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葬身大海的吴三桂
大同十一年(1635年)六月二日,澎湖外海。
六月的南中国海,阳光灼热,海风带着咸腥与一丝不祥的躁动。吴三桂站在他那艘由大型福船改造的旗舰“靖海”号艉楼上,紧握着千里镜,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镜片中,一支规模不大但阵列森严的舰队正破浪而来,三艘巍峨如海上堡垒的千吨巨舰如同领头的巨鲨,其后是十艘精悍的五百吨级战舰和十艘灵动如海燕的二百吨级护卫舰。
这正是他花了数天时间小心翼翼想要捕捉的猎物,陈诚统领大同分舰队。
在泉州吴三桂花了三天时间准备武器装备,集结船队。5月20日,他率领着福建水师主力抵达澎湖县。而后以澎湖县为水师基地,派出一些快船去东番岛,探查大同水师的情况。
但他的快船很快被驻守在南溪庄的陈诚捕捉到,他知道福建水师送上门来大喜,当即带领三艘千吨战舰为核心的二十三艘战舰群,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澎湖县,想要剿灭福建水师。
而吴三桂也想要报当年当年他们仓皇从京师逃离的一箭之仇,大同陆军厉害吴三桂承认,但北人一向不擅水战,他有信心在海上能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双方的主帅都想打这一仗,于是两支舰队在澎湖外海相互对峙。
“哼!区区二十三艘,也敢来捋我虎须,大同军打的胜仗太多了,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吴三桂放下千里镜,嘴角勾起一丝混杂着轻蔑的冷笑。
他身后是遮蔽了半个海面的庞大船队,超过一百五十艘大小战船,这其中既有他带过来的水师战舰,也有收编郑芝龙的战船,以及数量众多的舢板、哨船。五倍于敌的数量优势,让吴三桂和他麾下许多将领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大帅,不可轻敌啊!”一名曾在郑芝龙麾下效力过的老水师军官忧心忡忡地提醒道:“大同战舰皆仿西夷坚船利炮,一艘战船可抵我军10艘战船。
郑大当家前年料罗湾大捷,也是靠火攻奇袭,正面硬撼西夷大舰,损失亦是惨重!此等巨舰,非我寻常战船可敌。”
“住口!”吴三桂厉声打断,眼中闪过一丝不耐,“郑芝龙不过一介海寇出身,侥幸胜了一场。本帅乃朝廷钦命总兵,麾下乃百战精兵!郑芝龙岂能与本帅相提并论?敌舰虽坚,数量寡少,正是我以众击寡,一举荡平敌寇,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的良机!”
他现在不想别的,就想歼灭眼前这支大同海军,报当年在京城的一箭之仇。
另一个郑芝龙的部下讨好道:“我们以前能烧西夷的战舰,现在就可以烧大同贼寇的战舰。西夷有远度海域的操船经验,但大同水师成立不过三年,岂能是我等对手。”
前年郑芝龙在料罗湾用火船战术大败荷兰舰队的“成功经验”,让许多人对西夷战舰起了鄙视之心,认为他们即便是船坚炮利,但只要是战船就逃不过火攻。
而吴三桂也是这样认为的,正好他船队当中带了很多引火小船,甚至为了加强燃烧的效率,船上还装了不少从大同社购买过来的猛火油,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踩着陈诚的尸骸,缴获那些威武的大同巨舰,加官进爵的景象。
于是在吴三桂认为自己稳操胜券的氛围下,一场决定澎湖乃至东南海疆命运的海战,在这片开阔的海域轰然爆发。
吴三桂挥动令旗,庞大的福建水师船队如同被惊扰的鱼群,开始笨拙地调整阵型,意图凭借数量优势进行包抄,想要限制大同战舰的行动。
大量火攻小船被推到前锋位置,水手们紧张地检查着船上的火油罐、硫磺等引火之物,
陈诚站在战舰的指挥台上,眼神冷静如冰,当他看到一艘艘小船,如同箭矢一般冲向自己的舰队,嘴角挂着一丝不屑的冷笑:“还想要玩火攻,难道不知道同样的计策不能用两次?”
要知道他们荷兰教官汉斯等人都是亲身参与过罗料湾海战的人,陈诚等人在海军学院更是经历了多次兵棋推演,对这场大战双方的优缺点可谓是了如指掌,更知道该如何应对敌人的火。
陈诚果断下令,“传令!全军保持战列线,保持距离!集中火力,优先轰击敌方前锋火船及企图靠近的大型战船!链弹准备,打断那些硬帆的桅杆!”
命令通过旗语迅速传递。大同舰队二十三艘战舰如同一条钢铁长龙,在海面上划出一道优雅而致命的弧线,始终与企图靠近的明军船队保持着令对方绝望的距离。
“开火!”
“开火!”
“开火!”
震彻寰宇的炮声骤然响起!大同战舰侧舷密密麻麻的炮窗喷吐出连绵不绝的橘红色火焰,浓密的硝烟瞬间弥漫开来,遮蔽了半边天空。
相比于明军水师船上零星响起的、射程有限的佛郎机炮和碗口铳,大同海军的齐射宛如一场钢铁风暴!
轰!轰!轰!轰!
冲天的水柱在明军前锋船队周围不断炸起,如同死亡之花在海面瞬间绽放。沉重的实心炮弹轻易撕裂了那些商船、渔船改造战船脆弱的船壳。一艘装满火油的小火船被直接命中,轰然炸成一团巨大的火球,碎片和燃烧的油脂四散飞溅,点燃了附近两艘同伴!
更多的链弹呼啸着飞向明军大型福船,专门设计的弹体在空中旋转分离,带着铁链狠狠扫向桅杆和帆索!粗壮的硬帆桅杆在令人牙酸的断裂声中轰然倒塌,巨大的风帆如同断翅的巨鸟般覆盖在甲板上,引起一片混乱和惨叫。失去动力的福船瞬间成了漂浮的棺材。
吴三桂寄予厚望的火攻战术,连大同舰队的边都没摸到,就在对方精准而猛烈的远程炮火下,化作了海面上漂浮的碎片和燃烧的残骸。二十五艘精心准备的火攻小船,连同其上的敢死队员,在短短半时辰内,尽数葬身大海。
火攻战术的彻底失败,如同当头一棒,砸得吴三桂有些发懵。但更让他心惊胆战的是接下来的景象。
失去了火船掩护和前锋牵制,大同舰队如同解开了枷锁的猛虎,开始主动前压,追击那些失去指挥或行动迟缓的明军主力战船。
陈诚的战术极其清晰,利用己方战舰流线型设计、采用软帆带来的卓越航速和机动性,以及舰炮射程远、威力大的绝对优势,在广阔的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放风筝”式猎杀。
根本不给大明海军靠近的机会,明军水师的弱点在追击战中暴露无遗,船体脆弱,大部分由商船、渔船改造,船板薄,结构强度低。大同战舰的炮弹轻易就能将其洞穿甚至撕裂。
二就是适航性差,大量平底沙船设计初衷是便于近岸和内河航行,在开阔外海抗风浪能力极差,颠簸剧烈,严重影响火炮瞄准和人员行动。
三是机动笨拙,中式硬帆转向极其不便,在需要频繁调整航向的海战中,显得异常笨拙迟缓。在大同舰队灵活的穿插包抄下,如同海面上缓慢爬行的乌龟。
最重要的是火力贫弱,装备的火炮数量少,还有部分还是虎尊,150多艘战舰,火炮却只有不到300门,射程近、威力小,根本无法对坚固的大同战舰构成实质性威胁。
而大同海军虽然只有23艘战舰,但整支舰队拥有700余门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远超过了远远超出了大明水师。
“轰轰轰!”在装甲厚度,火炮的数量和威力,战舰的机动性,大同海军全面胜过福建水师,在这样碾压的差距下,战场上呈现出大同战舰追着福建水师打的状态。
交战仅仅半日,澎湖外海已然化作一片修罗场。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明军战船的碎片、断裂的桅杆、倾覆的船体以及挣扎呼救的落水士兵。
被链弹打断桅杆、瘫痪在海面上的明军战船越来越多,如同待宰的羔羊,被后续赶上的大同战舰从容地用炮火点名摧毁。
反观大同舰队,凭借着坚固的船体、优越的防护和精准的指挥规避,竟无一艘战舰被击沉,只有几艘外围护卫舰受了些轻伤。
站在“靖海”号上的吴三桂,脸色已从最初的轻狂变成了惨白。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庞大的船队被对方区区二十三艘战舰像砍瓜切菜般击沉、打残、俘虏。震耳欲聋的炮声、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部下绝望的呼喊声,汇成一股巨大的恐惧洪流,彻底冲垮了他的斗志。
根本打不过,大同军不但陆上厉害,到了海上更加厉害,此时他想要战胜大同军的想法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想着该如何保命。
于是他发的了关宁军赖以成名的“技能”之一——保存实力,关键时刻脚底抹油。
“命令船队分散逃命,转舵,升满帆!向泉州方向撤退!快!”吴三桂声嘶力竭地对着舵手和帆缆长吼道。
“靖海”号这艘相对较大的福船,在船长的拼命催促和水手们的恐慌操作下,笨拙地开始转向,试图脱离战场。
吴三桂下的分散逃离的命令,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就士气濒临崩溃的福建水师瞬间彻底瓦解!幸存的、还能动的明军战船再也不顾什么阵型、命令,如同炸窝的马蜂,四散奔逃。
“想跑?”陈诚嘴角泛起冷酷的笑意道:“传令!分三路追击!主力舰随我,目标——敌酋旗舰!务必擒杀南明水师将领。”
二十三艘大同战舰立刻如离弦之箭,分成三支锋利的箭头,扑向各自的目标。航速的巨大差距此刻显露无疑。装备中式硬帆、平底笨重的明军战船,在顺风时尚且速度平平,逆风或侧风时更是步履蹒跚。而采用先进软帆、流线型船体的大同战舰,则乘风破浪,速度远超对手。
陈诚亲自率领三艘千吨主力舰,死死咬住了吴三桂的“靖海”号。追击途中,舰艏炮和侧舷炮持续开火,炮弹不断在“靖海”号周围炸起冲天水柱,更有几发炮弹直接命中了船艉和侧舷,木屑纷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吴三桂趴在艉楼栏杆后,看着后方越来越近、如同三座海上移动堡垒般的巨舰,亡魂大冒。那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死神的凝视。
“快!快升白旗!投降!我们投降!”吴三桂道。
既然逃不掉那就赶快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同社对俘虏一向不重视,只要保住了命,他父亲可以把他赎回来。
一名水手颤抖着抓起一面白布,刚想往桅杆上挂。
就在这时!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从“靖海”号传来!原来一枚炮弹好巧不巧地击穿了存放火药桶的底舱!
吴三桂本来还沉着冷静的面孔,看到这幕瞬间凝固,紧接着,更为恐怖、仿佛要撕裂整个海天的巨大爆炸发生了!
一团炽烈到刺眼的巨大火球从“靖海”号中部猛地膨胀开来,瞬间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坚固的船体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狂暴的力量撕扯、扭曲、断裂!
巨大的冲击波将甲板上吴三桂如同落叶般抛向高空,而后他如同一块石头一般狠狠的砸在了海面,瞬间沉默。
断裂的船艏和船艉在巨大的烟柱和火光中,以惊人的速度被翻滚的海水吞噬,只留下一个巨大的、翻滚碎木和残肢断臂的漩涡!
陈诚和战舰上官兵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剧烈爆炸震得身形一晃。待硝烟稍散,海面上哪里还有“靖海”号的影子?只剩下一个巨大的油污漩涡、漂浮的焦黑碎木、和明军士兵的尸体。
连陈诚都不知道,未来的一代枭雄,满清的“平西王”吴三桂,甚至没能完成他投降动作,就在这澎湖外海的碧波之下,与他那艘倒霉的旗舰一同,以一种极其不体面的方式,葬身鱼腹!
吴三桂旗舰的惊天爆炸,彻底终结了这场持续了一天多的澎湖海战。陈诚命令舰队停止追击,分出人手救援海面上的落水者,并迅速打扫战场、收拢俘虏。此战战果辉煌:
大同军击沉明军各类战舰三十一艘(不包括火船)。俘虏明军大小战船四十艘,俘虏明军水师官兵近万人。明军水师主力损失过半,元气大伤。
残余的明军船只趁着大同军打扫战场的混乱,侥幸逃离,仓皇遁向大陆海岸。
陈诚站在战舰上,望着硝烟渐散、漂浮着木料和明军尸体的海面,目光投向前方清晰可见的澎湖列岛。他果断下令:“传令!舰队整队,目标——澎湖本岛!即刻登陆。”
失去了水师保护的澎湖县,在大同海军兵锋所指之下,几乎未做抵抗便宣告易帜,至此这场大战结束。
澎湖海战的辉煌胜利,不仅彻底歼灭了福建水师的主力、斩杀了明军统帅吴三桂,更一举攻占了战略要地澎湖岛,为大同社经略东南海疆、乃至未来进军南明,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7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