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八十九章 夸夸党郑昊

第八十九章 夸夸党郑昊


德国专家们看完郑昊的滚齿机后正准备离开,郑昊突然叫住了他们。

"施密特先生,韦伯先生,请等一下。"郑昊用德语说道。

两人转过身来,有些疑惑地看着郑昊。

"郑先生,还有什么事吗?"施密特问道。

"我想请两位喝杯茶,聊聊技术。"郑昊看向三位老外说道,"我听说你们德国的机械水平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心生向往。"

施密特和韦伯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意外。

"你是认真的?"韦伯问道。

"当然。"郑昊点点头,"作为一名工人,十分敬仰贵国在工业方面达成的成就。昨天您们的话虽然刺耳,但确实点出了我们的不足。我希望能从您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施密特被郑昊的坦诚打动了,"同为工人,我们很愿意与您交流。"

穆勒博士在旁边冷哼一声,"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就气冲冲地离开了,显然还在为今天的丢脸而愤怒。

刘建华安排了厂里最好的会议室,还让食堂准备了茶水和点心。

"郑先生,您的滚齿机改造确实让我们印象深刻。"施密特开门见山地说道。

"谢谢夸奖。"郑昊谦虚地说道,"但我知道,这种改造在您们看来还是很初级的。"

韦伯摇摇头,"不能这么说。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思路,您的思路很正确。"

"只是在实现方式上,还有改进的空间。"施密特补充道。

郑昊眼睛一亮,"请您详细说说。"

"比如说,您的传动装置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分度,但精度控制还有问题。"施密特说道,"我们德国的滚齿机使用的是蜗轮蜗杆传动,精度可以达到30角秒以内。"

"30角秒?"郑昊装作惊讶的样子,"这是怎么实现的?"

"主要是材料和加工工艺。"韦伯解释道,"蜗杆的螺纹精度要求很高,我们使用专门的螺纹磨床加工。"

"螺纹磨床?"郑昊继续追问,"能介绍一下原理吗?"

施密特毫不怀疑,开始详细介绍:"螺纹磨床的关键是砂轮的修整和进给控制。砂轮必须修整成与螺纹牙型完全吻合的形状..."

接下来的半小时,施密特详细介绍了螺纹磨床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加工工艺。

郑昊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请教"性质的问题。

"那控制系统是怎样的?"

"进给精度如何保证?"

"砂轮的材料有什么特殊要求?"

每一个问题都让施密特觉得郑昊是真心想学习,于是越说越详细。

韦伯也加入了讨论:"除了蜗轮蜗杆传动,我们还有一种齿轮齿条传动的方案,精度更高,但成本也更高。"

"齿轮齿条传动?"郑昊装作第一次听说的样子。

"是的,用高精度的齿轮齿条来控制分度头的转动。"韦伯解释道,"齿轮的精度达到4级,齿条的直线度误差不超过0.001毫米。"

"这种精度是怎么加工出来的?"郑昊继续套取信息。

韦伯开始介绍高精度齿轮的加工工艺,包括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最终检测等每个环节。

郑昊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记录着这些宝贵的技术信息。

"除了传动精度,您们的滚齿机在其他方面还有什么优势?"郑昊问道。

"自动化程度。"施密特自豪地说道,"我们的滚齿机完全数控化,操作工只需要装夹工件和设定参数。"

"数控系统?"郑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介绍一下吗?"

施密特开始介绍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程序控制、伺服驱动、反馈检测等核心技术。

虽然不会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但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都毫无保留地介绍了。

郑昊听得非常仔细,这些东西前世虽然都有接触过,但是负责其中的一部分,现在有个人专门给介绍,对他来说能节省很多时间。

"那加工精度呢?"郑昊继续询问。

"我们的滚齿机加工精度可以达到6级,特殊要求的可以达到5级。"韦伯说道。

"6级精度是什么概念?"

"齿距偏差不超过0.001毫米,齿形偏差不超过0.015毫米。"施密特详细解释道。

郑昊暗自吃惊,这个精度确实比自己的改造高出一个档次。

随着谈话的深入,两个德国工程师越来越放松,几乎把他们知道的技术都毫无保留地介绍了。

郑昊则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宝贵的技术信息。

"你们作为最强的工业国一直以,在其他设备方面还有什么先进技术,能不能给我讲解讲解?"郑昊适时地扩大话题范围。

"我们的焊接技术也很先进,特别是埋弧焊和氩弧焊。"施密特知道一些东西即便全盘给郑昊讲完,以中国现在的水平,也完全不可能制造出来,而且郑昊一口一个最强工业国,让他十分受用。

"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两个德国工程师详细介绍了德国的焊接技术,包括焊材选择、工艺参数、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

郑昊甚至了解到了一些德国焊接设备的具体型号和技术参数。

天色渐晚,谈话也接近尾声。

"今天的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郑昊真诚地说道,"希望我们能够保持联系。"

"当然可以。"施密特说道,"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工程师,我们愿意与您保持技术交流。"

韦伯从包里拿出几本德文的技术手册,"这些是一些基础的技术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郑昊接过手册,心里乐开了花。这些资料的价值可比什么礼品都珍贵。

"太感谢了!"郑昊感激地说道。

"我们的地址写在第一页上。"施密特说道,"如果有技术问题,可以写信联系我们。"

"我一定会的。"郑昊认真地说道。

送走德国专家后,郑昊迫不及待地翻看那几本技术手册。

虽然都是基础资料,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技术信息。

刘建华走过来,看到郑昊在研究德文资料。

"小郑,这些资料有用吗?"刘建华问道。

"非常有用。"郑昊兴奋地说道,"这里面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技术细节。"

"那你准备怎么利用这些信息?"

郑昊合上手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要根据这些技术原理,设计我们自己的高精度设备。"

"虽然我们暂时达不到德国的水平,但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刘建华点点头,"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

"我需要一些专门的材料和设备。"郑昊说道,"还需要几个助手帮我搞试验。"

"没问题。"刘建华爽快地答应了,"省里已经批准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你是组长。"

郑昊一楞。什么情况,怎么自己突然就成组长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