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四十六章 村民大会

第四十六章 村民大会


第二天天还没亮,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全体村民注意,全体村民注意!今天上午八点,在村委会召开全村大会,有重要事情宣布,请大家准时参加!"

李大壮的声音通过大喇叭传遍了整个西尧村,重复了三遍。

七点半,村民们就陆陆续续往村委会聚集了。有的扛着锄头刚从田里赶来,有的手里还拿着家里的针线活,有的干脆搬着小板凳,就像去看大戏一样。

村委会的院子不大,平时也就开个小会,今天全村人都来了,显得有些拥挤。没有什么正经的会场布置,就是在院子里摆了几排长条凳,前面放了张破桌子当主席台。

郑昊和刘明华早早就到了,在帮着摆放凳子。村民们看到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都好奇地打量着。

"这就是市里来的干部?"

"看起来怪斯文的。"

"听说是来指导种地的?"

议论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很好奇今天到底要宣布什么事。

九点钟,李大壮拿着个铁皮喇叭站了起来:"乡亲们,安静一下,开会了!"

会场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前面。郑昊扫了一眼,基本上全村的人都来了,父亲坐在台上,母亲怀里抱着小妹坐在第二排,三个哥哥和嫂子也都到了。

知青点的人也来了不少,王家祥、张国强、李大伟坐在一起,老赵坐得稍微远一些,看到郑昊脸色不太自然。

"今天召开这个大会,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李大壮指着刘明华说,"这位是市农林局的刘明华技术员,专门来咱们村指导工作的。"

"市农林局?"有村民小声嘀咕,"来指导咱们种地?咱们种了一辈子地,还用得着指导?"

"就是,祖祖辈辈都这么种过来的。"

刘明华听了这些议论,并没有生气,而是站起来微笑着说:"各位乡亲好,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种地的经验,还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这话说得谦虚,村民们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

"具体情况,让昊子给大家介绍。"李大壮把喇叭递向郑昊。

郑昊起身走到台上,接过喇叭,清了清嗓子:"乡亲们,这次我去市里,除了修理机器,还向市农林局汇报了咱们村的情况。"

"市农林局决定和咱们村合作,搞一个蔬菜大棚试验项目。"

话音刚落,人群后面就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等等!"

所有人回头一看,付司令从人群后面挤了出来,脸上带着质疑的表情:"郑昊,你什么身份能接触市农林局?你一个被辞退的工人,人家市里的领导会搭理你?"

"就是啊,市农林局那是啥地方?"付司令的跟班张二狗也跟着起哄,"人家大干部吃饱了撑的?"

郑昊心里冷笑,果然付司令忍不住要跳出来了:"我是以技术员身份去的,给他们修理了台德国设备。"

"德国设备?"付司令冷笑一声,"你还会修德国设备?你知道德国在哪么你!"

这时,付司令指着刘明华,声音更加尖锐:"还有这个戴眼镜的,说是市农林局的,谁知道是真是假?会不会是你请来骗大家的,陪你演这出戏?"

"对啊!"付司令的老婆张桂花也跟着起哄,"万一是骗子咋办?"

"我看就是想占咱们集体的地!"付司令越说越起劲,"打着合作的幌子,实际上是想私占土地搞投机倒把!"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炸锅了。

"投机倒把?那可是大罪啊!"

"别是想坑咱们吧?"

"市农林局的人咋证明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怀疑的声音此起彼伏。

郑昊看到付司令一脸得意的样子,知道这老家伙是要给他制造麻烦。但他早有准备,冷静地说:"付司令,你说我请托儿演戏?"

"难道不是吗?"付司令昂着头,"你凭什么让市里的人来咱们村?"

"简单说,我跟市农林所计划搞蔬菜大棚,就是在冬天也能种菜。"郑昊解释道,"用塑料薄膜搭建温室,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蔬菜可以正常生长。"

话音刚落,老王头就站了起来:"昊子,你是不是在外面待糊涂了?冬天天寒地冻的,菜苗都冻死了,咋可能长菜?"

"就是啊,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村里的老中医王大夫也摇头,"违背自然规律啊。"

"祖祖辈辈都是春种秋收,冬天种菜,这不是瞎胡闹吗?"

质疑声此起彼伏,郑昊并不意外,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先听我说完。这个技术在长春已经成功了,几年前他们就搞成了。"

"长春?那么冷的地方?"

"真的假的?"

刘明华这时站了起来,不紧不慢地从包里拿出一个红色的证件本:"这位同志,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他举起证件给大家看:"我叫刘明华,市农林局技术员,这是我的工作证。"

接着又拿出一份盖着红章的介绍信:"这是市农林局刘局长的亲笔介绍信,黑字红印,你们可以仔细看看。"

付司令接过介绍信,虽然识字不多,但红章和抬头还是认得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工作证和介绍信可以造假!"张二狗还在狡辩。

刘明华冷笑一声:"造假?你们可以去市农林局核实,或者打电话问。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和介绍信,那是要坐牢的,我有这么傻吗?"

李大壮这时站出来说话了:"付司令,人家有正式的工作证和介绍信,你还质疑什么?"

"那...那他们为啥要找郑昊合作?"付司令还是不死心。

郑昊这时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因为我有这个。"

他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这是整个项目的方案,就是凭借这个,市农林局的刘局长才同意在我们村开展试点工作的!"

村民们围过来看,虽然很多人识字不多,但密密麻麻的字和图纸,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所以说,不是市农林局找我,是我有这个能力去找他们合作!"郑昊声音提高了,"我用我的技术和知识,为咱们村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付司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还是死鸭子嘴硬:"就算是真的,这个蔬菜大棚也不一定能成功!万一失败了咋办?"

这时,刘明华从包里翻出几张照片给大家看:"这是长春大棚的照片,大雪天里,大棚内绿油油的蔬菜长得很好。"

村民们围上来看照片,议论声更大了。

"这真的是冬天拍的?"

"瞧这菜长得多好!"

"那个塑料有这么神?"

大队书记李大壮也是第一次见,仔细看了看照片,点点头:"这照片确实是冬天拍的!"

"原理很简单。"刘明华耐心解释,"塑料薄膜透明,阳光透过薄膜照射进去,地面和植物吸收阳光后发热,而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大棚内温度就比外面高。"

"就像玻璃房子?"有村民问。

"对,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玻璃太贵,塑料薄膜便宜得多。"

老中医王大夫思考了一下,说:"这个道理倒是能说得通,就像夏天闷在屋里比外面热一样。"

"可是成本咋样?"精于算计的王明会计关心经济问题,"要是花钱太多,咱们可负担不起。"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