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村里的变化
第二天,郑昊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参加了成果汇报会。会议由省里的领导主持,各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出席了。
"这台数控铣床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在精密自动化加工领域的空白。"省委的一位副书记在会上高度评价这个成果,"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作为项目的主要技术骨干,郑昊在会上作了技术汇报。他详细介绍了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小郑同志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技术水平,实在难得!"那位副书记会后专门找到郑昊,"你的贡献组织是看在眼里的,希望你再接再厉,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结束后,张局长宣布了对项目组成员的奖励决定:每人奖励现金200元,郑昊作为主要技术贡献者,额外奖励300元,总共500元。
拿到这500元奖金,郑昊心情格外好。这不仅是对他技术能力的认可,也让他的经济状况更加宽裕。
12月20日,项目组正式放假。郑昊开始准备回家过年的行程。
这将是他重生后第一次回家过年,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可以和家人团聚,看看家乡的变化;忐忑的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家人的关心和期待。
首先是购买年货和礼品。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初苏雨晴的舔狗了,自然要买一些像样的东西带回去。
他先去了王府井百货商店,这里是北京最好的购物场所之一,商品种类相对齐全。
给父亲买了一瓶好酒——茅台,4块钱一瓶,在当时算是很贵的酒了。给母亲买了一块手表——上海牌女表,120块钱,精致漂亮。给小妹买了一套漂亮的新衣服和一双小皮鞋。
三个哥哥那里也不能落下,每人买了一条好烟——中华香烟,8块钱一条。
除了给家人的礼品,他还买了一些北京特产:茯苓夹饼、果脯、烤鸭等等,准备带回去和乡亲们分享。
"小郑,买这么多东西啊?"在百货商店里,他遇到了外语系的林雪梅。
"准备回家过年,买些礼品。"郑昊解释道。
"哇,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呢!"林雪梅看着郑昊手里大包小包的年货,眼中闪过一丝羡慕,"看来你最近翻译工作赚了不少钱啊。"
"还可以。"郑昊挠了挠头地说,"对了,你过年回家吗?"
"我家就在北京。"林雪梅说道,"不过听说你们815项目很成功,真是太厉害了!"
"谢谢。"郑昊笑了笑,"那我先走了,还要准备其他东西。"
回到四合院,郑昊开始整理行李。除了年货礼品,他还要带一些换洗衣服和重要物品。
看着满满一箱子的东西,郑昊忍不住感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他的工资都用来当舔狗了,过个年回家还在为买几斤肉过年而发愁,现在却能大手笔地购买各种礼品。这种变化,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小郑,要回家过年了?"王大妈从外面买菜回来,看到郑昊在收拾东西。
"是的,明天就走。"郑昊回答。
"买了不少好东西呢!"王大妈看着院子里的年货,"你这孝心可真不错,父母有你这样的儿子,该多高兴啊!"
"应该的。"郑昊说道,"王大妈,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院子就麻烦您多照看一下。"
"放心吧,都是邻居,应该的。"王大妈爽快地答应了,"你好好回家过年,我们在这儿等你回来。"
在这里住了小半年,郑昊逐渐摸透了这些老北京的秉性,虽然有些高傲看不起人,但要是有事相求,他们如果答应了,便会尽心尽力完成。
晚上,郑昊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心中充满了期待。明天,他就要踏上回家的路了。
这一年,对他来说变化太大了。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到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核心成员;从住集体宿舍,到拥有自己的四合院;从经济拮据,到收入丰厚。
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技术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那台数控铣床,虽然在后世看来并不算什么,但在1971年的中国,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年漂亮国政府代表团的首次访华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数控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对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郑昊想到家人看到他的变化时会是什么表情,忍不住笑了。这个年,一定会过得很有意思。
一天后,郑昊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从北京到他家乡的县城,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再转乘长途汽车。虽然路程遥远,但郑昊心情格外好。车厢里装着他精心准备的年货礼品,更重要的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家乡的变化。
根据家里的来信,他上次离开时指导建立的循环农业系统发展得很好,但具体到什么程度,信里说得不够详细。他很好奇,自己当初的那些技术建议,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经过漫长的旅途,郑昊终于回到了阔别几个月的家乡。
刚下长途汽车,他就发现了明显的变化。村口原来破旧的小卖部,现在变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供销社门市部,而旁边的农机站还停着两辆崭新的拖拉机。
"昊子!昊子回来了!"
三哥郑国庆一看就认出了他,兄弟两人紧紧相抱。
消息迅速传开。很快,就有一群村民围了过来。
"昊子,你可真是了不得啊!"村长李大壮激动地握着郑昊的手,"你走了以后,咱们村的变化可大了!"
"是啊,昊子,你那个饲料真是太厉害了!"会计王明也兴奋地说道,"现在不光咱们村,连隔壁几个村都来学呢!"
郑昊还没来得及细问,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快速驶来。
"郑昊!你终于回来了!"来人是知青点的赵顺,但郑昊几乎认不出他了。原来那个瘦弱文静的上海知青,现在变得结实健壮,皮肤晒得黝黑,整个人精神焕发。
"老赵,你这变化可真大啊!"郑昊惊讶地说道。
"哈哈,这几个月可把我累坏了,但也充实了!"赵顺笑得很灿烂,"走,我先带你去看看咱们的基地!"
什么基地?郑昊有些疑惑,但还是跟着赵顺走了。
他们来到村东头,郑昊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