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三月三,龙抬头,满城鞑子不留头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二月二日,金国,沈阳,崇政殿。
清晨,天色尚有些昏暗,东方已经开始出现亮光,这虽然预示着一个好天气,但对农户来说却不是好事,常言道,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日不下雪则代表来年雨水少,明年又少不了春旱了。
当然金国高层却没有在意这个天象,他们更多关心军国大事。
天一亮,多尔衮心急如焚地赶来求见皇太极,昨日商讨一日,居然没有一人一言商讨如何救多铎,显然大家都放弃了多铎,但多尔衮却不能放弃这个一母同胞的兄弟。
皇太极早已在殿中处理政务,听闻多尔衮求见,便命侍从带他进来。
多尔衮刚一进宫殿门,便“扑通”一声跪地行礼,神情恳切道:“求大汗救救十五弟,哪怕不看在他是父汗子嗣的份上,也请大汗看在正蓝旗几千将士的份上。如今我金国再也承受不住一旗士兵的损失了,若正蓝旗覆灭,对我金国而言,无疑是沉重的一击。”
皇太极听到这话,不由得苦笑着上前几步,伸手扶起多尔衮道:“十四弟,快快起来吧。朕又何尝不想救十五弟,救正蓝旗的几千将士呢。
只是张献忠手中有两个大同军的主力师,还有十几万朝鲜军。他们把正蓝旗的将士团团围困而不歼灭,就是想引朕去救。
可朕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辽西、辽东的大同军对盛京虎视眈眈,我们分兵救援,盛京怎么办,朕拿什么去救十五弟?”
多尔衮依旧跪在地上,抬头望着皇太极,急切地说道:“大汗,我金国的根基是八旗士兵,是这几十万金国的女真百姓。哪怕是盛京,也比不上正蓝旗几千将士重要。只要将士还在,何处不是我八旗勇士纵横的天下。只要保住了正蓝旗的力量,我们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皇太极闻言,不禁高看了多尔衮一眼道:“要是我金国的将领都有14弟你这样的眼光,朕也不至于如此辛苦。”
他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步,沉思良久后说道:“你带领正白旗、镶白旗两旗士兵和他们的家眷去安乐州。那里可能是我们女真人最后的希望了。”
多尔衮用惊讶的眼光看着皇太极,心中满是疑惑,这分明是迁都以避开大同军锋芒,可他不清楚皇太极为什么会让他去安乐州。
皇太极好像看出了多尔衮内心的不解,不由得苦笑着解释道:“盛京当中多是像莽古尔泰那样的蠢货。把妇女和孩童征调为兵,亏他想得出来。这些人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本来大同军道德底线高,不会为难妇女和孩童,可莽古尔泰主动武装这些人,这不是嫌弃我女真人死的人不够多吗?他这是主动断绝我们的未来啊。
还有,说什么杀尽满城的汉人,他知不知道天下的汉人有万万之众,而我女真人加起来连百万都不到。他敢屠杀辽东的汉人,大同军就敢把整个辽东的女真人全部屠杀殆尽。
现在盛京尽是这种无知的莽夫,朕不能离开盛京,只能让十四弟你为我女真人延续希望。你带着两旗将士和家眷去安乐州,朕留在盛京,希望能重创大同军,让大同军的战线止步于盛京。”
多尔衮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说道:“兄长就不担心,臣弟为了救多铎,覆灭女真人唯一的希望吗?”
皇太极疲惫地叹了口气说道:“到了安乐州,女真人的未来就是你的责任了,与朕无关,朕也管不了那么远的事了。好了,你现在回去准备准备,过几天领兵去安乐州吧。”
其实,本来皇太极是打算自己领兵去安乐州方向,拉长大同军的战线,逼得大同军主动撤退,而后想办法求和。
因为在皇太极看来,徐晨和他是一类人,他想做中原的皇帝,所以学习汉人制度,保护汉民利益。
徐晨则想做天可汗。大同军地处关中一地的时候,就染指大漠,而且野心极大,哪怕是击败了林丹汗,俘虏了林丹汗的部众,但也没像大明那样把他们贬为俘虏,而是优待林丹汗的家眷,也平等对待蒙古牧民,建立定居点,让大漠牧民归心,派遣官员管理牧民,这举动让女真人断了一臂。
在皇太极看来自然是徐晨想要做李世民一样的天可汗,即便徐晨只是当元首,但元首在皇太极看来不过是换了名字的皇帝,徐晨依旧掌握着大同社的军政大权。
徐晨这样包容的举动对女真人是好事,大同军想要收复辽东,那个时候即便是女真人战败了,大不了臣服在徐晨的麾下,也能享受蒙古人的待遇。
说句实在话,这对普通的女真人来说并不算是太差的生活,要不然金国的蒙古人也不会纷纷投靠大同社了。
但如果盛京都是莽古尔泰这样的莽夫,在盛京屠杀汉民,双方就真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了。他为了防止这种极端的事情出现,只能留在盛京。
而且皇太极的政治素养告诉他,统战价值都是打出来的,蒙古人有阔气的祖先,有广大的大漠,这些都是蒙古人的优待价值。
而女真人地盘不如蒙古人大,人口不如蒙古人多,想要有优待就必须显示出武力了。
如果女真人能在盛京给大同军造成重大的伤亡,大同军就不会越过盛京继续追杀女真人的残部,甚至还有可能招抚他们,毕竟盛京已经是辽东唯一有价值的城池了,再北就是蛮荒之地了。
辽东再重要也重要不过江南,在江南没有统一之前,皇太极也不认为徐晨会不断地把兵力和资源投入到辽东这块蛮荒之地。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二月七日。
盛京皇宫内,气氛肃穆而庄重。皇太极高坐在崇政殿的宝座之上,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今日,他要宣布一项重要的决定。
“朕今日升安乐州为陪都。”皇太极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在大殿中回荡。八旗旗主和贝勒王爷们倒也不惊讶,大家都知道,陪都的设立,这是金国的后路。
“着多尔衮为陪都将军,统领正白旗、镶白旗两旗兵马即刻前往安乐州。”皇太极的目光落在了多尔衮身上,多尔衮算是女真人当中政治素养最高的人,希望他能为女真人保留火种。
多尔衮心中一震,他没想到任命会这么快。他迅速整理了思绪,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说道:“臣弟领旨!”
而坐在一旁的代善则压抑怒火了,陪都设想是他提出来的却没想到被多尔衮摘桃子了。
豪格也是满脸不服气,陪都将军也就算了,关键是皇太极把多尔衮定为金国下一任继承人,他才是皇长子。
十二月十日,多尔衮开始着手准备出征事宜。他亲自到正白旗和镶黄旗的营地,检查士兵们的装备和物资。同时,他也安排好了几万家眷的随行事宜,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生活。
十二月十七日,寒风凛冽,多尔衮带领着两旗士兵和几万家眷抵达安乐州,多尔衮下令大军进驻安乐,安营扎寨。他亲自巡视营地,查看士兵们的住宿和饮食情况,安抚着士兵和家眷们的情绪。
夜晚,多尔衮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辽东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与十五弟多铎一起征战的日子,想起了他们兄弟情谊。“多铎,我该如何是好?”他喃喃自语道。
十二月二十三日,多尔衮带领正白旗士兵从安乐出发,一路向东,一直来到了图门江以北。
冬日的图门江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横亘在眼前。越过这条江,就进入了朝鲜的境内。
多尔衮勒住缰绳,站在江边,却不敢继续前进。他的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他担心继续前进会陷入危险,甚至有可能把大同军引到安乐;另一方面他又不忍放弃营救十五弟的机会。
他不断地派人打探多铎的消息,只可惜探马进入朝鲜境内就会消失,根本探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朝鲜,孤山岭。
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朝鲜孤山岭,大同军营地中,中军大帐的帐帘被猛地掀开,张献忠裹着一身寒气大步流星地走进营帐。
张献忠快速走到主帅位置坐下,刚毅的脸上满是不耐烦,他双手撑在桌子上,大声问道:“多尔衮那个窝囊废,有没有向朝鲜前进一步?”
这段时间,多尔衮大军滞留在朝鲜国境外,就像一根刺扎在张献忠的心头。起初,多尔衮带着两旗士兵前往安乐的时候,张献大喜,这多尔衮与多铎一母同胞,关系亲密,此次必然是为救多铎而来。他满心期待着一场大战,将这股金军一网打尽。
然而,后面多尔衮只带了正白旗一旗女真人前来救援,张献忠虽有些失望,但也觉得蚊子再小也是肉。一次歼灭了女真人两旗精锐,重创了金国,也算是为下一步进攻盛京打下了基础。
可谁能想到,多尔衮带着几千人在朝鲜的边境线上安营扎寨,一连四五天都不再前进一步。
这可把张献忠气坏道:“真是个废物,想救自己的亲弟弟又贪生怕死,不敢再前进一步,这样进又不进,退又不退,简直坏了我的大事!”他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尚可喜连忙点头,毕恭毕敬地说道:“还是一步没前进,正白旗依旧驻扎在宽甸地区。他们的营帐排列整齐,周围设有防御工事,看样子短期内没有要行动的迹象。”
张献忠靠在椅子上,双手抱胸,陷入了沉思。原本他想着能将多尔衮的大军一举歼灭,结果大鱼没钓到,只钓到一条小鱼,这已经够让他恼火的了,现在这条小鱼还不上钩,实在是让人头疼。
张存孟笑道:“都督,要不安去宽甸,去会会多尔衮。”
他带领第九师刚来朝鲜,正是想建功立业的时候。
尚可喜摇头道:“宽甸广大,适合骑兵驰骋,而且那也是女真人的老巢,多尔衮熟悉地利,将军很难包围正白旗。”
“不管了,让兄弟们先休整休整几日,把这个年先过了。”张献忠挥了挥手,“等新年一过,我军再彻底把多铎部歼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尚可喜想了想,皱着眉头说道:“将军,需不需要继续延长包围的时间?多铎部粮草断绝,即便杀马取肉,应该还有不少粮草。而且现在每天都有不少朝鲜人饿得受不了,逃下山来,这反而降低了他们的粮草消耗。”
多铎部确实没有多少粮食,不过女真人大部分都是骑兵,手中有上万匹战马。这些战马原本是他们驰骋战场的伙伴,如今却成了他们维持生存的希望。杀了这些战马,加上他们原本剩下不多的口粮,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张献忠摸着下巴,思考片刻后摇了摇头,说道:“算了,真要熬下去,又要到开春了。到时候必须解散民兵,让他们回家耕作。等耕作做完之后又要集合,让他们配合大军进攻辽东,我们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本将还想让这些辽东民兵能休养一段时间,恢复精力,这样他们在战场上才能更有战斗力。”
耿仲明走到地图前,手指着正白旗的位置,又看向安乐州的位置,眉头皱得更紧了,说道:“将军,皇太极这次把安乐州设为陪都,这是想拉长我军的战线。辽东镇经过女真人几十年的肆虐,人口减少了8 - 9成,大量的城镇废弃,卫所荒芜。越是往辽东往北,这种趋势越明显。安乐州已经可以算是蛮荒之地了,当地没有像样的道路,没有成规模的村镇,丛林密布,还有无数的沼泽之地,大军难以驻扎。”
“更关键的是,到了安乐州已经是女真人最后的城池了,女真人不必守城池,可以逃到辽东的群山当中。我军想要进攻女真人,在群山当中抓捕他们就如同大海捞针,即便抓住了一些,付出的代价也极其大。”
张献忠立刻明白了耿仲明话的意思,他也是边军出身,深知其中的难处。榆林镇大部分的时候是可以战胜蒙古人的,但事情坏就坏在蒙古人居无定所,深入大漠消耗极大。一个士兵要有9个民夫供养,才能维持在大漠中的作战。如果女真人学习蒙古人打游击的话,那大同军就要头痛了。
尚可喜满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说道:“攻占安乐州,我汉人的领土尽数收复,又何必在意这一小部分女真人。辽东的森林无穷无尽,这里面也有无穷无尽的女真人,都督是不可能抓尽这些人的。我等可以学习大明的故智,收买辽东其他部落的女真人,围剿多尔衮他们,要不了三年努尔哈赤的后代必然被我军斩尽杀绝。”
张献忠没好气地瞪了尚可喜一眼,说道:“然后又养出一个努尔哈赤?明军喜欢养寇自重,但我大同军可不干这种没脑子的事。当年辽东将门就是因为养寇自重,才养出了努尔哈赤这个大患。”
尚可喜他们尴尬地笑了笑,说起来努尔哈赤还真是辽东将门养出来的,他们也自食了恶果。
耿仲明想了想,认真地说道:“将军,攻占沈阳之后,辽东其实再没有值得攻占的目标了。我大同军也应该把兵力转下南方了,毕竟统一天下事关重要。即便真要追杀女真人,也可以在天下统一之后,朝廷实力强大再说。到时候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和兵力,对付女真人也会更加容易。”
张献忠站起身来,走到沙盘前,仔细地看着。沙盘上,辽东和朝鲜区域还算是比较精确,到了朝鲜更北的广大地区,那基本上就是全凭想象,只是布置了一些山脉、沼泽、河流。即便如此,也看不到一两个城池,甚至连道路都没有,可见这片广大的地区是如何荒凉。
“把大军投入到这片地区来抓野人,的确是吃力不讨好之事。”张献忠叹了口气,“我们不能在这无谓的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大同十年(公元1634年)一月五日。朝鲜,孤山岭。
新年刚过,张献忠以火炮开路,不断轰炸多铎营地,残存的朝鲜伪军士气彻底崩溃,纷纷投降,女真人即便想要反抗,但这两个月的包围,让他们物质匮乏,大量的士兵冻死冻伤,已经没有多少反抗的力气。
最终张献忠以伤亡五百的代价彻底歼灭了多铎部,俘虏了上万朝鲜伪军,多铎,博洛,图赖等正蓝旗高层身中数枪被击毙,残存的女真士兵被朝鲜民兵疯狂报复屠杀,一个活口也没留下。
大同十年(公元1634年)一月十二日,在宽甸的多尔衮知道了多铎部被歼灭之后,领兵返回安乐州。
大同十年(公元1634年)二月十二日,金国,盛京。
金国的局势愈发危险,即便是底层的女真人,普通的汉民,也知道金国要亡了。
但偏偏这个时候辽东的雪还没有化,金国就把底层的百姓征召起来,让他们修城池,挖战壕,砍伐木材,做拒马。
更关键的是亡国的危机传导到金国下层,他们恐惧汉人的报复,但想到的不是要改善对汉民的态度,而是反而加重了压榨的程度,就好像临死前最后的疯狂一般,稍有不慎就是对汉民拳打脚踢,鞭打,甚至直接拿刀杀戮这些汉民。
金国汉民敢怒不敢言,只能把仇恨埋藏在心中。
不过,三月三,龙抬头,满城鞑子不留头,这样的歌谣在金国底层到处到处传唱。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7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