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风雨杀胡令 > 第二十八章 坞堡隐患

第二十八章 坞堡隐患


劫粮队出发后的第三日清晨,韩成功踩着未化的霜花登上磐石坞的东墙。风裹着山涧的寒气刮过来,掀得他土布战袍猎猎作响。墙垛上的苔藓被冻得发硬,指尖刮过,能摸到砖石间的裂缝,这墙是永嘉之乱前修的,算来已有二十多年,夯土的墙芯早被雨水泡得发软,最窄处竟能塞进半只手掌。

“校尉,这墙怕是撑不住投石机。”陈玉也爬了上来,左臂的伤彻底好了,此刻正用长戟戳着墙缝,铁戟尖没入半寸,带出块松散的土块,“昨日劫粮回来,弟兄们说羯兵的投石机比咱们的粗一倍,这墙要是挨上一下……”

韩成功没接话,目光扫过坞内的布局。粮仓挨着西墙,离水源太远,若是失火,取水都赶不及;箭楼只在四角各设了一座,中间的空白地带根本射不到;更要命的是,坞内的水井都在开阔处,没设防御,一旦被羯兵占了,不出三日就得断水。这些隐患像扎在肉里的刺,不挑出来,迟早要化脓。

“去把苏坞主请来。”韩成功对着墙下喊了声。守墙的刘老卒应声跑远,靴底踩在霜地上的声音渐渐消失在巷口。

不多时,苏谦就披着件厚棉袍来了,手里还捏着个暖炉,身后跟着苏明。老坞主走到墙垛边,顺着韩成功的目光看了看裂缝,又摸了摸冻硬的苔藓,嘴角扯出个淡笑:“校尉是嫌这墙旧了?永嘉年修的时候,可是用了糯米浆混的夯土,当年鲜卑人来攻,箭射上去都只留个白印。”

“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韩成功捡起块土块捏碎,粉末从指缝漏下去,“羯兵的重锤能砸开青石,这土墙撑不住半个时辰。苏坞主请看,”他指向粮仓,“那里离箭楼太远,若是羯兵火攻,咱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粮草烧光。”

苏谦的暖炉往怀里缩了缩,目光在粮仓上停了停,又移开:“磐石坞守了二十多年,从没出过事。粮草搬一次要耗费多少人力?再说寒冬腊月的,羯兵哪来的心思攻城?”他话里的敷衍像层薄冰,一戳就破。

韩成功心里清楚,这老狐狸不是不知道隐患,是舍不得花钱修。磐石坞的存粮刚因为劫粮多了些,苏谦准是想把银子攥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他没直接戳破,只是转身对苏明说:“苏公子,你带十个弟兄,去把粮仓的麻袋搬到水井旁的地窖里,那里地势低,易守难攻。”

苏明愣了愣,看了眼父亲,见苏谦没作声,立刻应道:“我这就去!”他刚跑下城墙,又被韩成功叫住,“顺便看看箭楼的弩机,昨夜守哨的弟兄说,有两架的弓弦磨断了。”

苏谦看着儿子的背影,暖炉在手里转了个圈,忽然叹道:“校尉是觉得老夫守旧?”

“是觉得人命比银子金贵。”韩成功靠在墙垛上,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些散,“断木崖时,若不是石擒虎的箭射不透咱们的盾,弟兄们得死一半。这墙现在就是块薄盾,等羯兵真来了,再修就晚了。”

老坞主没说话,指尖在暖炉的铜把上摩挲。远处传来苏明指挥搬粮的吆喝声,混着麻袋落地的闷响,在清晨的坞堡里格外清晰。过了半晌,他才低声道:“修墙要多少木料?坞里的老槐木就剩三棵了,那是当年建祠堂时留的。”

“不用砍树。”韩成功从怀里掏出张图纸,是昨夜温彦帮着画的,“把劫粮时拆的羯兵营帐布撕了,浸上桐油,糊在墙内侧,能挡箭;再把坞外的碎石捡回来,填在墙缝里,比糯米浆结实。”他指着图纸上的红点,“箭楼中间加两座哨棚,用木杆搭就行,不用费多少料。”

苏谦接过图纸,老花眼凑近了看。温彦的字清秀,标注得清清楚楚:哨棚高丈五,能容两人;墙缝填碎石需二十车;营帐布浸桐油要三瓮……一笔一笔都算得明白,没虚耗的地方。老坞主的指尖在“哨棚”二字上顿了顿,忽然对墙下喊:“老管家!让木匠房把修农具的木料先停了,去搭哨棚!”

韩成功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苏谦不是真吝啬,是被乱世磨得不敢冒险,只要让他看见实在的好处,这位老坞主并不糊涂。

晌午时,坞堡里已经忙开了。陈玉带着步卒搬碎石,石碓砸在石缝里的闷响此起彼伏;赵大牛的骑兵队牵着马去坞外捡枯枝,韩成功说要在墙根堆三层柴垛,既能挡风寒,又能当屏障;苏明则带着人糊营帐布,浸了桐油的布又沉又滑,几个人拽着一头,往墙上贴时总打滑,惹得围观的流民哈哈大笑。

“校尉,温博士在账房等您。”张寡妇抱着小虎路过,孩子手里攥着块木炭,在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箭楼。自从小虎被坞卒推搡撞了头,张寡妇见了韩成功总带着些感激,说话时腰弯得格外低。

韩成功走进账房时,温彦正对着张地图发愣。案上的地图是苏谦珍藏的,标注着周边七座坞堡的位置,其中三座用红笔圈了,都是上个月被羯兵攻破的。“韩校尉请看,”温彦指着地图中央的断木崖,“这三处坞堡都在断木崖以西,离羯兵主营近,可磐石坞在东侧,为何石擒虎偏要盯着咱们?”

韩成功早想过这事。断木崖一战他们虽没杀了石擒虎,却断了羯兵的粮道,这头羯虎记仇,肯定想报复。但更重要的是……他指尖点在磐石坞的位置:“咱们离许昌近,石擒虎怕咱们南投边军,成了他的后患。”

温彦眼睛一亮:“校尉是说,他想趁咱们没站稳脚跟,把咱们灭了?”

“正是。”韩成功拿起案上的毛笔,蘸了点墨,在磐石坞周围画了个圈,“他若来攻,定会先断水源,再围而不攻,等咱们粮尽了再动手,这是羯兵惯用的法子。”他想起昨夜守水源的弟兄回报,说上游的溪涧里又发现了死鱼,怕是呼延烈又在打水源的主意。

“那咱们得早做准备。”温彦把地图卷起来,“我去给弟兄们讲讲守城的兵法,让他们知道该守哪、该舍哪。”他刚走到门口,又回头道,“苏坞主刚才来问,要不要请青山坞的人来帮忙,他们离此不过十五里。”

韩成功心里一动。青山坞是周边最大的汉人坞堡,坞主姓李,据说有三百弟兄,若是能联合起来,石擒虎就算来攻,也得掂量掂量。“让苏明去请。”他沉声道,“带上十石糙米当礼,就说我韩成功想跟李坞主结个联防的盟约。”

苏明去得快,回来得却带着愁容。日头偏西时,他才骑着马赶回,皮甲上沾着泥,像是摔过跤。“李坞主不肯来。”他喘着气说,从怀里掏出封信,“他说……说咱们惹不起石擒虎,怕被咱们连累,还说……还说要跟咱们断了往来。”

韩成功捏着那封信,纸页粗糙,上面的字歪歪扭扭,透着股怯懦。他忽然想起温彦说的“汉人不团结”,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了堵。“知道了。”他把信揉了,“不请也罢,咱们自己守。”

苏明却急了:“那青山坞有投石机!比咱们的还多两架!若是他们不肯帮忙……”

“不肯帮,就不让他们看热闹。”韩成功转向陈玉,“你带二十人,去青山坞和磐石坞之间的山道上埋绊马索,再挖些陷阱,不是防羯兵,是防青山坞的人倒戈。”他声音冷了些,“乱世里,帮咱们的,未必就是朋友。”

天黑时,坞堡的墙根堆起了半人高的柴垛,新搭的哨棚里亮起了油灯,四个角的箭楼上都站了双岗。韩成功最后检查到粮仓时,见苏谦正亲自指挥人往地窖里搬麦种,老坞主的棉袍上沾了不少麦糠,却没顾上拍。

“校尉,地窖的入口我让人用石板盖了,上面堆了柴,羯兵就算找到也挖不开。”苏谦指着地窖口,眼里的疲惫里透着些坚定,“水井旁我加了五个岗哨,都是最可靠的老卒,手里都带了弩箭。”

韩成功点点头。他知道苏谦彻底放下了顾虑,不是因为他的劝说,是因为青山坞的拒绝让老坞主明白,乱世里没人能独善其身。

“还有件事。”苏谦忽然压低声音,“老管家刚才在坞外的草丛里发现了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个铜环,上面刻着个狼头,正是石擒虎部的标记,“怕是有羯兵的探子混进来了。”

韩成功捏着那铜环,冰凉的金属硌得手心发疼。探子能混进来,说明坞堡的门禁还是太松。“让弟兄们今晚别卸甲。”他沉声道,“各队轮流守夜,见着面生的,直接拿下。”

夜风渐紧,吹得哨棚的油灯摇晃不定。韩成功站在东墙,望着远处黑沉沉的山影,石擒虎的主营就在那片山后,像头蛰伏的猛兽,随时可能扑过来。他摸了摸怀里的铜环,忽然想起断木崖上那些刻着名字的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次,绝不能再让弟兄们白死。

远处的校场上,温彦还在给弟兄们讲守城的法子,火把的光映着一张张年轻的脸,有流民,有坞卒,此刻都听得格外认真。苏明在教新搭的哨棚里的弟兄用弩机,手把手地调望山,动作比昨日熟练了不少。

韩成功忽然觉得,这磐石坞的隐患或许不止是墙旧了、箭楼少了,最该修的,是人心。但现在,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他又觉得,只要这些人还在,就算墙塌了,也能凭着手里的刀,重新砌起来。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86/504305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