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功宴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功宴


实验成功的第二天,815项目的食堂破天荒地开了一次“庆功宴”。

说是宴,其实也就是大白馒头管够,外加一盆平日里见不到荤腥的猪肉白菜炖粉条。但这对于连续熬了一个星期大夜,几乎是靠着肉包子和革命意志顶下来的攻关小组来说,不亚于满汉全席。

气氛热烈得像是过年。

刘天柱端着一个搪瓷缸子,里面泡着他自己带来的好酒,满面红光地在人群里穿梭。他不再是那个板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老师傅,倒像是个四处炫耀自家孩子考了第一名的老父亲。

“小张,来,喝一杯”刘天柱走到小张面前,缸子一举,“你们组这次是头功!用那什么……哦对,我老刘服气!”

小张脸涨得通红,赶忙站起来,端着自己的饭碗:“刘师傅,您可别这么说,都是郑组长指挥得好,我们就是跑跑腿。”

“嘿,你小子还谦虚上了。”刘天柱把缸子跟他手里的饭碗碰了一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功是功,过是过。以前是我老头子思想僵化,认死理。以后,郑组长指东,我老刘绝不往西。谁要是再对郑组长的方案有半点怀疑,先过我这关!”

他这话声音不小,半个食堂都听见了。钱浩和孙宇正埋头猛吃,听到这话,扒饭的动作都慢了半拍,对视一眼,脸上都有点讪讪的。前些天,他俩就是最主要的怀疑者。

郑昊端着碗,笑着走过来:“刘师傅,您再说下去,我这组长可就当不下去了,压力太大了。”

“哎,这叫什么话!”刘天柱一瞪眼,“这不叫压力,这叫动力!”

他这番话说得实在,周围的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一场技术上的胜利,不仅解决了难题,更彻底地融合了人心。之前那种若有若无的隔阂与猜忌,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烟消云散。

李伟业总工和秦志处长坐在主桌,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老秦,你看这气氛。”李伟业夹了一筷子粉条,吃得津津有味,“这才是搞技术攻关该有的样子。有争论,有分歧,但最终能拧成一股绳。”

秦志点点头,目光落在郑昊身上:“这个郑昊,不简单啊。技术上是尖兵,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你看他,没讲半句空话大话,就把几个不同专业、性格各异的人捏合到了一起。刘天柱这块最硬的骨头,都被他给啃下来了。”

“是啊。”李伟业放下筷子,神情严肃了些,“所以,我跟上面汇报的时候,提了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秦志来了兴趣。

“我们的815项目,”李伟业压低了声音,“步进电机的问题只是第一关。要真正实现高精度数控,核心是控制系统,是大脑!我们现在的计算机,还是电子管和晶体管混用的大家伙,运算速度和稳定性都差得远。要想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一步到位,直接上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秦志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词在当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属于高精尖的科技前沿,神秘又遥远。国内虽然有少数研究所在攻关,但离产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集成电路。”李伟业的眼神里透着一股疯狂的执着,“我知道这很难,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我们有郑昊。他能提出S曲线和微步驱动,就证明他的知识储备,远超我们想象。我们不能把他这把最锋利的尖刀,只用在解剖一只麻雀上。”

秦志沉默了。他明白李伟业的意思。S曲线的成功,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窥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步子慢慢走,那才是对人才和机遇最大的浪费。

“你的意思是,把项目升级,上报院长,搞联合行动?”秦志问。

“没错!”李伟业一拍大腿,“我已经把报告递上去了。学校非常重视,连夜开了会。就在今天早上,批复下来了。”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份红头文件,递给秦志。

秦志接过来,只见文件抬头写着“关于成立‘精密运动控制系统’青华大学联合攻关领导小组的决定”。

文件内容不长,但每一个字都分量千钧。项目正式升级为学校重点项目,联合学校以及其他高校最顶尖的科研力量,主战场,设在北京,由青华大学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和实验场地。

秦志抬起头,和李伟业对视一眼,两人都笑了。

庆功宴接近尾声,赵乾不知道从哪又变出了一大锅绿豆汤,给大伙儿解暑。

秦志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喧闹的食堂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同志们,”秦志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815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这个胜利,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辛勤付出,尤其是我们攻关小组的同志们!我提议,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掌声落下后,秦志的表情变得庄重起来。

“但是,同志们,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扬了扬手里的红头文件,“就在今天上午,上级部门下达了新的指示。基于我们取得的突破,决定将815项目全面升级!我们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解决一台机床的抖动问题,而是要为我们国家,从零开始,研发出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核心的,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度数控系统!”

整个食堂,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个宏伟的目标给震住了。如果说之前他们是在修补一辆拖拉机,那么现在,上级要求他们直接去造一辆小轿车,而且还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全部自研的那种!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部里决定,成立全国联合攻关小组。我们青华大学将联络国内顶尖的科研单位,在北京展开新一轮的攻关。”

秦志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郑昊身上。

“经上级批准,我宣布,‘精密运动控制系统’攻关小组,正式成立!任命,郑昊同志,继续担任攻关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技术研发工作!”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都聚焦在了郑昊身上。

郑昊自己也愣住了。他预想过项目会继续,但没想到项目会升级得如此之快,规格如此之高,更没想到,自己还能继续担任小组长一职。

刘天柱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激动地一拍巴掌,吼了一嗓子:“好!”

这一声“好”,像是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全场。掌声再次山呼海啸般响起。这一次,掌声里不仅有敬佩,更有一种“跟着你干,没错”的信任和期待。

郑昊站起身,看着一张张激动而真诚的脸,看着李伟业和秦志信任的目光,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历史的洪流,把他推到了这个浪尖上。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前面,对着所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领导的信任,谢谢同志们的支持。”他的声音平静,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这个任务,我接了。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中国的数控机床,一定能站在世界之巅!”

夕阳的余晖透过食堂的窗户,洒在这群人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这间简陋的食堂里,悄然拉开序幕。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