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项目完成
郑昊心中计算了一下,自己还剩一百多块钱,可以再买点东西。
"洋烟是什么?"他好奇地问道。
一个老头儿从包里拿出几包香烟:万宝路、希尔顿、555,都是外国牌子。
"万宝路,五块钱一包。"老头儿介绍道,"这可是美国货,味道纯正,比咱们的牡丹、中华强多了。"
郑昊虽然不怎么抽烟,但也知道这些洋烟的珍贵。买几包留着,到时候让老爹开开眼。
"给我来两包万宝路。"
"好嘞!"老头儿高兴地包好香烟递给郑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个黑市商贩立刻警觉起来,迅速收起商品,准备散开。
"有人来了,快走!"老齐低声提醒。
众人立刻作鸟兽散,眨眼间就消失在树丛中。郑昊也赶紧装作游客的样子,假装在欣赏风景。
过了一会儿,几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似乎在巡查什么。他们看了看郑昊,没有发现异常,就继续往前走了。
等工作人员走远了,老齐又从树丛中冒出来。
"小伙子,胆子不错,没慌。"他赞许地点点头,"以后还想买什么,可以继续来找我。每个周日下午,我都在这里。"
"好的,谢谢老齐。"郑昊客气地说道。
"不过记住,"老齐叮嘱道,"这事儿千万不能跟外人说。特别是不能让那些穿制服的知道,明白吗?"
"明白。"郑昊点点头。
离开天坛公园的时候,郑昊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为买到了心仪的钢笔和手表而高兴;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自己踏进了一个灰色地带。
这个时代的黑市,虽然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那些在正规渠道买不到的商品,在这里都能找到,只要你有钱。
回到四合院,郑昊把新买的钢笔拿出来,在纸上写了几行字。果然,比之前用的钢笔好太多了。
他又看了看手腕上的精工手表,精致的表盘在夕阳下闪闪发光。这块表不仅实用,也是身份的象征。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雏形吧。"郑昊心中想道。
虽然这个时代还是计划经济占主导,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已经在悄悄地推动着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许微不足道,但却预示着未来的方向。
夜幕降临,四合院里灯火通明。郑昊用新买的派克笔继续翻译德文资料,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1971年12月15日,北京的冬天已经很冷了,但青华园815项目基地里却热火朝天。
巨大的厂房内,一台崭新的数控铣床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这台机床外观看起来和普通铣床没什么区别,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控制部分完全不同——没有传统的手摇轮和刻度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装满电子元件的控制柜。
"X轴进给速度正常,Y轴定位精度误差在0.01毫米以内。"孙宇在控制台前大声报告着测试数据。
"Z轴插补运算正确,轨迹控制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刘天柱也兴奋地喊道。
郑昊站在机床旁边,仔细观察着主轴的运转情况。经过近两个月的日夜奋战,这台集成电路控制的数控铣床终于要完成了。
"老郑,你来试试最后一道工序。"李伟业总工走到郑昊身边,递给他一份加工程序单,"按照这个程序,加工一个标准测试件。"
郑昊接过程序单,这是一个复杂的三维曲面零件,需要同时控制三个坐标轴的联动。对于传统机床来说,这样的零件几乎无法加工,但对于数控机床,这正是展现其优势的时候。
他走到控制台前,熟练地输入加工程序。这套控制系统虽然比后世的数控系统简陋很多,但在1971年的中国,已经是绝对的高科技了。
"程序输入完毕,开始加工。"郑昊按下启动按钮。
机床立刻开始工作。主轴高速旋转,三个坐标轴按照预定程序精确移动,刀具在工件上切削出完美的轨迹。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操作工只需要监控即可。
"太神奇了!"一直在旁边观看的张局长赞叹道,"这就是自动化加工啊!以前需要高级技工才能完成的复杂零件,现在普通工人按几个按钮就能做出来!"
半个小时后,加工完成。郑昊取出零件,用游标卡尺仔细测量各个尺寸。
"长度误差0.008毫米,宽度误差0.005毫米,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他大声报告测量结果。
厂房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攻关,这台代表着中国工业制造最先进水平的数控铣床终于研制成功了。
"同志们,"张局长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讲话,"这台数控铣床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们国家在精密制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个成果来之不易,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的技术骨干同志们,你们的贡献将被历史铭记!"
李伟业总工接过话头:"这台数控铣床的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完全掌握了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项技术推广应用,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服务。"
秦志处长也难掩兴奋:"根据上级指示,这台数控铣床将作为样机,在几个重点工厂进行试用。同时,我们要准备技术资料,为批量生产做准备。"
郑昊听着领导们的讲话,心中五味杂陈。凭借前世的记忆和经验,他在这个项目中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到关键算法的优化,再到硬件电路的设计,他的每一个建议都至关重要。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数控技术革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不过,能够在这个历史时刻参与其中,为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力量,他感到非常自豪。
"好了,项目暂时告一段落。"张局长宣布道,"大家辛苦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正好快过年了,大家都回家过个好年,年后我们再继续推进后续工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