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六十章 鸡棚的设想

第六十章 鸡棚的设想


第43章:副业规划

郑昊正在整理小白菜,需要把一些发黄的外叶摘掉,让内芯更好地生长。没想到这个举动让小妹心疼了。

"这些叶子还能干什么?"郑昊笑着问。

"喂鸡啊!"小妹理所当然地说,"王大婶家的鸡最爱吃菜叶子了。"

"小丽真聪明!"郑昊夸奖道。

"明华,你过来一下。"郑昊招呼正在记录数据的刘明华。

"我最初想法中,是要建立一个循环农业。"郑昊说出了知青聚会时的想法,"利用大棚的废料养猪,猪粪再当大棚的肥料。"

"咦,这个想法有意思。"刘明华眼睛一亮,"形成一个循环?"

"对。"郑昊,"蔬菜废料喂鸡,猪粪肥田,肉还能卖钱。"

刘明华琢磨了一会,反对了这个意见,让郑昊有些意外。

"我建议养鸡。"刘明华说到。"猪长势太慢,不如养鸡更加有效。"

这时大白猪还没有引进国内,本土的土猪长肉太慢,不适合他想快速带领村民致富的本意。经过二人一番讨论,最终决定养鸡。

"这个不难,村里家家都养鸡,有经验。"郑昊说,"我们先试试。"

正说着,老王头路过大棚,听到他们的对话,好奇地凑过来。

"你们要养鸡?"老王头笑了,"这有啥难的,我养了半辈子鸡了。"

"王叔,您教教我们呗。"郑昊虚心请教。

"养鸡简单,但是要养好不容易。"老王头来了兴致,"首先鸡舍要干燥通风,其次喂食时间要把握好,还要防病防盗..."

"前几天王婆子家丢了只鸡,每天晚上还在哭呢!"

郑昊与刘明华对视一眼,两人不由得想起来前几天响彻全村的大嗓门:"谁偷了俺家鸡,抓紧还回来!不然xxxxx"等一系列国骂。

听着老王头的介绍,郑昊心里越来越有数。养鸡确实不复杂,关键是安排合适的人。

"那鸡粪当肥料效果怎么样?"刘明华问。

"当然好!"老王头拍着胸脯说,"鸡粪就是最好的肥料,我家菜园子全靠它。"

郑昊看着淳朴的老王头,心想等化肥传入进来,还会不会坚持鸡粪最好的想法。

"这么说,我们的想法可行?"刘明华的高兴已经溢于言表。

"可行是可行,就是要投入一些钱。"老王头说,"买鸡苗、建鸡舍、买饲料,怎么也得几十块钱。"

几十块钱对普通村民,甚至大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对现在的郑昊来说不算什么,翻译工作的收入足够支撑这些投资。

"那就这么定了。"郑昊做出决定,"咱们搞个小规模的养鸡场。"

"多少只合适?"刘明华问。

"先养20只试试。"老王头说。

郑昊听了直摇头:"20只太少了,养鸡有个规模效应,最少得50只。"

"50只?"老王头算了算,"那投资得不少。"

"投资大,收益也大。"郑昊说,"这50只是第一批,肯定会越来越多。"

"那鸡舍建在哪里?"

"就建在大棚旁边,方便管理。"刘明华建议道,"而且距离近,运输废料也方便。"

几个人在大棚周围转了一圈,选定了一块向阳的空地。这里离大棚不远,又不会影响大棚的采光。

"就这里了。"郑昊指着空地说,"等我让我爹跟大队里商量下。"

"建多大面积的?"刘明华问到。

"王叔,50只鸡需要多大地方?"

老王头用脚步丈量了一下:"长10米,宽5米就够了。不用太高,2米就行。"

"材料用什么?"

"土坯墙,草顶就行。"老王头说,"主要是要结实,防雨防风。"

郑昊在心里盘算着成本。土坯墙不需要砖头,草顶也便宜,主要是人工,鸡虽然由他购买,但所有权还是归集体所有,所以还是让大队书记安排人员搭建吧。

"鸡苗哪里买?"郑昊发问。

"县城有孵化场,品种好,成活率高。"老王头说。

"行,最后把手头上的事忙完,我去趟县城。"郑昊计划翻译完这本书后去趟市里,回县城的时候买鸡苗。

老王头走后,郑昊和刘明华继续讨论养鸡的细节。

"除了鸡舍,还需要准备什么?"

"饲料配方、防疫措施、销售渠道..."刘明华掰着手指头算,"事情还不少呢。"

"饲料不是问题,大棚的废料加上一些粮食就行。"郑昊说,"防疫可以请村里的兽医指导。"

"销售呢?"

"鸡蛋好卖,县城、村里都有需求。"郑昊对这个很有信心,"就算不卖出去,就当我请村里人吃鸡蛋了。"

两人正聊得起劲,父亲郑大山从地里回来了。

"你们在商量什么?"父亲看到他们画的图纸。

"爹,我们想养鸡。"郑昊把想法说了一遍。

郑大山听完,眉头皱了起来:"养这么多只鸡?你们懂吗?"

"不懂可以学啊。"郑昊说,"老王头愿意教我们。"

"可是你们已经在搞大棚了,再搞养鸡,不会太分散精力吗?"父亲担心地说。

这个担心很有道理。郑昊想了想,说:"爹,您说得对。不过养鸡和大棚可以相互促进,不是单独的项目。"

"怎么相互促进?"

"大棚的废料喂鸡,鸡粪当大棚的肥料。"郑昊解释道,"而且养鸡的收入可以补贴大棚的运营成本。"

郑大山听了,点点头:"这个道理倒是说得通。不过投资要多少?"

"建鸡舍大概需要20块钱,买鸡苗30块钱左右吧。"郑昊算了一下,"总共50块钱左右。"

"50块钱不少啊。"郑大山有些心疼,"要是失败了咋办?"

"不会失败的。"郑昊信心满满,"我有翻译的收入,亏得起。"

听到翻译收入,郑大山的态度软化了一些。确实,儿子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承担一些风险。

"行,那你放手去干吧,你还有三个哥哥呢"郑大山拍了拍郑昊的肩膀。

"到时候肯定需要大哥他们来帮忙。"郑昊说,"建鸡舍需要人手,管理也需要人帮忙。"

"那收益怎么分配?"

这个问题郑昊想过。按理说,投资是他出的,但是劳动力是全村的。

"投资我出,我们家拿一成。"郑昊将自己想法说出,虽然少了些,但他的目标不是西尧村,也不是梨花县。

"你这孩子,总是替别人着想。"郑大山既欣慰又担心,"可是你自己呢?"

"我?"郑昊笑了,"我要的是帮助村里吃饱饭,钱反倒是次要的。"

这话倒是真心话。对于重生的郑昊来说,掌握各种技术和建立声誉比赚钱更重要,这样才不枉白来一趟。

傍晚时分,郑大山将三个儿子都喊回来了。他们听说要建鸡舍搞养殖,都很感兴趣。

"老四,你这想法不错。"大哥郑建国说,"我们几个都能给你搭把手。"

"是啊,地里的活越来越少,正好搞点副业。"二哥郑建军也很支持。

"养鸡我有点经验,我支持你!"三哥郑国庆一杯酒下肚,趴着胸脯保证。

看到哥哥们都支持,郑昊很高兴:"那咱们明天就开始干。"

"先画个图纸,规划一下。"刘明华建议道,"把鸡舍的布局、通风、排水都考虑好。"

于是,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开始认真规划鸡舍的建设。

"鸡舍要分几个区域。"郑昊拿着笔在纸上画,"产蛋区、休息区、活动区。"

"还要有储料间。"大哥补充道,"饲料不能放在外面。"

"排水也很重要。"二哥说,"不能让鸡舍积水。"

一家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气氛很热烈。小妹郑丽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几句话。

"哥哥哥哥,鸡下的蛋我能吃吗?"

"当然能吃,而且是最新鲜的。"郑昊摸摸妹妹的头,"到时候你每天都能吃鸡蛋。"

"太好了!"小妹高兴得拍手。

母亲李秀花在旁边看着,脸上满是笑容。自从老四回来搞大棚以后,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好,大家都有事做,都有盼头。

"昊子,你这个想法很好。"母亲说,"不过要注意身体,别累着了。"

"妈,我知道。"郑昊点头,"而且有哥哥们帮忙,不会太累的。"

规划了两个小时,鸡舍的图纸基本完成了。虽然简单,但各种功能区域都考虑到了。

"明天就开始动工。"郑昊看着图纸,心里充满期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