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激烈的争论
"我不是不相信,我是实事求是!"赵顺声音更大了,"你们想想,为什么长春能搞成功,别的地方就没有推广?说明这事根本就不成熟!"
"也许是别的地方没有合适的条件呢?"陈薇为郑昊辩护。
"合适的条件?"赵顺冷笑,"咱们这有什么合适的条件?没钱,没技术,没经验,还没后台,凭什么就觉得能成功?"
郑昊看着激动的赵顺,心里明白了。这个人不只是在反对这个计划,更多的是在发泄刚才被比下去的怨气。
"赵同志,你说的这些顾虑都有道理。"郑昊平和地说,"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咱们什么都不做,村里的日子能有什么改变?"
"至少不会更坏!"赵顺梗着脖子说。
"不会更坏,但也不会更好。"郑昊反驳道,"年年春天挖野菜,年年为过冬发愁,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那也不能盲目冒险!"
"谁说是盲目冒险?"郑昊的语气稍微严厉了一些,"我刚才说了,可以先搞个小规模的试验。试验失败了,损失不大。试验成功了,再考虑推广。这叫稳扎稳打。"
"小规模试验也要花钱!也要承担风险!"老赵不依不饶。
"那你说怎么办?"王家祥忍不住了,"就这么一辈子穷下去?"
"我没说一辈子穷下去,但也不能病急乱投医!"赵顺争辩道,"要改变现状,应该走正路,比如申请上级支援,比如改进现有的种植技术,而不是搞这些不靠谱的新花样!"
"申请上级支援?"张国强苦笑,"老赵,你在城里待傻了吧,不知道农村的实际情况。上级的支援什么时候能轮到咱们这个小山村?"
"那也比冒险强!"赵顺依然坚持。
眼看着争论越来越激烈,赵晓兰有些担心地看着郑昊。她虽然不太懂这些技术问题,但能感觉出赵顺对郑昊的敌意。
郑昊沉默了一会,然后开口:"赵同志,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这么反对这个计划?是真的觉得不可行,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赵顺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了解一下你的真实想法。"郑昊平静地看着他,"如果是因为刚才的事情,我觉得没必要把个人情绪带到正事上来。"
这话说得很直接,赵顺的脸刷地红了。他确实是因为刚才被郑昊比下去而心怀不满,但被当面点破,让他很没面子。
"可关键还是塑料薄膜啊。"张国强皱着眉头,"没有这个,啥都是空谈。"
郑昊想了想,前世他记得,塑料薄膜主要是石化工业的产品,一般通过工业系统分配。如果能通过技术服务建立一些关系...
"这个我来想办法。"郑昊说道。
"你有门路?"所有人都看着他。
"我在县里认识一些人,也许能帮上忙。"郑昊没有说得太详细,"不过,就算能搞到塑料薄膜,这事也不能急。"
"为啥?"小王问。
"因为风险。"郑昊认真地说,"在这个年代,搞这种"新花样"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扣上不好的帽子。"
大家都明白郑昊在担心什么。在当下这个时期,任何超出常规的做法都可能招来麻烦。
"那咋办?"陈薇有些着急。
"得从长计议。"郑昊说道,"首先,咱们得先试验一下,看看这个大棚到底行不行。其次,得想办法让村里的干部支持。最重要的是,得打着为集体增收的旗号,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对对对!"张国强连连点头,"不能说是为了赚钱,得说是为了解决集体的吃饭问题。"
"而且要从小规模开始。"郑昊补充道,"先搞个小的试试,成功了再慢慢扩大。这样既能降低风险,也能积累经验。"
"那咱们就先搞个试验大棚?"王家祥提议。
"可以考虑。"郑昊点头,"不过得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塑料薄膜的来源,二是怎么说服村里同意。"
"村里这边我们可以做工作。"郑昊说,大队书记那边我可以让我爹去沟通下。塑料薄膜的事,大家有知道这种物资现在归哪个局下拨么。"
张国强闻言回答道:"听说是归农林局管?"
郑昊回想了下并没有农林局的关系,等回家问问老爹或者下次去农机厂的时候问问。
赵晓兰一直在旁边听着,忍不住问:"这个大棚要是真的成功了,能产多少菜?"
"按我哥说的,一亩地的大棚,冬天能产菜两三千斤。"张国强回答道。
"两三千斤!"王家祥倒吸一口凉气,"那可不少啊!就算一半喂猪,剩下的也够一家人吃好长时间的。"
"不光是够吃。"郑昊说道,"如果质量好,还可以拿到县城去卖。冬天的新鲜蔬菜,价格肯定不低。"
"可卖菜不会有问题吗?"陈薇有些担心。
"只要是集体的名义,应该问题不大。"张国强分析道,"现在国家也鼓励增产增收,只要不是私人投机倒把,一般不会追究。"
夜色渐深,煤油灯的火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具体的计划,越说越兴奋。
郑昊看着这些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心里有了一种久违的感觉。也许,这一世他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带着大家一起改变这个村子的面貌。
"那咱们就这么定了?"王家祥最后总结道,"先想办法搞个试验大棚,成功了再推广?"
"定了!"大家齐声说道,只有赵顺在阴暗角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过,"郑昊提醒道,"这事暂时还得保密。在正式开始之前,不要跟别人说。"
"明白!"
散会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郑昊和赵晓兰往回走,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昊哥,你真的觉得这个大棚能成功?"赵晓兰问道。
"应该可以。"郑昊点头,"关键是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
"那塑料薄膜你真的能搞到?"
郑昊想了想:"试试看吧。也许通过修理机器能认识一些工厂的人。"
赵晓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要是真的成功了,咱们村就要变样了。"
"会的。"郑昊看着满天的星星,坚定地说,"一定会的。"
当然,他也知道,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但至少,现在有了一个开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1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