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过年前的氛围
腊月二十九,天刚蒙蒙亮,西尧村的上空就被一股既原始又兴奋的喧嚣刺破了。
“嗷——!”
一声穿透云霄的猪嚎,如同一个信号,瞬间点燃了整个村庄。
家家户户的门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推开,大人小孩都像潮水般涌向村西头的老槐树下。那里,村里最大的一口铁锅已经架起,底下烧着熊熊的柴火,滚烫的开水蒸腾出浓白的水汽,模糊了冬日清晨的寒意。
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在郑大山的指挥下,合力将一头三百多斤的大黑猪按在长条凳上。那猪四蹄乱蹬,发出最后的嘶吼。村里经验最丰富的屠夫老七叔,手持一把磨得雪亮的尖刀,眼神专注,手起刀落,动作干脆利落。
鲜红的猪血喷涌而出,被早已等在一旁的妇人,用一个大盆稳稳接住。这是做血肠的上好材料,一滴都不能浪费。
郑昊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幅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前世,这样的场面意味着一年到头唯一的油腥,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奢望。那时的年猪,杀了之后大部分要上交,剩下的分到各家各户,也就那么几斤肉,得精打细算地吃两个月。
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昊子,来看热闹啊!”村长李大壮满面红光地挤过来,手里拿着个账本,“你快看,今年咱们村养的这五头猪,个个膘肥体壮!多亏了你搞的那个生物饲料,猪吃得好,长得快,肉质肯定香!”
孩子们围着逐渐安静下来的猪,指指点点,眼中不再是单纯的对肉的渴望,更多的是一种富足之后的喜悦和好奇。大人们的脸上,也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踏实的笑容。
屠宰,放血,褪毛,开膛。
一整套流程行云流水。当白花花的猪肉被完整地分割开来,整齐地摆放在铺着干净草席的案板上时,人群中发出一阵满足的赞叹。
“这板油,得有三指厚!”
“看看这五花肉,一层肥一层瘦,漂亮!”
李大壮清了清嗓子,站到一张高凳上,声音洪亮地喊道:“乡亲们,静一静!现在,开始分肉、分红!”
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大壮和他手中的账本上。
“按照之前的规矩,今年村里的大棚蔬菜和养鸡场的纯利润,扣除一半作为明年扩大生产的费用,剩下的一半,作为分红发给大家!”
“今年,咱们村总分红金额,是……八千三百块钱!”
“轰!”
人群炸开了锅。
“八千多!”
“我的天爷!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咱村去年拢共才一千六百来块钱!”
村民们激动得脸都红了,有些人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互相拉扯着确认。这个数字,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安静!安静!”赵卫国用力挥手,“下面我开始念名单,念到谁家,就上来领钱、领肉!”
“张铁柱家,人口五人,分红一百六十二块五毛,猪肉二十斤!”
“李建军家,人口四人,分红一百五十块,猪肉十六斤!”
……
一个个名字被念到,一个个家庭的代表喜气洋洋地走上前。他们从会计手里接过崭新的钞票,小心翼翼地数了又数,然后揣进最贴身的口袋里。接着,屠夫老七叔会按照分量,手起刀落,砍下一大块带着骨头和肥油的猪肉,用草绳穿了,递到他们手中。
那沉甸甸的重量,是幸福的重量。
往年,分个三五斤肉,大家就已经千恩万谢了。今年,最少的人家也分了十几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下一个,郑大山家!”赵卫国念到这个名字时,特意提高了嗓门,脸上带着由衷的敬意。
全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郑大山和郑昊身上。
“郑大山家,人口七人。昊子是咱们村的大功臣,全村一致同意,额外奖励!总计分红……三百块!猪肉五十斤!另外,猪头、猪蹄、下水,全归你们家!”
“哗——”
人群中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应该的!昊子应得的!”
“没有昊子,咱们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三百块!五十斤肉!我的乖乖!”
大哥郑建国和二哥郑建军咧着嘴,激动地走上前去。他们看着那一大堆肉和几乎装满一个麻袋的钱,手都有些发抖。
李秀花站在人群里,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眶湿润了。她紧紧攥着郑昊的手,手腕上那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在晨光下闪着光。她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有像今天这么扬眉吐气过。
郑昊对着周围的乡亲们,一一拱手致意。他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微笑着,感受着这份最纯粹的感激和喜悦。他知道,这比任何荣誉证书都更加珍贵。
分肉分红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中午。整个凤凰村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出了炊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肉香。
郑昊家里,更是热闹非凡。
五十斤猪肉堆在桌子上,像一座小山。三个嫂子围着那堆肉,兴奋地讨论着怎么处理。
“这块五花三层的,留着做红烧肉!”
“这块里脊嫩,给孩子们包饺子!”
“这大骨头,加上咱们自己种的萝卜,炖一锅汤,能香掉舌头!”
李秀花拿出那三百块钱,一张一张地抚平,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一个木匣子里,锁了起来。这是往年想都不敢想的一笔巨款。
郑昊看着这一切,心中无比满足。生活的改善是如此真实,如此具体。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饭桌上实实在在的肉,是母亲脸上舒展的笑容,是全家人眼中闪烁的光芒。
然而,在这片喜庆祥和之中,他的心底深处,依然有一丝挥之不去的牵挂。
那封寄往北京的信,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到了。不知道秦处长他们,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器件。
母亲的咳嗽虽然好了很多,但只要X光机一天没修好,确诊一天没下来,他的心就一天无法真正安宁。
他走到院子里,抬头望向北京的方向。西尧村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他要守护好这一切,更要治好母亲的病,让这个家,真正圆满。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