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46章 阅兵与大明需要一个保住天下的天子

第246章 阅兵与大明需要一个保住天下的天子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3月  25日,春寒料峭的京城弥漫着一股别样的紧张与期待。

    贺涵精心组建的四万新军,犹如即将出鞘的利刃,踏上了前往京师的道路。

    这四万士兵,训练时长参差不齐,长的经过了半年多的刻苦训练,短的也有三四个月的磨砺。在贺涵近乎严苛的训练下,他们完成了队列训练和射击训练。每一个士兵都像是被精密雕琢的零件,融入到军队这个庞大的机器之中。如今他们已能迈着整齐的步伐,顶着敌人的弓箭,凭借着肌肉记忆,给敌人来一顿火枪糊脸。

    新军已然形成了初步的战斗力,是向天子展示成果的时刻。于是他写了一份奏折,详细汇报了新军的训练情况和战斗力水平,向天子提出进行阅兵的请求。

    崇祯皇帝早就等得迫不及待了。自登基以来,他就渴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重振大明的雄风。看到贺涵的奏折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当即下旨,命令贺涵带领新军来京师进行阅兵。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大明的高层和京师的百姓中传开。

    朝堂之上的官员们知道这个消息脸色难看,他们并不希望天子掌握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因为这对朝廷的官员来说就是噩梦。

    看看这一年,贺函凭借着他的行军,肆无忌惮的违反朝廷的法纪,天子依靠这支新军,绕开朝廷施政,对这些阁老尚书来说这一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一年。

    而京师的百姓们,这些年亲眼目睹了大明日渐衰落的景象,尤其是去年女真人劫掠直隶,京城的百姓几十年来再次遭到胡奴入侵。

    他们的家园被破坏,亲人被杀害,心中的恐惧和愤怒如同火山一般压抑着。他们迫切希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护他们,而在永定门见识到秀子营勇猛的京城百姓,自然对贺涵训练的新军充满了期待。

    在贺涵的新军还没有抵达京城之时,永定门外的城墙上已经聚集了好几万京城的百姓。

    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裳,有的扶老携幼,有的伸长了脖子,眼睛紧紧地盯着远方的地平线,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期待。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不时好奇地问着大人关于新军的事情。

    “来了,来了!”当贺涵的帅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整个京城都沸腾了。那面帅旗在微风中飘扬,上面绣着的“贺”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新军的到来。

    “啪啪啪!”整齐的踏步声音从远处传来,而且越来越近。这声音如同战鼓一般,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房。百姓们的目光随着声音的方向移动,只见一支整齐的队伍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新军们身着崭新的铁甲,手中的火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动。队伍的前列,贺涵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身姿挺拔,眼神锐利,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新军。

    永定门城楼之上,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身明黄龙袍,端坐在前。他的神情庄重而威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

    他的左边是朝廷的阁老和六部尚书,这些官员们身着官服,表情各异,有的面带微笑,但却是皮笑肉不笑,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右边是以英国公张之极为首的勋贵们,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傲慢,但在看到新军整齐的队伍时,也不禁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情。

    此时的崇祯意气风发,甚至有点激动。这支新军就像是属于自己的天子剑,现在终于锻造成功了。他的心中燃起了一股豪情壮志,他要用这柄剑,外抗敌寇,保卫大明的疆土;内杀奸佞,整顿朝纲。

    想起了去年的盐税,那可怜的  100多万两,但这一次崇祯已经不生气了,他在等待新军训练好,等待贺涵把属于朝廷的钱全部拿回来。有些官员和盐商,不拿刀剑逼他们,他们是一点忠义心都没有的。

    现在想来都好笑,几个月前,扬州盐山亢氏愿意捐献  500万两银子,说什么愿意尽忠天子,报效国家。看到这八个字,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刀架到脖子上了,才想着要忠于朕了,晚了!

    这些盐商平日里靠着朝廷的庇护,大发横财,却不肯为国家出一份力。如今看到新军的威风,才想起用这  500万两银子来讨好朕,真是可笑至极。

    你们施舍朕的500万两,朕不要!朕要亲手拿回朝廷的3000万两!

    其他的大明天子得到了这笔钱,估计就不会找盐商的麻烦了。但看多了大同社的报纸,崇祯的眼界终于开阔了,500万两银子他已经看不上了,他要的就是盐商全部的身家。

    4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京师的城墙之下,军旗猎猎作响,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他们按照预先的指令,整齐地向左行军。以  5000人为一部,犹如八条钢铁巨龙,依次整齐地排在永定门左侧。每一个士兵都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仿佛他们不是肉身凡胎,而是守护大明的钢铁壁垒。

    天津总兵贺函本人,一身山纹重铠,每一片甲叶都打磨得光滑如镜,折射出冰冷的寒光。猩红披风在微风中猎猎作响,犹如燃烧的火焰。他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来到永定城门楼下,他熟练地下马,单膝下跪,右手握拳放在胸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而清晰地说道:“新军检阅前准备完成,请陛下下旨。”

    崇祯皇帝原本端坐在龙椅上,听到贺函的声音后,缓缓站立起来。他深吸一口气,运用丹田之气,大声说道:“开始检阅。”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永定门上空回荡。

    “遵旨!”贺函响亮地回应道,然后迅速骑上战马,马鞭轻轻一挥,战马嘶鸣一声,朝着秀子营前方奔去。

    来到秀子营前方,他勒住缰绳,战马前蹄扬起,发出一声长嘶。贺函高声喊道:“阅兵开始!”

    秀子营参将姜轩大吼道:“正步走!”

    “啪啪啪!”秀子营以千人为一个方阵,士兵们把长枪端在自己的右肩上,枪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迈着整齐的正步前进,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地上,上千人齐身踏步的声音,犹如一面巨大的战鼓,响彻在永定门四周。那声音仿佛是大地在颤抖,又像是雷霆在轰鸣。

    千人的方阵走了大概  50步,第二支千人方阵便以同样的步伐前进。就这样,5000秀子营士兵,一支接一支地出发,仿佛是一条源源不断的钢铁洪流。

    京城的百姓们哪里看过这种场景,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震撼的表情。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声:“哇!”

    成国公朱纯臣站在城楼上,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捋了捋胡须,惊喜道:“千人如一,其徐如林,好啊,好啊,朝廷有如此雄军定可扭转颓势。”

    在冷兵器时代,队列阵型就如同军队的灵魂。越是讲究队列阵型,军队的组织力就越强,而组织力就是强大的战斗力。秀子营展现出来的整齐划一和强大的组织力,让朱纯臣看到了大明复兴的希望。

    新任的英国公张之极却脸色微变,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他只能尴尬地笑着对朱纯臣点头,但后背却早已冒出了冷汗。

    他虽然知道贺涵练兵能力强,但却没想到强到这种程度。他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害怕的感觉,要是  5万新军都是这种战斗力,那么皇太极的八旗军恐怕真的不是对手了。他不禁暗自担心起来。

    “大明万胜!陛下万岁!”姜轩在看到崇祯的华盖,激动地高呼道。

    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如同号角一般。上千秀子营士兵也同时高呼道:“大明万胜!陛下万岁!”

    上千人齐声大喊,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响彻京城内外,极其振奋人心。城楼上的百姓们被这股气势所感染,不禁也跟着大喊道:“大明万胜!陛下万岁!”

    崇祯皇帝听到这欢呼的声音,感觉到无比的畅快。他当了  5年的天子了,这  5年来他日夜操劳,却始终看不到大明复兴的希望。

    今天,看到城楼下一个个装备精良,昂首挺胸,精气神十足的士兵,他终于感觉到当天子的快乐了。他看着那些士兵眼中满是欣慰和自豪说道:“这才是我大明的好男儿。”

    但周延儒等人一脸严肃,脸色甚至有一丝难看。他们心中暗自嘀咕:什么叫这才是我大明的好男儿?

    在他们这些东林党人眼中,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在“东华门”外唱名者才是好男儿。而这些新军士兵,不过是一群贼配军而已。贺涵果然留不得,再留他,这些贼配军说不定真的会骑到他们头上。

    大明几百年来形成的规矩,天子应该垂拱而治,朝廷的六部尚书、阁老才是治理国家的核心力量。

    但现在,天子有了贺涵的支持,就直接甩开了朝廷自行其事,让他们这些人成为了摆设。贺涵这个武夫,有天子的支持,就在地方上欺压大族士绅,清田也不经过朝廷,把大明几百年来的规矩破坏得干干净净。

    此刻,东林党人越发地明白,朝廷的祸患在贺涵这个跋扈的武夫,在忠奸不分的天子。

    想要阻止天子乱政,就要除掉贺涵和他们的新军,让大明的秩序再一次回归到原本的模样,让天子垂拱而治。

    此时,已经走过了十几支步兵方阵,一门门火炮方阵开始出现。火炮以  4门排成一排,四排成一个火炮方阵,16门  3000斤以上的红衣大炮在  4匹马的牵引下,缓慢而庄重地走过了阅兵的现场。那些又长又粗的炮管,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给了京师百姓极大的心理安慰。这么多火炮,哪怕用火炮炸也能把那些该死的女真人全部给炸死。

    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之后,新军的武器装备快速向大同军靠拢。以前秀子营没有的  1600斤的轻型火炮,3200斤的重型火炮,现在通通都有了,而且数量极多,超过了上百门。

    大明朝的军事人才太多了,葡萄牙人的红衣大炮进入大明之后,很快就被山寨出来了。现在的山东巡抚孙元化就是制造火炮的专家,他一年时间就为大明铸造出  200多门火炮,还通过了葡萄牙人训练出一批合格的炮兵。

    这些火炮少部分补充到大同、宣大、蓟、辽等军镇,大部分都填充到贺涵的新军当中了。在此刻武器装备上,大明的新军终于比得上徐晨的大同军。

    在稍微偏一点的地方,直隶总督杨鹤和顺天府尹杨嗣昌两人在小声地聊天。杨嗣昌一脸惊愕地说道:“新军居然有如此战斗力。这应该是自戚少保之后京营战斗力最强大的时刻。”他的眼中满是惊叹,仿佛看到了大明复兴的曙光。

    杨鹤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可能是朝廷几十年来最强的时刻,但却是朝廷最危险的时刻。贺涵练兵的兵书就是出自徐晨,看这  5万新军,你再想想大同社有几十万这样的军队。”他的声音低沉而忧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危机。

    杨嗣昌听了自己父亲的话,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觉得这  5万大军已经能纵横天下了,如果大同社有几十万这样的大军,只怕天下没有任何势力能阻止这支大军。

    杨鹤看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说道:“所以留给朝廷的时间不多了,这次抄盐商的家能弄到  3000万两银子,最起码能再多编练  10万新军,朝廷就可以和大同社一战。这些盐商吸了大明  200年的血,再用他们的血肉滋养新军,保卫大明,也算是他们为国尽忠了。”

    牺牲十几家盐商保住大明  200年来的江山,这对大明各方势力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杨鹤没有阻止崇祯他们想抄盐商家的想法。

    阅兵完成之后,崇祯皇帝下旨允许新军在永定门的瓮城驻扎。

    而后,他更是连连派出内侍,不断犒赏着新军。内侍们捧着各种赏赐品,穿梭在新军之中,士兵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感激的笑容。

    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脸上还带着阅兵时的兴奋和喜悦。贺函站在殿下,身姿挺拔。崇祯皇帝看着贺函激动地说道:“爱卿果然没让朕失望,为朝廷练出了  5万强悍的新军。”

    贺函单膝下跪,说道:“陛下阅兵之后,臣这就带秀子营南下了去扬州。”

    崇祯皇帝愕然道:“爱卿不歇几日再南下?”他觉得贺函练兵辛苦,应该休息一段时间再出发。

    贺函道:“兵贵神速,大同社留给朝廷的时间不会太多。按照徐晨的习惯,秋收之后极大可能会出兵,如果能在  3月内抄了扬州盐商的家,还有大概半年的时间再练出四五万新军,有  10万新军,再加上朝廷原本的军队,或许能与大同社一战。”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紧迫感,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有丝毫的耽搁。

    英国公府邸书房内,当初谋划要灭了新军,杀了贺函的人,一个个脸色难看的坐在这里,不过这次多了内阁首府周延儒。

    张之极脸色道:“以今天新军表现的战斗力来看,五万新军去辽东,只怕女真人未必能抗住贺函一击。”

    周延儒道:“女真人此次几乎倾巢而出,兵力最起码是新军的两倍以上,难道还不能取胜?”

    张之极摇头道:“要是士兵多就能打胜仗,朝廷早就灭了女真人了。”

    户部左侍郎傅永淳奇怪道:“不应该呀,贺涵这支新军,长的也不过训练了半年,短的也只有三四个月,这种士兵上了战场应该一哄而散,怎么可能练的如此精锐?”

    侯恂道:“现在在想这些已经没有意义,这支新军已经出现了,现在我们要想的是贺凡如果真击退了皇太极的大军,我等该怎么办?”

    文震孟严肃道:“这种朝廷不能控制的军队,越强悍危险越大,我等现在的困局不就是因为这支军队太过于强悍。”

    现场的气氛沉默下来了。这场阅兵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最不想要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联络皇太极,也最多只能拖延几个月时间。

    半天后,文震孟恶狠狠道:“必要的时候,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天下士绅,朝廷需要一个能保住天下的天子。”

    此言一出,现场所有人都露出了恐惧的神色,他们都听出文震孟的言外之意,在局势不可掌控之时,换一个更符合他们心意的天子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8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