首领方林看到自己的士兵成片成片地倒下,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心如刀绞。他愤怒地怒吼道:“加速前进,杀了敌人!”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士兵们红着眼睛,不顾一切地加速冲向秀子营。
而秀子营的士兵们却显得格外镇定,他们不紧不慢地把自己的火枪抬起来,同时将连着火枪的木棍稳稳地插好,以此来节省力气。然后,他们静静地观望,等待着敌人逐步靠近。
队列当中有4个掷弹手百户队,他们一只手拿好手榴弹,一只手准备好火源,只等敌人进入他们进攻的范围。
当双方的距离拉近到 150步时,虎尊炮和小炮再次发射一轮。这次距离更近,杀伤效果更加明显,上百名义军士兵在炮火中倒下。
然而,对于 5000人的义军队伍来说,这点伤亡还不足以让他们退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心中的怒火。
方林为了减少伤亡,只能大声吼道:“散开!”义军士兵们开始分散开来,试图降低被炮火击中的概率。
当双方接近到 50步时,虎尊炮和小炮第三次发射。虽然这次距离更近,但由于敌人分散得太开,伤亡反而不多,只有几十人。
当方林他们冲到三十步位置的时候,义军的士气大振。因为在他们看来,敌人好像被他们的气势震慑住了,居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射击!”秀子营各个百户同时下达命令。
“砰砰砰!”
“噗噗噗!”
冲在最前面的义军士兵突然遭受 5000枚铅子和上百枚手榴弹的猛烈袭击,就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席卷而过。这股飓风挟带着巨大的力量,任意撞击着一切可以碰到的东西,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毁去一切挡住自己前进的障碍。鲜血在战场上飞溅,义军士兵们发出阵阵哀嚎,而后纷纷倒地不起。
转眼间,战场上血流成河,上千名义军士兵就这样倒在了秀子营的枪口之下。他们的统领方林更是被十几枚火枪射中,当场惨死。
义军战士们从未经历过如此惨烈的战斗,顿时被吓得不知所措。当他们看到自己的首领也惨死在敌人的枪下时,士气瞬间全无。刚才冲得有多猛,现在逃得就有多快。
然而,在战场上各行其是是最危险的举动。前面的士兵看到危险,纷纷向后方逃命,而后面的士兵还没有察觉到问题,仍然在继续冲锋。顿时,义军的前锋陷入了混乱之中,士兵们相互拥挤、踩踏,场面一片混乱。
而秀子营的士兵们则面无表情地踏着步伐前进,他们熟练地清理着火药渣,重新安放火药和铅弹,然后用铁条将其捅进去,准备进行下一轮射击。掷弹手百户队,也不紧不慢的前进,然后把自己手中的手雷一个个丢出去,哪里人多,他们就往哪里丢。
“砰砰砰!”
“噗噗噗!”
秀子营很快就追上了义军士兵,再次开枪射击。这一次,又有上千名士兵倒下。这下,义军的前锋彻底崩溃了,士兵们四处逃窜,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全军进攻敌人中军!”贺函再次下达命令。
此时的罗汝才站在中军,看着眼前这一幕,冷汗直流。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支 5000人的前锋部队,竟然如此迅速地就被秀子营杀败了。
贺函他们不但不是他所认为的绣花枕头,反而像是一块巨大而坚硬的铁板,这一下把他撞得眼冒金星、头破血流。
罗汝才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这场战斗不但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轻松获胜,他们甚至还有可能是战败的一方。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9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