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最后的准备
中期检查的倒计时只剩最后一周,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无声的硝烟味,每个人都知道,最后的决战时刻到了。
郑昊踏进车间时,天刚蒙蒙亮,赵田佝偻的背影早已映在设备冰冷的金属外壳上。
“老赵,起这么早?”
赵田手上没停,眼睛还盯着昨晚打印出来的运行数据,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睡不踏实,翻来覆去都是这台机器的动静,不亲眼来看看昨晚的数据,心里头跟猫抓似的。”
为了测试设备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他们让机器空转了一整夜。
郑昊凑过去,顺着赵田的手指看去。
“情况怎么样?”
“大体上没毛病,但有个小问题。”赵田点了点记录纸上的一段曲线,“你看,前半夜的数据稳得像一条直线,后半夜就开始上下飘,虽然幅度不大,但不对劲。”
郑昊的目光在数据上扫过,脑子飞速运转,很快就抓住了症结。
“是温度。”他断言道,“设备长时间运行,内部元器件发热,导致了极其微小的热胀冷缩,精度就跟着跑偏了。”
赵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随即又犯了愁:“那咋办?总不能找个人二十四小时对着它扇扇子吧?”
“你别说,还真得给它‘扇扇子’。”郑昊的表情却很认真,“不过不是用风扇,咱们得想办法给它弄个恒温环境。”
他立刻找到了李建设。
上午十点,李建设就领着两个木工师傅,叮叮当当地在设备周围敲打起来。
“老李,你这是干啥?给机器盖房子娶媳妇啊?”赵田忍不住打趣。
李建设一边拉着锯子,木屑纷飞,一边乐呵呵地回道:“可不是嘛!给咱们这宝贝疙瘩盖个‘洞房’,保证它冬暖夏凉,不受外边儿的风寒!”
木框架很快搭好,再蒙上厚实的帆布,一个简易的恒温工作间就成了。虽然看着有些土气,但效果立竿见影,设备周围的温度计读数,稳稳地停在了一个区间内。
下午,轮到周煜那边遇到了麻烦。
经过反复的改进,控制系统的电路板已经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地步。
“郑昊,你过来看一眼!”周煜举着示波器的探头,眉头紧锁,“信号波形不对,上面全是毛刺。”
郑昊凑过去,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形确实不够平滑,像是湖面起了风,布满细碎的涟漪。
“电源有干扰。”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电流不干净,系统就稳不住。”
“我加个滤波电路,把这些杂波滤掉。”周煜说着就动手,从备用零件盒里翻找着合适的电容和电感。
两人埋头捣鼓了一下午,又是焊接又是调试,终于,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得光滑如丝,稳定得像一汪深潭。
“漂亮!”周煜一挥手,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这一下,系统的稳定性又上了一个台阶!”
周二和周三,整个团队进入了最严苛的全面性能测试阶段。
他们搬来了几十种标准件,小到精密螺丝,大到铸铁方块,挨个让新设备“过目”。
“这个螺丝帽,老李,你用卡尺量一下。”郑昊发号施令。
李建设戴上老花镜,用游标卡尺仔细测量,报出读数:“外径,不多不少,正好十二毫米。”
随后,他们将同一个螺丝帽放在新设备的测量台上。
设备轻微嗡鸣,探头自动寻迹,屏幕上跳出一行数字:12.013毫米。
车间里静了一瞬。
“嘿!咱们的设备比老师傅的眼睛还毒!”赵田一拍巴掌,满脸的自豪,“这千分之十三毫米的误差,要不是它,谁能看得出来!”
当然,测试也暴露了新的问题。比如测量橡胶这类软材料时,探头的压力会造成轻微变形;测量表面粗糙的铸件时,读数又会产生跳动。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郑昊显得很平静,“不同的材料,自然要有不同的测量策略,这是我们下一步要优化的方向。”
周四,一个意外的身影出现在基地门口。
张局长来了。
大家正在为最后的演示做准备,看到领导突然出现,空气瞬间紧张起来。
“别慌,别慌,我就是路过,顺道来看看你们的准备情况。”张局长笑着摆摆手,目光却已经落在了那台被帆布房“保护”起来的设备上,“听说,你们搞得很不错?”
“报告局长,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郑昊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汇报道,“还有一些细节正在完善。”
“哦?能让我开开眼吗?”张局长显然来了兴致。
“当然可以。”
郑昊亲自上手,为张局长做了一次完整的演示。
设备启动,探头在机械臂的带动下,行云流水般划过工件表面,显示屏上的三维模型和实时数据同步刷新。整个过程充满了科技感,仿佛那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拥有超凡视力的精密工匠。
“了不起!”张局长看完,由衷地赞叹,“这个精度,这个效率,比传统方法强了不止一个档次!你们干得非常漂亮!”
得到局长的亲口肯定,比任何动员令都管用。
张局长走后,整个团队的士气达到了顶峰。
周五,团队进入最后的文书准备阶段。
“技术原理要讲透,但话要说得简单,得让外行专家也能听明白。”郑昊分配着任务。
李建设负责机械结构,赵田讲解测量原理,周煜负责电气控制,张默和李刚则分别准备材料和工艺部分的汇报。
“光说没用,得让他们看!”赵田建议道,“专家们都是行家,喜欢看真东西,不喜欢听虚的。”
“老赵说得对!”郑昊立刻赞同,“咱们就准备一套最复杂的测量流程,从工件装夹到数据输出,全程直播,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这台机器的真本事!”
周五深夜,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桌上堆着山一样的技术文档,墙上贴满了流程图和数据表。
“明天专家组就到了,都什么心情?”郑昊环视一圈,笑着问道。
“要说不紧张,那是吹牛。”李建设这个老实人第一个开口,“不过该干的活儿咱们都干完了,心里踏实,不怕他们问。”
“是啊,”周煜轻轻拍了拍身旁的设备外壳,眼神温柔,“这几个月,咱们的魂儿都在它身上了。这哪是机器,这就是咱们的孩子。”
“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尽了全力。”郑昊做着最后的总结,声音沉稳有力,“我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流。”
赵田握紧了拳头,眼里闪着光。
“对!明天就让那帮专家们好好瞧瞧,咱们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