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狠辣的莽古尔泰
翌日,休整后多铎打算继续攻破自己眼前的这股敌人,但却没想到只一日时间,对面就多了1万援军。
多铎血战两日,以正白旗士兵伤亡过千,朝鲜伪军阵亡四千的代价,让对面的敌人付出了5000多的伤亡,加上第1日朝鲜民兵伤亡逃亡的士兵,两万大军已经伤亡过半,但凭借着对女真人的仇恨,这支大军依旧死守山岭,女真人北上的道路依旧没有打通。
反而是张献忠带着第二师主力会和耿仲明大军追击过了,孤山岭左右两侧又来了两支万人的朝鲜民兵。
多铎再换方向进攻,但多铎虽然可以给朝鲜民兵巨大的伤亡,但却难以击破,占据地理优势的朝鲜民兵,反而是女真人的攻势越来越虚弱。
面对这种四面包围的处境,多铎终于没有最开始的从容和自信了,他只能移身到孤山岭的一座山丘上,安营扎寨,以冰为墙阻挡大同军。
但他的做法也让正白旗陷入了绝境,因为他安营扎寨的同时,张献忠指挥的朝鲜民兵越来越多,最终大同军第二师,连同十余万朝鲜民兵团团包围住,多铎再也没有办法凭自己的能力突围而出,11月20日,多铎派遣信使求援。
11月21日,孤山岭,大同军营帐,中军大帐。
一个以孤山岭为核心,显示整个朝鲜山川河流,城池营寨的庞大的沙盘,占据了大帐内一小半的位置。
尚可喜拿着一根长棍道:“将军,根据我军的统计,处于包围圈的有多铎正白旗士兵5000~6000人左右,朝鲜伪军不足2万人,但这些伪军军心士气全无,已经没有战斗力,光靠5000多的正白旗,无力突破我军的包围。”
耿仲明想了想道:“还是不可大意,女真人的战斗力不可小看,都督,属下提议,挖一条一丈宽,一丈深的壕沟,以此彻底困死多铎部。”
张献忠笑道:“以往都是女真人用这样的壕沟来包围你们,现在你们是想让他们也尝尝这滋味吧。”
耿仲明有点尴尬笑了,怕多铎的正白旗突围而出是一方面,当然也有那么一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想法。
张献忠点头道:“此事就由你去负责,彻底把女真人困死也好。”
原东江镇的将领听到张向忠的话,脸上的笑意止不住,终于轮到他们来围攻女真人了,攻守之势彻底逆转了。
尚可喜继续道:“都督,第一阶段围点已经完成,现在我军就要等待,皇太极来救援多铎部了。从前阶段的战事来看,女真人的战斗力依旧远远超过了朝鲜民兵,依靠他们难以应对女真人的主力。”
张献忠冷笑道:“第九师已经在赶往朝鲜的路上了,我军两个主力师加上朝鲜民兵辅助,足够歼灭八旗主力。
现在警卫师和炮兵师去了辽东,第10师增援了辽西,我军10万主力已经赶到辽东,不管皇太极做什么选择,也改变不了女真人覆灭的命运。”
现场的将领们无不热血沸腾,祸害辽东几十年的女真人,终于到了他们覆灭的时刻,而且还是由他们亲手覆灭,这场长达几十年的血债,终于到了偿还的时刻了。
张献忠严肃道:“元吉,时刻关注沈阳的动向,本将给皇太极一个月的思考时间,一个月之后,八旗主力依旧没有救多铎的动向,我们就先歼灭正白旗,拿多铎的人头祭旗,开启覆灭金国大战。”
尚可喜道:“遵命!”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二月一日,金国,沈阳。
这段时间金国的政治中心,可谓是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十月,豫亲王多铎攻入朝鲜,攻占富宁城,整个沈阳城可谓是一片沸腾,有了朝鲜的财富,大家的日子终于可以好过一些了,最起码粮食的价格可以降下来。
果然,到了11月,一车车赶回来的粮食,布匹,各种金银财宝被送到沈阳,金国的粮食价格如同止不住的洪水立马下,几乎是一天一个价,不到10天的时间就跌到了二两银子一石粮食。沈阳的居民着实吃了几顿饱饭,多铎在金国的声望达到最高。
但到了12月情况却急转直下,先是豫亲王大军没有攻破咸兴城,而后被阻挡在孤山岭下,前两天前两天更是传来了一条令人惶恐的消息,正白旗已经在孤山岭下被大同军包围了,7000多勇士再也回不来了。整个沈阳城都回忆起当初松山之战后,家家挂白帆场景,顿时热闹的沈阳城被惶恐的情绪笼罩,大家都感觉一股危机笼罩到沈阳城当中。
金国,大政殿。
皇太极面色严肃的坐在龙椅之上。女真八旗旗主,王爷,贝勒,甚至连被圈禁的阿敏,莽古代泰都重新出现在这大殿当中,显然金国的高层已经知道,他们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当中,所有人都要舍命一战才能求活。
皇太极道:“索尼,把朝鲜的战况和我金国现在面对的局面,通通都说一下。”
“喳!”索尼对皇太极行礼之后,神情严肃道:“11月20日,豫亲王率领的正白旗被大同军第二师以及朝鲜10万民兵包围在朝鲜的咸镜道,孤山岭当中,难以突围,豫亲王请求救援。”
“与此同时,大同军在辽西增援了一个主力师,在辽东增援了两个师,其中一个炮兵师,再加上增援朝鲜的一个师,现在大同军在辽东共有7个师,十余万精锐。”
“同时大同军不顾冬日运输物资困难,在辽西,辽东,朝鲜三个方向,不断的运输粮草物资。囤积粮草,显然他们有很大动作。”
大政殿内一片沉默,几年前大同军发动覆灭大明的战争,也不过比这多三个师,所有人都清楚大同军这动作是要覆灭金国。
但清楚归清楚,大家却想不到如何击败大同军这10万多的精锐。和金国的生死存亡相比,多铎的正白旗反而无关紧要了,只有多尔衮眉头紧皱的想着如何拯救他这个兄弟。
皇太极看众人不说话道:“现在已经到我金国危机存亡的时刻,大家都说说该怎么办吧?”
大殿内只是回荡着皇太极的话,但却无一个人回应。
站在末尾,穿着有点落魄的莽古尔泰冷笑道:“有什么好议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金国再危险能危险过当年父汗起兵的时刻,你皇太极不敢打,把八旗勇士交给我,我先把多铎救出来,再去消灭大同军。”
原本历史上莽古尔泰,因为暗中谋划造反。应该在去年就被处死了。
这条时间线是因为是盖州之战,输的太惨烈了,被皇太极联合其他势力给圈禁了,反而让他多活了一年,但显然一年多的圈禁不但没有让他的脾气收敛,反而越发的暴躁了。
豪格怒道:“放肆,你一个罪臣能在这大政殿内,已经是父汗仁慈了,还敢在这里胡言乱语,把八旗勇士交给你,然后被你拼的精光吗。”
莽古尔泰冷笑道:“我就看不惯你们这些人畏畏缩缩的样子,我的确拼死了几千勇士,但也杀了几千大同军,你们倒是高瞻远瞩,广宁卫丢了,不出兵,海州被攻占了,也不出兵,最后一步步被大同军逼入了绝境。”
阿济格道:“我八旗损失几千人伤筋动骨,但大同军损失几千人无关轻重,像你这样拼的两败俱伤的打法,我金国早就覆灭。”
莽古尔泰张口大骂道:“你阿济格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现在居然说这样的屁话,战争是你想不打就不打的吗!
你越担心伤亡,伤亡就越沉重,你们逐步对大同军退让,结果怎么样,人家的兵锋都推到我们的咽喉了,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和当初那些只敢守在城池当中的明军有什么区别?
如果当初按照我的想法,拼的伤亡惨重也要把大同军赶出辽东,能有现在这么多事。”
现场不少女真人的高层内心都觉得莽古尔泰说的话有点道理,只是他们的内心也有点悔恨,当初要是不惜代价的把大同军赶出辽东,他们只要守好辽西即可,哪里有像现在这样,三面受到包围。
豪格瞪莽古尔泰一眼道:“你和大同军一个师拼就拼出了几千伤亡,你想拼出几万的伤亡,让我金国覆灭不成。”
莽古尔泰道:“你们退让的结果又是如何,大同军的绞索已经快把我金国给绞死了。”
眼看着双方争吵的越来越激烈。皇太极制止道:“这样无用的废话就不要说了,大家商讨如何应对敌人。”
莽古尔泰道:“我女真人弓马无双,金国还有几十万女真勇士,哪怕是妇孺都能骑马射箭,把他们全部武装起来,给健妇发火枪弓箭,给12岁以上的孩童发刀剑。
当可武装出20万大军,汉人如果敢攻城,先屠杀城中的汉民,如此断绝后路,背水一战,让每一座城池都和大同军死战。
如果一座城池能拼死1万大同军,最多10座城池就能拼光大同军。汉人一向孱弱,徐晨更是有名的妇仁之仁,当他发现想要覆灭我金国,会损失10万精锐的,我不相信他在南方未统一之时,会把所有的军队用在辽东。”
给妇孺孩童发武器装备,还要杀光金国自己的汉民,来断绝后路,所有人都用像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莽古尔泰,真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汉人只怕要和他们女真人不死不休了。
这场大战下来那就不只是金国覆灭了,只怕连女真人都要被汉人杀的绝种。
如果汉人孱弱,他们女真人还能通过屠杀来震慑住汉人,但现在大同军势大,这样屠杀引起汉人的报复,只怕他们所有人都活不下来。
但也有一些人思考这个战略的可行性,有一句话莽古尔泰没说错,只要能给大同军带来足够多的伤亡,大同军是不可能放弃江南,在这蛮荒的辽东和他们金国死磕,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他们很难给大同军带来足够的伤亡。
代善道:“大汗,盛京无险可守,我等还是迁都安乐州,学习父汗的战法,拉长战线,寻找突击大同军的机会,不和大同军硬碰硬,以游击战骚扰为主,即便不成功也能脱离大同军的进攻范围。”
阿济格不满道:“盛京是我女真付出了多少勇士的性命才打下来的,岂能说放弃就放弃,而且我金国一半的人口都在盛京,放弃了这里,抚顺能养得活这几十万人吗?”
代善道:“有什么活不下来的,我即便年纪大了,但只要给我弓箭,依旧可以在辽东的山林当中生活,其他女真勇士也是从山林当中出来的,现在再回归山林,有什么不可。”
豪格不满道:“未战,就放弃都城,这后面的仗还怎么打?儿臣以为,盛京城高池深,我八旗勇士完全可以依托城池,给大同军重大的伤亡,以此打消他们对我们金国的窥视。”
代善淡然道:“贝勒可能忘记了,大同军有火炮,他一个火炮师有几百门火炮,盛京的城墙再坚固,能比洛阳城还坚固,连洛阳城也扛不住大同军三天的炮击,我们金国没有火炮,你拿什么守城。”
豪格这时候才想起来,大同军攻坚能力更是强大,中原几百座城池,没有一座城池能坚守10日以上的,他再自大也不认为自己能在几百门火炮的轰炸下守住盛京城。
女真的高层商议了一日,但依旧找不到一个能应对眼前危机的办法。
清宁宫。
皇太极叫来了自己的皇后哲哲,布木布泰两人道:“盛京只怕难保,这金国也不知道能存在多久,要是盛京沦陷了你们就返科尔沁部落,你们兄长已经成为大同军的将领,想来大同军不会为难你们,朕之求你们照看好马柯塔她们。”
哲哲,布木布泰沉默不语,科尔沁部落首领斋桑已经多次写信给她,让她带着布木布泰找借口回科尔沁部落,她们一直没有回应,却没想到金国会如此快面临亡国的危机。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7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