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欲来

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欲来


年味,是灶膛里跳动的火苗,是锅里“咕嘟咕嘟”炖着肉的声响,更是空气中飘荡的、混合着香料和柴火的浓郁气息。

郑昊家的厨房,此刻就是整个西尧村年味的中心。

一口大铁锅里,是大嫂勺的红烧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切成方正的麻将块,在糖色和酱油的包裹下,呈现出诱人的琥珀色。肉块随着汤汁的翻滚而颤动,肥肉部分已经变得晶莹剔,瘦肉则吸饱了汤汁,酥烂入味。

另一口锅里,二嫂正守着一锅骨头汤。筒子骨和脊骨在慢火的熬煮下,骨髓里的精华一点点融入汤中,汤色奶白,上面飘着几片碧绿的葱花和几粒鲜红的枸杞。

三嫂与母亲在炕上忙活着剁馅、擀皮,准备包饺子。新鲜的猪肉馅,配上自家大棚里种的白菜,绿白相间,看着就喜人。

小妹郑丽和小侄子小侄女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麻雀,围在厨房门口,踮着脚尖,一个劲儿地往里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四哥,肉肉什么时候好呀?”郑丽拉着郑昊的衣角,仰着小脸问道。

“快了,等咱们把饺子包好,就能开饭了。”郑昊笑着捏了捏她红扑扑的脸蛋。

这顿年夜饭,是郑家这么多年来最丰盛的一顿。

当满满当当八个菜一个汤摆上桌时,全家人都看直了眼。红烧肉、炖排骨、猪蹄冻、炒猪肝、溜肥肠……几乎都是硬菜,油汪汪的,香气扑鼻。正中间,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馅儿饺子。

郑大山拿出了那瓶剑南春,每个儿子都满上了一杯。

“来,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咱们爷儿几个,走一个!”郑大山端起酒杯,声音洪亮。

“爸,妈,大哥二哥三哥,嫂子们,新年好!”郑昊也站起身,举杯示意。

“好!好!”李秀花看着一大家子人和和美美,笑得合不拢嘴,“快吃,快吃,都别愣着了,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一块红烧肉入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瞬间融化在舌尖,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酱香,直冲天灵盖。郑昊满足地眯起了眼睛,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好吃!太好吃了!”大哥郑建国一边嚼着肉,一边含糊不清地赞叹,“这肉就是不一样,比以前咱们吃的香多了!”

“那可不,”二哥郑建军夹起一块排骨,“这猪是吃昊子弄的生物饲料长大的,能不好吃吗?我跟你们说,这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三哥郑国庆喝了一口酒,脸上泛起红光:“现在咱们村,谁不羡慕咱们家?走到哪儿,人家都客客气气地喊一声‘昊子他哥’,别提多有面子了!”

李秀花给郑昊夹了一个饺子,心疼地说道:“昊子,你在北京也吃不到这么新鲜的猪肉吧?多吃点,看你都瘦了。”

郑昊哭笑不得,他明明比上次回来时壮实了不少。但在母亲眼里,儿子永远是需要被照顾的。

“妈,你也多吃点。”郑昊反过来给母亲夹了一块炖得软烂的猪蹄,“你看你最近气色多好,咳嗽也停了,就是得多补补。”

提到这个,李秀花笑得更开心了:“是啊,吃了王主任开的药,加上这几天吃得好睡得好,感觉身上都有劲儿了。”

一家人边吃边聊,气氛热烈而温馨。

酒过三巡,郑大山的话也多了起来。他看着满桌的饭菜,感慨道:“想当年,我们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就算是大年了。谁能想到,现在能天天吃白面,还能大口吃肉。”

他顿了顿,看向郑昊,眼神里满是骄傲和欣慰:“这都是托了昊子的福。昊子,你给咱们村,给咱们家,办了件天大的好事。”

就在这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大嫂忽然想起一件事,随口说道:“对了,我今天回娘家,听我弟说,隔壁红旗村的人,眼睛都红了。”

“红旗村?”郑建国问道,“他们羡慕啥?”

“羡慕啥?羡慕咱们村分肉分钱呗!”大嫂撇撇嘴,“他们村今年收成不好,听说过年一家才分了三斤棒子面。咱们这杀猪宰羊的,动静那么大,风一吹,肉香味儿都飘到他们村去了。我弟说,他们村里好些人都在背后嚼舌根,说的话难听着呢!”

二嫂也接话道:“可不是嘛!我今天去公社供销社,也碰见几个红旗村的妇女,看咱们的眼神都怪怪的,阴阳怪气的,说咱们西尧村出了个能人,走了邪门歪道发了家。”

“邪门歪道?”郑大山眉头一皱,放下了酒杯,脸上的醉意瞬间消散了几分。

“就是说咱们搞的这些,是什么……什么资本主义的尾巴。”

这话一出,饭桌上热烈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在这个年代,“资本主义”这顶帽子,分量太重了,谁都戴不起。

郑昊的心里也是一沉。他预料到会有人嫉妒,但没想到谣言会来得这么快,而且这么恶毒。大棚蔬菜、科学养殖,这些明明是响应国家号召,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怎么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这背后,恐怕不只是简单的嫉妒。

“胡说八道!”三哥郑国庆气得一拍桌子,“他们自己没本事过上好日子,就眼红别人!一群懒汉!”

“行了,吃饭的时候别说这些,”郑大山沉声打断了他,但眼神却变得锐利起来,“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咱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怕什么?”

话虽如此,但一丝阴影已经笼罩在众人心头。

年夜饭结束后,郑昊帮着母亲收拾碗筷。李秀花忧心忡忡地小声说:“昊儿,那些人乱说话,不会有事吧?”

“妈,你放心,没事的。”郑昊安慰道,“咱们做的事情,上头是支持的,市里的领导都来考察过。几句风言风语,影响不了什么。”

嘴上这么说,但郑昊心里清楚,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流言蜚语,在特定的时候,是能杀人的。尤其是这种带着政治色彩的污蔑,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夜深了,全家人都睡下了。郑昊却毫无睡意。他走到院子里,冬夜的寒风吹在脸上,让他更加清醒。

西尧村的富裕,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吸引了光,也引来了黑暗中的蚊蝇。

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风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