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零六章 专家认证

第一百零六章 专家认证


五月初的一个清晨,基地门口停了几辆黑色的轿车。省里的专家检查组到了。

郑昊早早就在门口等待,看到车队到来,心中既紧张又兴奋。这是对他们几个月努力的最终检验。

车门打开,张局长首先走了下来,后面跟着五六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从他们的气质和神态来看,都是有学问的专家学者。

"郑昊,来给你介绍一下,"张局长走过来说道,"这位是省机械工业厅的王厅长,这位是工科大学的李教授,这位是精密机械厂的陈总工......"

每个人郑昊都恭敬地打招呼。这些专家都是省里机械行业的权威人物,平时很难见到,今天能一起来检查,说明省里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小郑,听说你们的坐标测量机搞得不错?"王厅长和蔼地问道,"今天我们就是来看看实际效果。"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郑昊恭敬地回答。

一行人来到车间,远远就看到了那台银白色的设备。专家们立即被吸引了注意力。

"看起来很专业啊,"李教授走近仔细观察,"结构设计挺合理的。"

"这个导轨加工得不错,"陈总工摸了摸表面,"表面光洁度很高。"

郑昊心中一阵欣慰。专家们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看起来他们对设备的外观和结构都比较满意。

"各位专家,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技术原理,"郑昊开始汇报,"这台坐标测量机采用三坐标测量原理,通过测头在三个方向的移动,可以精确测量工件的各种尺寸......"

他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技术原理,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专家们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测量精度能达到什么水平?"王厅长关心地问道。

"目前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比传统测量方法精确很多倍,"郑昊回答道。

"能演示一下吗?"李教授提出要求。

"当然可以。"

郑昊示意赵田开始演示。设备启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探头开始缓缓移动。

"请看这个工件,"赵田拿起一个标准的测试块,"我们用传统卡尺测量,然后用新设备测量,对比一下精度。"

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一遍,报出了数据。然后把工件放到测量机上,启动自动测量程序。

探头缓缓移动,轻轻接触工件表面,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跳动,最后稳定下来。

"您看,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有明显差异,"赵田指着数据说道,"我们的设备能发现传统方法发现不了的微小误差。"

专家们围在显示屏前,仔细观察着数据变化。

"确实很精确,"陈总工赞叹道,"这个精度对精密制造很有价值。"

"能测量复杂形状的工件吗?"李教授问道。

"可以,"郑昊点头,"我们演示一个复杂一点的。"

李建设拿出一个加工好的齿轮,形状很复杂,有很多曲面和孔洞。

"这种工件用传统方法很难测准,"李建设说道,"特别是那些内部的尺寸。"

设备重新启动,探头灵活地在齿轮表面移动,测量各个部位的尺寸。整个过程像是在做精密的手术,每一个动作都很准确。

"太神奇了!"王厅长惊叹道,"就像机器长了眼睛一样。"

演示结束后,专家们开始详细询问技术细节。他们的问题很专业,很刁钻,有些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设备的重复性如何?"陈总工问道,"多次测量同一个工件,结果一致吗?"

这是个关键问题。赵田连续测量了同一个工件五次,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设备的稳定性。

"温度变化对精度有影响吗?"李教授问道。

"有一定影响,但我们采取了保温措施,"周煜回答道,指着设备周围的帆布围挡,"这样能保持温度稳定。"

"电气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怎么样?"另一位专家问道。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周煜详细介绍了他们采取的屏蔽措施和滤波电路,证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问答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专家们的问题越来越深入,有些甚至涉及到理论层面的东西。郑昊和团队成员配合默契,基本都能给出满意的回答。

"最后一个问题,"王厅长说道,"这个技术的推广前景如何?成本控制得怎么样?"

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技术再先进,如果成本太高,也很难推广应用。

"我们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成本控制,"郑昊回答道,"采用了很多国产元件和材料,成本比进口设备低很多。而且我们还在继续优化,相信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很好,"王厅长满意地点头。

检查进行了整整三个小时。专家们不仅看了技术演示,还详细查阅了技术文档,甚至拆开了一些部件进行检查。

最后,专家组进行内部讨论。郑昊和团队成员在外面等待,大家都很紧张。

"你们觉得怎么样?"李建设小声问道。

"应该不错,"赵田分析道,"专家们的表情都比较满意。"

"关键是技术问题都回答上来了,"周煜说道,"而且演示效果很好。"

半个小时后,专家组的讨论结束了。张局长走出来,脸上带着笑容。

"检查结果出来了,"他高兴地说道,"专家组对你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家长舒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

王厅长走过来,握着郑昊的手说道:"小郑,你们团队干得非常出色。这个项目不仅技术水平高,而且很有实用价值。"

"谢谢王厅长的肯定,"郑昊激动地说道。

"专家组一致认为,"李教授接着说道,"这个项目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条件。"

"更重要的是,"陈总工补充道,"你们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展现出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非常值得推广。"

张局长宣布了检查结果:"根据专家组的评议,坐标测量机项目中期检查优秀通过,省里决定增加项目投入,支持你们进一步完善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

"太好了!"团队成员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

"但是,"张局长话锋一转,"省里也有更高的期望。一个月前,北京方面就对你们的技术开始了关注,可能会有更大的合作机会。"

郑昊心中一动。北京方面?这是否意味着可以接触更高层次的平台?

"具体是什么情况?"他忍不住问道。

"还不太确定,"张局长神秘地笑道,"但据我了解,可能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如果真的有这个机会,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国家级重点项目!这几个字让郑昊心中涌起一阵激动。虽然在省里的工作很有成就感,但如果能参与国家级的项目,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检查组离开后,基地里一片欢腾。大家围着设备又是摸又是拍,就像在庆祝一个老朋友的成功。

"我们成功了!"李建设兴奋地大喊。

"这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赵田也很激动。

晚上,基地食堂特地加了几个菜,算是庆祝检查通过。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

"为我们的成功干杯!"郑昊举起茶杯。

"干杯!"大家一起欢呼。

虽然只是简单的庆祝,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比任何奖励都更让人满足。

"郑昊,你真的会考虑北京的机会吗?"周煜忽然问道。

这个问题让欢快的气氛稍微沉静了一下。大家都看着郑昊,等待他的回答。

"现在还不确定具体是什么情况,"郑昊诚实地说道,"但如果真的有更大的平台,更重要的项目,我觉得应该去试试。"

"理解,"李建设点头,"有更大的舞台当然要去。"

"不过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一个团队,"郑昊认真地说道,"这次的合作经历,我会永远记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