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41章 ,漏成筛子的紫禁城

第241章 ,漏成筛子的紫禁城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11日,京城,永定门外。

    只是天气虽已入深冬,气候寒冷,但因为小冰河时期干燥,冬季也是以晴日居多,对出行来说倒是比较方便。而杨鹤在送别自己的好友黄宗周。不过现场的气氛却并不协调。

    大明朝因为战乱平息的内部争斗,在这半年时间再一次激烈起来,8月的时候,袁崇焕数罪并罚,被判斩首。

    这成为了大明内部激烈争斗的开端,被打压了两三年的阉党意识到天子开始厌恶东林党了,现在攻守异形。轮到他们这些阉党开始审东林党了,于是他们毫不客气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审问袁崇焕的官员,趁着这个机会开始大范围的连诛东林党员,而且还是那种苍蝇要打,老虎也不能放过的连诛,内阁次辅钱龙锡就是阉党的首要目标。

    一来当初审查阉党大半由他来主持,阉党对他恨之入骨。

    二就是当初是他极力举荐袁崇焕督师蓟辽,他有连带的责任,加上阉党把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事,这就是最好的借口,这些人审出了钱龙锡是幕后黑手,最后他判了他死刑。

    只是引起了整个大明朝堂的轩然大波,钱龙锡是阁老,基本上已经是读书人的顶点了,也是官员的顶点,连这样的人物都要判死刑,大明的读书人,官员怎么可能受得了。

    一时间大明朝堂为钱龙锡辩护的人从地方到朝堂都有。

    黄道周更是激烈为钱龙锡辩护,指斥崇祯帝滥杀阁臣“徒损于国。”崇祯一气之下罢免了黄道周。他也失望朝廷两党相互攻击的局面,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乡。

    杨鹤靠近黄道周,很多看不惯他老友对他冷哼一声,拉开了距离,表示他们不以奸臣为伍的决心。

    杨鹤只能苦笑了,这半年时间他得罪了太多人了。光他护着上百万亩的无主土地,就让他成为了所有人的公敌,更不要说他还在直隶大范围的清田,只要不在田籍上的,他一律默认这就是无主土地。

    而后毫不犹豫的把这些土地分给了新军,这也是贺涵能在半年内招满五万新军的原因,因为他和贺涵两人整整挖出了了200多万亩土。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更不要说是这样一个天量的财富,直隶的士绅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只可惜双方一交手,他们就发现以往的手段完全失效了。

    勋贵的手段很简单,他们推国丈,周奎为出头鸟,关键是这位国丈也愿意出头,觉得这是他周家扩大在勋贵圈子人脉的好机会。

    顺天府敢来清田,周奎就用家丁把朝廷的衙役打出去。

    “你们这是欺天了,这天下都是俺外孙的,你们收税居然收到我周家来了。”

    周奎的家丁打跑了顺天府的衙役。但没过几天,天津卫的神机营就出动了500人,来到国丈家庄园,直接抓住了那些打人的家丁和管家。

    “砰砰砰!”一通枪决,吓得周奎屁滚尿流,当即逃回京城,请自己的崇祯帮自己主持公道。

    但崇祯却斥责了他一顿,说他身为皇亲国戚不知为朝廷效力也就算了,连最简单的遵纪守法都做不到,直接罚他禁闭三个月。

    他女儿周皇后倒是劝说了她一番,叫他体谅天子的难处,不要为难朝廷的新政,而后想办法给他万两白银说是补贴家里的损失。

    经过了这一朝,周奎直接吓破了胆,连京师都不敢出来。

    不要说周奎了,就是大明的勋贵都被吓住了,搞政治斗争的,哪有直接动枪的,这是出头的是国丈,所以才毙了家丁和管家,那要是普通的勋贵,会不会直接被贺涵给击毙?

    以前他们觉得贺涵不会这么疯,这种举动就是在自杀,但现在他们不敢保证,正常人是不会想和疯子比狠的。

    后面士绅又推出李鸿来对抗清田,李鸿是东林党大佬李三才的长子,他家在通州,是通州的第一大族。

    他使用的也是东林党的老方法,发动整个直隶的仕林,宣扬清田是阉党想霸占百姓的土地,蛊惑百姓认为朝廷要抢夺他们的土地。想要发动整个通州的百姓来对抗清田。

    但他万万没想到贺涵根本不在意仕林的名声,也不到朝堂去辩解。借口李鸿圈养死士,暗杀朝廷官员,直接派五百秀子营士兵,攻破了李鸿的庄园,把他人给抓起来了。

    最关键的是李鸿倒霉就倒霉在他居然真安排过死士暗杀贺涵,他的庄园一攻破,被贺涵搜到了证据。

    李三才做过漕运总督,他家的田地不但遍布整个通州,还霸占了天津卫不少军田,贺涵对这些霸占军田的士绅,来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既然可以依靠权势霸占士兵的土地,他也可以依靠权势霸占你们的土地。只要没有田籍在手,他一律全部回收。

    当时贺函已经接连遭到了两次的暗杀,李鸿忍不下这口恶气,加上觉得这是浑水摸鱼消灭敌人的好机会,于是也安排死士去暗杀贺涵。

    结果这下反而把自己给暴露,贺涵抄了李家,在通州得到了12万亩的土地不说,在李家也抄出了接近300万两家产。

    这一下不但李鸿被判了斩首,李三才的名声也臭了,李三才为官的时候,一直以清廉能干著称,结果他的家产居然高达300万两。

    但天下哪有家产300万两的清官。

    直隶士绅也被贺函的手段吓到了,这是什么打法?怎么动不动就出动军队,一斗就是赌上全部的身家,这是在当官还是在赌博,贺函还讲不讲规矩了?

    经过了这两次的争斗,大明的勋贵士绅暂时的缩回去了,玉石不与瓦片撞。

    虽然正面的冲突没有了,勋贵们开始吹枕边风,东林党和阉党在对付贺涵身上也达成了默契,抓住了任何破绽都要弹劾他。

    但崇祯根本不在意这些,因为开始在直隶清田,朝廷的债务直接减少了300万两,边军的士兵能发军饷不说,5万新军因为有军田,开支减少了一半。

    崇祯也是要脸的,他难道想欠着商贾几百万两银子,朝廷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为了一点赏银讨论半个月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

    朝廷的文武百官个个大义凛然,但却没办法帮助朝廷弄到一两银子,贺涵倒是在他们嘴中祸国殃民了,但光今年就给朝廷弄了几百万两银子,稳住了朝廷的局势。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不是一眼明了的事。

    当然和贺函一起清田的杨鹤自然也成为了祸国殃民之徒。

    黄道周离开了朝堂,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他宽慰道:“在直隶清田,秀龄你做的对。”

    “朝廷对勋贵,大族已经足够优待,但他们仍贪心不足,想要霸占那些惨死在女真人屠刀下百姓的土地,你们用这些土地养出来5万精锐做的很好。”

    黄道周虽然是老学究,但还是有基本的道德观的,朝廷剥夺士绅的土地他会反对,但士绅霸占百姓的土地,阻碍朝廷编练新军,他一样反对,他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勋贵和士绅做错了。

    朝廷逐渐入不敷出,学习几十年前张居正清田增加朝廷收入,是解决朝廷困境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清田方面,他是支持杨鹤他们的举动,只是他觉得杨鹤的手段太激烈了,所以没有表达过支持,但现在他已经不在朝堂了,自然没什么顾忌了。

    侯恂一脸严肃地说道:“但这手段太过激烈了,你们这是在玩火,稍有不慎,整个大明朝都会被你们师徒点燃。”

    杨鹤苦笑道:“大同社的报纸你们也看了,今年他们就收了2000万两的税,这还没有包括田赋,关中有5000万亩土地,大同社收三成税,明年关中只要不闹大旱灾,大同社就可以征收到1500万石的粮食,扣除三成的开支,大同社有1000万石粮食可以用来征战,现在朝廷的气运就寄托在上苍身上,明年关中如果继续闹旱灾,朝廷还能多一年的时间准备,如果明年关中丰收,某已经不敢想象朝廷将会面对何等局面。”

    黄道周皱着眉头,大同报现在不但是崇祯必然观看的报纸,也是大明官员,地方士绅必看的报纸。不管大明承不承认,大同社已经成为了能主宰天下的势力之一,大明各方势力都迫切的希望了解关中的信息。

    但越了解大同社的情况,大明的士绅越是胆寒,居然会有一方势力把矛头对准他们这些地方大族

    简直是不可理喻,你徐晨争霸天下就和朱家去争,把矛头对准他们算什么回事。

    动不动说什么要把地主士绅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中,说了还直接做,关中大族不是被贬到了河套,就是被贬到了哈密,对直隶的士绅来说,关中都是乡下地方,更不要说听都没听过的哈密和河套。

    当然对黄道周这样的儒生,大同社践行公天下的理念,让他感兴趣,只是了解他们践行的方法,他感到胆寒,徐晨这是以建立公天下之名,杀戮士绅,用这种杀戮的手段怎么可能践行的出大同世界。

    所以黄道周认为徐晨不过是像王莽一样的野心家,用大同世界来欺骗读书人为自己的野心服务。

    “朝廷在中原有15万大军,难道还不能阻挡大同社?”

    杨鹤苦笑道:“当初关中也有13万大军,但面对大同军却不堪一击,现在中原的15万大军又比当初关中的13万大军强多少?”

    面对杨鹤说的困境黄道周想了半天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侯恂想了想道:“地方上的大族倒是想建立资政院,以抵抗大同社,只是天子不同意,修龄何不劝说天子,同意建立资政院,如此朝廷就可以统合天下士绅的力量对付徐晨这个贼寇,朝廷内部的矛盾也能减缓,大家同心协力对付大同社不好吗?”

    杨鹤摇头道:“天子不信任士绅,认为这是地方士绅想要夺权。”

    侯恂都快哭了,他也是支持建立资政院的人,但这不是为了夺权,而是他真想抵挡住大同社,他老家在河南归德府,已经在大同贼寇的刀锋之下了,就像杨鹤说的一样,再让大同社这样壮大下去,过两年他连老家都回不去。

    三人议论了半天,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团结大明各方势力,共同抵抗大同社。

    送走黄道周之后,杨鹤回到自己府邸,贺涵正好登门来拜见,而后说了天子想要查盐税,并且定下了3000万银子的额度。

    杨鹤吃惊道:“三千万两?”

    贺函道:“没错,学生也认为大明现在的困境只有牺牲这些盐商才能解开,现在朝廷的这5万新军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有10万新军或许可以把大同社挡在关中。”

    杨鹤苦笑道:“你知道盐商背后有哪些人吗?”

    贺函道:“大明两京的勋贵和地方大族,各地的王爷们,朝廷官员,内廷也可能有。”

    而后他鄙夷道:“盐税可是养肥了我大明不少的蛀虫。”

    “3000万两银子足够他们铤而走险。”杨鹤道。

    “学生一直都在遭遇暗杀。只要他们杀不了学生,就阻止不了学生抄了盐商的家。”贺函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危险,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3000万两的财富,那是比诛九族更深的仇恨。所以现在除非必要他一直生活在军营当中,就是不想给这些人机会。

    杨鹤严肃道:“你可能挡得住,但天子怎么办,连内廷跟勋贵都得罪,天子靠什么来保护自己?不要忘记当年武宗落水,江彬的下场。”

    贺函听到这话吓的冷汗直流,他最多想到那些勋贵大族会对付自己,却没想到他们会对付天子,但现在被杨鹤一提醒,他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高,大明有已经有好几任天子死于非命了,这幕后黑手是谁?现在也说不清楚。但这些事情表明真会有人敢对天子动手。

    而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天子对自己信任基础上,天子要是暴毙,他要不就束手就擒,要不就叛乱,除此之外就没其他路可走了。

    杨鹤道:“把神机营调到京城,由他们保护天子的安危,动作要快,紫禁城已经漏成筛子了,要是这些人知道了天子的想法,说不定真会铤而走险。”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