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卡尔曼滤波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卡尔曼滤波


“卡尔曼滤波”,这五个字一出口,台下立刻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在座的大多是顶尖科学家,对这个六十年代提出的数学理论并不陌生。但就像郑昊预料的那样,在他们眼中,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玩具”,因为其复杂的矩阵运算,根本无法实时完成。

“这个算法的神奇之处在于,”郑昊没有理会台下的反应,继续说道,“它能建立一个动态的数学模型,不断地预测目标的‘真实状态’,然后用传感器的‘测量值’来修正这个预测。它知道陀螺仪会有漂移,知道加速度计会有噪声,它把这些‘不确定性’,都量化成了数学模型的一部分。”

“它就像一个极其聪明的侦探,手里有好几个不太靠谱的线人。A线人眼神不好,B线人耳朵背,C线人爱撒谎。但侦探知道他们每个人的缺点,他把所有零散、矛盾的信息汇总起来,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最终得出了最接近真相的结论!”

这个比喻,让台下那些原本对复杂数学公式感到头疼的将军们,也瞬间听懂了。

“通过微处理器进行海量的高速运算,我们就能实时地、以极高的频率,完成这个‘预测-修正’的循环。最终,我们从一堆‘垃圾’数据里,提炼出了黄金般精准的姿态和速度信息!”

郑昊的语速越来越快,激情也越来越高昂。

“这,就是一场制导领域的革命!它带来的好处是颠覆性的!”

他重重地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

“一、小型化、低成本!我们可以把整个制导系统,做得只有一个烟盒那么大!成本只有传统机械陀螺的几十分之一!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让每一枚炮弹、每一枚火箭弹,都拥有精确制导的能力!”

“二、高可靠、抗过载!没有了高速旋转的机械部件,它可以承受上万个G的过载!我们可以把它装在高速旋转的炮弹出膛瞬间,而毫发无损!”

“三、快速反应!它没有预热时间,通电即用!对于需要快速反应的战术导弹来说,这是决定生死的优势!”

“四、信息融合!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不仅可以输入陀T螺仪的数据,还可以接入卫星定位、地形匹配、红外图像等任何信息源!融合的信息越多,它的精度就越高,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郑昊描绘的这幅蓝图,彻底震撼了。

那些白发苍苍的专家,眼神里充满了惊骇和狂喜。他们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被这个年轻人用一种全新的、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指明了方向。

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则在脑海中,疯狂地推演着这种技术带来的战术变革。

炮弹长了眼睛,导弹有了大脑……这仗,还能像以前那么打吗?

郑昊的报告,像一道横空出世的惊雷,劈开了所有人思想的桎梏。

钱老坐在台下,浑浊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看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仿佛全身都在发光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滔天巨浪。

他想起了几十年前,另一位同样姓钱的挚友,也是这样,用超前的思想,为中国的导弹事业,指明了方向。

历史,何其相似!

“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

郑昊放下粉笔,再次鞠躬。

静默。

长达十几秒的静默之后,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炸响!

这一次,掌声不再稀稀拉拉,不再是礼节。每一声,都发自肺腑,充满了震撼、敬佩和无法抑制的激动!

掌声经久不息。

当郑昊走下讲台时,好几位之前还对他持怀疑态度的老专家,都主动站起来,向他伸出了手。

“郑昊同志,了不起!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一位负责雷达技术的老者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你说的信息融合,对我们雷达的目标识别和抗干扰,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小郑同志,”另一位导弹总师也挤了过来,他的声音都在颤抖,“你说的捷联惯导,是我们盼了多少年的东西!如果真能实现,我们导弹的突防能力,能提升一个数量级!”

李伟业站在一旁,看着被一群国宝级专家围在中间的郑昊,与有荣焉,腰杆挺得笔直。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郑昊和他背后的“长城一号”,在中国国防科技界的地位,已经截然不同。

会议主持人,那位中将副主任,走上台,示意大家安静。

他的表情,同样充满了掩饰不住的激动。

“郑昊同志的报告,我想,用‘振聋发聩’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他环视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他为我们揭示了微电子技术在国防领域,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场‘制导革命’,我们不但要搞,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地搞!”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钱老。

钱老缓缓站起身,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泰山北斗的身上。

“我只说三句话。”钱老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第一,郑昊同志的报告,我个人认为,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当年我们论证要不要搞原子弹。”

一句话,就给郑昊的报告,定了最高级别的调子。

“第二,我们不但要支持‘长城一号’,还要立刻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由科工委牵头,协调各个军工院所,全力配合郑昊同志他们,把报告里提到的这些‘构想’,尽快变成我们手里的‘武器’!”

“第三,”钱老的目光,温和而又期盼地落在郑昊身上,“郑昊同志,国家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你,你有没有信心?”

郑昊向前一步,立正,用尽全身力气,洪亮地回答:“有!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好!”钱老欣慰地点了点头,坐了下去。

会议接下来的议程,几乎完全变成了围绕郑昊报告的讨论会。各个领域的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需求和疑问,郑昊则对答如流。

他时而讲解如何用数字信号处理(DSP)的雏形算法,从嘈杂的雷达回波中提取微弱的潜艇信号;时而阐述如何构建一个分布式的火控网络,让坦克、火炮和步兵之间实现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

他脑中的未来知识,与这个时代的具体问题相结合,迸发出了无数耀眼的火花。

这场原本计划半天的交流会,一直开到了傍晚。

会议结束时,郑昊被那位中将副主任,单独留了下来。同席的,还有钱老,以及一位一直沉默不语,但肩上同样扛着将星的海军将领。

“郑昊同志,坐。”中将的态度,比之前更加亲切。

“今天让你开了眼界,也让我们这群老家伙,开了眼界。”他笑着说,“你的报告,已经整理成文,今天晚上,就会送到几位最高领导的案头。”

郑昊心中一凛,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今天留你下来,是想跟你谈一个具体的任务。”中将的表情严肃起来,“你报告里提到的技术,都非常重要,但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想先从一个最迫切、也最有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的项目入手。”

他看向那位海军将领。

海军将领开口了,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一股海风的味道:“小郑同志,我想请你帮我们海军,解决一个大麻烦。”

“我们新一代的舰艇,装备了一种新型的对海警戒雷达。但是,这款雷达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在海况复杂,风浪大的时候,大量的海浪会形成强烈的杂波,干扰雷达的探测。我们的操作员,很难从一片白花花的干扰信号中,分辨出远处小型的、高速的、有威胁的目标,比如敌人的导弹快艇。”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我们急需一套系统,能够自动地、实时地滤除海浪杂波,把真正的目标,清晰地凸显出来。你能做到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