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三十二章 蔬菜大棚

第三十二章 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其他人都好奇地看着他。

"就是用竹子搭个架子,上面盖上塑料薄膜,里面种菜。据说冬天也能种出新鲜蔬菜来。"张国强有些兴奋,"我哥说那效果特别好,产量还高!"

郑昊心里一震。蔬菜大棚!这不就是后来大规模推广的温室技术吗?在这个年代,京城和长春等地方已经开始试验了。

"真的假的?"王家祥不敢相信,"冬天也能种菜?"

"真的!"张国强肯定地说,"我哥说,他们那的大棚高两米多,宽十五米,能种一亩地的菜。用竹竿做骨架,上面盖塑料薄膜,冬天里面比外面暖和好几度,黄瓜、西红柿、白菜都能长。"

院子里的人都兴奋起来了。如果真的能在冬天种菜,那可就太了不起了。

"可是咋搭这个大棚?"赵晓兰问道。

"主要是需要竹子和塑料薄膜。"张国强回忆着,"竹子咱们这的山上有,可以砍。关键是塑料薄膜......"

他摇摇头,脸上的兴奋消退了不少。

"塑料薄膜很难搞到吗?"赵晓兰问道。

"难搞得很。"赵顺见赵晓兰提问,又是赶紧接话,"这东西现在还是稀罕物件,一般地方根本买不到。就算能买到,价格也贵得离谱。"

"那咱们不是白想了?"赵晓兰有些失望。

郑昊心里转动着念头。前世的时候,村里确实是一直很穷,直到八十年代包产到户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善。但如果能提前搞蔬菜大棚,再配合养猪养鸡,形成一个循环...

他想起前世见过的一些成功案例。蔬菜的烂叶子可以用来喂猪,好的蔬菜可以卖钱,猪粪又可以当肥料种菜。这样一个循环下来,不但能解决吃饭问题,还能有不少收入。

而且,如果能在这个时代就开始搞,那就是真正的创新了。关键是要找到获得塑料薄膜的渠道。

最重要的是...80年后开始了包产到户,保证了粮食的增产,使得人人能吃饱。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了机械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又成了制约。他想试试能不能改变什么。

"郑师傅,你咋不说话?"王家祥注意到郑昊在沉思。

郑昊回过神来,看了看这些满怀期待的年轻脸庞,心里有了决定。

"我觉得张同志说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郑昊缓缓开口,"如果真的能搞成功,确实能解决不少问题。"

"你觉得有戏?"张国强兴奋地问。

郑昊点点头:"我是这么想的。如果真的能搞成蔬菜大棚,咱们可以这样安排:种出来的蔬菜,好的部分可以改善生活,甚至拿去卖钱。那些烂叶子、菜帮子之类的,正好可以用来喂猪。"

"对啊!"王家祥一拍大腿,"这样一来,猪就有饲料了!"

"不光是这样。"郑昊继续说,"猪长肥了,一部分可以杀了改善生活,一部分可以卖钱。而猪粪呢,正好是最好的肥料,可以用来种菜。"

这话一出,院子里安静了一下。大家都在仔细琢磨郑昊的话。

"这...这不就是个循环吗?"陈薇眼睛亮了,"菜喂猪,猪粪肥田,肥田种菜!"

"理论上确实是行得通的。"老赵推了推眼镜,停顿了一下,"但是..."

"但是什么?"王家祥急切地问。

赵顺摇摇头:"我觉得你们想得太简单了。蔬菜大棚哪有那么容易搞?就算真的搞成了,又有什么用?"

"咋没用?"李大伟不服气,"刚才不是说得挺好的吗?"

"好什么好?"赵顺冷笑一声,"你们想想,就算冬天能种出菜来,能种多少?能解决多大问题?咱们一个村几百口人,就靠一个大棚?"

这话一出,刚才热烈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老赵,你这话说得..."王家祥有些不高兴。

"我说的是实话!"赵顺打断了他,"还有,塑料薄膜那么贵,谁来出钱?村里有这个钱吗?就算有钱买了薄膜,万一搞砸了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

张国强脸色有些难看:"老赵,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我就是觉得你们太天真了!"赵顺越说越激动,"我们是知青,不是来胡闹的!要是因为咱们的瞎折腾让村里损失了,咱们怎么跟村民交代?"

"谁说是瞎折腾?"陈薇也急了,"人家长春那边不是搞成功了吗?"

"长春是长春,咱们这儿是咱们这!"赵顺声音提高了,"人家有技术人员,有资金支持,咱们有什么?就凭几个知青的一腔热血?"

院子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大家都看着老赵,没想到他会这么激烈地反对。

"而且,"老赵继续说道,"就算真的种出菜来了,你们想过销路问题吗?冬天谁会买那么多蔬菜?价格能卖得上去吗?万一卖不出去,烂在手里怎么办?"

"这..."王家祥被问住了。

老赵见状,更加得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们想过政策风险吗?现在这个时候搞这种新花样,万一被人举报说是搞走资主义那套,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话说得很重,院子里安静了下来。确实,在这个敏感的年代,任何超出常规的做法都可能招来麻烦。

"老赵说得有道理。"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知青张斌开口了,"咱们确实得谨慎一些。"

"就是,万一出了事,咱们这些知青首当其冲。"另一个知青也附和道。

郑昊一直在听,这时候开口了:"赵顺说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不能解决。"

"你能解决?"老赵冷笑,"塑料薄膜的钱你出?销路你来找?出了问题责任你来担?"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考虑。"郑昊平静地说。

"你?"赵顺瞪大了眼睛,"郑师傅,你可别开玩笑,我们知道你之前在红星机械厂干过,但还不是回来了么,你能有多少钱?能承担多大责任?"

这话说得很刺耳,其他知青都皱起了眉头。

"老赵,你说话注意点!"王家祥不高兴了,"人家郑师傅的本事你又不是没见过!"

"本事是一回事,搞农业实验是另一回事!"赵顺固执地说,"我就是觉得这事太冒险了。万一失败了,不光是经济损失,其他影响更严重!"

"你就这么不相信吗?"张国强有些愤怒,"什么事都不试,那还谈什么改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1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