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42章 ,各方谋划

第242章 ,各方谋划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  15日,凛冽的寒风如利刃般割着京城的大街小巷。

    城中的英国公府邸,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威严。府邸内,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打破这凝重的氛围。

    英国公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权贵世家。上代英国公张维贤四朝元老。几十年来,他一直执掌中军都督府,手握京营大权,在大明朝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年移宫案,局势波谲云诡。李选侍妄图挟年幼的天启帝以自重,占据乾清宫不肯移出。是张维贤亲自带领一众亲信,果断地冲进乾清宫,将年幼的天启帝从李选侍的掌控中救出,护送至文华殿,让天启帝顺利继承皇位。

    天启帝驾崩之时,魏忠贤心怀不轨,妄图秘不发丧,另立他人以谋私利。也是张维贤奉皇后旨意进宫接受天启帝遗诏,为崇祯帝的即位铺平了道路。可以说,他就像大明的定海神针,一次次在关键时刻保证了大明皇室的正常传位。正因如此即便贵为天子的崇祯,对张维贤也是极其尊重。

    然而,命运无常。今年冬季,这位为大明鞠躬尽瘁的老臣,终究还是没能抵过岁月的侵蚀,病逝于家中。

    当代英国公张之极,刚刚上位不久,虽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但威望和权势都远远不如他的父亲。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他感到力不从心。

    几日前,一个惊人的消息如惊雷般在京城炸开——天子要在盐商身上搜刮出三千万两银子。这个消息就像一颗引发朝堂震荡的炸弹,朝廷中的斗争愈发激烈。大明的几大势力,为了商讨应付眼前危机的办法,相约在英国公府邸相聚。

    书房内,众人相对而坐。室内的炭火熊熊燃烧,但却驱散不了每个人心中的寒意。英国公张之极端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一脸忧虑。左谕德文震孟,身着一袭蓝色长袍,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兵部尚书侯恂,身材魁梧,眼神锐利,此刻却也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户部左侍郎傅永淳,清瘦的脸庞上带着几分疲惫,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晋商亢启轩,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袍,头上的帽子微微颤动,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

    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张大同日报,报纸上的大字格外刺眼:大同社在关中一年的商税就是  2000万两。这个数字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众人的心头。

    上百年来,他们对皇家的筑起坚固的围墙,可如今,却被大同社轻而易举地捅出了一个天大的窟窿。以前每年上缴朝廷的盐税不过两百万、三百万两就足够让大明的天子满意。

    可如今天子看到大同社的惊人税赋后,胃口一下子变得极大,开口就要三千万两。

    英国公张之极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啪”的一声拍在案几上,案几上的茶杯都被震得晃动起来。他满脸怒容,大声说道:“徐晨这个贼寇,简直是要坑死我等!关中那地方,即便把地搜刮得三尺皆空,也不可能搜刮出三百八十万两的盐税啊。如今可好,天子偏偏就相信了这贼寇的鬼话,张嘴就要三千万两盐税!这不是要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晋商亢启轩苦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是亢家的当家人,亢家是盐帮当中最大的势力,也是晋商首领,素有“亢百万”的称呼。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见过无数风浪,但此刻也感到无比头疼。

    “英国公息怒,这个税收应该是真的。如今关中的精盐,如同潮水一般倾销到大漠、山西、中原、湖广,甚至连蜀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生意遍布小半个大明朝,收的税自然就高了。可苦了我们这些老盐商啊,大量的精盐卖不出价格,上缴给朝廷的税赋自然就少了。”

    亢启轩也感觉像是天塌下来一般,他怎么也想不到朝廷还没被大同贼寇击垮,他们这些盐商却快要被大同社搞垮了。

    从关中低价倾销的食盐一下子弄没了他们一半的市场,让他们的收入直接少了一大半。但他们的开支却不可能减少。

    权贵要的份额他们不敢减少,地方官员他们还要喂饱,阁老尚书们的冰敬碳敬也不能少,他们拼命压榨盐丁,但这些盐丁一点也不体谅时局艰难,大规模的逃跑,反而降低食盐的生产量,今年他们这些盐商一算账,大部分都是亏本的。

    户部左侍郎傅永淳,作为主管大明朝盐业主事的官员,对当前的局势看得十分清楚。他微微眯起眼睛,看向亢启轩,语气严肃地说道:“这一劫不好过啊。我查过今年你们交的盐税只有  120万两。天子要是知道了这个数字,肯定不能放过你们这些盐商。我看呐,你们得出出血,拿出  500万两银子,我们再从中帮忙说和说和,或许还能平息天子的怒气。”

    亢启轩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已经亏钱了,还要让他们拿钱,为什么不是你们少拿一点。

    当然他也只敢暗中腹诽,话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以大明盐商的家产,一口气拿出  500万两银子,倒也不是拿不出来,但他心里有诸多顾虑。担心这会养大天子的胃口,到时候要的更多,更担心那些权贵们看到自己轻松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财,觉得自己分少了,以后会变本加厉地压榨自己。说不定到最后,自己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也满足不了上面这些人的胃口。

    “傅侍郎,不是我不愿意报效朝廷。您是知道的,今年山西省大规模地招兵买马,山西巡抚已经摊派给我  50万两了。偏偏今年盐业的生意也不好做,让我再拿出这么多银子,小人真的是要卖家产了。”亢启轩满脸苦涩。

    傅永淳皱了皱眉头,语气强硬地说道:“现在这  500万两银子你不拿,天子就要派贺涵那个疯子去抄你们的家,到时候可就要拿  3000万两银子了。贺涵那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他才不管你什么情面不情面。你们自己好生思量思量吧。”

    亢启轩听了,心中犹如乱麻一般。他沉默了许久,最终苦笑着说道:“傅侍郎,我只能勉力而为了。但还望各位大人在天子面前多多美言几句,给我等盐商留条活路啊。”

    文震孟满脸气愤,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用抄家这种下作的手段来威胁臣民,这哪里是正道!天子竟在贺涵这小人的蛊惑下,越来越背离圣人的教化了。就算今年拿出  500万两银子,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以后还不知道会怎样呢!”他越说越激动,眼神中满是对朝廷现状的不满。

    侯恂无奈地叹了口气,愤怒地说道:“能有什么办法?如今在天子眼里,能弄到钱的就是忠臣良将。贺涵那家伙不断给天子送钱,在天子看来,他就是大大的忠臣,自然对他言听计从。”

    文震孟听了,沉思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说道:“既然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贺涵这个奸贼,我等能不能想个办法为国除去此獠?只要除去他,朝廷的许多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在他心中,贺涵就是朝廷一切动乱的罪魁祸首,只要将其铲除,天子没了这个依靠,大明朝廷就能再次回到原本正确的轨道上。

    侯恂却无奈地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地说:“贺涵恶贼平时龟缩在军营里,身边有上万士兵严密护卫,等闲人根本靠近不了他。他日常出行也是前呼后拥,上百护卫层层保护,而且他还随身穿着宝甲,据说连火枪都射不穿。想要除掉他,谈何容易啊!”

    张之极缓缓开口,语气沉稳地说:“现在对贺涵不满的可不止我们,辽东将门对他也怨气冲天。今年祖大寿他们从朝廷拿到的粮饷只有  150万两,仅仅是去年的三分之一。他们极为不满,认为是贺涵抢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财。”

    在这里,历史出现了一个小的分叉口。贺涵的秀子营虽然在京城下几乎全军覆没,但他却意外救下了满桂等将领。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几乎把有经验的将领一波全送走,不得不依靠关宁铁骑来守护京师的大门,所以即便袁崇焕出事之后,对关宁铁骑的军械粮饷也从未短缺。这反而让祖大寿这些人看清了朝廷的虚实,想方设法拥兵自重,把朝廷的兵马逐渐变成了自己的私兵。

    但在这条历史线上,崇祯有了贺涵的新军,对关宁铁骑便不再那么重视。他把一部分资源投给了满桂的大同镇、马世龙的宣大镇,还有一部分给了孙承宗。若不是看在关宁铁骑还要守着山海关,崇祯连这  150万两都不想给他们。

    祖大寿他们并不清楚朝廷的内情,只看到自己的粮饷大幅减少,而贺涵却迅速组建了  5万新军,自然而然地认为贺涵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财。因此,在关宁军当中,那些将门每天都对贺涵骂不绝口,抱怨他抢走了自己的钱粮。

    更关键的是,以往朝廷若这样对待他们,辽东的将门绝对会闹一场兵变给朝廷看看。但如今他们却不敢了,因为贺涵的  5万新军就在他们背后。秀子营和女真人的大战他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也知道贺函领着5000人就能击败女真两个旗的主力,现在贺涵有  5万新军,只怕皇太极的八旗齐出都未必打得过。祖大寿他们担心自己刚闹兵变,贺涵就会带着秀子营杀过来,所以只能敢怒不敢言。

    侯恂满脸鄙夷地说:“他们难道还敢造反不成?贺涵的大军就在他们后方,关宁军要是敢兵变,不出  3日,贺涵的大军就能把他们镇压得服服帖帖。”

    尽管侯恂厌恶贺涵,但对他领兵的能力还是极为信任的。同时,他也更加讨厌关宁这些拿钱不办事的将门,认为若不是他们不断吞噬朝廷的财政,朝廷也不至于不断加辽饷,更不会弄出大同贼寇这个祸害。没有大同贼寇,自然就没有秀子营,天下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动乱,逼着天子打他们这些权贵和盐商的主意来填补朝廷的亏空。

    张之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然的笑容,说:“我们可以利用祖大寿他们,来个借刀杀人。”

    侯恂嘲讽道:“你是想借贺涵的刀杀了祖大寿他们,好让贺涵镇守山海关不得回京吧?”在他看来,祖大寿他们在贺涵面前也能算是刀?

    不得不说,哪怕是侯恂都对贺涵的新军抱有极大的信心。关宁铁骑以前可是大明的头号精锐,朝廷都要倚仗他们,可现在在侯恂眼里,他们就跟三流军队没什么两样,对关宁将门自然也毫不客气。

    张之极解释道:“真正的刀是女真人,我们要想办法把新军调到辽东去,然后借女真人的手把贺涵除去。以祖大寿他们对贺涵的仇恨,他们肯定会想办法帮我们达成目的。”

    侯恂迟疑了一下,担忧地说:“如何借刀?可千万别又把女真人放入直隶啊。”

    张之极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让祖大寿他们想办法引女真人进攻山海关,然后让他向朝廷求援。整个直隶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就只有贺涵这支新军了,这本就是为了对付女真这些叛逆而组建的大军。我们再想办法激贺涵出战,剩下的事情祖大寿他们很擅长,他在辽东不知道坑了我大明多少精锐,借刀杀人的手段他再熟悉不过了。”

    说到这里,张之极转头看着亢启轩,说:“对了,还要想办法联络女真人。你们晋商和关外的女真人有联系,我想皇太极在贺涵手中吃了这么大亏,肯定也想报复回来,双方的联络一定要做好,可不要让贺涵这个贼子从辽东逃了出来。”

    亢启轩听到张之极他们的谋划,内心紧张无比。他没想到大明的这些重臣竟然如此正大光明地商量如何坑杀自家的  5万精锐。即便他在扬州也听闻过秀子营的大名,知道那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但很快他就想到,如果现在不让贺涵死,死的就是他家了,500万两银子,他们凑一凑还能凑到,但三千万两银子,那就真的只有抄家才能拿得出来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想到这里,亢启轩咬了咬牙,坚定地说:“小人定办好此事。”

    侯恂皱眉道:“但杀了贺函,大同贼寇谁来对付?徐晨这贼子比贺涵狠辣十倍,百倍都不止,他现在躲在关中俯视中原,某担心这边我们杀了贺函,他们就杀向中原。”

    说起徐晨,现场的气氛更加凝重了,他们对贺涵仇视的程度是十,徐晨就是一百了。关中发生的大清洗,已经让他们没有办法无视大同社了。

    文震孟道:“徐晨不但是朝廷的大敌,更是天下的大敌,想要对付他,就要团结天下的士绅。地方大族士绅也知道徐晨这贼子的威胁,想要建立资政院以对付大同贼寇,但天子不听忠良之言,独断专行,以至于让天下士绅失望。

    而天子能绕过朝廷,独断专行,靠的不就是贺涵的新军,只要把天子的新军给打散了,杀了贺函,天子就没有依靠,就必须依靠我等士绅,到时候资政院就可以建立,朝廷就能团结天下的士绅。

    以天下大族的财力,不要说组建5万新军,就是组建50万新军也不在话下,有这50万新军在手,到时候不管是辽东的女真人,关中的大同贼寇都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所有人听到这话激动起来了,刚刚他们谋划暗害贺涵和新军还有点道德的负罪感,但现在被文震孟这样一说,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复兴必须付出的阵痛,他们一下子反而成了忠臣了,负罪感全无。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  18日。

    凛冽的寒风依然在京城肆虐。经过贺涵的提醒,崇祯皇帝虽内心深处不太相信大明的臣子们胆敢做出欺君罔上这般大逆不道之事,但他毕竟已登基四年,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摸爬滚打多年,对臣子们的操守早已不敢轻易信任。最终下定决心下旨从天津卫调神机营到京师。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  20日。

    山海关的总兵府衙内,祖大寿精心安排,摆满了丰盛的酒席,热情地宴请着张杰。酒席之上,美酒飘香,佳肴满桌,但空气中却隐隐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闹起来。张杰面带微笑道:“祖总兵,今年你们的粮饷只有去年的三成,我可是听说贺疯子已经喊出要编练  10万新军了。照这样下去,明年只怕你们连  50万两都拿不到。再过一年,这守山海关的,说不定就换成贺疯子的人马了。”

    祖大寿原本还算和悦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当初袁崇焕被抓时,自己因害怕受到牵连,一时慌乱,直接从京城跑回了山海关。这一跑,便彻底失去了朝廷的信任。

    尽管此后他想尽办法挽回在天子心中的形象,但终究是徒劳无功。没了袁崇焕在朝廷为他们关宁将门说话,如今天子对他们只有厌恶。而朝廷的重心全放在了贺涵编练的新军上,仅仅一年时间,就编列了  5万人马,还为了安置这些新军弄了  200万亩田地。祖大寿既羡慕又气愤,他既羡慕贺涵得到天子的信任,又记恨贺涵捞走了本该属于他们关宁将门的钱财。

    祖大寿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冷冷地说:“本将自认为这一年来对公子招待周到,公子这是想给某难堪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

    张杰见状,连忙笑着解释道:“总兵误会了,我也恨贺疯子,咱们可是一伙的,怎么会让总兵难堪呢?现在有一个除去贺疯子的绝佳机会,就看总兵你有没有胆量动手了。”

    祖大寿用鄙夷的眼光看着张杰,心中暗自冷笑,这个毛头小子竟想拿自己当枪使。他在辽东战场纵横  10年,历经无数风雨,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把多少人当枪使了?还没看过你这计量!

    张杰似乎看出了祖大寿的心思,故意叹了口气说道:“总兵若不相信我,那就算了。反正等朝廷的新军编练成功,天子要算总账的时候,也算不到我头上。”

    祖大寿听了,心中不禁迟疑起来。当今天子虽然年轻,但杀性极大,继位不过  4年时间,已经诛杀了杨镐、袁崇焕这样的一品大员,连阁老都想杀。尤其是杨镐,大明两代天子都没杀他,偏偏到了现在这位天子,直接把他从牢里提出来杀了。可见当今天子心胸并不宽广,而自己去年直接从北京城逃到山海关,天子只怕早已对自己怀恨在心。想到这里,祖大寿心中一阵担忧,他开始认真考虑张杰所说的话。

    祖大寿沉思片刻问道:“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贺涵?”

    张杰见祖大寿松口,心中暗喜,连忙说道:“在辽东战场,自然要借刀杀人。我们会想办法联络皇太极,让皇太极进攻山海关,到时候总兵你再向朝廷求援,朝廷也只能派出贺涵的新军。到了辽东地盘,贺涵是死是活,还不是任由总兵你拿捏。”

    祖大寿皱了皱眉头,冷静地说:“不要给我戴高帽子,贺涵的领兵能力我是知道的,女真人未必奈何得了他。”

    张杰狡黠地笑了笑,说:“一把刀杀不了他,那就轮到总兵你这把刀出手。总之,他是所有人的祸害,只有把他除去了,所有人才能安心。朝廷没了新军,也只能重用你们关宁将门。还请总兵好好思量一番吧。”

    祖大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的内心在挣扎,一方面是对贺涵的仇恨和对朝廷冷落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对这个计划的风险和后果的担忧。他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陷阱,也不知道自己一旦参与其中,会引发怎样的后果。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被朝廷边缘化,失去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最终他还是答应下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