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少林寺觉远和尚
和林城心脏之地,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之上,一座由整根整根巨木榫卯交错构成的圆形“辩经坛”,如同神话中降落的日轮,在无数工匠昼夜不息,挥汗如雨的赶工下,于极短的时间内拔地而起!
此坛分三重天穹,巍然耸立,昭示着等级森严的权力秩序。
最高层,仅置一椅,盘龙刻凤,孤悬于众山之巅,那是大蒙古国至高无上的大汗之位。
中层,环布着代表黄金家族诸王权柄的座椅,雄踞四方,象征着帝国统治的核心力量。
最底层,则是如同朝拱的基座,密密麻麻安置着帝国官员、地方豪强以及被特意挑选出来用以彰显“万民瞩目”的各部族、各族群的代表席位。
此刻,席位已然坐满。肃杀而压抑的空气在人们无声的呼吸间流转。
那些崇信萨满、追随佛祖的贵族,目光斜睨着对面那些因全真教而尊崇道法的权贵。而信道的一方,亦不甘示弱地回以冰冷或略带焦虑的凝视。
无形的壁垒在空气里凝结,哪怕辩法还没有正式开始,两方信徒之间,无声的交锋在目光的刹那碰撞间已然开始。
在这片权力的环形漩涡之中,二层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人裹在厚厚的纯白貂裘之中,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唯有那双深陷的眼窝里,一双寒星般的眸子穿透皮帽的缝隙,冷静而锐利地扫视着全场。
此人正是“重伤未愈”的四王爷忽必烈,他那貂裘之下,似乎还隐隐透着药味,然而他的那眼神却如冰湖之下暗涌的激流,哪有半分重伤者的萎靡?
他像一头耐心等待最佳狩猎时机的雪豹,目光最终定格在最高处的空椅上。
而在这三层环形的座椅之下,便是开阔的沙土场地,黄沙铺就的正中间有一座黑石打造而成的石坛,如同最原始的斗场。
石坛正中左右两侧,各孤零零放置着一个草编蒲团。蒲团之前,是一张矮小的乌木案几,几上空无一物。
这里才是即将上演思想交锋的舞台核心!
辩法尚未正式开始,佛道两派主要人物皆被安排在外围一顶巨大的军帐内候场。
贵由此举,颇有些恶意的刻意,让佛道两家死对头在开战前沿处一室,如同将猎食前的猛兽关进同一个狭小的笼舍,无形的火药味在空气中弥漫。
帐内,气氛诡异。绝大多数佛道中人盘膝闭目,默运各自心法,试图隔绝对方的存在,眼不见为净。
但也有人例外,有些人好想真的是来这里参研佛法,与人交流学习的。
这里说的是一位少林寺出身的僧人,年约三十余岁,面如冠玉,气质儒雅温润,若非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僧袍,倒更像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生。
此时,他正与一位胡貌深目、气势汹汹的西域番僧就《金刚经》中一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真意争论得面红耳赤。那番僧自持地位崇高,强解经文,意蕴粗陋,可是一番强词夺理之下,那少林僧人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急得额头冒汗。
就在此时,一个清越平和的声音插入:“法师此言差矣。‘舍法非法’非是断灭空,乃是破执名相、得见真如彼岸之舟筏。妄言断灭,岂非堕入顽空?”
说话者正是静立一旁的鹿清笃。他寥寥数语,剖析分明,立时点破那番僧曲解的关窍所在。番僧被驳得瞠目结舌,有心反驳,但见来人是身份尊崇的全真掌教发声,只能悻悻然合什退下。
觉远如释重负,感激地看向鹿清笃:“多谢真人仗义执言,解此愚顽!”
“举手之劳,大师不必挂怀。”鹿清笃微笑道。
因这一番小小的援手,加之先前那僧人对佛理的独到见解,鹿清笃便顺势与之攀谈起来。
这一交谈,鹿清笃心头暗惊。这僧人虽自称只是少林藏经阁一洒扫僧人,年纪也轻,但其对佛家经藏义理的理解之透彻、见解之圆融,远超许多声名在外的“高僧”!其阐述佛理如涓涓清泉,不疾不徐,不带丝毫烟火气,直指本心。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少林寺藏龙卧虎,千年禅宗祖庭,果非虚名!贫道钦佩!”鹿清笃由衷赞叹,眼中闪烁着识才的喜悦。
僧人连忙双手合十,赧然道:“真人过誉!折煞小僧了!小僧在寺中资历浅薄,不过是看守经楼的微末杂役。此次忽必烈王爷力邀,寺中长老不愿涉此争端纷扰,才将小僧推了出来,权作应付。小僧此行,只为开开眼界,绝无争胜之念。”
这僧人言语谦恭,神态真诚,毫无作伪,鹿清笃心中感慨更深,看破其修为境界,赞道:“大师这份‘不争’之心,澄澈如镜,已是无上功德,足令此间许多自诩高人者惭愧了。”
说着,鹿清笃环视帐内,看着那些闭目端坐却心弦紧绷的佛道大能,语气带上一丝真挚:“实不相瞒,我全真教亦主张三教合一。儒家‘正心’、佛门‘空性’、道法‘自然’,三家本源皆是导人向善修心,若非……”
鹿清笃话锋微妙一顿,目光似无意扫过帐外那高耸的经坛顶层,“若非势成骑虎,贫道又何尝愿做此劳神费力、徒增业障的口舌之争?”
觉远深以为然地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找到知己的光芒:“真人所言极是!真人所言极是!佛陀垂慈,天尊护佑,所谓大道相通,导人清净!能在此地得闻真人高论,小僧此行已是足矣!”
鹿清笃看着这位纯粹质朴的僧侣,心中好感愈增。正欲再深入讨论几句,却猛地一拍额头,失笑道:
“哎呀,糊涂!与大师相谈甚欢,竟忘通报名号,贫道失礼了!”他整肃衣冠,对着僧人郑重地行了一个道门稽首礼:
“贫道全真道士,俗姓鹿,道号清笃。敢问大师尊号?”
对面的僧人早已从旁人的议论中猜到鹿清笃大有来头,却万没料到竟是全真魁首当面,一时间手足无措,慌得连忙还礼,口诵佛号:
“阿弥陀佛!小僧……小僧觉远,乃是少林弟子,不知是掌教真人当面,失礼失礼!”
“觉远?!”
鹿清笃眼神瞬间凝固,内心如同被一道无声的惊雷劈中!
虽然这个名字在江湖上寂寂无名,但对熟知“未来”的他而言,知道觉远这个名字后面,可是连着一位横跨百年,开宗立派,成为泰山北斗的盖世奇才!
没想到,自己眼前这位谦和如璞玉的年轻僧人,竟是未来那震古烁今的武当祖师,张三丰的授业恩师。
鹿清笃心湖翻腾,脱口而出:“敢问大师……可曾收授衣钵弟子?”
觉远被他这一问问得一呆,随即温和笑道:“真人取笑了。小僧位卑职微,只够看守经楼、洒扫庭院,在寺中还没够资格登坛讲解,又何谈什么收徒传法呢?”
鹿清笃这才恍然,暗自自嘲太过心急,那三丰真人张君宝,比小郭襄还要小三四岁,嗯如今郭襄也不过五岁,张君宝只怕还在光屁股呢。
一想到那未来名垂千古的大宗师本人,此刻可能正光着屁股吮手指,鹿清笃只觉得无比有趣,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丝忍俊不禁的古怪笑意。
就在这时……
“当——!”
一声沉重无比、如同来自远古洪荒的铜罄巨响,猛地撕裂了整个和林城上空的寂静!
那声浪带着无上的权威与磅礴的威压,如同无形的巨浪,狠狠撞进每个人的耳膜与心神,无可置疑地向所有人宣告:
这场牵动整个蒙古帝国目光、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佛道大辩!
开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07/237837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