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零七章 北京来人

第一百零七章 北京来人


中期检查通过后的第三天,郑昊正和赵田在车间里,围着设备讨论下一步的优化方案。

突然,门卫老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嗓门大得整个车间都能听见。

“小郑!小郑!门口,门口有人找!”老刘扶着膝盖,脸涨得通红,神情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说是从北京来的,开着黑色的‘伏尔加’!乖乖,那车牌号,我瞅着都眼晕,来头肯定不小!”

北京来的?

郑昊心里咯噔一下,张局长提过的事,这么快就来了?

他来不及多想,连忙放下手里的图纸,擦了擦手,跟着老刘快步朝基地大门走去。

果然,门口静静地停着一辆崭新的黑色轿车,漆面在阳光下泛着光,车牌号确实不一般。车旁站着两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一个戴着眼镜,气质斯文;另一个则双手背在身后,眼神锐利,一双手上似乎有洗不掉的陈年油污,一看就是常年跟机械打交道的老技术员。

“请问,哪位是郑昊同志?”戴眼镜的中年人看见他,主动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我就是。”郑昊应道。

“你好,我是青华大学的秦志。”戴眼镜的男人伸出手,“这位是精密仪器系的李伟业总工。我们这次来,是想实地了解一下你们的坐标测量机项目。”

青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郑昊心里猛地一震,这可是国内相关领域的执牛耳者。他们竟然亲自找上门来,这分量可就重了。

“欢迎两位领导,快请进,我马上向你们汇报!”郑昊赶紧侧身引路。

“不用那么正式,小同志。”李伟业总工摆了摆手,他的口音带着一股京腔,目光已经越过郑昊,投向了车间深处,“我们不听汇报,只看东西。带我们去车间吧。”

一行人来到车间,秦志和李伟业的目光瞬间就被那台静静矗立的坐标测量机给牢牢吸引了。他们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围着设备走了两圈,李伟业甚至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花岗岩平台和导轨的细节,不时用手指轻轻敲击一下机身。

“听说这台设备的精度,你们做到了一个微米?”李伟业站起身,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的,实测重复定位精度优于0.001毫米。”郑昊回答得不卑不亢。

“口说无凭。”李伟业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绒布包裹的金属零件,那零件形状复杂,布满了各种曲面和精密的孔洞,“用这个试试。”

这一下,连旁边的赵田都感到了压力。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这绝对是个高难度的标准件。

“没问题。”

郑昊给了赵田一个眼神,赵田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装夹、寻边、设定坐标系,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

设备轻微的嗡嗡声再次响起,探头在复杂的零件上空灵巧地移动,一次次精准触碰,显示屏上的数据飞速刷新。

秦志和李伟业的表情也随着探头的移动,从平静逐渐变为严肃,最后,当完整的检测报告生成时,两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惊讶。

“连续工作的稳定性怎么样?”李伟业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又快又急,“我们做过连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疲劳测试,性能稳定,精度没有出现漂移。”赵田抢着回答,语气里满是自豪。

“防尘和抗干扰呢?”李伟业追问,“车间环境复杂,粉尘、油污、电磁干扰,你们怎么解决?”

“导轨部分我们设计了全封闭的防护罩,电气部分也做了屏蔽处理。”郑昊补充道,“在常规机加工车间环境下可以稳定运行,当然,如果环境过于恶劣,还需要更完善的恒温恒湿措施。”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中的赞许已经毫不掩饰。

“这台样机,如果现在要实现量产,周期需要多久?”李伟业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郑昊沉吟片刻,认真估算后回答:“半年。半年内,我们可以完善工艺,拿出一套能够指导批量生产的完整图纸和流程。”

“成本呢?跟国外的同类设备比,有价格优势吗?”秦志更关心经济账。

“我们大量采用了国产元器件和技术,成本不到进口设备的五分之一。”郑昊说到这里,挺了挺胸膛,“最重要的是,技术完全自主,不受任何人掣肘。”

演示结束,秦志和李伟业又仔细翻阅了全套的技术文档,问的问题全是细节中的细节,从光栅尺的安装基准,到伺服电机的驱动,专业程度让郑昊都暗暗心惊。

“小郑同志,了不起。”许久,秦志合上文件,由衷地赞叹道,“你这个团队,很强。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里,啃下这块硬骨头,真是不容易。”

“都是领导支持和大家努力的结果。”郑昊谦虚道。

“我们这次来,除了考察,其实还有个不情之请。”李伟业终于说出了真正的来意,他的表情变得十分严肃,“国家有一个重点工程,目前在精密测量环节遇到了瓶颈,急需你们这样的技术和人才支援。”

郑昊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果然!

“能具体介绍一下吗?”他压着心跳,小心翼翼地问。

秦处长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说:"是国家重点项目,保密级别很高。如果你愿意参与,需要先签保密协议。"

重点项目!郑昊立即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我愿意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郑昊的回答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好!”李伟业眼中闪过激赏的光芒,“不过,项目地点在北京。如果你加入,意味着工作需要调动,也要离开你现在的团队。”

这正是郑昊最担心的问题。他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设备,又看了看自己的弟兄们。离开这里,离开这个他一手拉扯起来的团队……

他沉默了片刻,试探性地问道:“我能……带我的团队一起过去吗?”

“这个恐怕有困难。”秦志面露难色,“项目编制有限,而且参与人员的审查流程极其严格。北京那边,已经有了一个基础团队。”

郑昊心中涌上一阵失落,但他也理解。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让步:“我明白组织的难处。那,我带一个人过去,总可以吧?”

这半年多,他和周煜在软硬件联调上配合得天衣无缝,很多想法一点就通。如果非要选一个人,周煜无疑是最佳人选。

李伟业和秦志再次交换了眼神,短暂思索后,李伟业点了点头:“可以。多一个精兵强将,我们也欢迎。”

得到肯定的答复,郑昊才松了口气,又问:“如果我过去,这边的工作怎么办?”

“省里的项目当然要继续。”秦志说道,“你们已经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我相信你的同事们,有能力把这台设备继续完善下去。”

傍晚时分,两位客人准备乘车离开。

临别前,秦志将一个厚实的牛皮纸文件袋郑重地交到郑昊手上。

“这里面是项目的简要情况说明,你仔细看看。”他叮嘱道,“一周之内,给我们答复。”

“记住,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绝对保密。”李伟业的语气异常严肃。

“我明白。”郑昊接过文件袋,感觉手心沉甸甸的。

送走客人,郑昊回到宿舍,关上门,拉上窗帘。

他深呼吸,拆开文件袋的火漆密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